1.懸腕懸肘,運腕運肘

寫大字的抓筆姿勢要求懸腕懸肘。大字無論數寸者,還是尺外者,都要比小字開闊,伸展,使筆心在點畫中運行,就得把筆提起,需要懸腕懸肘。寫數寸字,只要運腕靈活,筆鋒就容易轉換,保持在點麗中運行,主鋒中貫以健骨,副毫旁行以麗膚。只有運腕,才能將筆正、側、逆、順、虛、實等靈活運用。
當然運腕也須運肘,特別是寫尺外大字,運肘須運臂,運臂則全身動,這即是要運用全身之力達毫端之末。所以,榜書在運筆中特別要講求身法。身子要求上虛下實,左虛右實。要抬肘松肩,抬肘要求穩定持久,運筆才能縱橫如意,筆勢飄動,空中蕩漾。王右軍曰:“運之即久,使臂腕如鐵,指尖堅勁,運筆如飛,縱橫收放,心不知有手,手不知有筆。”必須苦下功夫,練出驚人的筆力,才能達到出神人化的妙境。
2.萬毫齊力,逆人平出
萬毫齊力,就是根根筆毫都得力於紙上發揮作用。筆心在點畫的中心,著紙的時間要長,筆壓在紙的力量要重,中心部分 受墨必然要多。這樣在宜紙上必有一線較深的墨痕。要做到萬毫齊力,必須腕力、臂力沉著,穩而準。做到了萬毫齊力,字必然剛勁內含,點畫呈現立體感。
寫榜書要使盡全身之力,做到萬亳齊發,人筆也同寫小字一樣,藏鋒逆人,但逆人以後要即轉折筆鋒,然後平出。不斷忽斷,不連忽連,使行筆有飛躍之勢,跳躍之感。若筆筆沾實,雖也可觀,但難免俗氣。
3.提按相成,澀疾其間
提和按是寫出點畫的基本功。要使點畫具有立體感,動勢感,就得在運筆過程中有提按。如果沒有提按,而是平拖而過,點畫就顯得單薄不厚重,呆板不靈活。所以,提按是書法藝術中運筆的重要方法。正如清人劉熙載說:
“尺書要筆筆按,筆筆提。”
寫大字榜書提筆,懸肘,提按的動作大,更為明顯。筆毫在宣紙上當上當下、當起當伏、有左有右、有前有後綜合地運用,不停地運動。筆行四面八方,提按中有起伏,起伏中有提按,似行還止,似斷還連,自然相成。
沉與澀更是寫大字榜書的要訣。只有沉澀大字榜書才不輕浮。澀能取險,增加力度。澀筆是以克服阻力徐行的,所以也容易產生滯慢不暢之病。這就必須用疾勢以輔之。如果疾勢過分了,又容易產生浮滑之病。可見沉澀、疾徐的用筆要相互結合,巧妙運用。疾澀並非遲速,這要在運筆的實踐中認真領會。
4.方圓有別,遲速有度
清人朱履貞在《書學捷要》中說:
“筆方勢圓。方者,折法也;圓者,用筆盤旋空中,作勢是也。”
圓筆出於篆籀,方筆出於隸分。從書體上講,方筆多用於真楷,圓筆多用千行草。圓筆瀟灑超逸,方筆凝整沉著。凡筆皆以筋骨為上,風華次之,大字榜書尤重筋骨,莊重而有氣勢。建築物或摩崖石刻上的榜書,要求和諧而險峻,穩健而瀟灑。所以,在方筆和圓筆的運用上程度不同,如何能將方圓結合得巧妙,這就需要在練習中潛心地體會。
用筆遲速在大字榜書上的運用也有所不同,遲則莊重沉著,敦實勁健。速則鋒利挺拔,瀟灑峻峭。榜書的用途多作為建築物上,大山名川的題字、裝飾,必須莊重、敦實、沉著、勁健,方能同高大的建築、雄偉的大山名川相吻合、相協調。行筆時宜遲不宜速,這是總的情況。但作為遲速來說,具體的每一筆畫都有遲速的問題。筆有擒縱,擒如遲,縱如速;筆有斂放,斂則遲,放則速;筆有轉折,折處遲,轉處速。
1.懸腕懸肘,運腕運肘

寫大字的抓筆姿勢要求懸腕懸肘。大字無論數寸者,還是尺外者,都要比小字開闊,伸展,使筆心在點畫中運行,就得把筆提起,需要懸腕懸肘。寫數寸字,只要運腕靈活,筆鋒就容易轉換,保持在點麗中運行,主鋒中貫以健骨,副毫旁行以麗膚。只有運腕,才能將筆正、側、逆、順、虛、實等靈活運用。

當然運腕也須運肘,特別是寫尺外大字,運肘須運臂,運臂則全身動,這即是要運用全身之力達毫端之末。所以,榜書在運筆中特別要講求身法。身子要求上虛下實,左虛右實。要抬肘松肩,抬肘要求穩定持久,運筆才能縱橫如意,筆勢飄動,空中蕩漾。王右軍曰:“運之即久,使臂腕如鐵,指尖堅勁,運筆如飛,縱橫收放,心不知有手,手不知有筆。”必須苦下功夫,練出驚人的筆力,才能達到出神人化的妙境。

2.萬毫齊力,逆人平出

萬毫齊力,就是根根筆毫都得力於紙上發揮作用。筆心在點畫的中心,著紙的時間要長,筆壓在紙的力量要重,中心部分 受墨必然要多。這樣在宜紙上必有一線較深的墨痕。要做到萬毫齊力,必須腕力、臂力沉著,穩而準。做到了萬毫齊力,字必然剛勁內含,點畫呈現立體感。

寫榜書要使盡全身之力,做到萬亳齊發,人筆也同寫小字一樣,藏鋒逆人,但逆人以後要即轉折筆鋒,然後平出。不斷忽斷,不連忽連,使行筆有飛躍之勢,跳躍之感。若筆筆沾實,雖也可觀,但難免俗氣。

3.提按相成,澀疾其間

提和按是寫出點畫的基本功。要使點畫具有立體感,動勢感,就得在運筆過程中有提按。如果沒有提按,而是平拖而過,點畫就顯得單薄不厚重,呆板不靈活。所以,提按是書法藝術中運筆的重要方法。正如清人劉熙載說:
“尺書要筆筆按,筆筆提。”

寫大字榜書提筆,懸肘,提按的動作大,更為明顯。筆毫在宣紙上當上當下、當起當伏、有左有右、有前有後綜合地運用,不停地運動。筆行四面八方,提按中有起伏,起伏中有提按,似行還止,似斷還連,自然相成。

沉與澀更是寫大字榜書的要訣。只有沉澀大字榜書才不輕浮。澀能取險,增加力度。澀筆是以克服阻力徐行的,所以也容易產生滯慢不暢之病。這就必須用疾勢以輔之。如果疾勢過分了,又容易產生浮滑之病。可見沉澀、疾徐的用筆要相互結合,巧妙運用。疾澀並非遲速,這要在運筆的實踐中認真領會。
4.方圓有別,遲速有度
清人朱履貞在《書學捷要》中說:
“筆方勢圓。方者,折法也;圓者,用筆盤旋空中,作勢是也。”
圓筆出於篆籀,方筆出於隸分。從書體上講,方筆多用於真楷,圓筆多用千行草。圓筆瀟灑超逸,方筆凝整沉著。凡筆皆以筋骨為上,風華次之,大字榜書尤重筋骨,莊重而有氣勢。建築物或摩崖石刻上的榜書,要求和諧而險峻,穩健而瀟灑。所以,在方筆和圓筆的運用上程度不同,如何能將方圓結合得巧妙,這就需要在練習中潛心地體會。

用筆遲速在大字榜書上的運用也有所不同,遲則莊重沉著,敦實勁健。速則鋒利挺拔,瀟灑峻峭。榜書的用途多作為建築物上,大山名川的題字、裝飾,必須莊重、敦實、沉著、勁健,方能同高大的建築、雄偉的大山名川相吻合、相協調。行筆時宜遲不宜速,這是總的情況。但作為遲速來說,具體的每一筆畫都有遲速的問題。筆有擒縱,擒如遲,縱如速;筆有斂放,斂則遲,放則速;筆有轉折,折處遲,轉處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