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晶片哥

    談到顯示面板產業,在國內就不得不提行業的代表---京東方集團,可以說京東方的發展成長史,就能很好地詮釋了國內顯示面板產業的發展史,它的發展史說起來,其實也是一部催淚史,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過程的艱辛太憋屈、太不容易了。

    在國外,顯示面板產業,知名的公司包含南韓的三星和LG,日本的JDI以及我們寶島臺灣地區的友達、奇美與群創。

    基本上全球的顯示面板產業,就是被中日韓三個國家壟斷,就連顯示面板產業發源地的美國,因為研發技術遠遠落後時代都選擇放棄了。

    現在我們來好好說一說,京東方是從一個不被重視的小廠如何演變成現在行業巨頭的。

    京東方的前身,是北京的電子管廠,也叫做774廠,成立於1956年,當時的主要業務是研發生產電子管,是國內最早的半導體公司之一;

    774廠最輝煌的時候,它研發設計的積體電路被應用在國內第一個人造衛星上---東方紅衛星。只是經歷短暫的風光後,由於國企體制以及市場改革的原因,慢慢才走了下坡路。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才挽救了774廠,止住了發展的頹勢。他就是現在的京東方負責人---王東昇。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看,王東昇是如何挽救的?他都做了些什麼。

    首先,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電視機逐漸走進了老百姓的生活中。由於電視機銷量的爆發式增長,直接帶動了相關的顯示器技術發展。於是在王東昇的帶領下,將產品的研發聚焦在CRT顯示器上,砍掉其他無關業務;

    其次,通過技術和人才的引進,結合資本的市場運作,加上對南韓現代LCD與OLED業務的收購,積累了產品的開發技術能力;

    最後,擴大投入,建立多條生產線,並在世界各地建立辦事處,開拓全球業務;

    當然在這個發展的歷程中,京東方也是受到了日本和南韓同行的排擠打壓,從中搗亂,甚至還遭到了我們寶島臺灣同行(友達)的白眼,說多了都是淚啊,555~~~

    京東方在各地建立生產線,其中2007年,在成都投資34億元,建立4.5代生產線;2009年,在合肥投資175億元,建立6代生產線;截止2019年,累計投資高達4452億元,均是用於建立顯示面板(LCD與AMOLED等)生產線;

    這麼鉅額投資的結果是什麼?現在去商場轉悠一圈或許就知道了。你會看到

    現在的電視功能不知道比過去強大了多少,價格還那麼親民;

    千元智慧手機,發現它的功能也是不錯的;

    電腦顯示器螢幕那麼大,價格卻只有幾百塊;

    這些都是京東方實現了顯示屏中國產的功勞。沒有中國產化,顯示屏會一直由日本南韓和臺灣地區霸佔著,我們大陸地區的價格就會一直在高位,更可惡的是還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話又說話來,為什麼建立顯示面板的生產線,投資金額那麼大?動則幾十億幾百億,甚至和當今最熱的晶片行業有得一拼?

    晶片

    01原因

    顯示面板行業,由於技術開發的難度原因,現在發展呈現的趨勢是贏者通吃,頭部效應會越來越明顯,競爭到最後可能會只剩下幾個規模比較大的公司,比如

    南韓的三星,日本的JDI以及國內的京東方。其他的諸如南韓的現代與LG,早些年還不錯,現在呢,都已江河日下了,特別是現代已經徹底放棄這個顯示面板行業了;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夏普、東芝、索尼和日立會組合抱團聯合成立JDI公司的原因。

    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實,顯示面板行業,主要是用於個人消費電子產品上,如手機、電腦、電視和IPAD。這些電子產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銷售量特別巨大,一個型號動則幾百萬臺,多則幾千萬臺,甚至是上億臺。

    這麼巨大的銷售用量,必定需要消耗同等數量的顯示面板。

    這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說,假如小米2019年手機銷量超過1.2臺,需要消耗1.2億臺顯示面板;這麼龐大數量的顯示面板,卻只能交付三個公司負責生產,日本的JDI和南韓的三星以及國內的京東方。即使是三家公司訂單均分,也是3000萬臺,這對於生產來說,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3000萬臺顯示面板,需要建立多大的生產線才能生產完啊?而且這還是一個小米品牌手機的數量,不但不包括其他品牌的,還不包括聯想的電腦。蘋果的IPAD等等

    完全可以想象,建立這麼多的產線,也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就是為什麼顯示面板投資金額那麼大的原因之一。

    這個與晶片是類似的,在手機與電腦領域,能研發生產相關的晶片只有高通、三星、英特爾、華為和臺積電、中芯國際,只集中在少數幾個公司中,其他公司至少現在還沒戲。

    02原因

    晶片生產製造,尤其是對工藝有較高要求的高階晶片,如5nm晶片,它的生產離不開一臺關鍵裝置---光刻機。這與顯示面板是類似的,尤其是高階顯示面板,如AMOLED顯示面板,它的生產離不開蒸鍍機這個核心裝置。

    也許是上天故意安排的。

    精度高的光刻機,在全球只能找荷蘭的ASML公司採購;效能好的蒸鍍機,在全球只能找日本的佳能Tokki公司採購;

    而且光刻機和蒸鍍機,價格都是高得離譜,簡直是比黃金還黃金。採購一臺蒸鍍機,至少要花費1.1億美元;採購一臺光刻機呢?價格不會低於1.5億美元;

    一臺蒸鍍機裝置就需要10億級別的金額了,如果京東方需要建立不低於10條產線,才能滿足小米、聯想與華為等客戶對顯示面板的採購需求,那投入的金額,僅僅蒸鍍機裝置採購費,也是奔百億去了,還不包括其他裝置與產地人工與研發設計費。

    現在是不是很清楚了,為什麼顯示面板產業投資金額那麼大原因了吧,動則幾百億,簡直是堪比晶片啊,貴的一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手機的補電功能對手機有傷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