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華五千年史
-
2 # 用戶9517953538685
蜜蜂爛子病用藥方法
1.
將病群移至3千米以外地方隔離治療,將消毒蜂箱置於病群位置,箱內放數張空脾,將病蜂抖落在蜂箱中,使蜂多於脾,殺死蜂群蜂王,誘入1只新蜂王,將病群的巢脾、蜜脾、蟲脾全部毀掉或化蠟或燒毀。
2.
將隔王板、副蓋、隔板等一律更換成消毒的,同時喂足飼料,場內喂水,再配合用兩三種藥物交叉進行治療,至少用藥10天左右。如第一次毀脾沒有成,仍出現“花花脾”及腐爛幼蟲,還要進行第二次毀脾。
-
3 # 用戶3026988500519
. 首先將高錳酸鉀溶解在水中,製成0.1%的溶液。
2. 將蜂箱內的蜜蜂全部取出,清理乾淨。
3. 將制好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在蜂箱內,特別是在中蜂爛子處。
4. 重複以上步驟,每隔一天進行一次治療,連續治療3-5天。
5. 治療結束後,將蜂箱內的高錳酸鉀溶液清理乾淨,等待蜜蜂重新進入蜂箱。
需要注意的是,高錳酸鉀溶液使用過多會影響蜜蜂的生長發育,因此在使用時應控制用量,對於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應及時諮詢專業獸醫。
-
4 # 靈敏溪流p1
1、囊狀幼蟲病囊狀幼蟲病聽名字就知道是幼蟲感染病,病原體在感染幼蟲後,幼蟲在室外後,蟲頭上翹,外形看像一艘船,囊狀。這種病害發生在幼蟲,所以無特效藥治療,只有將蜂王移出蜂巢,等蜜蜂將病蟲清理,在對蜂巢消毒後即可解決。
2、幼蟲腐爛病幼蟲腐爛病有兩種:美洲幼蟲腐爛病和歐洲幼蟲腐爛病。美洲幼蟲腐爛病由幼蟲芽孢桿菌感染造成,發病時幼蟲死亡色呈棕色,有腥味,發現時及時清理死屍,消毒,在配合藥物治療。歐洲幼蟲腐爛病由蜂房蜜蜂球菌感染造成,幼蟲死亡時呈螺旋形皺縮,有臭味,同樣的清理死屍、消毒,配合藥物治療。
3、白堊病感染蜂球囊菌,使幼蟲死亡,幼蟲死亡或表面會生成白色的莓絲,最後會變成灰白色的硬塊。處理方法是及時更換消毒後巢脾,將舊巢脾燒毀,與糖漿搭配餵食專業的殺菌劑,同時加強保暖、通風,約半月左右即可消除。
4、孢子蟲病孢子蟲寄生在蜜蜂的腸胃中,使蜜蜂消化功能下降或消失,時間一久,吃下的糖漿將腸胃撐大膨脹,無力飛行,最好力竭而死,削弱蜂群。可用滅滴靈加入糖漿中餵食即可消除。
5、蜂蟎主要寄生於蜜蜂上,待生長成熟時,在蜂巢中產卵,吸食幼蟲的體液,造成幼蜂出房後生長發育不良,失去飛行能力,削弱蜂群。可用專用殺蟎劑定期噴灑。
防治蜂病的措施主要包括:選育抗病蜂種、蜂群檢疫、蜂場消毒、藥物治療、蜂群隔離等。
-
5 # 平淡無味是真
一、美洲幼蟲腐臭病
【病原】美洲幼蟲腐臭病由幼蟲芽孢桿菌所引起,菌體長2~5微米,寬0.5~0.7微米,只發生在意大利蜂等西方蜜蜂種的各亞種,中蜂及東方蜜蜂種不發生此幼蟲病。
【癥狀】死亡的多是封蓋後的幼蟲,孵化後24小時的幼蟲最容易感病,患病蜂群的封蓋子脾表面,常呈溼潤、油光和下陷並有針頭大的穿孔,形成所謂的“穿孔子脾”。
【防治】發病較輕(爛子面積小於30%)時,可人工清除蟲屍並用棉籤蘸75%酒精消毒,發病較重時應徹底換箱換脾,並將換下的蜂箱及巢脾焚燒處理。
二、歐洲幼蟲腐臭病
【病原】歐洲幼蟲腐臭病的致病菌是蜂房蜜蜂球菌,其餘為次生菌,如蜂房芽孢桿菌、側芽孢桿菌及其變異型蜜蜂鏈球菌等,其發生的先決條件是群勢弱,強群中發病較輕。
【癥狀】3~4日齡幼蟲染病後初呈蒼白色、扁平,失去正常的飽滿和光澤,後漸變成黃色乃至黑褐色,幼蟲屍體呈溶解性腐敗,有酸臭氣味,染病幼蟲多在封蓋前死亡。
【防治】飼養強群、蜂箱保溫、補喂蛋白質飼料,提高蜂群抵抗力,發病較輕時可人工清除蟲屍並用棉籤蘸75%酒精消毒,發病較重時應徹底換箱換脾並將換下的蜂箱及巢脾焚燒處理。
三、蜜蜂敗血病
【病原】蜜蜂敗血桿菌對不良環境抵抗力較差,在蜜蜂屍體裡可存活I個月,潮溼的土壤裡能存活8個月以上,經甲醛蒸氣處理7個小時可殺死,74℃下30分鐘殺死,100℃下3分鐘就可殺死。
【癥狀】病蜂腹部膨大,體色發暗,行動遲緩,患病嚴重蜂群可看到大量死蜂及病蜂排洩的糞便併發出惡臭,死亡蜜蜂屍體變軟、發黑,在潮溼的環境下屍體出現肢體、頭、胸和翅斷裂。
【防治】在治療時可選擇土黴素和氯黴素這兩種藥物,每幹克糖漿內加入土黴素或氯黴素10萬單位,每框蜂飼餵藥物糖漿50~100毫升,每4~5天1次,連續3—4次為~療程。
四、蜜蜂副傷寒
【病原】蜜蜂副傷寒病是由蜜蜂哈夫尼腸桿菌引起的,革蘭氏染色陰性,對熱和化學藥劑的耐受力很弱,在沸水中只需1~2分鐘即死,在58℃~60℃的熱水中也只能活30分鐘。
【癥狀】染病蜂群排瀉時排出許多非常粘稠、半液體狀的深褐色糞便,檢查蜂箱內部可發現尚有足夠的飼料貯備,但全部巢脾都被糞便弄髒了,病蜂消化道可見腸道腫脹且呈灰白色。
【防治】用複方新諾明和氯黴素治療效果最好,每千克濃糖漿(1:1)加複方新諾明1~2克和氯黴素2克,混合均勻後喂蜂,每框蜂一次喂50~100克,每隔3~4天喂一次,連續3~4天。
五、中蜂囊狀幼蟲病
【病原】中蜂囊狀幼蟲病是由囊狀幼蟲病病毒中國毒株引起的中蜂大幼蟲病害,1971年起在中國南方地區開始發病,病情嚴重並很快蔓延至全國,至今仍是中蜂的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病害。
【癥狀】發病多為5~6日齡或剛封蓋的大幼蟲,大約1/3死於封蓋前,2/3死於封蓋後。幼蟲死後呈黃褐色,屍體不腐敗,無粘性,也無臭味,蟲屍表皮增厚變粗糙,蟲屍內充滿粒狀液體。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密集蜂群,及時合并過弱的蜂群並挑出蟲屍,用酒精棉籤消毒巢房,對於病情較重的蜂群應採取換箱換脾,並將換下的蜂箱及巢脾焚燒處理。
六、蜜蜂蛹病
【病原】蜜蜂蛹病是危害中國養蜂生產的一種新的傳染病,由蜜蜂蛹病毒引起的,患病群常出現見子不見蜂,造成蜂蜜和王漿產量明顯降低,嚴重者全群死亡。
【癥狀】患病蜂群工蜂出勤率降低,在蜂箱前場地上可見到被工蜂拖出的死蜂蛹或發育不健全的幼蜂,封蓋子脾不平整,有巢房蓋開啟的死蜂蛹或有“插花子脾”現象。
【防治】巢脾和蜂具消毒處理並換以優質蜂王,噴喂防治藥物蛹泰康,每包藥加水500毫升,每脾噴10~20毫升藥液,每週2次,連續3周為一個療程,病情可得到治愈。
七、蜜蜂螺原體病
【病原】蜜蜂螺原體病的病原為螺旋狀絲狀體,長度隨生長期有很大變化,一般初期為單條螺旋絲狀作螺旋式運動,後期則較長,出現分枝並聚團,菌體上有泡狀結構,螺旋性減弱。
【癥狀】病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蹦跳、爬行,失去飛翔能力,三五只蜜蜂集聚在一起,行動緩慢,不久死亡,死蜂大多雙翅展開,吻伸出,發病嚴重時剛出生幼年蜂也爬出箱外死亡。
【防治】淘汰抗病力差的蜂種,更換陳舊巢脾和老弱蜂王,在對蜂群進行獎勵飼餵時加入保蜂健、抗病毒一號和磺胺類藥物預防,發病初期再根據病原種類應用相應的藥物對症治療。
八、急或慢性麻痺病
【病原】蜜蜂急、慢性麻痺病的病原為麻痺病病毒,有4種長度不同的橢圓形病毒顆粒,核酸為單鏈RNA,在自然條件下病毒粒子可以通過被損傷了絨毛的甲殼層上的氣孔進入蜜蜂體內。
【癥狀】病蜂麻痺痙攣,行動遲緩,身體不斷地抽搐顫抖,喪失飛行能力,翅和足伸開,虛弱地振翅,無力地爬行,常被健康蜂逐出巢門之外,到後期則體表發黑,絨毛脫光,腹部收縮。
【防治】王是治療蜜蜂麻痺病的良好措施,同時要採取異地引種,藥物防治可用4%酞丁胺粉飼餵,每升50%糖水加酞丁胺粉12克,每群250毫升,隔天1次,連用5次,採蜜期停止使用。
九、白堊病
【病原】蜜蜂白堊病是由一種叫做蜜蜂球囊菌的真菌所引起的,潮溼、過度的分蜂、飼餵陳舊發霉的花粉、應用過多的抗生素以至改變蜜蜂腸道內微生物區系、蜂群較弱等都可誘發白堊病。
【癥狀】患病的幼蟲在封蓋的前後死亡,死亡幼蟲初期為蒼白色且腫脹,後期則失水縮小成質地疏鬆的白色石灰物質,病情嚴重時在巢房中可以看見許多白色的蟲屍。
【防治】除去病群中所有的病蟲脾和粉蜜脾,換上乾淨的巢脾供蜂王產卵,經換箱換脾後及時按規定使用制黴菌素飼餵,每升50%糖水加本品200毫克,隔3天1次,連用5次,採蜜期停止使用。
十、巢蟲
【危害】巢蟲是蠟螟的幼蟲,成巢蟲體長3厘米左右,幼巢蟲2厘米左右。巢蟲繁殖快,卵和幼蟲生活力很強,危害性極大,被害蜂群輕則出現秋衰,重者可致蜜蜂棄巢逃走。
【防治】飼養強群,合并偌群,經常清掃箱內蠟屑,及時更換陳舊巢脾,發生巢蟲時人工進行清除,也可以採用藥物燻殺,常見藥物有二硫化碳、冰乙酸、二氧化硫等。
十一、蜂蟎
【危害】蜜蜂發育不良,體質衰弱,受蜂蟎危害嚴重的蜂群由於不能產生健康的新蜂,成年蜂大批死去,蜂群群勢迅速削弱,採集力嚴重下降,甚至會造成全群死亡。
【防治】防治蜂蟎應熟悉蜂蟎的習性和規律才能事半功倍,任何藥劑都難以將巢房內的蜂蟎和卵、若蟲殺死,最佳辦法是在巢內無封蓋子的情況下實施藥物治療或物理治療。
十二、胡蜂
【危害】胡蜂發現蜂巢後或在其上空不停地飛舞,或乾脆就堵在蜂巢的巢門前等著捕食過往的工蜂,更可怕的是當胡蜂遇見了群勢較弱的蜂群后就會召集一大群的同類前來開展大屠殺。
【防治】將打死的胡蜂屍體集中放於蜂場上引誘胡蜂取食後進行拍打,或將打落的胡蜂塗上殺蟲劑讓其返巢後可毒殺其他胡蜂,也在廣口瓶內裝入3/4蜜醋掛在蜂場附近誘殺胡蜂。
回覆列表
蜜蜂腐爛病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傳染病,常見癥狀為蜜蜂身體腐爛、變黑且具有惡臭。治療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藥物治療,使用抗真菌藥物如多聚甲醛-乙醛酸或氯黴素等;另一種是環境治理,保持蜂箱內通風、乾燥,定期消毒,避免過度擁擠。同時,補充營養元素如維生素和礦物質,提高蜜蜂自身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