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渝說文史
-
2 # 青蔥小九
鄭成功死後,他的兒子鄭經繼續占據台灣。可是鄭經死後,發生了內亂,原本繼位的鄭克臧被趕下台,還慘遭殺害。在馮錫範的擁護下,年僅12歲的鄭克塽成為延平郡王。1683年,康熙帝派施琅領兵出征,在取得澎湖海戰的勝利後,馮錫範勸說鄭克塽投降清朝。
之後,康熙帝加封鄭克塽為公爵,“隸漢軍正紅旗”。別看他擁有公爵的頭銜,但實際上被清朝軟禁在北京,自此之後的二十多年,只出京兩次。與此同時,由於鄭家人口眾多,俸祿根本不夠,生活頗為拮据。1707年,37歲的鄭克塽死於北京。他的兒子沒能承襲爵位,不過後代子孫一度擔任參將等職務。
-
3 # 此生合是詩人未
在鄭成功去世以後,由鄭經繼位,成為台灣的領導人。
鄭經,延平王鄭成功長子,明鄭時期的統治者。三藩叛亂時,曾乘機進攻福建、廣東。
而鄭成功離世後,鄭經為了爭權奪利,將軍隊撤離廈門,從此廈門失守。而占據台灣的鄭經,通過武力成為了台灣的主事人。而當年一力相護的鄭泰,也被鄭經狠心除去。
此時的清朝,形勢大好。而三藩之亂,讓鄭經看到了反清復明的希望。
鄭經接受了耿精忠的招攬,和耿精忠並肩作戰。而耿精忠因為拒絕了鄭經索要糧餉的請求,鄭經勃然大怒。
此時的耿精忠和鄭經兩人不和,錯失先機。耿精忠選擇投降,而鄭經有轉向了吳三桂,可是路途遙遠,最終鄭經只能灰溜溜回到了台灣。
康熙二十年時病死台灣。兩年後,台灣被康熙發兵收復。
-
4 # 御風而行的風
鄭成功去世後,鄭經繼承了父親的職位。鄭經達到台灣,繼續執行父親在臺灣的政策,鄭經為了保證糧食的生產,鼓勵百姓大量開墾荒地,並且讓手下的士兵和台灣當局的百姓一起進行勞作。除此之外,鄭經在臺灣設立了一套行政規則,並且效仿明清時期的朝廷在臺灣設立六部,負責管理台灣當局的個中事務。
鄭經繼承了父親治理台灣的策略,在臺灣設立學堂,鼓勵百姓的子女免費入學。鄭經啟用陳永華作為政事處理顧問,陳永華在治理國家方面有很出色的才幹,他建議鄭經在臺灣大範圍內,多多開墾農田,進行莊稼的種植,陳永華了解台灣的作物生習性,建議鄭經鼓勵百姓大量種植甘蔗,進行蔗糖的生產。台灣四面環海,地理位置的優越帶來了海產物的豐富,鄭經在臺灣沿海海域修建了堤壩,用於發展曬鹽行業。並且,為了不讓外敵入侵,鄭經鼓勵百姓在空閒時候,學習武術加以強身健體。在鄭經的治理下,台灣各行業的發展蒸蒸日上,經濟實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
5 # 六度歸來
鄭經。
鄭經(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男,一名鄭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暱稱“錦舍”,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石井鎮人。
鄭經繼承了其父鄭成功抗清遺志和海商事業,對開發台灣和對當地的經濟、文化事業等方面做了突出貢獻。為中華民族開發台灣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
6 # joeji1983
鄭經
鄭經(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一名鄭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暱稱“錦舍”,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石井鎮人。 延平王鄭成功長子,台灣明鄭時期的統治者,襲封其父延平王的爵位。
鄭經曾經多次參與鄭成功的戰事。鄭成功病逝承天府時,鄭經人在廈門,聞叔父鄭襲準備繼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來台灣弭平鄭襲,自稱“招討大將軍世子”。但是由於鄭氏內鬥,導致康熙三年(1663年)清朝與荷蘭聯手進攻金門與廈門,金廈兩島陷,鄭經便撤退台灣,將“東都”改為“東寧”,並伺機反攻福建。鄭經在陳永華的輔政下,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境內大治。三藩之亂起,他與耿精忠勾結,西攻廈門、泉州,因清軍平定三藩,事無成。
回覆列表
在《騎馬與砍殺:三藩之亂》中,改變官職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 提昇自己的聲望:通過完成任務、打贏戰鬥、拯救人質等方式,提高自己在遊戲中的聲望和知名度。
2. 建立關系:和其他NPC(非玩家角色)建立良好的關系,例如通過送禮物、完成任務等方式增進關系。
3. 加入陣營:加入玩家想要的陣營,如加入漢軍或者夷族,在這個陣營中完成任務和戰鬥,提高自己在陣營中的地位和聲望。
4. 升級自己的技能:通過不斷的戰鬥和訓練,不斷提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成為更優秀的士兵或者指揮官。
5. 投資商業:在遊戲中投資商業,經營店鋪賺錢,並將收益用於提高自己的聲望和地位。
總之,改變官職需要玩家在遊戲中累積聲望、建立關系、加入陣營、提高技能等多方面發揮作用。同時,還需要根據遊戲中的情況和玩家的實際情況,採取合適的策略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