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食萬個為什麼
-
2 # 營養師老楊
秋冬,用蒲公英泡水,會有4大好處!
1、消炎解毒
蒲公英是一種很有效的“下火草”,也有著“天然解毒草”的美譽。
蒲公英的消炎效果也得到普遍認可,用中草藥蒲公英來抵抗炎症具有較低的不良反應,且對人體幾乎無害。
大量研究證實,蒲公英具有顯著的抗炎活性。
2、降胃火,養胃臟
研究發現,蒲公英對胃潰瘍患者有治療作用 ,使幽門螺桿菌轉陰,潰瘍面癒合、疼痛停止。
能明顯減輕應激所致的動物胃黏膜損傷,使潰瘍發生率和潰瘍指數明顯下降。
蒲公英性寒,所以很好降低身體的胃火。
3、軟堅散結
蒲公英能能消除癰腫、瘡毒、身體結節、乳癰。
據《本草正義》記載,蒲公英“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
“乳癰屬肝經,婦人經行後,肝經主事,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並宜生暖之良。”
這時,用蒲公英泡水喝,有消腫散結等功效,可改善乳腺增生、乳癰等症。
4、養護肝臟
蒲公英歸肝經,具有保肝護肝作用,與奶薊養肝的效果不想上下。擅長排肝毒、降肝火,其活性成分蒲公英甾醇和蒲公英苦素,對肝膽有一定保護作用。
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特別是蒲公英根,它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5、利尿消腫
《滇南本草》記載“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蒲公英有“尿床草”之稱,有很好的利尿作用。
對於腎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都可飲用蒲公英泡水。
生活中3個方法,會讓蒲公英的養生效果翻倍!方法1、製茶法
我們已經將蒲公英炒製成茶,如蒲公英根茶泡水。
蒲公英的根本對肝臟的保護作用更好,可修復肝臟的損傷維持肝臟的健康。
經常喝酒,熬夜,壓力的人,都可以飲用,降低肝臟的損傷。
並且蒲公英對於肝炎,肝硬化的病人都有極好的調節作用。
方法2、發酵法
蒲公英性寒,我們可以用紅茶的發酵方法,降低蒲公英的寒性,製成蒲公英根紅茶飲用,適合我們平時養生保健。
降低寒性,對於胃不好的人,或是體寒的人,也可飲用蒲公英泡水。
也很好的養胃,護肝的功效,有胃炎,幽門螺旋桿菌的人都會起到極強的作用功效。
方法3、搭配法
1、蒲公英+菊苣
二者搭配可以用於調節尿酸,預防痛風等併發症。
菊苣,含有糖類、有機酸類、生物鹼類、三萜類等成分具有降尿酸作用。
同時還有明顯保護肝臟的作用,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從而加速肝細胞修復。
蒲公英也是很好的利尿,消炎,所以對於高尿酸的人有積極的作用。
2、蒲公英+荷葉+小葉苦丁
幾者在一起,很適合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有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
荷葉中含有黃酮和生物鹼能降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改善血液粘稠度,起到降脂的作用。
小葉苦丁中含有阿克苷,能曾倩去氧腎上腺素誘導的動脈收縮,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同時,對食高膽固醇誘發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從而降低血脂。
3、蒲公英+桑葉
取蒲公英葉和桑葉按8:3比例搭配,我們可稱為谷谷丁桑葉茶,谷谷丁也是蒲公的別名。
蒲公英中含有廣譜消炎成分,廣泛應用於多系統炎症相關性疾病,並且蒲公英多糖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
桑葉,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將其稱為“神仙葉”。
國內外研究資料證實,桑葉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其主要成分生物鹼能抑制糖代謝過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進β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蒲公英雖好,但禁忌6個“不喝”!1:慢性腸炎不喝
蒲公英是寒性的食品,同時,食用過多也會造成一定的腹瀉症狀,因此有慢性腸炎的患者是不宜食用蒲公英的,可能會加重腹瀉症狀,停止食用後,即可緩解。
2:低血壓者不喝
蒲公英根泡水有降壓效果,所以低血壓者慎用。
3:女性經期間,不要喝
女性經期間最好不要用蒲公英泡水喝,因蒲公英性寒,可能會加重痛經症狀。
4:陰寒證者不喝
陰寒患者的身體不會出現發熱的情況,病程長體質差,這個時候如果使用性寒的蒲公英來進行治療,病情得不到好轉反而會出現副作用,身體體質變差食慾也會下降。
用蒲公英根泡水喝,溫熱飲最好,味道最佳,去火效果也好。不要涼透了喝,可能會導致腹瀉,味道也會差些。
6:不要過量喝
入秋後,天氣逐漸寒涼,而蒲公英性寒,不建議過量泡水喝,否則易出現腹瀉、腹痛等不適症狀。
-
3 # 煙月不知人事改
國醫大師們把最不起眼的蒲公英稱為“濟世良藥”,“天然抗生素”、“正宗下火草”。
隨處可見的蒲公英,也有著“草藥皇后”的美譽,有著可以匹敵“冬蟲夏草”的養生功效!
1棵蒲公英等於6味特效藥1、清肝利膽
國外研究,蒲公英有利膽作用,臨床上治療慢性膽囊痙攣及結石症有效。蒲公英有很好的排除肝臟毒素的作用。
2、清熱解毒
蒲公英是傳統的清熱解毒藥已被歷史所證實。據臨床報道,利用蒲公英注射劑治療的各種感染疾病就達40種左右,被中藥界譽為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作用草藥的“八大金剛”之一。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它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特別能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面板真菌,並有輕瀉和健胃的功效。
《醫林篡要》指出:“蒲公英,能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療療毒乳癰,皆瀉火安土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齒牙,去陽明熱也。”
4、治胃痛
古醫書中就有記載蒲公英對胃病有效,如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中這樣寫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而現代研究發現,它既能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又能修補胃黏膜的損傷。
5、利尿、增強免疫
古代醫典中記載,蒲公英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譽,也就是說蒲公英有很很利尿功效,比較適合水腫的朋友來食用。蒲公英中的菊糖、葡萄糖成分能顯著增強增強體內抗毒功能,可以提高對疾病的免疫力。
6、祛溼熱
臉上愛長痘、出油,大部分是體內溼熱重導致的,蒲公英可清熱解毒、利尿散結,而用其來祛溼是最為適宜的,可瀉火除溼,可以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口臭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秋季,將蒲公英制成幹茶,方便儲存,用其泡水代茶飲,有非常好的養生功效。蒲公英根茶製作方法1、野生的蒲公英根莖,清洗乾淨,注意一定要多清洗幾遍,以免殘留泥沙;
2、洗淨的蒲公英根,切成5-10毫米左右的小段,備用;
3、將切好的蒲公英根段,在蒸籠中蒸15分鐘,取出後自然降溫;
4、冷涼後的蒲公英,放到炒鍋中烘炒,注意勤翻炒,避炒糊了,炒至顏色到淺褐色為止,取出降至常溫,即可。
此方法制成的蒲公英根茶,比直接晒乾的蒲公英根口感更好,並且容易沖泡,營養物質易泡出,可謂色香味俱全。
蒲公英的吃法很多,能涼拌、能做餡、也能炒食。
此外,食用蒲公英最簡單的方式是泡水喝,蒲公英可以作為一種代用茶飲用,而且,可以和其他一些小植物搭配飲用。
1、蒲公英+紅皮:黃谷丁紅皮茶紅皮味辛、苦、溫,入脾、肺經;有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溼化痰之功,適用於脘腹脹滿、噯氣、噁心、嘔吐、納呆倦怠、大便溏薄以及咳嗽痰多等症狀。
將蒲公英和紅皮放在一起,搭成蒲公英紅皮茶飲用,養護胃健康,改善胃部不適的效果更好。
2、蒲公英+桂花:蒲公英桂花茶桂花性溫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
將蒲公英和桂花放在一起,搭成蒲公英桂花茶飲用,不僅養護肝臟的效果更好,而且對肺也有益處,同時,黃桂花的溫效能調和蒲公英的涼性,兩者搭配,很適宜經常抽菸、喝酒的人。
3、蒲公英+幹桑葉:谷谷丁桑葉茶幹桑葉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它所含槲皮素、酚類化合物、維生素C等成分,還能通過抑制或清除自由基來防止氧化損傷。
將蒲公英和幹桑葉放在一起,搭成蒲公英幹桑茶飲用,可以幫助身體抗菌消炎,經常飲用,更能起到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2招選出好蒲公英:1、看根莖
根略呈圓錐狀,彎曲,長4-10釐米,表面棕褐色或者黑色,呈皺縮狀。
2、看葉子
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
晒乾後葉子很皺,水泡開完整的葉子成披針形,泡開後的葉子如果是鮮綠色或者葉子上有一層白色茸,可能是假的。
記住,蒲公英泡水,有4個禁忌:禁忌一:過敏體質者慎用過敏表現,是個別人會出現,但過敏反應各不同,可能會出現瘙癢等表現,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所以,喝蒲公英泡水後出現異常表現,及時停止。
近日,蒲地藍消炎製劑說明書有修改,其主要成分為蒲公英、黃芩、苦地丁、板藍根。
修改前:不良反應和禁忌都為尚不明確。
修改後:
【不良反應】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乏力、頭暈等;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
【禁忌】對本品及所含成份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1.孕婦慎用。2.過敏體質者慎用。3.症見腹痛、喜暖、洩瀉等脾胃虛寒者慎用。
禁忌二:脾胃虛寒者不喝蒲公英,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飲用,否則會加重腹痛、腹瀉的症狀。
建議,搭配一些溫性食物一起飲用,比如大棗、枸杞、玫瑰花等,和調和寒性。
禁忌三:低血壓者不喝大量實驗表明,蒲公英根泡水有降壓作用,所以,對低血壓者來說,建議最好不要用其泡水喝。
禁忌四:風寒感冒者不喝蒲公英有很好的清熱效果,若因熱毒引起的感冒,用蒲公英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但,對風寒感冒來說,可能會使病情加重,使患者精神、食慾更差。
-
4 # 沒病不求醫
蒲公英是藥食兩用的小植物,春夏兩季,是蒲公英的主要生長季節,此時人們常將蒲公英採摘回家,當做野菜食用。
蒲公英的生長期只到10月份,進入秋冬季節,就很少有新鮮的蒲公英食用了,人們會將提前採摘好的蒲公英晾晒或者炒制好,泡水代茶飲。
為什麼人們如此鍾愛蒲公英呢?秋冬,用蒲公英泡水喝,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蒲公英泡水的4大好處:
01 養胃消炎
傳統中醫常用蒲公英治療胃脘脹痛。
蒲公英入肝、胃二經。可清胃熱,更是一味抗“炎”良藥,可改善胃炎。
現代研究表明,蒲公英對胃潰瘍有治療作用,能使幽門螺桿菌轉陰,潰瘍面癒合、疼痛停止。能明顯減輕應激所致的動物胃黏膜損傷,使潰瘍發生率和潰瘍指數明顯下降。
02 護肝排毒
蒲公英可稱為是一種“天然抗生素”,對包括肝炎在內的多種炎症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蒲公英全株可入藥,尤其是蒲公英的根莖,對肝臟健康大有裨益。
一方面,蒲公英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且蒲公英含有的菊糖、葡萄糖等營養成分,還能增強身體解毒能力,加強肝部的解毒能力。
另一方面,蒲公英,還可降肝火,即可疏肝又可清肝,泡水喝,可快速降肝火,改善口乾苦、小便短赤等。
03 養腎消腫
蒲公英的作用非常多,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蒲公英也是能養腎的。
在中醫看來,蒲公英是促進肝腎活動的一味良藥。能促進有害物質經腎臟排出體外。
蒲公英又叫“尿床草”,能夠很好的利尿,對於慢性腎炎有很好的緩解作用,也能消除因腎病引起的區域性水腫,還能促進腎臟微小結石的排出。
04 防癌抗癌
現代醫學從各個角度,在細胞層面證實了蒲公英的根是癌細胞的剋星。
蒲公英根提取物能夠有效誘導幾種癌細胞凋亡和自噬,而且時間—劑量依賴性明顯,最了不起的優點在於這種提取物很聰明,能夠實施精準靶向攻擊,只打擊癌細胞,不傷及無辜。
目前比較權威的闡述是,蒲公英根提取物主要通過啟用半胱天冬酶-8,及半胱天冬酶-3來誘導癌細胞凋亡,同時促進癌細胞選擇性自噬。
它還可以使癌細胞線粒體膜電位明顯降低,從而誘導細胞凋亡,或是通過阻滯細胞分裂週期,來抑制癌細胞增殖。
喝蒲公英,需要炒制嗎?
用蒲公英泡茶喝可炒可不炒,但炒與不炒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蒲公英晒乾後就可以直接泡茶喝,但口感不好,帶有青澀味。炒過以後的蒲公英茶更好喝,苦後回甘,更有茶香。
更重要的是,蒲公英本身的寒性較強,體質偏寒及脾胃虛弱的人,如果直接飲用晒乾的蒲公英,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甚至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
蒲公英經過炒制後,寒性會有所下降。蒲公英全株可入藥,很多人也喜歡飲用蒲公英根茶,根的涼性更大,可以在飲用前將其按照紅茶工藝發酵一下,這樣涼性就會較小,更適宜長期飲用。
蒲公英,懂得搭配技巧,養生效果加倍!
養胃+山刺玫花
山刺玫花是一種生長在長白山一帶的野生小玫瑰花,藥食兩用,活血化瘀、暖胃消食的效果很好。
山刺玫花很溫和,對於胃部沒有刺激,很夠緩和腸胃的神經,理氣解鬱,對於胃部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將蒲公英和山刺玫花一起泡水代茶飲,可以在養胃的同時,平衡並強化胃部,助消化,還能淨化消化道,改善反胃、嘔吐和便祕等。飯後飲用效果最好。
養肝+黃苦苣根茶
黃苦苣根也是藥食兩用的,可利肝膽,可用於治療黃疸性肝炎。
研究表明,黃苦苣根提取物對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特別是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保護明顯,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從而加速細胞修復速度。
喝蒲公英時,加入一些黃苦苣根茶,搭配飲用,可起到全面的養肝護肝作用,不僅能消肝炎、清肝火,還能修復肝損傷,提高肝臟功能。
養腎+金麥須茶
金麥須,俗稱玉米鬚,中醫又叫龍鬚,入肝、腎、小腸三經,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輔助治結石,對腎結石、膽結石、尿路結石等均有效。
此外,金麥須還適合改善慢性腎炎,將其泡水喝之後能夠有效的改善腎功能,對於腎病引起的身體浮腫情況具有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
將蒲公英和金麥須一起飲用,可以更好地養護腎臟,在消除腎臟水腫的同時,還能減低尿蛋白,促進慢性腎炎康復,提升腎臟健康指數。
-
5 # 曉曉養生小助手
蒲公英是一種草本植物
能夠藥食兩用
作用那是相當的牛啊!
堪稱野菜界的“王者”
但是你知道嗎?
很多人只知道採葉子來吃,其實蒲公英根才是它最好的部分,藥王孫思邈稱讚它有“神效”。
秋冬時節,用蒲公英泡水,有5大奇效:1、清熱解毒
蒲公英尤其適宜用於各種熱毒疾病方面,特別是其中的清肝熱作用,對於治療一些因為肝熱導致的嚴重發紅、腫痛的現象,以及多種傷口感染後或化膿的疾病,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2、改善肌膚
3、緩解泌尿感染
婆婆丁對泌尿系統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尤其是在泌尿系統感染方面。而且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倘若是由於上火而產生的尿痛,蒲公英也有緩解的功效。
4、抗菌和增強免疫力
5、改善口腔潰瘍
現在很多人吃的比較重口味,便會極易使人出現口腔潰瘍的現象,而適當的飲用蒲公英水,可以殺滅引發複發性口腔潰瘍的滅溶血性鏈球菌,從而起到改善的作用。
蒲公英雖好,但這三種人慎用:1、過敏體質
2、慢性腸炎慎用
蒲公英,性質微寒,大量飲用,容易的導致腹瀉等,因此,慢性腸炎者,要慎用。
3、低血壓慎用
蒲公英根莖,泡水喝,有一定的降壓之效,所以,低血壓者,要注意慎重。
原料 蒜末,剁辣椒,鹽,蠔油,芝麻,香油,雞精。
做法: 1、將蒲公清洗乾淨,去除根部;2、鍋中加涼水,煮開,放蒲公英燙煮1~2分鐘;3、將蒲公英放入碗中,加香油、蠔油、蒜末等;4、攪拌均勻,撒上芝麻即可。
2蒲公英炒雞蛋
原料 蒲公英、雞蛋、鹽、蔥、枸杞、雞精、蒜。
做法: 1、將蒲公英洗淨,燙煮後切成小段;2、放入碗中,加雞蛋,攪拌均勻;3、炒鍋熱油,倒入雞蛋、蒲公英,翻炒;4、加適量調味品,翻炒,即可出鍋。
3蒲公英大米粥
原料 蒲公英、粳米、白糖適量。
做法 :1、將蒲公英洗淨,切碎煎煮,去渣取汁;2、煮鍋中放入粳米、蒲公英,加適量水;3、大火煮沸,轉小火煲10~15分鐘即可。
-
6 # 微笑的一生
蒲公英,俗稱婆婆丁,又名奶汁草、古古丁、黃花郎、黃花地丁等。
蒲公英,是十分常見的一種野菜,採集了天地靈氣,營養價值高。
對於中醫來講,蒲公英,更是很好用的一味中草藥,可以說“全身是寶”。
在中國多地,都有野生的蒲公英。
尤其是東北部,如吉林、長白山等,野生的蒲公英尤其多。
路邊、公園、山坡、田野,到處都可以見到蒲公英,長的也比較粗壯。
隨著草藥的興起,很多人了解到,藥食兩用的蒲公英,不僅可以作為食物,還可以用其泡水喝,對人體好處多多。
在寒冷的秋冬時節,泡上一杯蒲公英茶水,不僅可暖身暖胃,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秋冬交替,用蒲公英泡水,好處多1、去火消炎,預防改善燥邪導致的,嗓子幹痛、發炎,咽喉炎等。
2、促消化,清胃熱、止胃痛,改善寒冷所致的胃部不適。
3、保肝利膽,有助於喝酒、熬夜者,護肝排毒。
4、利尿散結,有助於改善水腫。
5、美容養顏,改善溼熱引起的紅腫痘痘等,改善面板狀況。
6、保護乳腺健康,預防改善乳腺增生、乳腺炎等。
蒲公英泡水,男女用“不同”搭配方,養生效果更佳
蒲公英,善於配伍!
用蒲公英泡水,“搭配方”是不錯的選擇。
而對於男人和女人,又有不同的搭配方,效果更佳。
女人,搭配“花類”,養生效果加倍女人如花,搭配花類,一起泡水,是女人最佳選擇。
蒲公英+山刺玫花
用蒲公英,搭配山刺玫花,用其泡水代茶飲,可疏肝解鬱,排肝毒,調節內分泌,殺菌消炎,是女性不錯的選擇。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殺菌消炎,效果尤佳,有助於女性對抗各種炎症。
山刺玫花,藥性溫和,可疏肝解鬱,調節內分泌,促進血液迴圈,有助於緩解痛經,具有鎮靜、安撫、抗憂鬱的功效。
《本草再新》:"舒肝膽之鬱氣,健脾降火。"還可以幫助肝臟降火。
二者搭配在一起,不寒不燥,幫助女性,對抗炎症,排毒解鬱,是不錯的選擇。
蒲公英+茉莉花
胃不好的女性,可以搭配茉莉花,泡水代茶飲,可暖胃止痛。
寒冷的秋冬時節,一旦受寒,就容易引起胃部不是,胃痛、胃脹時常發生,此種搭配,是不錯的選擇。
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寫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現代藥理研究,蒲公英還可以殺滅幽門螺桿菌,有助於胃部健康。
茉莉花,主溫脾胃,常用於脾胃溼濁不化、少食脘悶、腹瀉和下痢腹痛等症。可理氣解鬱,化溼和中,“中”指的是處於中焦的脾胃。
所以,胃部好的人,可以用此搭配方,是不錯的選擇。
蒲公英+洛神花
女人,想要對抗衰老,搭配洛神花,不錯的選擇。
此搭配,可改善內分泌失調,對抗自由基,抗衰老,是不錯的選擇。
洛神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異黃酮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機體清除氧化自由基,進而有美容抗衰之效。
因此,女性想要對抗衰老,可以選擇此搭配方。
男人,搭配“根類”,養生效果加倍
男人,經常抽菸喝酒,用蒲公英泡水,搭配“根類”植物,是不錯的選擇。
蒲公英+金藍菊根
經常喝酒的男人,可以搭配金藍菊根茶,泡水喝,護肝,預防酒精性肝損傷。
蒲公英,入肝經,可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促進肝臟的自我恢復,有助於預防肝損傷。
金藍菊根,是從歐洲引入的一種“藥食兩用”植物,被《藥典》收錄。
金藍菊根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特別是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保護明顯,可加速細胞修復速度。
所以,經常喝酒的人,此搭配泡水,護肝效果尤佳。
蒲公英+牛皮菜根
蒲公英,搭配牛皮菜根茶,一起泡水喝,排肝毒,預防肝損傷,效果加倍。牛皮菜根,含有一種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纖維,能清除儲存在肝臟內的毒素,可促進肝臟排毒,減輕肝臟負擔。這兩種搭配在一起,對於肝臟健康,大有益處。
秋冬交替,用蒲公英泡水有“講究”雖然,蒲公英,藥食兩用,用其泡水喝,安全可靠。
但是,蒲公英性質寒涼,秋冬用其泡水,有講究,需降低寒性。
秋冬交替,天氣開始轉涼,此時,用蒲公英泡水,最好降低其寒性。
想要降低蒲公英寒性,有兩種方法:
方法1:紅茶發酵法
雖然,蒲公英是草藥,但其實,就如同綠茶一樣。
很多人,都知道,綠茶寒涼,如果,想喝溫性的茶,就選擇紅茶,也就是將綠茶發酵。
其實,蒲公英同傳統的茶類一樣,如果,想要降低蒲公英的寒性,那麼,採用紅茶發酵工藝即可,便可降低蒲公英的寒性。
用發酵工藝,炒制的蒲公英紅茶,可大大降低蒲公英寒性,脾胃虛寒者,寒冷的秋冬季,便可以用其泡水喝了。
方法2:搭配中和法
顧名思義,就是要搭配其他“溫和之物”,來中和掉蒲公英的寒性。
生活中,可選擇搭配,山刺玫花、白茉莉花、紅棗、甘草、薑片、枸杞等。
這些都可以和蒲公英一起搭配,泡水喝,可以降低寒性,更適合秋冬飲用。
蒲公英,除了泡水喝,還可以這樣用1、乾製蒲公英,咀嚼後,內服+外敷,可改善口腔潰瘍,緩解疼痛,加速癒合。
2、新鮮蒲公英,搗碎後,外敷,可改燒燙傷,尤其是熱水燙傷,效果尤佳。
3、新鮮蒲公英全草,搗爛後,外敷,可改善乳腺炎。
4、新鮮的蒲公英,煎水,泡腳,有助於改善足廯。
5、蒲公英全株,煎水,外薰眼睛,可改善眼睛紅腫等眼疾。
6、蒲公英全株,煎水,外洗,可減少帶狀皰疹所致後神經痛的發病率。
最後,蒲公英雖好,但是有極少數人,對其過敏,用其泡水喝,會出現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要慎用。
此外,陰寒證者、慢性腸炎者、久病之人、風寒感冒者、低血壓者,不宜用蒲公英泡水喝,莫忽視。
-
7 # 小馬嘚啵嘚
很多注重養生的人,都用其泡水代茶飲,有諸多的養生功效。
那麼,秋冬時節,用蒲公英泡水,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禁忌呢?
秋冬時節,上火了,嗓子發炎、疼痛,泡上一杯蒲公英水,可很好的改善。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稱,被中藥界譽 "八大金剛"之一,有廣譜抗菌素的作用。
在臨床應用方面,蒲公英的應用範圍很廣,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炎症、感染性疾病達40多種。
此外,早上起來,口乾、口苦,還有異味,很可能是肝膽溼熱、或者是胃熱所致,此時,泡上一杯蒲公英水,亦可緩解。
蒲公英,歸肝、胃經,保肝利膽,善於清肝熱,有可消胃熱。
《醫林纂要》認為,蒲公英“補脾和胃,瀉火”。有胃火,亦可以用蒲公英。
蒲公英入肝、胃二經,擅長排肝毒,降肝火,消胃炎、清胃熱,止胃痛,殺幽門螺桿菌。
蒲公英,還有“尿床草”之稱,利尿通淋,效果尤佳,對於泌尿系統感染等,很有幫助。
此外,傳統中醫,還用其治療乳癰,改善乳腺增生。
秋冬,用蒲公英泡水,方法很重要,學會兩個“技巧”,養生效果加倍
很多人,都知道,蒲公英性質寒涼,雖然不是大寒之物,但是,在寒冷的秋冬時節,用其泡水喝,還是有一定“方法”的,否則,對身體健康不利。
下面兩個“技巧”,一定要知道。
技巧一:要降低蒲公英寒性
在寒冷的秋冬,很多人發現,用蒲公英泡水喝,時間長了,容易胃不舒服。
那是因為,天氣寒冷,再喝入過多寒涼的蒲公英水,一些脾胃虛寒的人,就會出現胃部不適。
所以,秋冬用蒲公英泡水的第一個“技巧”,就是要降低蒲公英的寒性。
那麼,如何才能降低蒲公英水的寒性呢?
方法有二:
①紅茶發酵法,降低蒲公英寒性
道理如同,綠茶與紅茶,涼性的綠茶,經過發酵工藝,製成紅茶,可降低寒性,變的溫和。
將蒲公英,按照紅茶發酵的工藝,炒製成蒲公英紅茶,便可大大降低其寒性。
溫和的蒲公英紅茶,比較適合寒冷的秋季飲用哦,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②搭配法,中和寒性
顧名思義,就是要搭配其他“溫和之物”,來中和掉蒲公英的寒性。生活中,可選擇搭配,山刺玫花、白茉莉花、紅棗、甘草、薑片、枸杞等。
技巧二:巧搭配,養生效果翻倍
用蒲公英泡水,第二個“技巧”,就是要學會“搭配”。
蒲公英,善於配伍,學會不同的搭配方,可以有不同的養生效果,對於身體健康,效果更佳。
這裡,分享幾個,適合秋冬的搭配方法。
養胃,搭配黑苦蕎
秋冬時節,天氣寒冷,很多人會出現胃痛等胃部不適。
潤肺,搭配茉莉花
秋燥傷肺,入秋後,要好好潤肺,保護肺部健康。
此時,用蒲公英,搭配茉莉花,一起泡水代茶飲,是不錯的選擇。
蒲公英,可利尿排毒,去火消炎,對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皆有改善之效。
茉莉花,芳香入脾,治闢穢治痢,解清虛火,去寒積,對於改善咽炎,也有不錯的效果。
二者搭配,對於潤肺,排毒、改善咽喉不適,效果顯著。
養肝,搭配黃苦苣根
資料顯示,秋季是肝病復發的高峰期,比春季持續時間長,復發人數多。
因此,秋季除了養肺,還要注意養護肝臟健康。
黃苦苣,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藥食兩用植物,其根莖,藥用價值極高。
科學證實,黃苦苣根根的有效物質,有保肝作用,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因而可加速細胞修復速度,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還可預防肝損傷,特別是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保護明顯。這二者搭配在一起,護肝效果1+1>2。
蒲公英雖好,也有8大禁忌,切莫忽視
1、風寒感冒期間,不宜用蒲公英泡水喝。
2、久病之人,身體很虛弱,不宜用蒲公英泡水喝。
3、陰寒證者,病程長體質差,不宜使用蒲公英。
4、蒲公英根泡水,有一定的降壓效果,低血壓者慎用。
5、慢性腸炎者,不宜用蒲公英泡水喝,否則會加重腹瀉症狀。
6、脾胃虛寒者,不宜單獨用蒲公英泡水,要選擇搭配方泡水。
7、蒲公英雖好,一次性不可過量飲用,否則容易腹瀉、腹痛。
8、對蒲公英過敏者,不要用蒲公英泡水喝。
-
8 # 養生小百科
蒲公英,眾所周知,其去火作用很好,不管春夏,還是秋冬,用蒲公英根泡水喝,都能起到去火作用。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溼通淋之功效。
蒲公英,又稱作“婆婆丁”,是女性的“保護傘”,不僅對女性乳癰有幫助,對泌尿系統感染也有消炎作用。常用於散結通乳、治療熱毒壅結於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高熱不退。
蒲公英,具有廣譜殺菌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卡他球菌等,皆有殺滅作用,蒲公英根對結核桿菌、某些真菌和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蒲公英被稱作“天然抗生素”。
蒲公英,還具有保肝利膽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 ,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故可保肝,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蒲公英根,以泡茶形式,建議每天3-6g即可。根據自身愛好加些溫性食物,比如玫瑰花、大棗、枸杞等。
常吃蒲公英,益處多多:1、清熱解毒
蒲公英清熱解毒的效果很好,素有“下火草”、“排毒草”之稱,非常適合用在各種熱毒疾病方面。
其中,蒲公英清肝熱的效果非常不錯,對於治療一些由於肝熱所引起的嚴重發紅、腫痛的情況,以及多種傷口感染後或者是化膿的疾病治療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
2、去火消炎
蒲公英被稱為“天然抗生素”。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桿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胃病有一種致病菌叫幽門螺桿菌,而蒲公英對幽門螺桿菌有非常好的殺滅抑制作用,所以,蒲公英也可用來緩解胃炎、治療胃脘脹痛,防治胃潰瘍等。
3、解鬱散結
蒲公英解鬱散結的作用也很好,甲狀腺結節、乳腺增生等,將蒲公英內服外敷,可以很快緩解,讓結節、疙瘩等疏散開來。
中醫認為,女性乳腺疾病,多是氣鬱所致,而蒲公英解鬱散結,正是治療它的利器,傳統中醫就常用蒲公英治療乳瘡,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乳腺炎。
寒冬,蒲公英泡水,這樣“搭配”,不寒涼,養生效果更佳!蒲公英根茶+山刺玫花
將蒲公英根茶,加入山刺玫花,泡水喝,排肝毒,效果尤佳。
蒲公英根茶和山刺玫花,都是“藥食兩用”的植物,性質溫和的山刺玫花,可中和蒲公英的寒性,二者搭配,降低寒性。
蒲公英,入肝經,擅長排肝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蒲公英根,護肝排毒效果更佳。
用其泡水,可以對抗,內毒素造成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從而保護肝臟健康。
山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溫,可疏肝解鬱、促進血液輪迴,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對於肝臟健康非常有利,並且,有一定的“淡斑”之效。
二者搭配一起泡水喝,對於排肝毒,效果顯著,還有助於改善臉部色斑、痘痘等。
蒲公英葉+桂花
將蒲公英葉子,搭配桂花,一起泡水代茶飲,養胃效果更佳。
桂花,性質溫和,搭配蒲公英,可降低寒性。
桂花,可和胃理氣、溫胃散寒,改善消化不良、胸悶噯氣,有益胃部健康。
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中這樣寫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可殺滅幽門螺桿菌,對胃潰瘍,及胃粘膜損傷,有保護作用。
二者一起泡水喝,養胃效果更佳。
蒲公英根+紅棗
將蒲公英根莖,搭配紅棗,一起泡水喝,排毒效果更佳。
紅棗,性質溫和,搭配蒲公英,可降低寒性。
並且,紅棗泡水,有助於人體排毒。
蒲公英,又有“尿床草”,“排毒草”之稱,對於排除全身毒素,皆有益處。
所以,二者搭配,對於人體排毒,十分有益。
蒲公英+紅茶
寒冬,適合飲用紅茶,也可以搭配蒲公英一起,泡水喝。
性溫的紅茶,可中和蒲公英的寒性。
並且,二者搭配,對於預防感冒,有一定的效果。
蒲公英葉+薑片
蒲公英葉子,搭配薑片,一起泡水,亦可降低寒性。
在寒冷的冬季,用薑片泡水,可驅寒暖身,搭配蒲公英,還可以降低寒性。
這樣一來,用蒲公英泡水,對於胃部刺激,會更小一些。
最後,需要注意:
1、陰寒證者,不要用蒲公英泡水。
2、蒲公英過敏者,不要用蒲公英泡水。
3、慢性腸炎者,不宜用蒲公英泡水。
5、蒲公英雖好,切不可一次大量飲用。
回覆列表
蒲公英,又叫婆婆丁,黃花地丁,谷谷丁,黃花郎等!
秋季的蒲公英,經過了一個長夏的成長,積累了很高的營養價值。
全株可入藥的蒲公英,渾身是寶,越來越多的人,用其製茶泡水來養生。
但是,秋冬時節,用蒲公英泡水,也有一些“講究”,若是喝錯了,反而傷身。
秋冬時節,用蒲公英泡水,身體3處會變好
第一處:面板
秋季天氣乾燥,萬物內斂,一旦體內毒素過多,則會影響面板。
入秋後,臉部愛出油、起痘痘等,說明體內溼熱毒比較重,損害肌膚健康。
蒲公英,擅長清熱解毒,可瀉火祛溼,可改善溼熱引起的紅腫痘痘等。
用蒲公英泡後剩下的“茶底”可以用來敷臉,可改善臉部肌膚狀態。
秋冬時節,天氣逐漸轉涼,此時,胃腸疾病的高發時節。
再加上,秋冬進補,一旦過食肥甘厚膩之物,便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胃熱等。
蒲公英,入肝、胃二經,可以清胃熱,更是一味抗“炎”良藥,可改善胃炎。
另一方面,蒲公英,還可殺滅幽門螺桿菌,修補胃黏膜,改善潰瘍。
中醫講,蒲公英,入肝、胃二經,尤其是蒲公英根莖,對肝臟健康有益。
一方面,蒲公英,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可以幫助肝臟排毒。
另一方面,蒲公英,還可降肝火,即可疏肝又可清肝,泡水喝,可快速降肝火,改善口乾苦、小便短赤等。
秋冬時節,蒲公英泡水有講究,這幾種技巧要知曉技巧一:需降低寒性秋冬,天氣寒冷,此時,用蒲公英泡水,最好降低其寒性,再泡水。
想要降低蒲公英寒性,有兩種方法:
方法1:紅茶發酵法
涼性的綠茶,經過發酵工藝,製成紅茶,就變得溫和了。
同樣的,將蒲公英發酵後,做成蒲公英紅茶、蒲公英根紅茶,可大大降低其寒性。
比較適合寒冷的秋季飲用哦,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方法2:搭配中和法
生活中,可選擇搭配,山刺玫花、白茉莉花、紅棗、甘草、薑片、枸杞等。
這些都可以和蒲公英一起搭配,泡水喝,可以降低寒性,更適合秋冬飲用。
技巧二:根葉分別泡水,口感更佳對於很多人,相信都有這樣的疑惑,那就是:
用蒲公英泡水,是用葉子,還是用根莖呢?還是用全株呢?
其實,蒲公英泡水,根葉分別泡水,是其講究之一。
其二,蒲公英葉子和蒲公英根莖,泡水喝,水溫沖泡時間不同,分開泡水,可以更好的使營養物質泡出。
其三,蒲公英葉子泡水,消炎效果更佳,蒲公英根泡水,護肝效果更佳,所以,分開泡水,效果更為明確。
蒲公英,善於配伍,巧搭配,養生效果翻倍。
秋冬用其泡水喝,不妨選擇下面幾種搭配,有不同的養生效果哦。
女性,搭配山刺玫花
蒲公英,搭配山刺玫花,做成茶包,泡水喝,養生效果加倍。
山刺玫花,性質溫和,藥用價值極高,用其泡水,對於改善乳腺增生,亦有好處。
很多女性的乳腺增生,與其不良的心情有關,如愛生悶氣,長期抑鬱,也是導致乳腺增生的誘因。
山刺玫花泡水,可疏肝解鬱,調節情緒,改善心情,有益改善乳腺健康。
此外,山刺玫花還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這樣搭配,不寒不燥,更適合長期飲用。
養胃,搭配黑苦蕎
秋冬時節,天氣寒冷,很多人會出現胃痛等胃部不適。
黑苦蕎,有消積,益氣力、降氣寬腸健胃之效,有益胃部健康。二者搭配,對殺菌止痛,促消化,殺幽門螺桿菌,養護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護肝,搭配牛皮菜根茶
蒲公英,搭配牛皮菜根,對於排肝毒,效果加倍。
牛皮菜根,被認為是清潔肝臟最佳的蔬菜之一。
牛皮菜根,含有一種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纖維,能清除儲存在肝臟內的毒素。
這樣搭配,對於促進肝臟排毒,減輕肝臟負擔,大有益處,經常熬夜的人,用其泡水,是不錯的選擇。
養顏,搭配枸杞
蒲公英,含有維生素、礦物質等,對於身體新陳代謝很有好處。
而枸杞中,含有豐富的枸杞多糖和胡蘿蔔素,具有超強的抗氧化性,可以幫助面板抵禦衰老,美容養顏。
因此,這二者搭配,對於肌膚健康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驅寒,搭配生薑
蒲公英,屬於微寒的植物,很多脾胃虛弱、怕涼的人,不敢用其泡水。
此時,搭配生薑,是不錯的選擇。
姜,可驅寒暖胃,搭配在一起,有助於降低寒性,適合更多人飲用。
最後,蒲公英雖好,但是有極少數人,對其過敏,用其泡水喝,會出現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要慎用。
此外,陰寒證者、慢性腸炎者、久病之人、風寒感冒者、低血壓者,不宜用蒲公英泡水喝,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