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期盼解禁出門
-
2 # 拼命想爬的魚
沒坐過臥鋪,說實話,不捨得買臥鋪,可能是自己經濟水平不行吧。硬臥坐過幾次,很狹窄的鋪子,上下三層。我不是太在意這些,因為覺得自己年輕,省點錢買硬臥可以去幹很多別的事情。但是如果我的父母或家人,我會毫不吝嗇的給他們買臥鋪票。
-
3 # one夫
謝邀。火車應該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火車票價格便宜,安全性高,此外高鐵、動車執行速度也較傳統機車大大提升,提高了出行的效率,所以在中國大多數人出行的第一選擇是動車或高鐵。不過如果路途比較遠,特別是需要在火車上過夜的的旅行,人們還是願意選擇傳統機車的臥鋪,有句老話說的好——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躺)著。
火車的臥鋪有二種硬臥和軟臥。硬臥,硬臥都有三層鋪位,每個車廂的內部由隔斷隔開,共計11個隔斷,每個隔斷相對2組鋪位共計6個鋪位,因此,一節硬臥車內共66個鋪位,每個隔斷的下鋪之間都有小的桌子,在兩組鋪位之間的隔斷處,設有供旅客攀爬的梯子,進行上下。軟臥,通常一列火車只掛一節軟臥車廂,車廂編號為RW,一般在列車編組的中部位置靠近餐車以及列車長辦公席,一般在9至13車廂不等。每排分上下兩個鋪位,由四個鋪位組成一個房間,房間帶有推拉門,每個鋪位有個小檯燈,房間門旁有調節溫度、廣播音量的按鈕。通過以上介紹可見二者之間是有區別的。顧名思義硬臥的床鋪當然是比較硬,軟臥床鋪比較柔軟,這麼說吧相當於家裡棕櫚床墊和席夢思床墊的區別。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硬臥與軟臥的主要區別在以下幾方面。
一、舒適程度。軟臥不僅比硬臥要“軟”,其舒適性比硬臥要高很多。硬臥是上中下三個鋪位,下鋪還好,中鋪和上鋪身材高的人住著有些侷促。而軟臥是上下鋪,而且床鋪也比硬臥要寬。所以軟臥在空間上沒有壓抑感,無論是睡覺還是坐著休息都要比硬臥舒適。
二、私密性。與硬臥開放式的設計不同,軟臥二個上下鋪位做為一個單元,有單獨的房門,如果是一家四口出行或者幾個朋友一起,關上門就是獨立的空間可以保護個人隱私,此外免除外界打擾更有利於休息。不過也許有人會問萬一一個女人和三個陌生的男人在一個單元怎麼辦?這確實比較尬尷,現在都是實名購票希望鐵路部門在售票時予以考慮。不過如果遇見這樣的事情可以找乘務員調換鋪位,即使換不了現在是實名制,睡覺是別像在家裡那麼隨意就好了,外面還有乘警呢。
三、由於以上原因,軟臥的票價比硬臥高很多。有的軟臥票價可能比同里程的高鐵票價還要高。
說實話坐過很多次火車,硬座、硬臥、軟臥都坐過,還沒有什麼特殊的經歷。記憶比較深刻的就是上大學的時候坐火車,那時還沒有動車什麼的,火車車次也少。每次開學、放假買票都很困難,能買到一張站票已經很不錯了,通常都是要站一夜才能到達。但那時也沒覺得很苦,和一起站著的人聊聊天有說有笑的,出門在外的互相之間都能體諒。那時沒有手機,人與人之間也不像現在這般陌生,懷念那個時代,物質上雖然匱乏,精神還是飽滿的。
-
4 # 張GHL
軟臥是包廂,包廂裡面左右上下共四個臥鋪,硬臥是一個車廂全是臥鋪,分上中下三層。軟臥價格是硬臥的2.5倍以上。
-
5 # 略略略生活
軟臥很硬,硬臥更硬。坐火車次數較少,只說一下自己第一次的感受吧。第一次坐火車好興奮,心裡還要壓著不能讓別人看出來自己是土包子,裝著樣子。然後有一個賣銀行卡保護套的,就我一個人買了。然後白裝了。。。。
-
6 # 小牛物語
簡單的說,軟臥是四人包間上下鋪,硬臥是六人間還開著門上中下鋪。臥鋪車很少坐,只坐過一次硬臥。想說的是買過一次軟臥代軟座的車票,坐上去之後感覺確實比硬臥舒服,但是就是後背空的慌,旅程過半後猛然間想起來可以把揹包放後面靠著,頓時舒服多了還不用看包了,接下來又後悔怎麼一開始沒想起來呢?
-
7 # 金色葫蘆瓢
本人一年坐火車平均20多次,經常是硬臥,硬臥一般一個小廂式裡有六個床位,上鋪和中鋪空間比較狹小,基本上坐著需彎腰,但是價格比下鋪便宜一點點。軟臥相當於火車的豪華床鋪,一個小廂式裡有四個床位,上下空間都比較充裕。有一次夏天坐火車,那一節車廂裡面基本全是尼姑,因為是晚上的車,尼姑們很早就會起來念叨些什麼,但是說話都挺溫柔的,哈哈哈哈
回覆列表
謝邀!最後一次乘坐傳統的火車硬臥(北京-瀋陽)和軟臥(西安-北京)都是在1992年的夏天,太遙遠的記憶了。從那以後長途是飛機甚至是自駕,短途是動車(後來還有高鐵)和自駕,近期最長的一次動車(忘記標記了,也許是高鐵)旅程是貴陽到廣州南的一等座,也不是臥鋪。
雖然從小開始坐過很多次臥鋪,但在記憶中自己獨自一人的硬臥經歷最早是在我十二歲半的1981年1月中旬,從烏魯木齊到北京,中轉時有北京的親戚接送,又獨自一人到了長春,都是硬臥。小時候不太清楚很多規矩的細節,就知道中途停車可以下車活動一下再趕緊上車;另一點就是知道有餐車車廂可以點餐並且餐車是分隔硬座與軟硬臥的分界區。
後面主要就是在上大學期間往返於家校的行程,得益於鐵路運輸部門對在校大學生的關照,只要臨近寒暑假期,鐵路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會入校進行訂票工作,而且只要學生們捨得花錢就可以定到臥鋪票。臥鋪票在當時可是一票難求,沒有所謂的“關係”真的是很難通過正常渠道買到,想想為了維護這種“關係”無論家長還是學校平時肯定會有所付出,所以真的是感謝學校!感恩父母!
如果舉例項就太費時間了,而且要打很多字,偷個懶,簡短言說就是:無論乘坐哪種座型車廂,都經歷和見識了許多美好和醜陋,幸好沒有見識到罪惡,算是萬幸!
我自己在選擇交通工具方面的變化歷程也基本同步於國家基建的進步歷程,自己是真切感受到了國家在基建方面的巨大投入與進步,有些在現在年輕人(比如我兒子這代人)從小就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是從我們這代人開始歷經近三代人建設的結果,慶幸自己是參與、見證這個歷史程序的一份子。
俱往矣……
滄海桑田,這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她一直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