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起伏特加

    厲害個屁,天天跟印度人打交道。。寫的東西跟狗屎一樣,牛逼的是能把跨國公司從上到下都插上印度人。。這點必須承認。印度人做東西好大,八字沒一撇吹,能忽悠到資金。。弄不下去就丟給中國團隊。。中國團隊弄完就成印度人東西了的,跟中國團隊沒一點關係,功勞都是自己的。

  • 2 # 良辰好景奈何天

    其實我們兩國的軟體產業都有嚴重的偏科問題,首先,印度專注代工30年,卻沒有發展出自己的世界級IT企業,這是挺值的思考的事。

    軟體代工和鞋子代工有本質上的區別嗎,仔細想想其實沒有,設計銷售甚至品牌都不是自己的,賺的都是點辛苦錢而已,不過印度確實把軟體代工的規模和產值做起來了,成為國內一個重要產業。

    理論上有這麼多程式設計師,這麼多軟體公司還有這麼大市場,完全應該誕生很多像bat這樣的大型it企業,但現實是沒有。

    要理解這點,必須把軟體行業和軟體消費市場分開來看,印度軟體行業,是政府導向的產物,教育部門的配合,主動與外國企業的合作,然後經過十幾年慢慢培養起來的行業,做分包就只做分包,那是想當專業。

    問題是,這份專業不是自己的市場培養起來的,在軟體業發展的同時,印度依然是個普遍貧困,電腦普及率極低,網路設施奇缺的國家,說穿了就是,十幾億人,還沒南韓網際網路使用者多。

    所以本質上印度的網際網路市場,就是一個小池塘,當然誕生不了大鱷魚。

    再來看中國,中國的或聯網規模真的是一片紅海,這和我們改革開放,以製造業起家是分不開的,製造業產生的財富,可以隨著產業鏈分佈,轉移到社會各個角落,大家有錢了,到2000年左右中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就開始極具增加,然後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一點沒拉下,甚至在即將開始的5g時代,我們開始反超。

    我們回頭看這個過程就會明白,消費軟體領域我們有幾億網民打底,工業軟體領域我們有全球最大的工業規模,這麼大的市場自然會催生出無數的it企業,大浪淘沙後能有一些像bat這樣的企業就不奇怪了。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思考,肯定不全面,但是社會底層結構決定上層建築是肯定不會錯的,基於印度目前的市場規模,整個it行業與中國確實存在巨大差距。

  • 3 # 紙上的宣仔

    尼泊爾有世界上最優秀的廓爾喀僱傭兵,但這不代表尼泊爾軍事就強。印度也是一個道理。

    印度在軟體產業上走的是外包/代工道路,擁有龐大的優秀的軟體行業人才,世界上最大的IT服務公司,是印度的塔塔諮詢,專職IT服務、諮詢和商業解決方案。所以你用的軟體裡,哪怕是國際大公司發行的,程式碼也很可能是印度人寫的。印度由於政府及其重視軟體產業,以至於在中小學課程中就普及了計算機程式設計,很多印度的孩子從小就會程式設計。而在中國大多數人眼裡,程式設計還是件很陌生的事。這種全民參與的熱度多多少少影響了印度軟體產業在一些人心中的印象吧。印度政府重視軟體產業教育的直接結果就是,培養了好多優秀的軟體工程師,這些工程師到了美國後表現甚至比美國同行還要優秀,所以在美國,大多數IT企業中高層都能見到印度人的身影。

    儘管如此,印度在IT業上還是有非常高的潛力,這一點不能小看。2008年,矽谷高科技公司裡 7% 的 CEO都是印度人,這比例比華裔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而1999年-2012年15%的公司是印度人創辦的。這說明啥呢?第一,說明印度IT人才真的很優秀,第二說明印度高階人才外流非常嚴重。這些人才外流對印度自身來講可能不是啥好事,但意味著印度這方面仍然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如果有一天美國經濟衰退呢?如果印度經濟持續健康增長,政府更加廉明呢?那麼這部分潛力自然會轉化為印度本土軟體產業的實力。

  • 4 # 紫水晶9795

    軟體代工印度強,中國隨著BAT和雲端計算,在應用軟體中國強。

    但中印目前都是泥腿軟體巨人,在作業系統和資料庫,還是美國的天下,微軟谷歌蘋果和甲骨文,和英特爾高通一起,巨無霸式的lT巨人,牢牢霸佔地積體電路lT產業的頂峰。

    無數地經驗已經證明,軟體的基礎是作業系統,作業系統的基礎是以CPU為核心的積體電路,移動通訊是以CPU和通訊基帶為核心的積體電路,而積體電路的基礎是現代材料和現代高階製造業,它們的基礎,當然是現代科技。

    從這點看,儘管目前中印軟體各有千秋,但隨著以華為為代表的海思晶片的崛起和中國在積體電路的鉅額投資,中國的軟體一定超過印度,而印度在軟體代工的泥潭裡,只會越陷越深。中國的30年已經培養了海量中低端軟體工程師,印度極難從中國飛速發展的軟體業分到外包份額的。

  • 5 # 李建秋的世界

    錯誤印象罷了,早先印度確實比較厲害,我們看一個故事,真實的故事:

    2001年,北京軟體協會帶著一幫中國企業家來到印度考察學習,當時的印度IT發展的比較好,中國公司是帶著學習的心裡來到印度的,在考察團裡面有這麼一個人,有圖有真相:

    眼熟吧,這就是當年的雷軍,雷軍在考察印度infoys以後,發現印度很多方面確實很有意思,Infoys是印度最大的軟體公司,主要業務是搞外包,歐美公司制定專案,把一部分分包給印度。

    infoys發展很快,在2000年的時候,曾今一度市值高達400多億美元,2000年中國IT業一共產值才多少啊,所以當時雷軍還是很羨慕這些公司的,於是雷軍當時寫下了著名的文章:

    知道現在infoys市值多少嗎?

    還是400多億。但是中國蓬勃發展起來的騰訊,阿里等等一大批早就超過了Infoys,到現在為止,中國的軟體業從橫向和縱向雙重超越印度。

    印度迄今為止,還在為歐美打工,過去外包,現在還是外包。而中國早就發展起來了自己的內需。中國還有成千上萬的小軟體企業,服務著各自的城市和產業,印度只能給歐美打工。

    中印之間早就發生了逆轉。中國的軟體在印度幾乎猶如無人之境,各位可能不知道,印度手機第一大瀏覽器是誰?很早就是UC瀏覽器,而位元組跳動的tik tok之類的短視訊在印度早就流行開來,以至於嚴重擠壓了印度當地的公司,氣的印度現在一直在討論要不要禁了中國的軟體。

    所謂的“印度軟體比較強”,實際上是印度軟體外包產業,印度自身的軟體還是很弱的。再加上有一些印度人在歐美公司擔任了CEO,造成的誤解。

    比如說微軟的CEO就是個印度裔美國人,但是這不代表微軟就變成了印度的了,這是兩碼事,就如同nivdia的老闆是黃仁勳,黃仁勳是個華裔,但是沒人認為nvidia是中國公司。

    中國軟體業比印度強得多,這毫無疑問的。

  • 6 # 大菲記

    中國和印度同是發展中國家,但是在軟體產業發展上,我們和印度還是存在一些差距的,這是事實,我們必須要認清,必須遮遮掩掩。

    1.印度軟體業具備良好的人才基礎,專案經理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國內肯埋頭研究、枯坐冷板凳的人,具有15年以上專案經驗的人更少。

    2.印度軟體公司的人員流動率高達30%,但是專案的正常運轉卻不依賴於任何一個人。而在國內,技術達人一旦甩挑子,專案就可能擱淺。

    3.人才發展環境不同。印度具有濃厚的計算機軟體發展和鑽研氛圍,而在國內卻很單薄。

    分析兩國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問題的關鍵是找到差距,及時改進,讓我們不僅成為軟體大國,更成為軟體強國。

  • 7 # 只若初見18691470

    其實那些成天張口閉口印度軟體厲害,醫療免費,教育免費,製藥厲害的人他們也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就像之前流行的美國護照後面的那行字一樣,很多沒有腦子的人根本就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即使你告訴他們真實情況他們也不會相信,因為這群人基本上都是在中國活的比較窩囊或者鬱郁不得志,老是幻想國外比中國要好,哪怕是印度也比中國好,所以對於網上一傳十十傳百的東西信以為真,特別是在自己迷茫無助活在中國看不到希望的時候他們就更加確信這些論調了,如果有腦子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話這些人就不會活的窩囊,也就不會被各種各樣的謠傳牽著鼻子走了

  • 8 # LeoGo科技

    看資料說話。

    實際上,雖然印度有大量的人才,但是這些人才並沒有造就印度軟體業很發達,反而讓印度的軟體外包產業很發達。也就是,印度大部分軟體行業的模式是,給歐美企業進行軟體代工。(類似於富士康代工廠)。

    所以,印度軟體行業確實有很多的大牛存在,比如,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等。然而,很多印度大牛都會在矽谷或者在其他歐美國家進行工作,所以,導致精英分子反而不在印度本國。

    而中國不同,BAT以及中國各行業對於軟體的重視,特別是隨著新技術的滲透,軟體產業出現了網路化,平臺化,融合化等多種新趨勢。反而讓,近些年,中國軟體發展比印度發展得更快。所以說,印度軟體業比中國軟體業更強的說法,並非特別準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以推薦一部讓人淚奔的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