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喵語繪車

    有時候噪聲大並不是隔音棉少的原因,一些車輛它從設計之初就只是按照簡單的代步理念去設計的,並不會考慮太多,Alto你再改裝再往上面貼錢,它還是一輛Alto,變不成奧迪,有呢時間有呢功夫多掙錢,直接換奧迪去了,對吧!你可以試著換個米其林的軟胎,車身自重不影響,身影還會降低。

  • 2 # au337954

    50多斤值不值,你不知道50斤對汽車來說是什麼概念。你又不是賽車級別斤斤計較,你看車時看看引數,25kg的重量你會在乎嗎?你在乎的是這車打多少折,同時更加看重內飾,你看看A級車跟B級級車比,他們誰比較重?重多少?同樣的錢如果可以買到COROLLA和CAMRY,你肯定買CAMRY,這時你會在乎CAMRY重那麼一兩百Kg嗎?順便說一下,你會在乎CAMRY耗油多那麼兩三升嗎?

    如果那些使用者到了注重隔音的級別,根本不在乎多加50斤哪怕100斤的重量。

  • 3 # 記事中華

    花錢買車就是買了個使用年限,真把這東西當成自己的了?15年後每6個月就要審一次,到時候你是種啥感受,最終你這心愛的東西還要還回去。別折騰!

  • 4 # 使用者6481640408

    如果全車做的話,增加50公斤還差不多,50斤是遠遠不止的。上次我一朋友的AXELA做了全車隔音,花了八千多,根據估算車子增重了至少45公斤,而且起到的隔音效果很小很小,只是有極個別的噪音聽起來有一點不一樣,用分貝測試儀測試也就少了幾分貝而已,特別是高速的情況下更是沒感覺。而且全車內飾撤光又裝回去,總感覺到處都裝不到位的一樣,估計時間長一點這車內的異響夠得整。所以我覺得做全車隔音得得不嘗失,相當於車內隨時多做了一個人,而且基本沒有起到什麼效果。其實我一直感覺挺對不起他的,都是我慫恿他做的,本想做了效果還可以我就也做[我想靜靜]哎,我好內疚

  • 5 # 倒黴的金牛座

    不懂的人才會做全車,有很多車如果做了全車隔音,就會導致很多其他噪音出不去,耳朵就會不舒服,導致暈車現象更嚴重。

  • 6 # 愛車與車尋

    發動機噪音,風噪,胎噪,各自噪音頻率不一樣。如果單單靠堆材料就把隔音做好的,那你得像魏派VV5一樣,車重堆到兩噸重。如果隔音這麼好做,那每輛車都安靜了

  • 7 # 大釗人小單

    通常車身上的噪音來自於輪胎,發動機,車門,頂棚和底盤等部位,所以全車隔音會針對不同的位置採取不同的隔音材料組合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對於真的很在意車內噪音的車主來說,全車隔音確實是個最實實在在的選擇。

    我曾在專門的音響隔音改裝的門店裡諮詢過老闆,隔音材料的選擇僅僅是一家門店裡就有幾十種選擇。價格也是從每平米幾百元到大幾千元不等,簡單計算下來,即使用最便宜的隔音材料,全車做完隔音加上工時費也要上千元,而選擇更好的材料則需要幾萬元。當然實際的效果也差別很大,有需要的車主要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畢竟價效比才是咱們普通車主要考慮的事情。

  • 8 # 黑色的風zZ

    要是真正的貼滿,50多斤是不可能的,40公斤就差不多,而且只是止震膠,還沒算隔音棉吸音棉。然後不要跟玩速度玩漂移的對比,那些為了追求速度,肯定是需要減重加固,但是一般家用車的話,弄隔音是為了行駛舒適性,所以沒值得不值得區分。然後那些說安全性的要麼就是沒車的要麼就是沒看使用者手冊的,只要在最大質量範圍內都可以說安全,怎麼可能用鍵盤隨便敲一句話就能反駁廠家通過測試並寫在使用者手冊上的準確資料。通常一般1噸多家用車承重300公斤是正常的事,畢竟要載5人而且還有行李箱,要是經常這樣行駛的話,就這麼不建議做隔音,甚至一切的加裝都很容易超重。但是一般家用也就3-4人,行李也不太重的話,多加裝個隔音根本就不會影響使用。

  • 9 # 66號車坊

    全車做隔音當然是有效果的,只是效果有多大就有待商榷了,有些車子裝了隔音後車內噪音分貝下降10個點就算厲害了,有些僅僅下降5個分貝左右。

    不過還有一種方法,除了增加隔音材料,還可以更換靜音輪胎,米其林的靜音胎還是很有效果的,不過20萬以下的車子打算開個幾年的話,感覺沒有必要那麼整,因為車子就是個快銷品。

    朋友的CIVIC就做了隔音,油耗也並沒有感覺多,不過音響倒是開的挺大聲,整天DJ動次達次的。

  • 10 # 何以解愁唯有學習

    沒有絕對的值不值,看個人需求,全車隔音,有利有弊

    還是要看隔音效果,效果好就值得,不然就沒意思了,多加了東西,達不到需要的效果,那就不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石原莞爾沒有被定為A級戰犯,甚至只是作為“證人”而非“戰犯”出席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