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經外科高醫生
-
2 # 醫學常識科普
好多人因為高血壓,糖尿病或者頭暈等原因,醫生會開一個頸動脈B超,然後結果那欄就報一個頸動脈斑塊,好多人會在門診問,說這個斑塊掉了是不是就腦梗了,或者心梗了?
斑塊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受損,然後脂質沉積,就長了斑塊。也就是水管用的時間長了,水管壁內也會生鏽,長鐵鏽,小的鐵鏽可能黏在管壁上,沒啥,吃的水也是乾淨的;如果小的鐵鏽脫落了,吃的水就不乾淨,但水還能吃,也對應下文的短暫腦缺血發作;但如果一大塊鐵鏽長在那裡,一方面影響了水流,可能水就小了,如果大的鐵鏽脫落了,游到了小一點的管道,水管就堵了,就會發生腦梗。
其實中國中老年人中,約60%的人都有斑塊,其實頸部血管比較表淺,方便檢查。
往往頸部動脈出了問題,其實心臟的供血動脈,腦袋的供血動脈,也可能有動脈粥樣硬化,所以我們就要控制其危險因素,延緩動脈硬化的發展。
這個時候怎麼辦?要求控制好血壓,控制好血糖,控制好血脂,適當活動,戒菸,減重,限制飲酒等等。因為以上這些因素會加重以及導致斑塊形成及變大。
如果斑塊過大,已經超過了管腔的50%。這種斑塊就相對比較危險了,因為它對血流的影響比較大,斑塊如果被血流沖掉了,就會導致腦梗,其實常見的是突然頭暈,一側肢體無力,說話口齒不清,眼前發黑,但是往往很快就恢復了,這提示可能是小一點的斑塊脫落,堵塞了血管,其實是短暫腦缺血發作,症狀恢復之後也需要趕快就醫,調整治療方案,因為出現這些症狀的患者,腦梗發生率更大。
如果是大的斑塊脫落,就是比較嚴重的腦梗了,甚至永久的一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清,看東西模糊等。
如果斑塊已經堵塞了70%的管腔,或者說是堵塞了50%的管腔,但是一直有反覆的短暫腦缺血發作,就需要做手術了,即頸動脈剝脫術或者頸動脈支架植入術。斑塊厚度小於2mm,治療目的是穩定斑塊,避免斑塊進一步擴大。治療方法:控制好血壓,控制好血糖,控制好血脂,適當活動,戒菸,減重,限制飲酒等等。斑塊厚度在2-3mm,但是沒有影響血流,在做到以上幾點後,還要求低密度脂蛋白小於2.5,而且必要時加用阿司匹林。斑塊厚度在3mm以上,就要做頸動脈血管造影,評估斑塊性質,決定是否手術。最後補充兩點:
1.單純的頸動脈查出來斑塊不是吃阿司匹林的指徵,需要評估有無其它危險因素。
2.沒有什麼藥能消除斑塊,吃保健品以及一些“中藥通血管偏方”是不可能。
調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險因素才是延緩斑塊生長,預防斑塊脫落的最好方法!
-
3 # 知心藍醫生
控制三高:三高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這邊說的高血脂主要指的是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於有糖尿病的患者,應該積極的通過飲食和健康藥物來控制血糖。高血壓患者儘量把血壓控制在130/80以下,避免高血壓對動脈的進一步刺激。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正常範圍也就是3.4毫摩爾每升以下,已經不足以控制斑塊,而應該以更高的要求,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毫摩爾每升以下。雖然食物攝入並不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對於已經有動脈粥樣斑塊的患者來說,仍然要減少膽固醇的攝入。戒菸:吸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即使沒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只要他長期大量的吸菸,也有可能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閉塞。所以對於已經發生動脈粥樣斑塊的患者來說,嚴格戒菸是非常必要的。體育鍛煉:體育鍛煉不僅有利於血糖、血脂、血壓的控制,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知道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人體內的好血脂,他能夠把血管組織內的低密度膽固醇往回搬,搬到肝臟裡面進行代謝,也就是說能夠有效地逆轉動脈斑塊。有哪些藥物可以治療和預防動脈斑塊?
前面提到過動脈斑塊的兩個危害,一個是斑塊增大堵塞血管,另一個是斑塊破裂、血栓形成,所以藥物治療我們也是針對這兩方面來治療。
-
4 # 靈霄雲羅先雲
如何預防斑塊脫落?這個問題是一個無奈的話題。預防斑脫落,為什麼不從動脈血管沒有粥樣硬化前預防呢?如果光是一個預防斑脫落來作話題,是不是有點晚了。
是什麼原因使動動脈血管粥樣硬化使血管變窄?其實就是我們血液的甘油三脂、膽固醇、低密度脂蛋嚴重超標或存在,再加上我們的紅細胞表面包裹著一層脂類物質,而互相粘連在一起,形成血液粘稠。由於以上原因才使我們的血管變窄堵塞。
為了不使我們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膽固醇超標和低密度脂蛋白(它不溶解於水,會吸附在血管壁上)存在,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改變一些不良習慣,如少酒戒菸,儘量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適當運動,少熬夜多休息,保持一顆平和的心,少激動和平時適當飲水,這些對我們預防血脂血粘稠及血糖等,推遲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好處。
如果出現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就應該及早採用藥物治療,再配合生活中適當吃一些有肋於清血脂降血糖的食物,如洋蔥、黑木耳、海帶、芹菜、棲紅柿等食物,這些都有利於緩解血脂血粘稠血糖高的問題。
除此之外,也可用弱鐳射物理療法清洗血液,軟化血管,預防和治療三高,對預防斑塊脫落有極大的好處。
只要做到以上所說的,對於預防動脈斑塊脫落有著十分有效的效果!
-
5 # 醫學莘
雖然動脈斑塊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並非所有斑塊均具有較高的危險性。那麼,我們如何鑑別呢?動脈斑塊分為穩定性斑塊與不穩定性斑塊,前者結構穩定,不易破裂,也不易脫落形成栓子;後者破裂風險較高,破裂後可能會誘發血栓形成並堵塞血管,還可能脫落形成栓子,隨血液遊走至管徑較小的動脈,堵塞血管。無論是斑塊破裂,還是脫落形成栓子,堵塞重要血管均可引起梗死,發生於心髒的冠狀動脈後,可形成心肌梗死;發生於頭頸部動脈後可形成腦梗死。當然,並非穩定性斑塊不需要干預,出現動脈斑塊以後,說明可能存在加速動脈病變的危險因素如吸菸、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需要針對這些危險因素,採取合理的干預措施,以延緩血管病變的進展。
那麼,針對不穩定性動脈斑塊,如何才能降低其破裂、脫落風險呢?一定意義上,不穩定性動脈斑塊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預警訊號,需要穩定動脈斑塊,降低其破裂風險,治療包括改變生活方式與藥物治療。改變生活方式為基礎治療,包括少吃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同時低鹽、低熱量飲食,每日堅持半小時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將體質指數控制在24kg/㎡以內,戒菸,限制飲酒等,有助於延緩血管病變。改變生活方式屬於輔助治療,此時最主要的治療措施為穩定動脈斑塊,藥物以他汀為主,他汀通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減少膽固醇流入動脈斑塊內,同時可促進膽固醇的逆轉運,縮小斑塊,增加其穩定性,降低破裂風險;使用他汀類藥物的同時,應評估是否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若出血風險小,未來發生血栓性心血管事件風險較高,建議長期服用,可預防血栓形成。
綜上,出現動脈斑塊後應改變生活方式,同時干預心血管危險因素,以延緩血管病變。穩定性動脈斑塊不易破裂,更不易脫落;不穩定性斑塊破裂風險較高,同時可能脫落形成栓子,需要給予他汀穩定斑塊,同時可給予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預防血栓形成。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
6 # 怪醫J小生
那麼頸動脈斑塊到底是什麼?
說到斑塊,其實就是血管中所謂的“垃圾”,我們的頸動脈就相當於一條特別重要的管道,如果管道中出現了垃圾,垃圾沉澱在血管中,就會形成斑塊,這些斑塊就很容易導致“堵塞”問題的出現,從而就會誘發腦梗塞等嚴重疾病。
那麼頸動脈斑塊很危險嗎?說到危險性,首先要知道頸動脈這個部位對身體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它是身體中腦部血液供應的主要動脈,同時它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好發部位,一旦出現頸動脈粥樣硬化就很容易導致腦部缺血的問題,更嚴重時甚至出現腦卒中的問題。而且我們的頸動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將身體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我們的大腦中,供應大腦的發育和營養,如果大腦缺氧超過5到8分鐘以上,就會對大腦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造成言語不清,昏迷,甚至可能會導致偏癱的發生。
那麼如何才能預防斑塊脫落?1、注意保暖:尤其天冷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保暖問題,不可將頸動脈直接暴露在寒風中,因為當溫度比較低時,頸動脈會因為氣溫下降從而導致血管收縮,進而引起血壓升高,這樣就容易誘發頸動脈狹窄,引起大腦缺氧缺血。所以,天氣寒涼時,注意合理新增衣物,特別要注意新增一條圍巾,保護好您的脖子。
2、定期體檢:無論是高危人群還是年輕人,如果發現偶爾出現頭暈,可以定期做一次頸動脈彩超體檢,這樣就可以發現斑塊是否存在、它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脫落危險。
3、合理用藥: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會建議高危人群或者中年以上的人群服用控制斑塊脫落的藥物,尤其是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務必按照醫囑,合理、科學用藥,絕不可以自作主張停藥。
4、忌油膩食物:不食用高脂肪食物和高熱量食物,低鹽低脂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平時飲食上應該選擇能量低,清淡的食物。
5、戒菸:香菸中的尼古丁一旦吸入到我們身體中,就會很容易引起血管中血栓的出現,久而久之,動脈硬化也隨之而來。而且我們都知道吸菸對於人的身體危害不僅在此,還容易誘發肺部疾病。因此,從任何方面來說,戒菸還是很有必要的。
6、避免肥胖:控制體重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如果身體過於肥胖,不僅會加重心臟的壓力,還會導致血液中的脂質水平升高。如果人體內脂肪長期堆積,無法代謝完全,就容易引起頸動脈硬化。所以保持正常的體重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7、適當鍛鍊:鍛鍊會加強心肺功能,加速脂肪的分解和代謝,也可以加速血液迴圈,對預防頸動脈硬化以及人體健康都是很有幫助。
-
7 # 福爸聊營養
所謂動脈斑塊,指的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血管內膜脂質斑塊。動脈粥樣硬化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了,緩慢發展,最終在動脈內膜形成斑塊,造成血管狹窄,斑塊破裂脫落則會造成血栓堵塞血管。因此,預防斑塊破裂脫落非常重要。
根據斑塊的性質,可以分為軟斑塊和硬斑塊,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混合型斑塊。斑塊越軟越容易破裂脫落,越硬越穩定。為了預防斑塊破裂脫落,減少心腦血管意外,就要設法使得軟斑塊變成硬斑塊。
當然,所有的藥物都有副作用,他汀類也不例外。所以,在服藥治療過程當中,需要定期複查,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甚至1.8mmol/L以下,瞭解斑塊的軟硬情況。用最小劑量的藥物達到理想的療效。
生活方式干預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速度和生活方式有非常明確的關係,高脂高糖高鹽飲食、蔬菜水果過少、抽菸喝酒、缺乏運動、肥胖、作息不規律、壓力過大、情緒不穩定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幅度減慢動脈粥樣硬化發展速度,使軟斑塊向硬斑塊轉化,從而預防斑塊破裂脫落,減少心腦血管意外。
-
8 # 韓一聲醫學博士
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越來越高,且發病趨勢呈現年輕化。很多人在醫院檢查出血管斑塊後,開始慌亂,會不會得心梗了?會不會腦梗了?會不會肺栓塞了?會不會猝死?斑塊是血栓嗎?…發現了斑塊,我們究竟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血管斑塊的問題。
血管斑塊究竟是什麼?在生命的早期,血管內膜是光滑的,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每個人血管內都開始形成或已經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斑塊的。
斑塊形成可分為三部分
1. 血液中的低密度蛋白、極低密度蛋白和遊離膽固醇等“壞膽固醇”在血液中增多,逐漸沉積在血管壁上。
2. 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吸菸、睡眠不足、精神壓力、以及年齡增長等因素致使血管內膜發生炎症反應
3.血液中的“壞膽固醇”通過血管破損部位進入血管內膜下層,沉寂下來,氧化,形成血管異物。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使周圍的免疫細胞都跑過來跟這個異物戰鬥,企圖清楚異物。戰鬥完後,剩下一堆狼藉---“泡沫細胞”。泡沫細胞不斷聚集,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參與,慢慢的使血管壁增厚,凸起,形成斑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血管斑塊。
斑塊就是血栓嗎?會不會腦梗了?會不會肺栓塞了?會不會心梗了?斑塊不是血栓!但是不穩定的斑塊破損後會形成血栓。
斑塊是血管某個部位的病變,血栓是可以在血液內流動。當斑塊破裂形成急性血栓,會導致血管管腔完全阻塞,引起迴圈障礙;表現在腦血管常見的就是腦梗,表現在心血管就是常見的心梗,而血栓如果阻塞了肺動脈就是肺栓塞。這些都是這些都是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
血管斑塊,吃藥能消失麼?非常不容易,使斑塊縮小都難…目前我們能做的只能使斑塊不往更壞的方向發展。
面對血管斑塊這個“定時炸彈”,我們究竟該怎麼辦?1.早期干預
① 控制血壓、血脂、血糖,低鹽飲食。每日烹呼叫油攝入量為25-30g,每天食鹽量小於6g(礦泉水瓶子半瓶蓋),多吃新鮮蔬菜水果(500g左右)。如果已經有有慢性病了,一定要積極堅持遵醫囑用藥控制好慢性病。
② 戒菸,少酒,最好戒酒。研究證實吸菸會使血管內壁損傷、血管發生炎症反應,這些都給斑塊形成提供了好條件,所以一定要戒菸。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2g,最好不要喝。
④ 保證睡眠,保持心情舒暢。保證每天睡眠時長在7-8小時,調情情緒,保持舒暢能有效保持血管健康。
2. 遵醫囑用藥
比較穩定的斑塊,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他汀類藥物和抗血小板凝集等的藥物來預防斑塊再生成,保護血管,穩定斑塊,延緩斑塊的發展等,同時一定一定要改變不良習慣(參見早期干預)。
3.手術治療
血管斑塊過大,心腦血管狹窄超過75%,可以在正規醫院醫生的評估下實施血管支架手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搭橋術等使血管血流回復。然後也是一定一定要改變不良習慣(參見早期干預)。
-
9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王藥師在私信中經常被問到:如何預防斑塊脫落?相信這是大家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很多人在體檢查出有動脈斑塊時都會很慌張,因為聽說斑塊一旦脫落就會發生心梗腦梗,危害很大,今天王藥師就來跟大家講講動脈斑塊是怎麼回事,以及如何預防斑塊脫落。
什麼是動脈斑塊?所謂的斑塊其實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體現,動脈粥樣硬化是各種原因導致的脂質沉積,當脂質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沉積和聚集在血管內皮後,就會在血管內膜呈現黃色粥樣的物質,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幾乎是所有動脈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比如常見的冠心病、腦梗死、外周動脈血管病等。
當脂質沉積越來越多,大量的巨噬細胞就會趕來吞噬掉這些物質,而巨噬細胞的聚集在動脈粥樣硬化區域性形成了脂質團塊,這也就是斑塊。斑塊的外部被一層膜包繞,這個包膜被稱為纖維帽,而正是這個纖維帽,其結實程度決定了這個斑塊是不是穩定,而穩定與否,則決定了是不是會有急性血管事件的發生。
如何預防斑塊脫落?其實嚴格意義上講,斑塊是不容易脫落的,大家可能把心梗腦梗理解為斑塊掉下來堵塞了血管,但其實不是這樣。斑塊脫落其實較為少見,因為斑塊繼續發展,多數進展為血管狹窄,而斑塊較為多見的是斑塊的破潰導致的斑塊不穩定,繼而出現急性血管事件導致血管的急性或者慢性閉塞。
斑塊不穩定就會導致斑塊破裂,引發出血,在出血部位就會聚集大量的血小板使血液凝固,進而形成血栓,正是血栓的形成和在血管內遊走才導致了心梗和腦梗的發生。穩定斑塊主要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沒有動脈粥樣硬化,就沒有斑塊,就不會出現斑塊不穩定和脫落,所以,避免動脈粥樣硬化的出現和進展,是上上策。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複雜,但其主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因此想要穩定斑塊,就要改變生活習慣,戒菸戒酒,加強鍛鍊,這是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和發展的關鍵。
2、積極治療
斑塊一旦出現,其能夠逆轉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旦出現斑塊,需要積極治療,斑塊的治療主要是他汀類藥物來降低血脂和穩定斑塊。其次如有必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可以減少相關急性事件的發生;有研究顯示積極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減少斑塊帶來的不良事件。所以,出現斑塊積極治療,有助於不良事件的發生。
3、如有必要,干預治療
斑塊再進展,就是我們常說的狹窄或者血管閉塞,而對於有症狀,不穩定等有介入或者外科干預的情況,及時的介入干預或外科干預也有著良好的預後。因為嚴重的斑塊造成的狹窄或閉塞,進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術,也可行血管腔內放置支架等介入治療,都有著相關的循證醫學證據。
-
10 # 汪醫生小課堂
動脈斑塊以頸動脈斑塊常見,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頸動脈血流速度快,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血管內皮損傷,當血管中膽固醇或甘油三酯等物質較多時,會進入受損的內皮細胞間隙,並沉積到血管內膜下,這個過程是長期的,隨著時間越來越久斑塊可能越來越大,因為是向管腔內突出,就會引起血管狹窄並影響血流順利通過,引起頭暈和頭痛等缺血癥狀。如果斑塊破裂形成血栓並脫落,最常引起腦梗塞。
如何預防斑塊脫落?高齡、吸菸、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是形成頸動脈斑塊的危險因素,如果發現了頸動脈斑塊,為了延緩斑塊增大的速度,我們需要戒菸、運動減重、低鹽低脂飲食,控制高血壓並調整好血脂水平。
可能需要服用的藥物主要包括他汀類藥物和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如阿託伐他汀可以穩定斑塊,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栓形成。服用時應謹遵醫囑,定期複查肝功能、肌酶和凝血功能的變化。
回覆列表
大家一定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斑塊大致是分為硬斑塊和軟斑塊,一般情況下來講,硬斑塊是不容易掉落的,硬斑塊的本質其實就是一些鈣化,就像自身形成的牙齒一樣,隨著時間的不斷積累,形成非常堅固的斑塊,這種只要不發生一些特殊的作用是不會脫落的,他只會逐漸的增加沉積,然後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地狹窄,甚至是閉塞。
但是軟斑塊這種的危害就非常大,很容易隨時掉落,軟斑塊,其實它就像一些泥沙一樣,輕輕的附著於血管斑塊的表面,一旦一些非常輕微的情況就會形成掉落。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潰瘍性斑塊,切開了之後確實像泥沙一樣,輕輕一碰就會有很多的碎渣,這樣很容易堵塞末端的血管。
所以在臨床當中一定要注意去分辨硬斑塊還是軟斑塊,一般來講做一個B超就能夠大致進行評判。
目前來講的藥物只能說是穩定斑塊,防止掉落,但是它並不能夠非常有效地去制止這個過程,目前臨床上最常應用的就是他汀型別的藥物,比如說瑞舒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等。但是他這些都是一些概率性質的問題,有些人哪怕是吃藥了之後,也會形成斑塊的掉落情況。
藥物如果無效的情況下,還是要考慮儘早手術治療,但是手術也要符合相應的標準,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手術適應症和禁忌症。目前來講主要分為兩種手術形式,第1種手術形式就是支架植入手術,第2種手術形式就是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
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只要血管的狹窄度超過75度,那麼都有手術的指徵,如果狹窄超過50度,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比如存在腦梗死,這個也是一個手術指證。或者是一些個別的情況,經過超聲檢測可以看到潰瘍型軟斑塊。這些都是一定的手術適應症。
當然也有手術禁忌症,比如說新鮮腦梗死發作的面積相對較大,而且時間在三個月之內,已經形成了非常明顯的功能障礙,無法恢復,再有就是身體內部心肺功能非常的差,無法耐受手術或者是有凝血功能的障礙。再還就是有的人狹窄的程度非常高,接近於閉塞,導絲導管,無法順利通過,這樣的也是需要進一步的做內膜剝脫手術。
所以現在要想真正的去解決斑塊的問題,防治斑塊掉落,就是採取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任何手術都有風險,所以術前一定要嚴格的進行相關的篩查,明確具體的情況。一般都去神經外科進行相關的手術治療。
任何的疾病都要根據本身的發展規律,進行相關的治療計劃的制定。所以一定要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評判。
祝福大家都能夠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