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流星雨流星雨211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比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還有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但是大家熟知的是紀念屈原說,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

      端午節習俗

      1、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不同的地區名字不同,樣式也是千奇百怪,但是吃粽子的時間千百年來一直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民間都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不過其實早在春秋時期以前就有了關於粽子的記載,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賽龍舟

      賽龍舟這個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華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有也人認為划龍舟是為了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來紀念他。

      點雄黃酒

      在端午節時,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等不上身。

      戴五彩繩

      這個習俗是起源於漢代,在那是端午節也被稱為“小兒節”,就是到了端午節的時候給孩子佩戴五彩繩,可以起到驅妖避邪的效果,等到端午節以後第一次下雨,然後摘下來扔進雨水中,五彩繩就會化成小龍帶走一些不好的東西,剩下的就會給孩子帶來好運了。

  • 2 # 愛吃酸的小孩

    端午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了,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要到了,端午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其中以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準備好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

  • 3 # 天佑人清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戰國時期。
    據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會掛菖蒲、賽龍舟、吃粽子等活動來祭奠屈原。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有很多,其中最為普遍的是吃粽子和賽龍舟。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也是為了用糯米和餡料來祭奠祖先和屈原。
    賽龍舟則是為了模擬救援屈原時人們划船尋找他的情景,也是一種展示團隊協作精神的體育活動。
    此外,還有掛菖蒲、穿艾葉、喝雄黃酒等傳統習俗與節日有關。
    總之,端午節是一個充滿傳統文化和活力的節日,它既承載著歷史的意義,也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4 # 雪中逃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它的時間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多種傳說和歷史記載,其中較為廣為人知的有屈原傳說和紀念屈原的習俗。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文學家屈原愛民如子,但遭受官場的壓迫和背叛,最終跳進了汨羅江自盡。為了不讓魚蝦汙染屈原的屍體,百姓們便在汨羅江邊擺放粽子並散花酒,以供魚蝦吃飽後不再去碰屈原的屍體。後來,端午節成為了紀念屈原的節日,熱鬧諸多。

    端午節的習俗也是豐富多彩。最為突出的習俗之一就是吃粽子。粽子是一種用粽葉包裹糯米、豆沙、肉餡等食材的傳統美食,它的各種口味和制作方法,因地域和習慣不同而各具特色。此外,還有賽龍舟、掛艾草、踩高蹺、飲雄黃酒等各種民俗活動。這些活動的舉辦不僅能夠營造歡樂的氣氛,傳遞中華文化,也是鍛鍊身體、增進親情友情的好時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姓郭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