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宮摸魚
-
2 # 香橙林萌
一、隱蔽性。
校園霸凌可以分為關系霸凌、言語霸凌、肢體霸凌、網絡霸凌等類型,但人們很難依靠這些標準直接識別出霸凌的行為,尤其是“老師欺負學生”的現象最容易被忽略,在騰訊的調查中,有受訪者指出,有時候老師會對學生間的欺凌不理不睬,有些老師會對學生差別對待,甚至挑唆學生針對某個孩子進行群體歧視。這樣的類型是非常不容易被人發現的。

二、易忽視性。
從霸凌者的角度來說,霸凌者對其行為認知低,他們認為這種行為並不算是欺凌,在很多人看來,只有打罵這樣的行為才能算作是霸凌,而從家長角度來說,家長的重視程度並不夠,對孩子的教育防護沒有做到位。
三、傷害大。
對孩子來說,這種欺凌會在他們的心裡埋下陰影,而對於敏感的青少年女性來說,校園霸凌在他們的心中更會被放大。除了在心理上造成傷害,長期的霸凌也會對霸凌者的學業產生重要影響,因遭遇霸凌而被迫退學的例子不在少數。
1. 通常發生在校園內。
2. 通常採取一定的行為,如毆打、侮辱等。
3. 給受害人造成身體、心理或精神上的傷害。
校園欺凌還具有重複發生性和力量不均衡性。它是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