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峰巴人
-
2 # 19野狐禪70
(雖然可笑,但總歸是自己的孩子)
立冬
晚秋已去,冬又至,菊迎臘梅初綻。
落葉無心飄何處,一夜風吹枝疏。
夜難眠,更聲驚夢,幾聲北雁孤鳴。
半生漂泊,可笑當年豪情。
而今風鎖額頭,霜欺華髮,人生幾沉浮。
念薄衾還單,
山高路遠身影孤。
嘆寒衣未剪,
世上幾許坎坷路。
待他日,春歸大地,一掃霜雪無。
訴衷情
雲沉秋重雨潺潺,
風勁啼悲猿。
南飛北雁暫住,
捎信到長安。
春袖瘦,錦衣單,五更殘。
惱人心處。
雖是紅顏,傷了紅顏。
中秋
蟾光輕洩照斜影,露重微涼透櫺窗。
白雲有意逐明月,桂樹多情凝淡香。
醉臥床沿空視鏡,疑見妻子細點妝。
夢裡雙親望巷路,炊煙升處是家鄉。
(網圖)
-
3 # 南天竹li
五律·影響海南的古代名人謳詠
(六首)
二〇一八年秋
開瓊先驅——伏波將軍
兩漢伏波雋,匡國美譽傳。
路公收寶島,馬將復南天。
踏浪驅凶逆,開瓊鑄大篇。
古來多廟宇,為是祭雙賢。
瓊人的偶像——冼太夫人
邊番巾幗漢,禹域競風流。
歷事三朝帝,綏邊五秩秋。
崖州平悖亂,黎庶可耕疇。
亙代人謨拜,南畿最調謳。
(平水韻)
儋耳啟蒙者——東坡居士
錚錚書劍客,瘴海且揚音。
事智滋儋耳,興學濟俚民。
生蠔猶作樂,祭肉更陶欣。
浩氣衝雲漢,人格不抑淪。
留芳天涯的名相——趙鼎
仁公真宰相,理政不戢息。
禦寇遭橫遏,匡國受抑屈。
奸賊謀斬戮,勇烈憤騎箕。
浩氣充蒼宇,南溟盡蕩激。
仁教黎家的謫臣——胡銓
編修懷義膽,竟世護家國。
乞斬奸邪相,求驅悍戾魔。
天涯行教化,厄境奮播德。
廿載謫途險,臣節不有奪。
成於瓊崖的布業始祖——黃道婆
貌似蓬間雀,實為火鳳凰。
牢籠關不住,海嶽任酣翔。
浴火鑲金羽,施翮耀梓桑。
祥輝遺庶域,歷久放光芒。
注:
[1]伏波將軍:
伏波將軍是指西漢武帝時期的路博德(生卒年不詳)和東漢光武帝時期的馬援(前14年-49年),前者是史上首位受封的伏波將軍,後者是史上最著名的伏波將軍,他們都可謂開瓊之先驅。
據百度百科,路博德於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與樓船將軍楊僕等進擊嶺南,結束了南越國地方政權家庭式統治,後將其屬地嶺南、交趾和海南諸地分置九郡,其中珠崖、儋耳兩郡在海南,實現了中國首次直接對海南統治。馬援於東漢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率部破交趾、平嶺南,於時並有復立珠崖縣之舉,使被棄八十多年的海南重新歸屬中央政權。兩伏波將軍除平定叛亂之外,還革新舊制,傳播先進文化與生產技術。
[2]冼夫人:
冼夫人(公元512年農曆十一月廿四—公元602年農曆正月十八),名英,史稱譙國夫人,高涼郡(今廣東茂名、陽江一帶)人,丈夫為時任高涼太守馮寶。是樑、陳、隋三朝時期嶺南俚族部落首領。她為人明大體、識大義,被奉為嶺南聖母、巾幗英雄第一人,是中國女性的典型代表。
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冼夫人與丈夫統率大軍下海南,建置崖州,結束了海南島六百多年疏遠祖國的局面。冼夫人是海南人崇奉的偶像,全島紀念冼夫人的廟宇迄今尚有一百多處。
[3]東坡居士:
蘇軾(1037.1.8—1101.8.24),世稱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詩、詞、文、書、畫無一不精。
1097年,60歲的蘇軾被政敵放逐到昌化軍(今海南儋州),在這個“蠻荒瘴炎之地”生活了近三年時間。據傳,黎胞們經常會將節日裡拜過神靈的祭肉送給他,也會不時送些魚、蟹、蠔等海鮮供他燉煮或燒烤。而蘇軾也經常為當地民眾排憂解難,如指導鄉民挖井取水(後人把他挖的那口井命名為“東坡井”)等等,不過他更大的貢獻是開辦學堂、敷揚文教。海南歷史上第一個舉人姜唐佐和第一個進士符確,就是他的弟子。受其影響,有宋一代海南史無前例的共出了十二位進士。
[4]趙鼎:
趙鼎(1085—1147),解州聞喜東北(今山西聞喜禮元鎮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詞人。南宋紹興初年曾兩度為相。
趙鼎主政時因極力主張抵禦金兵,反對議和,遭到秦檜等人的打擊迫害,令其出知泉州,最後移置海南吉陽。趙鼎知秦檜必欲殺己,自書銘旌曰:“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隨即不食而卒。孝宗即位,才被諡忠簡,贈太傅,追封豐國公。宋高宗曾讚譽:“趙鼎真宰相”。清康熙年間,崖州地區就將趙鼎與李德裕、胡銓等人一起祀入“五賢祠”。
[5]胡銓:
胡銓(1102—1180),吉州廬陵薌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人,政治家、文學家,南宋四名臣之一。
胡銓於建炎二年(1128年)登進士第,初授撫州軍事判官,後除樞密院編修官。紹興八年(1138年),抗疏力斥投降派,乞斬秦檜與參政孫近、使臣王倫,聲振朝野,但遭除名,編管昭州,移謫海南崖州吉陽軍。在海南,他為“撫黎”“平黎”獻計獻策,主動捐資助學,還幫助老百姓改進耕作技術,並倡導水利建設以抗天災。他在吉陽軍先後共呆了八年。
[6]黃道婆:
黃道婆(1245—1330年),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彙區華涇鎮)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在清代即被尊為布業始祖,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世界級古代女科學家”。1980年國家發行《J58 中國古代科學家》郵票,第四枚就是黃道婆。
黃道婆出身貧苦,少女時期當童養媳,後出逃隨船到了海南島的崖州。在海南,她以道觀為家,從黎族師傅那裡學會了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等方法。元貞年間(1295—1296),她重返故鄉,向民眾傳授和推廣黎族的織布技術,並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探索出更先進的織造技術,使得16世紀後淞江一帶成為全國棉織業中心,產品更是遠銷歐美。
-
4 # 兵法天下
凡是喜歡詩詞寫作的人,誰還沒有幾首自己覺得滿意的習作。這就如同喜歡烹飪的人,誰還沒有幾道拿手的菜?然而我們都不是專業的詩人,作為業餘愛好,自娛自樂,修身養性,僅此而已。
我認為就詩詞歌賦等傳統的文化遺產,如果能堅持不懈地學習下去,對自身的文化修養,無疑是有百利而無一害,至少能讓自己談吐優雅,彬彬有禮。
【自度曲/觀電影《芳華》有感】
序: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它。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華。花載親人上高山,頂天立地映彩霞——《絨花》芳華不再,歲月如歌。那些花兒,而今零落何處?
南國戰事,風雲變幻,木棉泣血含悲。
錦繡神州,山河壯麗,豈可任人挑釁。
忍無可忍,自衛反擊,彈雨槍林驟起。
硝煙瀰漫,腥風血雨,花樣年華忠魂去。
誓言猶在,流光無語,聲嘶哀慟天地。
英雄也常人,謝幕各東西。
那年風花,那年雪月,而今隨風逝去。
悲煙花易冷,嘆天涯孤旅。 望皓月繁星,看艱難相悽。
無怍家國,譭譽不一,青春獻誰?
天行健,風華絕代,生生不息。
【梅苑/風輕揚】
序:看電影《攻守道》賞Teana、鄉土之音,驚珠聯璧合。嘆有錢任性,但江湖自在人心。歌為心聲,詩當言志。品歌曲有感,填詞一闕。押“詞林正韻”,律“欽定詞譜”:【梅苑】又名:【春雪早間梅】。
玉笛蕩竹簫,江湖風雨萬里遙 。
雲橫秦關鷹望背,颯踏繁花憐勁草。
那時明月猶照?仰天一聲長嘯。
大漠孤煙冷,霜笳悲情繞。
朔氣寒甲冑,旌旗獵凌霄。
吳劍在手堪懼?
舞陽揮戈,風襟飄飄。
青虹翩飛驚兵塵,雁翎疾霆射輕鑣。
烽塵驚魂搖。
殘陽如血酣鏊,英雄敢折腰。
千里煙波路迢迢,事了拂袖隨風去,熱血滲戰袍。
-
5 # 詩詞線上
杭州皋亭千桃園
其一
漸落芳菲點翠苔,皋亭風色惹芳埃。
此來莫道春光老,尚有桃花為我開。
其二
有酒有歌憐此春,有詩有月更精神。
還須燈火闌珊處,並立桃花一美人。
其三
芳園有意向人嬌,一點詩心春色招。
行到溪流流響處,花光紅透石闌橋。
春柳四章
其一
纖腰嫋嫋美人如,拂地青絲風自梳。
曉夢籠煙無力氣,相思尚有燕來初。
其二
春生新柳染鵝黃,蘸水千絲牽影長。
畫舸載將離恨去,煙波一曲一回腸。
其三
柳絲凝翠著誰身,柳絮飄零竟作塵。
枝上絮飛綰不住,多情何必綰離人?
其四
最愛清姿傍水生,畫橋煙雨拂衣輕。
倩誰折得一春去,望盡天涯唱渭城。
泛蘭湖
履識幽蹊佳處行,又耽野趣一舟輕。
雲天搖漾魚吹浪,汀渚蒼茫樹作聲。
漸有詩懷生浩淼,豈無蝶夢對空明。
何時鷗鷺重邀我,持酒閒宵月色清。
最高樓
絲絲雨,春色忒慵疏,柳眼有如無。花開還閉唯耽酒,將醒復醉任拋書。喚山來,推影去,總糊塗。
且莫怨、今兒人說小。也莫怨,明兒人說老。心有憶,似當初。隨他雲過攜風過,隨他風過亂青蕪。更隨他,簷滴水,水連珠。
卜算子
手上傘如花,心上花千朵。記得當時春雨濃,記得當時我。
傘已不知春,花已塵中墮。忘了當時燕語柔,對影思如果。
-
6 # 使用者60397079085
一、七律、四月盼雨
山寨人稀綠樹多,午光如焰奈其何。
讀書腦困身遊院,舉首天藍雲亦渴。
禾稼真存生命力,狗雞悄躲石牆角。
黃昏聞道雨無意,妻子呻吟半似歌。
二、七律、代老兵言
老兵舊歲戰京城,時下其生過不成。
愚婦正行遭滾害,軍人忠厚久居村。
如今甲子六旬過,展望時光能幾春。
俯首求援乃無奈,為時已晚掙金銀。
三、五律、會陽軸書記
清晨會書記,無事暫登高。
霧繞牛鼻洞,風搖柳樹條。
大棚五里白,小狗幾聲叨。
尖山營下鎮,運略氣真豪。
四、五律、憶昔與張君飲酒作
樹繞柴房黛,詩從酒案生。
張兄抒正氣,楊弟說真情。
天命餘年後,猴場復共吟。
深宵作漫飲,聯句戲歡欣。
五、七絕、看電視劇《江竹筠》
刑具千般都受盡,竹扦方為最惡毒。
能將敵獄當帷幄,慷慨捐軀遺憾無。
六、七絕、看電視劇《洪湖赤衛隊》
豪強漁霸壓漁民,百姓艱貧似水深。
為鬥豺狼立大志,縱遇千難有豪情。
七、五絕、遊村
獨居無所事,亂跑更何益。
回寨方知醉,未可與人提。
八、五絕、老歲
冬冷寒窗閉,紅爐烤足溫。
高聲讀易句,不怕有人聞。
九、如夢令 祺莊園
昨夜祺莊酒富,
各路親朋進住。
杯盞盡狼籍,
沒有人撐酒肚。
歸路,歸路,
五彩霖淋黃土。
十、蝶戀花 溼雨
地暗天昏連日雨,
早上起來,
便聽都難去。
佇倚門框觀瓦滴,
披衣遮首停無意。
麗日晴光多所棄,
何況陰天,
埋首書中趣。
飲酒傷身兼未具,
成天泡在茶杯裡。
都是平常話,不用多註釋,請多諒解。
-
7 # 天馬2404
十六字令.遊
遊,
攜上家人去賞秋。
風光好,
一路已忘憂。
遊,
湖光山色入畫樓。
雲煙處,
一葉打漁舟。
遊,
不覺今生已白頭。
觀紅葉,
時節恰逢秋。
七律.清 蓮
時光靜好度流年,
露似珍珠闊葉顛。
細雨空朦迷墨客,
橫塘素雅住花仙。
荷心拒染汙泥水,
蓓蕾爭開碧玉田。
別說紅塵多粹美,
菩提樹下愛清蓮。
七絕.金秋夕照
樓前桂菊又飄香,
淡墨纖毫畫草塘。
縱使風寒枯木葉,
金秋夕照勝春光。
水調歌頭.明月照鄉國
明月照鄉國,玉宇接江天。
風光夜色撩人,靈洞吐飛泉。
燈裡遊人如織,水上行舟流影,
廊外水潺潺。
欲問身何處,可是在人間?
回故地,憶往事,佇樓前。
正尋舊跡,朋友重聚話當年。
痛飲青春烈酒,直抒梧桐愁緒,
秋月對無眠。
詩賦詠江景,樓閣挽嬋娟。
夢
清晨,
我牽著爺爺的手,
迎著朝陽,
走向海邊……
那是昨夜的夢。
天上的星星,
變成一個個小貝殼,
散落在沙灘上,
等我。
-
8 # 玉緣餘鐵瀅琦
濯錦樓高對錦江,薛濤曾經振羅裳。
清音環佩知何處? 竹海深處小徑涼。
芊芊修竹暮含煙,孤樓森森河影單。
遊人不知才女恨,盈門爭購雪花箋。
巜滿庭芳、重遊浣花溪公園》
秋日初升,疏煙凝碧,清溪環繞朱亭。觀魚臺下,錦鯉泛青波。白鷺此翔彼落,沙洲上,戲水梳妝。清風裡,修竹滴翠 夾道幽涼。
橋平花盡處,草堂依舊,杜詩難聆。過梅園,空餘綠影娉婷。昔與故友同遊,今卻是空曠清冷。傷回顧,青銅獨立 凝目觀秋景。
巜謁凌雲大佛》
頭頂驕陽烈日,一路風塵僕僕。
虔心拾階而上,頂禮凌雲大佛。
拜爾兩袖清風,拜爾雍容大度。
未受一柱香火,未享半支紅燭。
任爾風吹雨淋,福佑嘉州故土。
神僧舍目護寶,豈容佛財易手。
義舉感天動地,佛緣廣結蜀中。
-
9 # 馬文建15689
《如此人生》 歷經滄桑亦傲然, 酸甜苦辣不必言。 故土情懷人自戀, 深灣美景藏桔園。 桔園幽深繁花落, 晴空萬里綠山川。 書生落魄何所懼, 詩集不出亦枉然。 2018-4-17日於馬家溝。
-
10 # 皓宇鯤鵬
入世行歌
——讀《逍遙遊》別悟
君不聞無光北海泛寒溟,鯤魚躍水化金鵬。
君不聞浩宇南池瞰蒼嶽,鵬鳥御風嘯天青。
鯤鰭遙背千里遠,覆海翻潮逆波瀾。
鵬羽長空萬裡寬,衝霄睥嶺肆天關。
鯤鵬緃懷大閑能,卻是安得雲水間。
既已身在凡俗裡,如何不染葉花濃?
世人皆是天上龍,不歷烽火怎現蹤。
風雲亦是蒼天主,也做軒冕上九重。
聞道有,入世修;仿魚鳥,競遨遊。
生老病死尋歡樂,爭名逐利照不休。
愛恨情仇經風雨,人情事理架扁舟。
登臺在野大朝隱,潛淵養晦再從頭。
浮沉起落任雷動,獶見明月照春秋。
悲歡苦樂千帆徑,初心在,吾自逍遙遊。
這是在劣者人生中出現重大轉折之後,在家讀《逍遙遊》時寫下的,正是這個時候,可以好好沉澱自己,也悟出了自己入世修行的路!雖然在格律上並不是很工整,但算是我最喜歡的的一首,讓樓主見笑了!
回覆列表
在幾本詩集中,選了這幾首詩詞,以供大家欣賞,點評。
一、《百花詩集》
碧蟬花
——1993.04.26
兩兒捏蟬相對射,水空扔罷溪邊回.
一隻不唱新荷上,作勢欲撲花已飛.
鳳仙花
——2009/06/09
頭足柄尾翹成鳳,振翅欲飛上碧空。
紫綠紅黃染為色,鑲白著秀立花叢。
秋實可助蔬谷熟,莖草亦能經脈通。
蔬果植隔三丈遠,胭脂旋搗七分濃。
鄰家小女已及笄,圍坐東蘺比玉蔥。
二、《古風詩集》
重陽曲
——1988.09.09於天池
送君去,
夕陽外,
衰草連天,
風鳴兩岸黃昏.
一葉驚秋雨,
花影泣夢魂.
問秋風,
何時吹夢到西州.
桂殿秋
——1988.11.26
秋夢裡,
淚眸中,
廣寒仙子下月宮,
天池長飲清明酒,
桂殿遙開白露風.
閒居贈詩選
——1993.06.24
山竹隱俊秀,非待甲子開.
傲雪枝需折,抱節氣可懷.
天分日月魄,時造古今才.
物共春花發,年與秋葉衰.
昭明空寂寞,聖照何徘徊.
振翅無穀風,生雲憑雨臺.
涼為顯貴乘,樹是黎元栽.
彈劍屠龍鏽,立身擇地哀.
閒居悲事志,常夢擋塵埃.
願借三尺階,一施吾輩材.
三、《南粵詩集》
無 題
1999.03.14於光明荔園
黃昏初送光明路,
離恨依稀去年冬.
醉裡飛花輕似夢,
別中絲雨濃如愁.
天分日月標當世,
時造古今壘北樓.
隱隱四方一點街,
婷婷三步兩回頭.
小家碧玉解詩否,
十二律音荔園秋。
生日歌
2005.06.28祝福勇
我掬莞水祝君壽,
君醉春風得意樓。
六六潮生魚入水,
二八暑退氣接秋。
高才常共風雲變,
智士不為暗主謀。
晉子官微聊種柳,
李廣功大難封侯?
身為形役何時了,
何日同歸龍虎丘。
登樓有感
——2009.10.28
一代江山老,千秋傳業薄。
洋洋南海水,數載不揚波。
差不多啦,上傳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