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講史詩

    辦公室歷史觀嘛,很正常。貼標籤畫面具,簡化人的複雜性,用一個標籤去解釋其所有行為,逃避問題本身。

    劉備何人?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的人傑梟雄。這裡面任何一個形容詞都包含著其複雜性在裡面。

    他心思縝密能夠在曹營孫營長袖善舞要人要地裝慫賣萌左右逢源進退自如,他又有燕趙漢子的俠氣與豪氣,見到庸碌(許汜)之人會當面斥罵,戰局不利打冒火了會固執的犯險。他能以詭詐奪地:【劉璋與吾同宗,汝欲取蜀,吾當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十九年夏,雒城破。進圍成都數十日,璋出降】也能以真情待民【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從某種意義上說,《三國演義》雖然是元末明初的產物,對於歷史人物的認識水平卻較之盲人摸象者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演義替曹操蓋棺定論時有一句:

    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

    什麼叫對立統一,估計不少朋友全還給中學課本了。

    有虛偽權詐就代表某人所做的仁義之舉都是作秀?廣施仁義就代表某人不會行虛偽權詐?這種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價值觀實在不應出現於成人世界。

    “奸臣”這個詞你用在一切成功的政治家身上彷彿都是合適的,不服您給我從成功政治家堆兒裡面找個真君子出來試試。因為政治家的成功與否不是靠道德的高尚來評判的。政治是複雜的,政治家服務於政治自然也是複雜的了。該仁時他會仁該狠時他比誰都狠。仁是真的,狠也是真的,沒有偽這一說,適合局勢服務局勢不走極端是政治家的基本素養。

    吾敬劉玄德。

  • 2 # 八卦娛星球

    相比於曹操,劉備更像是一個奸臣吧!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大家都渴望著漢人能夠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重新由漢人統治江山。

    在這樣的情況下,羅貫中老先生寫下了一部《三國演義》,把劉備奉為正統,把曹操說成逆賊。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當時,諸葛亮、許婧等人確實是勸劉備稱帝的。不過,當時有個人表示反對意見,那就是那個讓關羽心甘情願和黃忠同列的費詩。

    費詩的意思很簡單:您當初是因為皇帝被曹操父子控制,才起兵抗爭的。如今老曹家的人還沒剿除,您就著急稱帝,恐怕不符合人心吧?當初漢高祖劉邦和項羽約定先破咸陽的做老大,結果劉邦破了咸陽,還是把老大的位置給了項羽。如今您憋憋屈屈地躲在巴蜀深山,就想著稱帝了??

    永昌是哪?就是如今雲南省境內。在那個時候,那裡可是一片荒蕪,和當今的亞馬遜森林有一拼。什麼瘴氣啊、野獸啊,到處都是。

    可見劉備的想法也是很簡單:我不殺你,但是到了那裡之後能不能活下來,就看你的造化了。

    好在費詩還算命大,沒有死在那裡,後來還給諸葛亮出謀劃策,最後在蔣琬當政時死去。

    對於這件事,習鑿齒和裴松之都認為:劉備作為一個創業者,名正言順很重要。稱帝是為了爭取自己的口號,所以費詩活該被貶官。

    但是小生認為,且不論費詩該不該貶官,即使是應該貶官,也不至於送到那種蠻夷之地。劉備的動機,不只是為了讓臣子明白道理,而是純粹的打擊報復了。

    因此,劉備這一個行為,把他想篡位稱帝的想法暴露無遺。

    不曉得為啥我就是覺得劉備就是個心機婊假仁假義……

  • 3 # 歷史觀察哨

    劉備若是奸臣,孫權是奸臣嗎?袁氏兄弟是奸臣嗎?十八路諸侯算不算奸臣?到了漢朝末年,特別是董卓廢立以後,雖然名義上東漢還存在,實際上各地諸侯已經獨立,豈不是上下全是奸臣。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可不是去保衛皇帝的,而是逐鹿中原,皇帝成了諸侯手中的發號施令的工具,就像曹操截來漢獻帝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可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孟子·公孫丑下》有句話說的就是東漢末年的情況,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 4 # 亢龍有悔44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東漢末年的局面也是如此。劉備是一代梟雄,亂世中能拿下比較大的一頭鹿,一定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有才幹和厚黑都是本事,同樣重要,要不然八個腦袋都不夠砍的。問他是不是奸臣沒有意義,當時大家都知道大漢朝要倒,都想打著某正義旗號來做自己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梅花詩,你喜歡誰的?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