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益醫學育兒百科
-
2 # 育兒小巧巴
早產兒護理非常重要,因為早產兒發育不健全,免疫力低下,所以早產兒更要加強護理。
一、首先保持環境清潔,開關門動作要輕,不能在房間大聲喧譁,保持室內安靜,以免驚嚇到嬰兒,同時餵奶、換尿布動作要輕柔,不能劃傷嬰兒面板。
二、注意保暖,早產兒保暖很重要,一般醫院都是放在保溫箱內,但在家裡最好室溫保持在20~25度,被窩的溫度應保持在30~32度。
三、餵養要精心,早產兒體重增長的比較快,營養供給更要及時,最好是母乳餵養,同時注意少量多次餵奶。
四、預防感染,早產兒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因此無論是孩子母親還是專門照看孩子的人,在接觸孩子時都要先洗手,最好戴口罩。
五、注意觀察嬰兒體溫、呼吸、面色及大小便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去醫院就診。
-
3 # 透露著淡淡溫暖
我那時照顧豆寶也是各種擔心,準備出院時到處諮詢新生兒科的醫生。豆寶出生4.3斤住保溫箱13天沒長體重,細心照顧,放寬心寶寶要比我們想的要更堅強。早產的寶寶,由於呼吸中樞和呼吸器官發育相對不成熟,常會出現呼吸不規律。溢奶:早產兒由於吸吮能力和吞嚥能力相對較差,胃容量小,常出現哺乳困難,而且更容易出現溢奶和嘔奶的現象。生理性黃疸:新生兒因肝臟功能不成熟引起生理性黃疸,早產兒的黃疸可延長到2~4周。在出現黃疸期間,不要隨意給寶寶吃藥物,這樣會加重寶寶肝臟的負擔,引起黃疸加重。由於早產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易受各種因素,包括宮內缺氧、感染、酸中毒、低血糖等影響,造成腦損傷。因此早產兒需定期高危保健監測,若發現問題,應及進行早干預。保暖: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不完善,保暖對早產兒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把寶寶放在適宜的溫度環境中,但也要注意,不是溫度越高就越好。面板清潔:早產兒面板粘膜薄,屏障功能差,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所以,寶寶要勤洗澡,保持面板的清潔。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勤換尿布。保持臍帶殘端清潔和乾燥。
-
4 # 十月呵護
早產對於寶寶和爸爸媽媽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我們一定要振作起來。一般早產兒在醫院經歷過重重考驗後,出院回家時身體還是比較羸弱,免疫力也較差,因此很考驗家長的護理能力。早產兒的護理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預防感染,由於寶寶的免疫力較差,很容易受到細菌的侵害,因此作為家屬一定不要隨便親寶寶,也不要帶寶寶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平時家裡一定要勤通風,抱寶寶之前家人一定要洗手,這樣才能避免較差感染。
2注意寶寶的體溫變化,房間室溫應維持在25℃~27℃之間。寶寶體重達標之前,在同樣溫度下應該比正常寶寶多穿一件,經常觸碰寶寶的後背與手腳,注意寶寶的體溫變化溫暖沒有出汗則為正常。
3儘量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可以提高早產寶寶的免疫力,其中的營養成分更加符合寶寶的需求。除此之外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促進寶寶鈣的吸收。
4 幫助寶寶進行合理運動,運動干預能促進早產寶寶的骨骼發育,訓練手腳協調能力與平衡感,幫助寶寶早日達到正常寶寶的發育標準,
最後,想要說的是早產寶寶並不代表寶寶不健康,長大了以後就會有身體缺陷。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平衡自己的心態,更加用心的呵護寶寶的健康。同時,也不要太過擔驚受怕,要相信寶寶一定會茁壯成長健康快樂。
回覆列表
早產兒本來就先天不足,如果後天餵養、護理不當,就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
如護理不當,穿衣蓋被過多,經常出汗,抵抗力就會下降。
如餵養不當,營養素缺乏,尤其是維生素AD、鈣、鐵、鋅的缺乏,也會使寶寶的免疫功能降低,增加生病的概率。
注意生活環境健康由於早產寶寶身體弱、免疫力低,因此家庭環境一定要空氣新鮮,注意通風,室溫適宜(冬季24-25℃,夏季27-28℃),溼度50%-60%。
1、合理安排寶寶的一日生活,飲食、活動、睡眠有規律,這樣消化系統才能有勞有逸地工作,吃進去的食物才可能被消化吸收。
飲食品種多樣,均衡膳食。平時少食生冷和甜食,冷飲和甜食易損傷脾胃,降低消化道功能。
2、儘量減少外人來訪,家人患感冒時要注意隔離,避免接觸孩子。
3、早產寶寶的面板嬌嫩,要勤換尿布或尿不溼,大小便後用清水沖洗,保持臀部面板的乾淨和乾爽,預防尿布疹。在臍帶未脫落之前,每天用酒精適當消毒,並保持乾燥。
4、寶寶的衣物應選用全棉材質,經常清洗更換;寶寶的衣被厚薄需適宜,以手腳暖和而脖子沒有汗為準。
5、氣溫適宜、空氣質量良好的情況下,要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營養新增要額外注意早產寶寶一來先天儲備不足,二來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早產的寶寶的營養補充需要特別對待。
早產寶寶最好吃母乳,因為早產母乳的成分與足月母乳不同,有利於消化和吸收,能夠促進胃腸功能成熟,提升抵抗力。
並且,哺乳能夠增進母子間的情感交流,有益寶寶的身心健康。但同時仍要注意補充其它營養素:
1、維生素AD:補充劑量應大於足月兒,根據中國《維生素D缺乏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建議》(2015年版),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生後即應補充維生素D800~1000U/d,三個月改為400-800U/d。根據2010年歐洲兒科胃腸病肝病和營養學協會(ESPGHAN)推薦早產兒維生素A攝人量1332~3330U/(kg·d),早產兒至少應該按下限補充。
2、鐵:根據中國《兒童缺鐵和缺鐵性貧血防治建議》早產兒應從出生2~ 4周齡開始補鐵, 劑量1~2mg/( kg·d) 元素鐵, 直至1週歲。
3、鈣:根據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的“低-中等收入國家低出生體重兒餵養指南” 推薦攝入量70~120mg/(kg·d)。
3、鋅:鋅是細胞內最為豐富的微量元素,參與多種酶、蛋白質、核酸的合成和啟用,在寶寶生長髮育、學習認知行為發育、免疫調節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早產兒對鋅的需求量高,可能出生早期就存在鋅缺乏,因此早產兒自出生早期少量補鋅,有肯定的促進生長髮育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