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維也納376

    不同年代的人應該有不同的心情吧,長在文革時期的我,和其他年輕人恐怕一樣,最好的出路就是當兵,所以從13一14歲就知道將來一條路就是去當兵,加上兩個姐姐和周圍人家的孩子都當兵了,就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想。因此,不管上山下鄉,不管參加工作總規是要當兵去。因而當兵就是時間問題了,所以接到入伍通知書並不激動,而是必須的,順理成章的。

    要說的是提幹後(1990年以後)去帶兵也就是接新兵的事,工作關係幾次接兵都是主官,接觸了許多的新兵,大部分是高興的,談不上激動,但有部分新兵體檢時就造假,查視力兩眼都看不清字母,我記下這幾個兵的名字,以防被分配到我們部隊。還有就是退,新兵來到部隊不適應有鬧病的,有鬧著回家的,總之不想幹了或者部隊不能留的,我帶的一個兵,懷疑有精神方面的問題要退回去,領導撓頭讓新兵連去人退,可讓誰去退誰也不去,沒辦法又找到我(接兵任務已完成)。派了一個班長陪同,我倆就一路高度警覺的又裝的絲毫無事的樣子,沒話找話連蒙帶騙把這個兵給退回去了。當地武裝部不願意,非要在帶一個兵走,而交涉期間人是規我們負責,你想到家了,一不留神要是跑了,我們上哪去找人。沒辦法,一方面抓緊時間請示領導,一方面繼續哄著,怕他跑了,把他父母找來見了一面,說明情況告之還要再武裝部住兩天才能回家,好再領導很快就答覆同意再帶一個兵回來,這樣與武裝部終於達成一致,隨後趕緊將退兵交給他父母領回家,我這才長舒口氣算是把心給放下來了。

    長篇太論,為說的是這一退一帶,恐怕是一悲一喜吧,退兵說是精神有問題,不知家長是什麼感受,反正跟我這幾天挺老實,沒鬧也沒急著要回家。算是一悲吧。帶的兵,應該是天上掉餡餅,我想應該要激動才是。

    順便說一下,改革開放這幾年徵兵遇到許多新情況,不同年代的兵也會有不同的感覺吧。

  • 2 # 6370042853269

    1969年3月珍寶島中蘇邊境武裝衝突。當年10月份徵兵,我因家庭成分是中農未去成。1970年3月國際形勢緊張,又加徵一批春季兵,我又報名,此次被批准入伍。1970.03.18號接到入伍通知書,高興極了,三天後換了軍裝。在家待了四天,走走親戚,3月25號新兵集結到縣城,兩天後的3月27號深夜到了部隊駐地——北京。

  • 3 # 程根源

    1974年,在農村當農民(知青),在發入伍通知書前幾天,夜晚難眠,心中七上八下,非常忐忑,我和另一知青就住在好朋友稅管員處(因生產隊離公社有七,八里路)天天去公社問非常要好的黨委書記和分管知青的幹部(團委書記)打聽訊息,當我們為兩人,同時接到入伍通知書的時候,興奮得難以形容,為什麼?說實話,從此就走出了農村。(當時公社要留我在鄉里工作,自己不願意,因為我從小的理想就是想當一名軍人),穿上了綠色軍裝(無領章,帽徽),倍感自豪!無法形容。軍旅生涯,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學到了地方學不到的東西,服從,令行禁止,吃苦,爭先,團結友愛,為人民服務…等等,哪是出於內心自發,真實的東西,不虛偽,部隊這所大學校,真好!因此,軍旅難忘!

  • 4 # 東方雨菜園

    七十年代初,當我接到入伍通知書的時候,我高興一會兒,就開始擔心到部隊複查,聽帶兵的首長說:新兵到部隊一個星期左右,要進行身體健康復查,如果複查不合格,還會退回來的,所以,一直等到我們在新兵連身體複檢合格後,心情才真正興奮起來。

  • 5 # 智者Ai2110920

    接到入伍通知書的那一刻,深感好事多磨,終於放心可以成為一名軍人了。

    參軍是我自己決定的,那年還在讀初中,瞞著家人。目測、進站體檢,定兵前家人都不知道。要家訪了,實在是瞞不下了,父親下班知道後追著打啊,他是希望我上學讀書考大學。我是堅持當兵,不後悔,父親最後妥協了。家訪成功了,可是父親到我當兵走,再也沒給我說一句話,也沒有去送我。

    集結換服裝,別人都發放了被服,可是沒我的軍裝,心裡又沒底了。部隊接兵首長喊我,讓我佔在他身邊,讓當地武裝部給我送來一份被服。到部隊我才知道,接兵首長和當地武裝部因定兵鬧擰了。我是首長想要的兵,定我就要帶走兩個個子矮的關係兵,沒辦法,我成了特招的一個兵。

  • 6 # 浪遏飛舟389999

    我接到入伍通知書,是1968年3月8日。五十多年過去了,仍然記得當時的心情是十分興奮,豪情萬丈。七天之後,我就穿上綠軍裝,戴上紅五星,成為一名人民解放軍戰士,走進了人民軍隊這所毛澤東思想大學校。入伍通知書,是我走進革命隊伍的入場卷,是我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參軍入伍後,在人民解放軍這所大學校裡,我受到了毛澤東思想的哺育,得到了黨組織的培養教育,感受了戰友們的熱心幫助,感到了革命大家庭的溫暖。從一名幼稚的社會青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戰士、班長、排長,連指導員,師軍政治部營職幹事步步成長。十五年的軍隊生涯磨練,使我堅定了革命的理想信仰,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鍛鍊了堅強的革命意志。當兵的經歷成為我終生的財富,在轉業地方工作後,我保持了革命軍隊的優良傳統,競競業業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在自已的崗位上為黨的事業努力奮鬥。正是由於軍隊鍛鍊打下的思想基礎,我在地方擔負領導工作後,堅持了執政為民廉潔奉公,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堅守底線,嚴格自律,沒有腐敗變質,為黨的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 7 # 秦雄衛

    激動,自豪,自己將實現從軍夢,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留戀,不捨,將離開哺育我的父母,養育我的故鄉,告別童年的夥伴,朦朧的初戀,走了,就這樣走的,87年的兵

  • 8 # 安全視野

    我接到《入伍通知書》的時候,正在和學生上課。八O年我高考名落孫山後,考慮家庭的困難放棄補習考上了民辦教師,一個人負責小學三四兩個年級的語文兼班主任。

    選擇去當兵是我臨時的動議,起因為與一位同樣高考落榜同學的約定。他的爸爸是一名鄉幹部,說當兵不失為農村孩子走出山村可嘗試的途徑。結果當年我如約進了部隊,他則放我鴿子次年才穿上軍裝。

    拿到《入伍通知書》後,我個人的心情還算平靜,但周圍的人留露出了諸多不捨。首先是班裡的學生,儘管我任教的時間不長,但我與他們亦師亦友的相處,彼此間建立了感情。離開學校那天,許多學生哭了鼻子。再就是我鄰居家的一位五保老奶奶,我打小就深得她的喜歡。啟兵那天,八十多歲的她撐著柺杖步行兩公里多山路送我到鄉上,車子啟動後仍直揮手直至在視線中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自己在家炒的面不如外面小吃攤的炒麵好吃?#吃貨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