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有梧桐

    這是秦國的陰謀,是齊秦爭霸過程中的一個片段,秦國在給齊國挖坑設套。

    戰國初期,各諸侯國紛紛變法圖強,強弱兼併,經過一百多年的較量,到了戰國中後期,七雄當中最強大的莫過於秦齊兩國,秦在西邊,打敗了韓趙魏楚,蠶食了四國很多領土,自然有點飄了,齊在東邊,聯合韓趙魏楚滅掉了不可一世的宋國,瓜分了宋國土地,更是飄飄然了,這兩國都想稱霸,齊閔王與秦昭王一個稱東帝,一個稱西帝,畢竟兩巨頭只有一方稱帝,當然會不好意思。

    但是在戰國初期各國雖然實力強大,但天下共主周天子尚在,雖然只是個擺設,大家名義上還得對周天子有所顧忌,畢竟天下輿論會影響人心向背,所以經常有諸侯國搬出周天子這塊招牌來攻擊打壓其他諸侯國,以爭取天下人的支援,從而佔據政治的主動權。

    稱帝,也就是稱天子了,竟敢與周天子平起平坐,那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帝是高於諸侯王的,各國肯定心裡不爽,誰稱帝,誰就會與諸侯樹敵,就會招來各國的聯合討伐,畢竟這兩個強國誰也沒有能力獨自招架其他六國的群毆,在這時候,有大臣就勸秦昭王不稱帝,讓齊閔王一個人稱帝,這樣秦國就可以聯合各國對付齊國,所以秦昭王才向齊王表態,願立齊齊閔王為帝,其實是讓齊閔王得虛名而受實禍。後來齊閔王也覺察到了秦國的陰謀,也就取消了帝號。

  • 2 # 哈士不是奇

    戰國時期,除了前半段時間魏國秀了一波外,其餘時間基本上都是秦國的舞臺。而在這個舞臺之上,也唯有齊、趙、楚等國能夠充當配角,其他國家甚至連當配角的資格都沒有。

    而在這些配角之中,齊國是最為風光的。因為在某一段時間內,齊湣王是能夠和秦昭襄王並稱為東西二帝的。

    可惜,這個所謂的東帝稱號,只是秦昭襄王用來瓦解齊國實力的手段罷了。

    秦昭襄王想稱西帝,為了吸引各國的注意力,尊齊湣王為東帝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國已經是當時最強的國家了。在這樣的背景下,秦昭襄王就自然就產生了驕縱的情緒。

    於是,秦昭襄王為了將自己的身份凌駕於其他諸侯國之上,就自命為西帝。但是,當時位於東方的齊國也是十分強大的國家,一個齊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齊國以此為由聯合各國攻打秦國。

    齊湣王收到了秦昭襄王送來的東帝稱號以後,第一反應是高興。可惜,此事被燕昭王知曉了。

    燕昭王即位之前,燕國曾經發生了子之之亂,國力大損。在這場內亂之中,齊國乘人之危,攻佔了燕國不少的土地。因此燕昭王即位以後,便一直想要報仇雪恨。

    蘇秦就是燕昭王派入齊國的間諜。

    燕昭王知道秦昭襄王送給齊國的東帝稱號以後,就害怕齊國越來越強大,於是便讓蘇秦騙齊湣王去除了帝號。

    不僅如此,蘇秦還蠱惑齊湣王聯合他國攻打秦國。秦昭襄王也在這波合縱聯合之中投降,去除了帝號。

    但是,秦昭襄王的目的卻得到了。

    齊湣王狂傲驕縱,終至五國伐齊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其實幹了許多看似荒唐的事情。比如扣押楚懷王,比如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又比如現在的東西二帝。

    這些在其他諸侯國看來,就是滑稽,或者說秦昭襄王的行為十分的不要臉。可是,秦昭襄王在做了這些事情以後,獲得了什麼呢?

    秦昭襄王扣押楚懷王以後,楚國被秦國接連攻打,國力大衰弱;秦昭襄王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之後,攻陷了楚國郢都,楚國國土損失慘重;秦昭襄王自稱西帝以後,齊國遭到了五國伐齊,霸業盡失。

    可以看到,秦昭襄王一切看似無理舉動的背後,都是收穫巨大。

    再來看秦昭襄王自稱西帝,尊齊湣王為東帝的事件。

    從齊湣王整個生平中就能看出,他是一個十分好大喜功,喜怒無常的人。五國破齊前夕,齊湣王想到的不是鼓勵將士,而是威脅他們,還威脅的十分殘忍。最後,將軍跑了,齊國也差點亡了。

    此時也是如此,秦昭襄王尊齊湣王為東帝,隨後更是在齊湣王的聯軍之下,被迫去除西帝稱號。這在齊湣王看來,無疑是不世之功。

    事實也的確如此,齊湣王在逼迫秦昭襄王去除帝號以後,就開始攻打宋國了。當時的宋國,因為是當時商業的中心,因此楚國和三晉都十分垂涎。

    而齊湣王仗著自己國力的強大,強行滅了宋國,等於公然打臉。

    因此,齊湣王的結局是註定的,齊軍被五國聯軍打敗,齊國更是被樂毅打得幾乎滅亡。

  • 3 # 迷糊走世界

    長知識了。還真不知這個東西二帝的說法,或者歷史教科書中有但己全然還給老師了。胡亂回答如下。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那個時期各諸候國相互謀算,縱橫捭闔,稍不小心就而臨亡國。為了求得生存,各諸候王也都努力改革創新,各方思想學術也就順勢而生並不斷推陳出新,真正實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你方唱罷我登場,春秋戰國時期恐怕是中國鬥爭哲學發展最快速的時期,後人乃至今天,我們仍然能從當時古人的智慧中得到借鑑,為中華文明的燦放打下很雄厚的基礎。

    春秋各諸侯國稱王不敢稱帝,是因為天下共主周王室還在,稱帝意味著背叛,“天下共討之”。而秦國是祖先養馬有功,得到分封的榮耀,但封地位處戎人、狄人的眼皮底下,經常需要幹幾仗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其中的艱難困苦可想而知,但也顯得與各國格格不入,而秦人捨得吃苦為人又悍勇,敢於拼搶,很容易就成為多國共敵。秦王擁齊王為帝,也是因為軍事上輸給了齊國,為了轉移視線,給齊王一個花花轎子抬一抬,化解風險實現戰略轉移,努力韜光養晦,為爭取悶聲發大財獲得時間。

    齊國經幾代人的艱苦努力,憑藉豐富資源優勢而成為當時的經濟強國,經濟強則軍事強,實力上強壓秦國。齊湣王上位後連敗秦、楚、燕,並宋國,所以齊湣王就有點飄飄然,借勢稱個帝過把癮,結盟號令諸國更是臉上有光。誰知卻是上了秦國的當,齊王稱帝后都引來各國的戰爭攻打。幸好醒悟得快,爽過後立馬摘下帝帽迴歸平凡。但由於齊湣王一意孤行、窮兵黷武,終於惹來樂毅帶領的五國聯軍,把齊國給滅了。

  • 4 # 歷史名將錄

    在戰國中期這一歷史階段,當時主要的諸侯國都已稱王,秦、齊兩國都不願再與五國平起平坐,七國的國君都稱王了,就顯不出秦、齊地位的尊崇了。為此,在公元前288年前後,秦昭襄王不僅自己稱帝,還派魏冉去齊國,說服齊閔王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齊閔王答應了,於是秦、齊正式稱帝,是為東帝與西帝。由此,在戰國中期,齊國一度和秦國平起平坐,並稱為“東西二帝”。那麼,問題來了,齊國的實力到底如何,憑什麼和強大的秦國平起平坐呢?

    首先,在戰國初期這一歷史階段,魏國因為率先變法,加上繼承了晉國的衣缽,所以迅速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彼時,魏國在和秦國、楚國、齊國等強國的較量中佔據了上風。不過,到了戰國中期,齊威王在位時,任用鄒忌為相進行變法,任用田忌、孫臏為將,齊國遂變得強大。在齊國和魏國和較量中,公元前353年,齊國大敗魏國於桂陵(今山東菏澤境內)。公元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於馬陵。其中,圍魏救趙就發生於這一歷史階段。通過擊敗魏國,齊國逐漸成為戰國中期的霸主。

    由此,對於齊國來說,之所以能夠和強大的秦國平起平坐,首先就是自己擊敗了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同時,就齊國的強大,不僅體現在軍事上,也在經濟上得以體現。在秦國、齊國、燕國、楚國、三晉這戰國七雄中,齊國因為擁有山海魚鹽之利,加上早在春秋時期管仲進行的變革,促使齊國在經濟,特別是商業上非常繁榮。而這,成為齊國招攬人才、建立強大軍隊的重要基礎。即便是和商鞅變法後的秦國比起來,齊國也更加富庶。並且,齊國主要位於今山東省一帶,也即地處平原地區,人口密集、交通便利。

    再者,除了擊敗魏國外,齊國在對外戰績上也是勝多敗少。根據《史記》、《戰國策》等史料的記載,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在孟軻勸說下,齊宣王命匡章率 “五都之兵”“北地之眾”三十天滅亡燕國。對於巔峰時期的齊國,擁有滅亡燕國這一戰國七雄的實力。不過,後來在秦國和趙國的聯合進攻下,齊國被迫從燕國撤兵。公元前301年,齊國又聯合南韓、魏國進攻楚國,大敗楚國。公元前298年—296年,齊國聯合南韓、魏國連續進攻秦國,而且攻入函谷關,迫秦求和。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就秦國的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區,該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立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特別是商鞅變法,秦國函谷關極少被山東六國攻破。正是在被齊國擊敗後,秦昭襄王邀請齊閔王並稱為“東西二帝”,也即認為秦國和齊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而稱帝就是要和其他稱王的五國區別開來。值得注意的是,就秦國來說,邀請齊國稱帝也是希望離間齊國與南韓、魏國、楚國、燕國、趙國之間的關係。不過,東西二帝的存在時間比較短,秦國和齊國不久之後都去帝複稱為王。總的來說,在一流的經濟實力上,齊國陸續擊敗了魏國、燕國、楚國、秦國等諸侯國,從而和秦國“平起平坐”。

  • 5 # 百里不奚

    顯然,姜姓齊國再也找不出第三個國君可以和太公姜尚或桓公姜小白相提並論了。於是,田齊的第三位國君不再模仿,走上了條前無古人的路他稱王了,這也就是齊威王。

    《史記》說,齊威王的時代,齊國是很強大的。“於是齊最強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

    之後,處於四戰之地的魏國在秦、齊、楚、趙等國的圍攻下,一蹶不振,失去了霸主地位。而此時變法不久的秦國,崛起勢頭還沒有充分展現,齊國確實處於領袖群倫的地位。

    齊宣王時代,是齊國稷下之學的鼎盛期;軍事上,齊宣王最大的武功,就是趁燕王噲搞禪讓導致國內動亂的時候,五十天之內把燕國打了下來。不過之後燕國民間反齊的力量太活躍,國際社會又都出面干涉,齊國只好把已經吞下去的燕國又吐了出來。

    齊湣王在位的前十五年,是齊國擴張勢頭最猛的時候。齊湣王五年(前296年),齊、韓、魏三國的聯軍,打進了函谷關,秦昭襄王被迫割地求和。這時候,齊國的風頭是要蓋過了秦國的。

    齊湣王十五年(前286年)是他事業的頂點,起兵滅了宋國。但齊湣王的輝煌,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接下來上演的,就是燕昭王用樂毅,下齊七十餘城的故事。

  • 6 # 世界人文通史

    這件事在《史記》、《韓非子》中都有記載,秦昭襄王想自己稱帝(不是後世的皇帝),但是又害怕強大的齊國不同意,於是與齊國約定相互稱帝。齊閔王(齊湣王)為東帝,秦昭襄王則為西帝。

    那麼,齊國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戰國中期,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接連挫敗了魏國、楚國等大國,秦惠王時又吞併巴國、蜀國,成為西部最強大的諸侯國。無獨有偶的是,在秦國稱霸的時候,東方也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正在虎視眈眈,這就是東方的齊國。

    在齊威王田因齊時期,偏安東方的齊國接連在桂陵之戰(圍魏救趙)、馬陵道之戰(圍魏救韓)消滅魏國主力,從而終結了魏國自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以來三代稱霸的歷史。從此,齊國取代魏國成為新的中原霸主,成為中原強國之首。

    齊國曾是戰國中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五國伐齊之後徹底變成了沒有存在感的弱小國家

    齊國佔據了富饒的東方,有漁、鹽之利,軍力稍弱於秦國,但經濟實力比秦國強大,綜合國力強於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

    對於齊國的態度,秦國也是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一方面對臨近的國家魏國、南韓發動進攻,另一方面則對遠離秦國本土的齊國示好。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想自立為帝,但是又把齊國反對,索性把齊國一起拉下水。可是,齊閔王田地後來拒絕了這條建議,而秦、齊兩國都不想成為諸侯討伐的眾矢之的,這場“烏龍”般的稱帝事件也就無疾而終了。

    《韓非子》記載:“穰侯相秦而齊強,穰侯欲立秦為帝而齊不行,因請立齊為東帝,而乃能成也。”

    可是,齊閔王田地實在稱不上是一個傑出的君主,別說和他的祖父齊威王田因齊相比,就連他的父親齊宣王田闢疆都遠比他能洞悉局勢。齊閔王處在大爭之世,沒有統一的野心,只有稱霸的想法。齊國的霸業從齊威王到齊宣王,也僅僅持續了三代就戛然而止了。

    昏庸的齊閔王連年對外戰爭,導致齊國國力消耗巨大,最終在滅宋之戰時耗盡了國力,招來諸侯的夾擊。

    還不等齊國稍微有所喘息,燕國就聯合秦國、趙國、魏國、南韓發動了五國伐齊。處於強弩之末的齊國再也無法抵抗,於濟西之戰後分崩離析,齊閔王逃走後被殺,齊國首都臨淄失陷。此後,齊國衰敗,再也不是秦國擔憂的強敵了。

    齊閔王死後,齊國雖然在田單等人的輔佐下再次振作起來,但已經完全成為了衰敗的弱國。齊國在齊威王、齊宣王時期所擴張的土地全部丟失,甚至連富裕的淮北之地(宋國的故土)也被楚中國人趁火打劫奪走。

    由於五國伐齊給齊國的巨大影響,導致齊國在整個戰國後期沒有任何作為。在秦軍、趙軍血戰長平的時候,齊中國人過上了關門自守的生活。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齊國也是唯一一個國君(齊王田建)不戰而降的國家。誰能想到呢,齊國也是曾經強大到能與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國家。

  • 7 # 一世嘉文

    諸侯在戰國的地位是靠打出來的!曇花一現的“東西帝”確是縱橫聯盟的產物。短短几個月後,齊國先去了名號,秦國接著也不敢獨自稱帝!秦為西帝,燕為北帝,趙為中帝,立三帝以令於天下。韓、魏不聽則秦伐之,齊不聽則燕、趙伐之,天下孰敢不聽?--《史記》。

    一年後蘇代寫了這樣的信給燕昭王。燕為北帝!顯然燕國沒有那樣的實力!

    秦國稱帝前的實力

    秦國,自秦獻公帶回魏國的先進管理方式,秦國開始強大。到了秦孝公,啟用了商鞅,秦國開始東進,首當其衝的是魏國和南韓。

    秦惠文侯,殺死商鞅,但繼承了秦國的法治基礎,張儀入秦,秦國破縱連橫,後方疆域擴充套件到巴蜀,後勤保穩固!

    武侯層問鼎中原,但天佑秦國,武侯舉鼎自戕而死。

    穰侯和宣太后把持秦昭襄王的朝政,偏偏秦國的“外戚專權”,確是讓秦國日益強大。穰侯啟用秦國史上最厲害的武將---白起。

    白起在伊闕之戰中斬韓魏聯軍二十四萬!這一戰正處於趙武靈王去世後的第三年!(後來的趙國的“完璧歸趙”和“澠池會”趙國自認為秦國強大,就是這些原因,因為秦國和趙國這個時候還沒正面打過大的戰爭。)

    趙國當時的實力

    趙國在魏國改革後,處於下風,“圍魏救趙”“馬陵之戰”後魏國開始弱,趙武靈王上位,主要精力放在中山國、燕、代、胡等北方的土地爭奪上。強大的趙國,能讓趙武靈王化裝成使者進入咸陽,親自偵查秦國的地理山川,想從代地繞過函谷關進攻秦國!

    好景不長,胡服騎射十年左右的光景,滅了中山國後,趙武靈王沒能處理好兒子之間的爭鬥,餓死在沙丘宮!離秦、齊稱帝的時間不足十年!

    趙國雖然換了新王,但趙國的軍事實力十分強大!(單挑唯一打敗秦軍的趙國大將趙奢,大破秦軍於閼與,就在秦、齊稱帝十八年後。)

    齊國稱帝前的實力

    馬陵之戰打敗當時的強國魏國之後,齊國的“稷下學宮”吸引了大批人才。齊國的國力一直不弱。到齊國的孟嘗君放棄秦國相位,齊國還聯合了幾國攻打到秦國的函谷關!“垂沙戰”大敗楚國。只是齊湣王老了還非常膨脹,不知就收哪位說客的勸說,竟然和秦國稱帝。吞併宋國後還有代替周天子的想法!!

    後來被各國聯軍直接攻下都成,齊湣王逃走到小國還不忘擺架子!齊國的地理位置和真正的實力還是“虛胖”的!

    其他各國就像蒼蠅,這邊拍就往那邊靠,那邊拍再跑回來。楚國在楚懷王死後,新的王也不敢跟秦國作對,乾脆娶了秦國的女人和秦國修好!為什麼要稱帝?

    既然還有強大的趙國存在,齊國和秦國為什麼要稱帝?

    或許我們的離當時的年代太過久遠,我們來看看當時人們的看法。

    三十六年,王為東帝,秦昭王為西帝。蘇代自燕來,入齊,見於章華東門。齊王曰:“嘻,善,子來!秦使魏冉致帝,子以為何如?”對曰:“王之問臣也卒,而患之所從來微,願王受之而勿備稱也。秦稱之,天下安之,王乃稱之,無後也。且讓爭帝名,無傷也。秦稱之,天下惡之,王因勿稱,以收天下,此大資也。且天下立兩帝,王以天下為尊齊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釋帝,天下愛齊乎?愛秦乎?”王曰:“愛齊而憎秦。”曰:“兩帝立約伐趙,孰與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對曰:“夫約鈞,然與秦為帝而天下獨尊秦而輕齊,釋帝則天下愛齊而憎秦,伐趙不如伐桀宋之利,故願王明釋帝以收天下,倍約賓秦,無爭重,而王以其間舉宋。夫有宋,衛之陽地危;有濟西,趙之阿東國危;有淮北,楚之東國危;有陶、平陸,樑門不開。釋帝而貸之以伐桀宋之事,國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敢不聽,此湯武之舉也。敬秦以為名,而後使天下憎之,此所謂以卑為尊者也。願王孰慮之。”於是齊去帝復為王,秦亦去帝位。-- 《史記》

    上門說的很多很長,但中心思想是,稱帝絕對不是好主意,這坑爹的注意不能要,趕緊拋棄帝位,把禍水留給秦國!進攻肥沃的宋國才是真正的實惠!齊王不傻,趕緊放棄了東帝稱號!秦國一看齊國不幹了,自己絕對不做出頭鳥,隨後也放棄了“帝”號!

    “兩帝立約伐趙,孰與伐桀宋之利?”從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伐趙!立約伐趙!

    當然後來齊王聽了蘇代的話滅了宋國,差點導致齊國滅亡。這是後話!

    但這個稱帝的注意是誰出的就不知道了!反正不是什麼好主意,不是毀秦,就是毀齊,結果毀了齊國!

    結語

    這時的秦國的確強大,但不足以單獨稱帝,於是拉了齊國下水。這時的整體形勢應該是“三強”,秦、趙、齊!

  • 8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其實,“擁立”這個詞彙用的不太準確,“擁立”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邏輯,這個詞彙在中國歷史上應用的最為廣泛,譬如擁立某某太子為皇帝,擁立某某人為皇帝,如宋太祖趙匡胤被部下黃袍加身,擁立為皇帝。

    於是,野心勃勃的秦昭襄王變得極度膨脹,接著又做了一件為當時的輿論所不齒的事情,那就是稱帝。

    赧王中二十七年(癸酉,公元前二八八年)冬,十月,秦王稱西帝,遣使立齊王為東帝,欲約與共伐趙——《資治通鑑》

    後來,秦昭襄王又幹了一件很多諸侯都不敢做的事情,即佔領周赧王寄居的諸侯國東周,軍隊開進洛邑(洛陽),俘虜周赧王,把象徵著王權的九鼎遷到了咸陽,周朝800多年的統治實質上已經宣告終結。

    秦王使將軍摎攻西周,赧王入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秦受其獻,歸赧王於周……——《資治通鑑》;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史記·秦本紀》

    但秦昭襄王害怕自己孤掌難鳴,勢單力薄,於是拉著齊國君主一起稱帝,他稱西帝,齊王稱東帝,其實秦昭襄王的這種做法並不難理解,那就是他在給自己尋找一個政治盟友,就像希特勒雖然知道墨索里尼並不怎麼出色,但還是把他當成自己的盟友,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有一個隊友總是極好的。

    其實它最初並沒有底氣敢於稱帝,但是他又不願得罪秦國,畢竟當時的秦國已經強大到可以單挑任何諸侯國,諸侯們想要壓制秦國都不得不聯合起來,這才有了五次“五國伐秦”之戰。

    所以當時的齊湣王拿不定主意,就問蘇代“秦使魏冉致帝,子以為何如”,畢竟這時候稱帝也不是,不稱又會得罪秦國,可見齊國這時候雖然也很強大,但是其野心還遠遠沒有像秦國那樣膨脹。

    而秦國拉著齊國的原因其實就是“遠交近攻”策略的驅使,給自己找一個盟友,壯壯場子。

    秦昭襄王稱帝的背後看似是像袁世凱一般倒行逆施的行為,但是卻反映了戰國晚期整個社會即將面臨的巨大變化以及危機,而這種危機自然是秦國施加給各諸侯的,而秦昭襄王隨即取消帝號的行為也反映了當時社會那種微妙的輿論現狀。

    秦昭襄王和齊王稱帝的資本和底氣,以及當時的社會輿論現狀

    秦昭襄王一共就當了兩個月的西帝,因為當齊王詢問蘇代該怎麼辦時,蘇代回答說:

    蘇代為什麼要勸說齊王放棄稱帝呢?這就要談到秦國的崛起和各諸侯的反應。

    秦孝公即位時,秦國勢力已經大不如從前,被中原諸侯嘲笑為夷戎,秦孝公決心振奮秦國,發出命令說“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彊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於是商鞅出現了。秦國由此走上了強國之路。

    到秦昭襄王即位時,秦國已經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他任用范雎和白起,范雎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的策略,攻擊領近的國家,結交地處濱海的齊國,一步一步的蠶食各國土地。而白起是一個富有軍事謀略的軍事家,長平之戰打的趙國元氣大傷。

    可見,秦國軍事的強大賦予了秦昭襄王足夠自信的底氣去稱帝。

    當時的社會局勢也已經發生了非常微妙的變化,隨著分封制的瓦解,周王室已經徹徹底底的名存實亡。整個社會未來的走向變成了“事秦”還是“圖周”。

    “事秦”自然是指把秦國當成老大,以後跟著它混,這就跟中東地區一些國家跟著美國混,一些跟著俄羅斯混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從這個記載來看“事秦”這種微妙性。

    韓、魏既服於秦,秦王將使武安君與韓、魏伐楚

    而“圖周”就是把周王室取而代之,自己來當諸侯們的老大。

    當時的齊國就已經暴露了這種野心,“齊湣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並二週,為天子”,不過當時的社會輿論很微妙,那就是周朝雖然名存實亡,但畢竟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再加上各諸侯誰也不服誰,所以誰出來做這個老大都不能服眾。

    除了齊國,楚國也想自己當天子,其實當時很多的諸侯都已經蠢蠢欲動,但是下面這番話道出當時社會的那種輿論性的微妙之處。

    所以秦昭襄王當了兩個月的西帝后感覺非常壓力山大,因為雞賊的齊國打著秦國僭越禮制的名義聯合其它諸侯要攻擊秦國,迫使秦昭襄王不得不放棄西帝的尊號。

    那麼既然秦國有這個底氣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稱帝,齊國又是憑藉什麼底氣敢於稱帝呢?

    其實絕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齊王不願得罪秦國,所以他當了兩天以後就撤銷了這個尊號。但這並不是說齊國就沒有稱帝的野心,尤其是齊國消滅宋國以後,野心也是極度膨脹,打算放棄秦國這個盟友,自己將周王室取而代之。

    那麼齊國真的有這個實力嗎?別說,它還真的有。

    齊國大家都知道是春秋戰國時代都非常活躍而且強大的諸侯國,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之一,是一個實力非常強勁的老牌強國,田氏代齊以後,湧現了鄒忌、田忌和孫臏這些出色的政治軍事家,使得齊國再度強大起來。

    所以這才有了齊國和燕國之間的仇恨,也就有了後來樂毅連下齊國七十城,最後只剩下兩座孤城,險些亡國的典故。

    齊國的勢力巔峰是在消滅宋國以後,“齊湣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並二週,為天子”,這時候的齊國非常膨脹,多線作戰,打算吞併二週自立天子。

    這時候齊國的強大讓社會的局勢走向也發生了變化,“當是時,齊閔王強,南敗楚相唐眛於重丘,西摧三晉於觀津,遂與三晉擊秦,助趙滅中山,破宋,廣地千餘里。與秦昭王爭重為帝,已而復歸之。諸侯皆欲背秦而服於齊。”

    然而,齊國的強勢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在燕國的號召下,引來燕、秦、韓、趙、魏五國聯軍的打擊,以樂毅為統帥,由於齊國犯了戰略性錯誤輸掉戰爭,被打的差點亡國。

    從此就一蹶不振。

    其實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當時戰國時代那個社會人心思變的那種既浮躁又微妙的現狀,譬如連勢力較弱的宋國也表現出那種意圖自立天子的打算,“為長夜之飲於室中,室中人呼萬歲,則堂上之人應之,堂下之人又應之,門外之人又應之,以至於國中,無敢不呼萬歲者。天下之人謂之“桀宋””

    可見,秦昭襄王所處的時代已經來到了社會局勢即將發生鉅變的前夕,誰都知道周王室已經無力迴天,所以這些諸侯們都在蠢蠢欲動,試圖坐擁江山。但正因為誰都想當天子,結果誰都不服氣誰,當誰表現出這種舉動時,立馬就會被群起而攻之。

    當秦昭襄王吞併二週,俘虜周赧王時,諸侯們也都心照不宣的選擇了沉默,這種沉默更像是一種慶幸,因為拔掉了周王室這根心頭刺,大家心裡都敞亮了。但是面對崛起的秦國,各諸侯們似乎已經完全沒有抵抗之力。

  • 9 # 小楊品史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覺得“王”這個稱號已經與自己的身份不匹配了,慫恿齊湣王和自已一起稱帝。齊湣王稱帝了兩天,覺得不踏實,就又恢復了以前的王號;秦昭襄王看齊湣王不用帝號,自己也很快收回了。

    戰國中期,魏國已經衰落幾十年了,被秦國逼得俯首稱臣;楚國在丹陽之戰、垂沙之戰中被打廢了,一蹶不振;經過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軍事力量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趙武靈王去世後,改革陷入停滯,臣強君弱,只能做到自保;南韓、燕國實力差了一大截。放眼天下,能與秦國較量的,也就剩齊國了。秦國當時還沒有凌駕齊國的實力,秦王就拉著齊王一起稱帝。

    01:齊國實力很強大

    第一,齊國是老牌諸侯國,經過多代積累,實力一直比較強大。

    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地,當時封國的目的就是要他們鎮守東夷,因此從西周開始,齊國就是大國。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齊國的國力達到巔峰,諸侯皆服;春秋末期,田氏家族用了近百年的時間,取代了呂氏家族,齊國重新煥發了生機;戰國初期,和魏國多次碰撞,實力不降反升。

    第二,齊威王改革後,齊國國力迅速壯大。

    齊國的快速崛起,是齊威王田因齊上位後開始的。

    齊威王任用鄒忌開始變法,雖然沒有商鞅變法效果那麼顯著,但比起其他幾個國家要好得多了;

    齊威王重用賢才,通過和梁惠王的對話就能看出一二;

    齊威王重視吏治,對溜鬚拍馬、阿諛逢迎之輩,絕不手軟(大國烹煮,很殘忍),齊國吏治清明,官員奮發有為;

    齊威王重用田忌,齊國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打敗了魏國。

    第三,齊國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擁有非常豐富的鹽業資源。

    齊國大部分都是土地肥沃的平原,糧食產量非常高,人口眾多;齊國靠近大海,擁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源——鹽,通過控制食鹽供應,齊國的外交關係搞得很不錯,當然也賺取了很多財富。

    02:擁立齊國稱帝,暗藏禍心

    齊國強大,讓秦國十分不安,慫恿齊湣王稱帝的背後,也包藏著禍心。

    第一,讓齊國樹敵。

    戰國時期,稱王就是僭越行為,用超過周天子“王”號的“帝”號,更是嚴重的僭越,容易引起諸侯群起攻之。當初魏惠王稱王,諸侯十分不滿,淮泗周圍的十幾個小國,不再朝奉魏國,轉而向齊;現在齊湣王稱帝,不滿之聲肯定不小,之前團結在齊國周邊的小國,很有可能就會脫離齊國。

    第二,讓齊王驕橫。

    人性的弱點,得到的東西再失去了,總想再把它奪回來。齊湣王是個官三代,從小就在富貴鄉里長大,一路順風水水,為人張狂跋扈,一旦他認為自己配得上“帝”這個稱號,就會胡作非為,惹是生非。

    第三,齊王變得無法無天。

    齊湣王還算有自知之明,“帝”這個帽子戴了兩天,就自己摘了,可是宋國那個惡魔又把他的驕橫勁兒引爆了。

    宋康王是個比齊湣王更驕橫的主,他把他哥哥趕走了,自己做王。之後東伐齊,西攻魏,還佔了楚國幾個城池,諸侯一片愕然;齊湣王忍無可忍,率兵滅了宋國,殺了宋康王。

    滅宋後的齊湣王,走上了宋康王的老路,驕橫更甚前者:覺得自己太牛了,打算把周天子拉下來,自己做天子。

    諸侯怒不可遏,在燕國聯絡下,燕、趙、魏、韓、秦五國聯軍伐秦,短短几個月,齊國丟掉了70多座城池,只剩下了即墨、莒兩個城池苦苦支撐。之後雖然齊國收回了領土,可再也不復當年的盛況,不再幹涉中原事宜。

    齊國能夠稱帝,主要還是實力使然;在慾望的刺激下,齊湣王變得不可一世,最後家國受難,都是驕橫惹的禍。

  • 10 # 鄧海春

    一、秦齊相爭,化敵為友

    與齊結盟是其一,為削弱趙國為其二。那時趙國因為國君趙武靈王移風易俗,胡服騎射,趙國國力日漸強大,這也使秦國不得不未雨綢繆。互尊為東西二帝后,秦昭襄王又約定五國伐趙,瓜分趙國。而齊國鄰居燕國恐懼瓜分趙國的齊國愈強、燕國愈弱,於是便派出間諜蘇秦離間齊秦之約,騙齊湣王去掉了帝號,又組織齊、楚、三晉合縱攻秦,秦昭襄王被迫也取消帝號,恢復稱王。

    二、有帝業之資,無帝王之主

    早在西周,齊國在諸侯國中的地位就極高,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在平定三監之亂後,命姜太公曰:“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國由此得到征伐之權,成為大國。齊僖公時期,僖公先後主持與多國會盟,又借不向周天子朝覲之名討伐宋國、郕國,又插手他國國政,逼使許莊公出走,聯鄭伐魯,討伐鄭國,齊國始霸。齊桓公即位後,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

    秦昭襄王尊齊湣王為帝,不過是政治手段而已,也符合了“橫強”與“遠交近攻”的策略,秦王不敢單獨稱帝,因為那會成為眾矢之的,以當時秦國的實力,還做不到以一國之力與六國開戰;齊國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釋帝號而代之以伐宋,可得實利。讓秦國稱帝,使秦得有虛名,而招天下憎惡。這是齊得以名卑而實尊。”當時的齊國,在楚、燕、三晉都弱時,還是有實力與秦國一爭高下,只不過齊湣王最後不用能臣,聽信蘇秦、蘇代之言,廣數敵人,曾經強橫東方的霸主,還是被秦國踩在腳底下,成為秦王政一統八荒的墊腳石。

  • 11 # 妖火說歷史

    秦國當時之所以要拉著齊國一起稱帝,主要是因為齊國確實有這個實力。

    而且,按照當時秦國的政策,秦國其實是想拉攏齊國,一起瓜分整個中原,徹底平分天下。只不過後來齊國仔細一盤算,覺得稱帝能夠給自己帶來的好處並不大,所以很快就取消了所謂的‘帝號’,不再稱帝了。

    想要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簡單來回顧一下,齊秦兩國稱帝之前的戰國曆史。看過這段歷史之後,我們就能明白當時的齊秦兩國,在當時那個時代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戰國初期,隨著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田氏篡取了齊國,戰國七雄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但是和很多人的傳統印象不太一樣。第一,當時除了戰國七雄這七個國家之外,其實還有十多個國家。而且這十多個國家裡面,還有越國這樣的一流強國。

    作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個霸主,越國雖然當時有點衰落了,但是影響力還在。而除了越國之外,其他十多個國家當中的宋國魯國,實力其實也不弱。

    所以,如果真要把戰國初期的國家,論實力排座次的話,未必是戰國七雄排前七。尤其是越國,雖然不是七雄之一,但是卻一定能排入前七。

    第二,戰國七雄誕生之後,並不是馬上就開始混戰的。進入戰國時代之後,當時擺在各國面前,其實還有一個首要的難題。

    這個難題,叫做變法。

    簡單來說,在春秋中後期以及戰國初期的這段時間,冶鐵技術成熟了。在這之後,平民的生產力大幅提升,哪怕不再耕種奴隸主貴族的土地,靠著自己開荒也能生活。所以接下來,貴族和國家的土地,就開始逐漸沒人耕種了,稅也收不上來。

    對於農業文明來說,土地永遠是社會的基礎。所以這種情況出現了之後,以往舊有的社會制度就開始逐漸崩潰了。生產力的進步,開始倒逼社會體制進行改革。

    對此,當時幾大諸侯國的高層,其實都心知肚明。但問題是,改革就一定會傷及舊貴族的利益。所以想要改革的話,勢必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不過,相對來說,戰國七雄當中的韓趙魏三國,以及齊國這四家,阻力其實相對小一些。因為韓趙魏三家本來就是新國家,齊國在戰國初期的時候,剛剛發生了田氏代齊事件,簡單來說就是齊國內部改朝換代了。如此一來,這四個國家沒有沉重的歷史包袱,改革自然要容易一些。

    所以,戰國時代第一個進行變法的,就是三晉之中的魏國。

    而魏國進行了變法之後,瞬間就成了戰國七雄中最強的一個。所以在戰國初期的時候,魏國其實才是真正的霸主。完全可以吊打秦齊楚燕這些傳統大國。

    另外,相比這幾個新興國家來說,秦國應該是變法阻力最大的。因為秦國曆史很長,導致秦大陸部的舊有勢力極強。這也就是後來為什麼秦國明明想要變法,卻要經過兩代人的緩慢積累之後,才真正有變法的能力。

    戰國七雄當中,首先變法的是魏國。然後接下來,魏國因為內部問題,趕走了頂級牛人吳起,導致吳起去了楚國。所以接下來,楚國成了戰國七雄中第二個變法的大國。

    但同時,因為吳起到楚國七年之後,老楚王病逝,楚國舊貴族在老楚王葬禮上襲殺了武器。導致吳起在楚國掌權的時間比較短,變法進行得也不徹底。吳起進行變法的時候,更多地進行的是軍事和政治方面的改革,沒怎麼動土地問題。而吳起被殺之後,楚國內部又是談變法色變。

    所以,楚國的變法,是一場不徹底的變法。

    但即便如此,楚國接下來還是靠著這場不徹底的變法,瞬間強大了起來,開始逐漸在戰場上和魏國平分秋色。在變法之前,楚國基本上都是被魏國壓著打。而變法之後,楚國卻能迎頭趕上。這讓其他幾大強國,瞬間意識到變法的重要性。

    所以,楚國變法之後,幾大強國開始同時把變法的事情,提上了日程。接下來唯一一個沒有進行變法的大國,就是越國。因為越國當時正在進行內亂,所以錯過了變法的時機。所以到了戰國中期的時候,曾經在春秋末期稱霸一時的越國,直接被楚國和齊國聯手瓜分了。

    吳起變法之後,大概過了二十年之後,其他幾個國家變法的條件也成熟了。所以在接下來的十年當中,秦國、南韓、齊國,幾乎是同時開始進行變法。秦國這邊就是著名的商鞅變法,南韓是申不害變法,而齊國則是以鄒忌為首進行變法。

    齊國這邊的鄒忌變法,雖然沒有商鞅變法那麼有名,但是卻同樣成功。而且,當時齊國不光照抄了之前魏國和楚國的成功經驗,而且還加上了不少齊國的內容。

    所以,在戰國中期的時候,經過變法之後,齊國和秦國,幾乎是同時強大了起來。

    齊秦兩國起來之後,自然要對外擴張。而兩國針對的首要敵人,就是原本強大的魏國。當時魏國已經衰落了不少,但是老底子還在。而接下來,齊國和魏國打了兩場大仗,分別是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這兩次大仗之後,魏國的魏武卒老底子,幾乎全部被打光了。

    與此同時,秦國又從西邊發力,繼續進攻魏國,佔領了魏國的河西地區。如此一來,魏國被齊秦兩大強國,同時在東西兩個方向夾擊,瞬間就衰落下去了。

    和魏國一起衰落下去的,還是同樣處於中原腹地的南韓。南韓雖然也是剛剛變法成功,但奈何地盤太小,而且處於四戰之地。面對幾個大國的圍攻,同樣沒有發展的空間。所以魏國衰落下去之後,沒過多久,南韓也開始不行了。

    而在馬陵之戰結束十年之後,東南的越國,因為決策失誤再加上內亂,逐漸被齊國和楚國瓜分。至於秦國這邊,則是開始逐漸解決身後的義渠,以及四川地區的巴蜀。

    到了這個階段,原本的霸主魏國,徹底被打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齊秦楚這三個大國,開始爭奪第一霸主的位置。

    接下來,當楚國消化了吞併越國的戰果之後,國力達到了巔峰期。但問題是,之前楚國進行的變法不徹底,所以導致楚國面對齊秦兩家的時候,在制度上要落後於秦國。這種制度上的落後,直接導致楚國在對外戰爭方面,開始逐漸處於下風。

    所以,三家混戰了一圈之後,最終,楚國逐漸落了下風。後來楚國這邊,在位的楚懷王,又被秦國騙去咸陽囚禁了起來。自此之後,楚國也開始逐漸衰落下去了。

    楚國衰落下去之後,北方的趙國,雖然透過一場趙武靈王主持的胡服騎射運動,逐漸強大了起來。但是趙國進行的這場變法,更多的是在軍事領域,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改革,其實並沒有那麼大。所以趙國在制度上,其實也要落後於齊國和秦國。

    所以,楚國被打趴下之後,基本上就是齊國和秦國爭霸的時代了。齊國和秦國的鬥爭結果,將會直接決定,未來誰才是戰國所有諸侯國當中,唯一的超級大國。

    但老實說,當時齊國和秦國雙方,都沒有絕對的把握,能把對方幹趴下。

    當時的齊國,到底有多強呢?簡單來說,當時齊國的gdp位列第一,因為靠著海洋,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遠比其他國家有錢;在軍事方面,齊國有常備軍隊六十萬,秦國只有五十多萬,魏國三十萬,趙國四十萬,楚國六十萬。單論軍隊數量,只有楚國能和齊國比肩,但楚國制度又不太行,所以戰鬥力還是比不過齊國。

    在制度上,齊國剛剛進行了變法,正處於上下一心,渴望對外擴張的狀態。在高層權力方面,當時齊國也有不少出色的人才,比如田忌、孫臏之類的猛人,在位的齊王也算是明君。

    總之,當時齊國這邊的陣容,絲毫不遜色於秦國那邊。

    所以,楚國趴下之後,基本上楚國就處於暫時中立的狀態。而接下來,戰國其他諸侯國,就開始圍繞著齊秦兩大強國,紛紛站隊,逐漸形成了兩個強大的軍事集團。後來,楚國加入了齊國陣營,趙國加入了秦國陣營,所以雙方長時間處於平分秋色的狀態。

    而這個局面出現之後,秦國和齊國兩國的高層,其實沒有任何開心的感覺。

    因為這種局面,在當年的春秋時代,曾經出現過。

    當年春秋中期的時候,中原地區就曾經出現過晉楚爭霸的狀態。除了齊國和秦國兩大強國之外,其他所有諸侯國,都要選擇晉楚一方站隊,然後雙方打了整整八十年的時間。但是最後,不但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反倒是導致晉國內部被士大夫家族瓜分,吳越兩國分別被晉楚兩國扶持起來的結果。

    總之,這種兩大集團對抗的局面,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結果,而且最關鍵的是,根本就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因為誰也奈何不了誰。

    所以這個時候,秦國和齊國的高層,就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或許,可以先由秦國和齊國聯手,瓜分了整個中原,先滅了其他國家。等到兩國平分天下之後,再說後面的事情。

    這就是當時秦國提出,要和齊國共同稱帝的原因。

    對此,兩國高層都知道,對方是心懷鬼胎。但不可否認,這確實是避免兩敗俱傷的一個好方面。如果繼續玩兩大集團對峙的遊戲,最後很有可能兩國都得不到好處。反倒是兩國相互約定稱帝,以當時兩國的體量來說,兩國聯手,完全有可能滅了其他所有諸侯國。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齊國接受了秦國的提議,直接稱帝了。秦國稱西帝,齊國稱東帝。

    但同時,對於這個方法,雙方都是心懷鬼胎,都希望藉助對方稱帝的機會,讓對方吸引其他國家的注意力,然後自己趁機得到更多的好處。

    齊秦兩國相互共尊為帝的背景和原因,大致就是這樣。至於接下來為什麼齊國很快取消了帝號,而秦國最後統一了天下,這事其實也不是特別複雜。

    簡單來說,就在齊秦兩國稱帝之後不久,齊國出現了重大外交失誤。兩國稱帝的同時,齊國開始按照原本的約定,開始向中原腹地的韓魏等國發力,奪下了不少城池。如此一來,齊國就逐漸喪失了盟友,開始被逐漸孤立起來。

    接下來,齊國吞併宋國的時候,引起了各國的一致反對。就在這個時候,齊國的老冤家燕國,趁機登高一呼,同時聯合秦國和韓趙魏三國,組成了一個五國聯盟,一起進攻齊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國伐齊。

    面對五個大國的同時進攻,齊國自然支撐不住,很快就節節敗退。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楚國又從背後捅了齊國一刀,從南邊侵佔了齊國不少地盤。就連齊國的國君,都死在了這場亂戰之後。

    此戰之後,齊國最後雖然靠著國家的底蘊,艱難復國,避免了被滅國的下場,但是元氣大傷肯定是免不了的。所以,自此之後,齊國就開始偏安一隅,再也不參與其他六國的混戰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沒有了齊國的殘餘,接下來幾十年的歷史,就成了秦國從西方徹底崛起,繼而開始橫推六國的故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日韓爭相向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通話獻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