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1908847539477

    用以下方法計時。

    中國古代最早的計時器叫“圭表”,它計時的依據是日影長度的變化。“圭表”由“圭”和“表”兩部分構成。表是直立於地面的標杆或石柱,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測量日影。圭是在南北方向放置的一塊刻板,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測量表影。時間又叫光陰,意思是太Sunny在地面上投下了陰影,這個詞的產生跟圭表有關。

    後來人們對“圭表”加以改進,又發明了“日晷”,仍是根據Sunny的投影來計時。日晷由晷針和晷盤兩部分構成,晷針是一種投影工具,可以把影子投放到晷盤中的刻線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晷針在晷盤中投影的方向也跟著發生了變動。根據長時間的觀察,古人把日影的方向和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一一對應起來,以此判斷自己所處的時刻。比如,晷針的投影處在晷盤午時的第三個刻度就代表那時的時間正好是午時三刻。

    圭表和曰晷在晴天可以計時,但是陰雨天就不管用了,于是古人又發明了“漏刻”。漏是帶孔的水壺,刻是有刻度的浮箭。水從漏壺裡均衡地流出,壺中的浮箭隨著水麵下降,通過觀察浮箭上的刻度就可以判斷時間。漏刻彌補了圭表和日晷的不足,有了它古人碰上陰雨連連的天氣也可以知道時間了。

    沙漏是一種計時儀器,也叫沙鍾。沙鍾由上下兩個相同的瓶子組成,中間用小口連在一起,上部瓶子所盛的細沙通過中間水口慢慢流入下部瓶中,這樣上部瓶子細沙的平面漸漸降低,瓶子時間刻度就能顯示出時間。這種沙鐘的優點是可以兩面使用,翻過來,就可以下部成為上部繼續使用。

  • 2 # 塵世如戲丶逢場做戲84816233

    1.刻漏制是利用漏壺的漏水量來計算時間。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節。為了計時更加精準,漏壺有上百個刻度。所以,刻漏制又稱為百刻計時制。刻漏的方法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史學界一直存在爭議。能夠確定的是,西漢之前,刻漏制在上層貴族之間已經普及。

    2. 還有就是日晷。日晷計時的原理是這樣。在一天中,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不斷地改變著,第一是影子的長短在改變,早晨的影子最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逐漸變短,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

    3. 在古代的西方一般用沙漏計時。通過充滿了沙子的玻璃球從上面穿過狹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

  • 3 # 太叔十音

    在鐘錶發明之前,人類曾經用過許多計時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計時方法:

    1. 日晷:日晷是一種利用太陽影子刻度時間的儀器,通過調整其高度和角度以保持太陽影子在刻度上移動,從而測量時間。

    2. 水鍾:水鍾是一種利用水的流動速度來測量時間的儀器。水被釋放到一個受控制的容器或腔體中,然後時間是根據水的容量和流動速度計算出來的。

    3. 沙漏:沙漏是一種利用漏斗上下兩個儲存沙子或細沙的玻璃或木製容器,通過控制兩個容器之間的孔洞大小和時限,測量時間的方式。

    4. 蠟燭計時:使用點燃的蠟燭來測量時間。一支蠟燭可以根據其長度和燃燒時間大約測量數小時的時間。

    5. 古羅馬沙鍾:該裝置使用了定量的水量作為固定的時間單位,將水灌入上有孔的長頸器,水經過頸器陸續流入如漏斗般緊縮的下半部分,這段時間稱為“刻”。每經過四刻,水就溢出一個小杯。

  • 4 # 用戶6662198732478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中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針叫做“晷針”,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中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制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中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ate60pro與mate30pro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