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悟惑寺。
悟惑寺地處長江南岸,位於豐都縣興義鎮境內,距豐都縣城18公里,距沿江高速公路五公里,海拔800米。明代始建於興義鎮泥巴溪村古官山頂,名曰“古官寺”。後因山頂風大,易於遭火災遷至山腰龍洞處,名曰“永興寺”。數年之後,此處與寺院不相稱,省外二地仙路過於此,口吐惠言,曰山陰之麓正對木魚之堡才是佛爺所在佳地,故此於清代乾隆年間該寺建居於此地,名曰“悟惑寺”。
悟惑寺建築占地面積六餘畝,有耕地面積25畝,擁有廟產上百餘石。該寺原藏經書百餘卷,尤有特色、四稜上線、光滑平整的石柱(均在六公尺以上)四十八根。所有廟宇獨有的一對漢白玉質、晶瑩潔白的玉佛高二尺許(現在放在豐都文物館),為民國年間從東南亞緬甸國引入。悟惑寺背靠綠茸青山,茂密森林(國有林),面積達1000餘畝。該寺正面方向視野開闊,可視長江行舟,左右前方30米處各有一口水塘,可供觀賞垂釣。由於寺廟環境優美、條件優越、歷史文化悠久,曾為馳名川東地區的古剎,現列為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悟惑寺。
悟惑寺地處長江南岸,位於豐都縣興義鎮境內,距豐都縣城18公里,距沿江高速公路五公里,海拔800米。明代始建於興義鎮泥巴溪村古官山頂,名曰“古官寺”。後因山頂風大,易於遭火災遷至山腰龍洞處,名曰“永興寺”。數年之後,此處與寺院不相稱,省外二地仙路過於此,口吐惠言,曰山陰之麓正對木魚之堡才是佛爺所在佳地,故此於清代乾隆年間該寺建居於此地,名曰“悟惑寺”。
悟惑寺建築占地面積六餘畝,有耕地面積25畝,擁有廟產上百餘石。該寺原藏經書百餘卷,尤有特色、四稜上線、光滑平整的石柱(均在六公尺以上)四十八根。所有廟宇獨有的一對漢白玉質、晶瑩潔白的玉佛高二尺許(現在放在豐都文物館),為民國年間從東南亞緬甸國引入。悟惑寺背靠綠茸青山,茂密森林(國有林),面積達1000餘畝。該寺正面方向視野開闊,可視長江行舟,左右前方30米處各有一口水塘,可供觀賞垂釣。由於寺廟環境優美、條件優越、歷史文化悠久,曾為馳名川東地區的古剎,現列為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