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峰說點事

    回答:清朝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方面。

    在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裡,中國的經濟總量一直是世界第一。到了清朝的“康乾盛世”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總量在全世界的佔比從22.3%升到了32.9%。中國一直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而且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相當的大。

    只是清朝政府對外面世界的變化,根本不瞭解,也不願意去了解,長期沉浸在“地大物博”的沾沾自喜中,太滿足現狀,閉關鎖國,故步自封,不思進取。

    十九世紀初的英國率先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西方各國的綜合實力逐步增強。

    而此時的清朝政府雖然擁有世界最大的經濟總量和佔世界30%以上的人口,但沒有把資金投入到工業,科技,教育,軍事等方面,而是浪費大量的資金去修建皇家園林,譬如圓明園,頤和園等,大搞面子工程,紙醉金迷,奢靡享受。既浪費大量的財政資源,又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資源。

    二:科技方面。

    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和地位,光有經濟總量是遠遠不夠的。

    清朝在很長的時間裡,因為領導人思想意識上的盲目驕傲自滿,行動上的固步自封,在科技方面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進步。既沒有開辦與時代相適應的學校,也沒有培養與時代相適應的科技人才,更談不上建立先進的科研機構。以至於雖然掌握著世界第一的經濟總量和大量人口,卻沒有世界先進的科技實力。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我們從《火燒圓明園》的電影裡也可以看到,貌似強大的清軍騎兵在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面前,是如何的不堪一擊,慘不忍睹!

    反觀同時代的日本,在進行了明治維新變法之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推行殖產興業,大力發展科技,實現國家工業化,國力逐漸增強。

    直到鴉片戰爭開啟國門後,清朝政府才痛定思痛,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但那也是跟在洋人的屁股後頭亦步亦趨,只能拉近與西方國家在科技方面的一點距離,根本沒有什麼核心技術,壟斷技術,改變不了落後的局勢。

    落後就要捱打,這個道理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三、軍事方面。

    有錢,但不發展科技,不發展工業,光靠購買武器裝備,終究受制於人,非常被動。

    中日甲午戰爭之前,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與日本相比並不差,但盲目自大的清朝政府疏於國防建設,有軍不強,有國無防。當年建立的八旗軍,早就成了養尊處優的紈絝子弟,毫無戰鬥力。

    雖然從西方國家那裡購買了比較先進的軍艦,但有的軍艦沒有大炮,有的軍艦有炮無彈。

    此時的日本艦隊已經裝備了大型速射炮71門,小型速射炮154門,而清朝的北洋艦隊僅有大型速射炮2門,小型速射炮130門,10分鐘發射彈藥,中日之比是33:185。雖然兩國的軍艦總噸位相差不大,但“快船快炮”已經取代了“鉅艦重炮”。北洋艦隊的作戰理念嚴重落後,為甲午之戰埋下了隱患。

    清朝政府裡面,儘管有李鴻章這樣的有識之士,但作為一個漢人官員僅僅有提建議的資格,而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大的環境,改變不了慈禧太后把持朝政,敗壞國家大事的總的格局。

    所以說,有錢有人,並不代表就有了強大的國防,就一定能夠打勝仗。這個道理已經在清朝政府那裡得到了證實。

    1887年3月14日,慈禧太后要挪用海軍購買軍艦的專款大修頤和園,要花費30萬兩白銀搭戲臺子準備看戲的時候,日本天皇則命令提取皇室經費的十分之一作為購建海軍艦船的補助費用。

    誰會強國,誰會敗國,高下立判。

    作為清朝政府實際領導人的慈禧太后,已經腐敗到了這種程度,下面各級官員有樣學樣,會腐敗到了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光緒七年至十七年10年之間,清朝政府撥款給海軍4600萬兩白銀,扣除相關因素也會有3680萬兩。十年間,北洋海軍共購買軍艦9艘,花費總額充其量也就是1100萬兩,剩下的2600萬兩白銀被中飽私囊。可見清朝政府的腐敗。

    電影《甲午風雲》裡有這樣的鏡頭:在中日雙方海戰正激烈的時候,中方的大炮突然打不響了,原來是炮彈殼裡根本沒有發射藥,而是火藥被換成了沙子!

    如果沒有官員從中貪腐,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說,清朝的滅亡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自身問題。既有政府腐敗的原因,也有科技落後,軍事理念落後的問題,還有失去人心,推行政策錯誤等等。

    列強入侵,是因為人家看準了你清朝政府的弱點,有機可乘。你在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的同時,如果把財力和時間花在發展教育、科技、工業方面等,再建立強大的國防,肯定不會落得這步田地。最少還不至於到滅亡的地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朗普團隊展示選舉欺詐證詞,揭露選舉舞弊,能夠逆轉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