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陌
-
2 # 博學小貓xt
1 皆大歡喜是一個成語,意為所有人都開心、滿意。
2 有一個故事與這個成語相關。
據說在明朝,有一次官司中,三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法官無法分辨誰是真正的受害者。
最後,有一個聰明人提議,把紙條分給三個人,讓他們寫出自己的話,然後藏在草鞋裡。
結果,每個人都寫了“我是受害者”,然後都高興地笑了起來,于是大家都皆大歡喜地結束了這場官司。
3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一些難以分辨的情況下,大家可以通過妥協和和解,讓所有人都滿意,達到皆大歡喜的效果。
《皆大歡喜》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源自於唐代人薛濤的故事。具體故事為:唐朝時,有一個叫做薛濤的士人,他非常喜歡喝酒,每次喝到爛醉,醒來後總是心情愉快。因此,他的朋友們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薛醉”。
一年春天,薛醉和一群朋友在園裡喝酒賞花。當他們走到一片庭院時,看到園子裡的一棵大樹上長有一對鴛鴦,正在相互啄食。薛醉和他的朋友們哈哈大笑,“鴛鴦園子裡來了兩個皆大歡喜的小家夥,真是好彩頭啊!”後來,這句話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歡樂不斷,吉祥如意的場面。
這個成語多用於婚禮、新年等喜慶場合,比如新人結婚、團員聚會、公司年會等等。它代表著人們希望在日常生活中皆大歡喜,吉祥如意,永無憂愁和紛爭,一切都和睦、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