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兩只老琥

    便祕是小寶寶經常遇到的問題。它不僅讓寶寶食慾減退、精神差、腹脹,還會讓寶寶對排便產生心理上的恐懼。因此,媽媽要時刻關注寶寶的大便問題,一旦發現寶寶有便祕問題要及時處理,讓寶寶能夠快樂成長。

    寶寶便祕的原因

    1. 飲食因素

    (1)膳食纖維少。很多寶媽擔心太粗的食物寶寶會消化不好,總是給予較精細的輔食,蔬菜、粗糧過少,導致膳食纖維的攝入量過少,寶寶的便便量也會變少,過少的糞便堆積在腸子中過久,容易造成便祕。

    (2)飲水量少。很多寶寶和寶媽都沒有重視飲水,經常等寶寶覺得很渴了才喝,但實際上飲水量是遠遠不足的。水分攝入過少,容易導致便便乾結,不容易排出,或排便困難。

    2. 習慣因素

    由於生活沒有規律或缺乏定時排便的訓練,或個別寶寶因為環境的突然改變,均可能出現便祕。寶寶玩心較重,不願意停下來上廁所,就一直忍便,久而久之就容易便祕。

    3. 疾病因素

    佝僂病、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寶寶腸肌張力差、腸蠕動減弱,因此便祕會比較多見。肛裂、肛門周圍炎症的寶寶,在大便時會引起肛門疼痛,寶寶因為怕痛而不肯大便,導致便祕。

    先天性巨結腸的患兒,由於直腸或者結腸遠端(離肛門較近的腸管)痙攣,使得糞便過不去,就瘀滯在腸道內,因此,生後不久就會出現便祕、腹脹和嘔吐的症狀。

    此外,如果寶寶患有腹腔腫瘤,腫瘤壓迫腸腔時大便不能順利通過,也可引起便祕。

    寶寶便祕的症狀

    寶寶排便次數明顯減少,每2~3天或更長時間排便一次,並且排便沒有規律,糞質乾硬,排便的時候費力、困難。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就要注意了,寶寶很有可能是便祕了。

    如何調理寶寶便祕

    1. 飲食調整

    (1)寶寶會便祕,大都是飲食不當引起的,調整膳食後多數便祕可以得到緩解。平時可以多給寶寶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雜糧、鮮豆和薯類等,這些食物大多口感較粗、很多渣渣,但是這些才是促進寶寶腸道蠕動的好東西。

    (2)要培養寶寶定期飲水的習慣,不要等到寶寶反應口渴了才給水,尤其是寶寶運動出汗的時候,更要及時補水。

    (3)適量給寶寶食用含油脂的食物,如蛋黃、奶類、肉類等,有助於潤腸通便。

    (4)如果寶寶便祕較重,可以適當給予食用熟透的香蕉或蜂蜜水(注意得滿1週歲的寶寶才能飲用蜂蜜水)。

    2.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三個月以上的嬰兒就可以開始引導寶寶定時排便,可在清晨或進食後讓寶寶坐便盆,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寶寶還無法自己獨坐,大人可以採用舒適的姿勢,將便盆放置在寶寶的屁股下,並抱著寶寶。如果覺得不好操作,可以在特定的時間,通過語言和聲音訓練寶寶的排便反射。

    3. 多進行戶外活動

    讓寶寶積極進行戶外運動,如跑、爬、跳、騎小車、踢球等,以此增強肌肉的力量,並且可促進腸道蠕動。

    4. 排便環境要固定

    對於膽小的寶寶,儘量在家裡排便,不要輕易改變排便環境。

    5. 幫寶寶按摩

    按摩寶寶腹部,有助於寶寶緩解便祕。讓寶寶仰臥於大浴巾上,然後在他肚皮上塗爽身粉或潤膚露或按摩油,輕輕地為他塗勻。右手按順時針方向不斷在寶寶的肚臍上揉出“問號”的圖案,輕揉5分鐘左右。替寶寶按摩必須持之以恆,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小貼士

    小兒便祕在治療過程中有很多失誤的地方,很多家長用瀉藥,開塞露等給孩子治療便祕,這些做法是非常危險的。

    用開塞露、肥皂頭和其他類的瀉藥通便,一旦養成習慣,寶寶正常的“排便反射”就會消失,會形成排便依賴,便祕更難糾正了。

    千萬不要經常讓寶寶服用瀉藥,因為寶寶的消化功能不完善,服用瀉藥後可能導致腹瀉,破壞寶寶腸道內的微生態環境,降低寶寶的免疫力,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 2 # 易夢成真

    按摩腹部

    功效:促進腸胃蠕動、消食化積通便;

    手法: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摩動100-300次;

    建議:腹脹嚴重可熱敷。

  • 3 # 王偉高階營養師

    寶寶腹脹腹瀉是消化不良

    建議以下調理:

    1、規律飲食,定時定量

    孩子不要喂的太飽,會影響胃腸道的正常功能,飲食應規律,儘可能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

    2、注意腹部保暖

    避免寶寶腹部著涼,不然影響胃腸道的正常功能,應該注意保暖防寒。

    3、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能防治腹瀉,改善便祕,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消吸收作用,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成。

    4、按摩腹部

    功效:促進腸胃蠕動、消食化積通便;

    手法: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摩動100-300次;

    建議:腹脹嚴重可熱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在孕後甚至產後避免肥胖、保持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