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遠方老師在美國
-
2 # 網路何時實名制
我家孩子也是經常看這個節目。我一直不覺得有什麼不好。
最受人詬病的踩泥坑問題,在我跟他說過不能踩很髒之後,他就沒踩過,而且他也沒有對這個行為的特別在意。
我一直挺支援他看這個節目,因為他對家庭,夥伴,師長涉及比較全,其實對孩子是有正面引導的。
不過,最近有一次是我兒子問過我之後讓我對這個動畫片有一點點不舒服的,是其中有一集,每個小朋友拿一個國家的國旗,代表一個國家,在一起玩。我兒子問,為什麼沒有中國
-
3 # 終身父母經
佩奇是我女兒的最愛,從兩歲出頭到現在看了快半年了,就是每天一二十分鐘,各種反覆看。對她的影響,最突出的就是語言詞彙量增大了很多。
關於佩奇她就是一個家裡有了弟弟的小女孩,沒有那麼完美,會和喬治爭,玩遊戲總想贏,偶爾還想欺負一下喬治,喜歡炫耀,有時也有點吹牛,不過這些都不是大毛病,反而就是小孩的正常表現。別說小孩,咱們大人也會有這些小心思不是嘛。但是總的說來,她善良,也挺聽話的,熱愛生活,有很多朋友,也是好孩子了。
終上,我覺得是值得一看的,總比奧特曼之類的打打殺殺的強多了。
-
4 # 滑稽旅行
感謝邀請,其實最開始知道這部動畫,也是在網上看到很多批判的文章,當時沒有評論,只是受到了影響,給了我一個壞印象。巧的是,今年過春節,我大姐帶著外甥從加拿大回來,孩子比較安靜,我就讓他看動畫片,他直接說看小豬佩奇,我當時也是拿了網上看的那些負面評論跟外甥說道,但沒有不讓看,我外甥還反駁了我一句。之後看了幾集,我發現,網上的評論很片面,小豬佩奇作為動畫片,主角是佩琪一家,他的朋友們都是小動物,豬的特性就是愛哼哼,喜歡玩泥巴,很多動物都有這些特性,這不能說是教壞孩子。其次,動畫裡確實有不少有教育意義的劇情,但也不全是好的,某些劇情體現了佩琪的一些壞習慣,但這些並不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個人覺得,小豬佩奇未必很好,但絕對不壞
-
5 # 寒石冷月
現在很多幼兒家長在認知和分辨方面表現的很差勁,就拿《小豬佩琪》這部動畫片來說,明明是可以藉助故事情節,增強對孩子的認知和分辨的引導,讓孩子從小學會分辨。但是很多家長絲毫不會這麼做,反而指責這部片子有問題,甚至呼籲停播,你說可笑不可笑?
要知道,一部幼兒動畫片製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並且還要通過審查,才能在電視或網路上播放。在審查這一關,相關部門就會根據動畫片主題內容和價值觀去做出評判,看看是否有錯誤的價值觀,有不利於幼兒或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而《小豬佩琪》能通過審查,說明內容上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為什麼有些家長紛紛呼籲停播呢?問題就出在有部分情節,不符合家長的價值觀,就如踩泥坑,很多家長就認為這是教孩子學壞,事實果真如此嗎?幼兒遊戲心理有一種本能,泥、水、沙子是他們的最愛,如果家長連這都不懂,你需要補補課了。如果家長嫌髒,怕給孩子清洗麻煩,那說明你是懶惰的家長。
再者,幼兒通過動畫片學到生活知識,這是勿用質疑的現實。不僅是動畫片中,包括現實生活中也會隨處可見學習的內容,這就需要家長及時觀察和發現孩子言行,哪些是錯誤的做法,針對錯誤的行為要及時加以矯正,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但是很多年輕父母缺乏教育和矯正孩子不良行為的意識,更沒有這份耐心,大都希望孩子生活在真空裡,永不被汙染心靈。試問,這可能嗎?
-
6 # 千釐馬
我記得有一個佩奇和蘇茜在打網球,喬治也想玩。佩奇說但是我們只有兩個球拍,然後就告訴喬治,球童的工作也很重要哦!於是就讓人家一直跑來跑去撿球。本身她說球童工作也很重要是沒問題,但是你就這樣子騙小孩,讓人家一直為你們撿球真的好嗎?就不能輪流玩嗎?我感覺這就有問題了。
接著喬治哭了,其他的小夥伴也來了,就一起踢足球,然後佩奇輸了就哭,犯規也要進球,我說出我的困惑,這會不會帶偏孩子?朋友說小孩子的想法可能就是這樣子,什麼都要掙贏吧?但是我總覺得不太合適,真可能是教育思維不一樣吧!
還有一個佩奇一家去森林野餐,在森林裡看到小鳥在吃蟲子,佩奇說好惡心啊,當時是講繪本,我也沒多想就按上面的唸了,唸完我就後悔了,不應該這麼說,鳥吃蟲子是正常的,不噁心。於是準備糾正孩子,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他天天唸叨小鳥吃蟲子,太~噁心了,很久都沒改過來!
至於踩泥坑的問題我倒是覺得不大,小孩子都喜歡,天性使然,我們小時候下雨特意去踩水坑,大不了就換衣服,我姐姐都特意買一套裝備,雨衣雨鞋啥的給她孩子,下雨專門帶出去踩水坑,只是家長需要告訴孩子哪裡可以踩,哪些不能踩!
總的來說,小豬佩奇還是挺適合孩子看,畫面內容和諧。比如說豬爸爸和豬媽媽從來不會生氣,即使佩奇犯錯了,也是講道理引導為主,這讓我們感覺應該也要這樣子做。不過,實際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必須嚴厲的教育孩子,因為有時候和顏悅色的說他根本不覺得自己錯了,對於有一些錯誤我認為一定要嚴厲制止,比如順手拿別人的東西,翻別人的包,到處吐口水,無緣無故打人,過馬路不看紅燈等。你和顏悅色的說孩子並不會像佩奇那樣懂事明白,加以改正,畢竟動畫片是人編的,比較理想化。
我認為教育孩子沒有什麼固定標準,覺得好的我們採納,不好就放棄,根據自己孩子實際情況來吧。就和種樹一樣,你不能任由它自生自滅,但是也不能把每棵樹都修剪成一個樣子,我覺得只要保證大方向,原則性問題不走偏就好了!
-
7 # 冬天裡的狼皮帽子
我陪女兒看了幾十遍《小豬佩奇》,除了這個,其他它的她都不喜歡看。有很多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看了這部動畫片,只學會了跳泥坑,看著喬治哭,學會了哭。喬治一歲多,一言不合就哭是再也正常不過的了。我女兒每天都看,見到泥坑都是繞著走的。我所看到的《小豬佩奇》,有很多讓我深思的地方,比如豬爸爸雖然很糊塗,卻是家裡的擔當,風箏掛到樹上了去夠風箏,雖然從樹上摔下來,喬治的帽子被風吹走了,它去追帽子,雖然掉進池塘裡,但是做這些它沒有任何怨言。它會哄孩子玩,講故事,帶著全家融入到大自然等等。豬媽媽也很溫順,無論發生了什麼,永遠都是那麼開朗樂觀,從沒有吼孩子一句。夫妻兩個非常恩愛,能讓我感受到這是個有愛的家庭。整個動畫片裡也對孩子有教育和啟發意義,比如認識一些樂器,知道夜間出行的動物有哪些,野外生存的技能,朋友之間怎樣相處等等。佩奇把玩偶泰迪帶出去,總是忘記帶回家,媽媽教育她要看管好自己的東西。喬治和小夥伴玩,互相搶東西,不可開交,兩個小傢伙都哭了,智慧的豬爸爸想到了一個好主意,讓它倆玩蹺蹺板,不用爭搶,少了誰都不可以,讓小朋友知道合作才可以更開心。所以對於我個人來說,不排斥這部動畫片,畫面簡潔明了,故事情節簡單易懂,符合孩子的成長路線。
-
8 # 八零君說電影
這個我看過幾次,我家小孩最喜歡看了《小豬佩奇》這幾年非常火,很受小朋友喜歡。
、我家女兒剛2歲,一看到這個動畫片就很興奮高興,就會老老實實坐在床上看。
有時候自己很忙,沒法顧及到小孩我就會開啟這個動畫片放給女兒看,剛開始令我擔憂
的是我在這部動畫發現了一些問題。
關於這部動畫一些問題我就主要羅列了幾個點吧
第一個,就是跳泥坑了
我朋友提醒過我,不要給孩子看《小豬佩奇》: 他們家孩子現在一看到地上水坑就模仿
動畫裡面的小豬去跳泥坑,弄得全身髒兮兮的
第二個就是學豬叫
每天學豬叫!有時候還學豬爸爸睡覺的打呼嚕聲”這是寶媽們們最受不了的,可是除了
跳泥坑學豬叫之外 ,其他的多是一些小問題。
我嘗試給女兒播放其他動畫片,但這些動畫片,其實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總不
能把動畫片全部禁止吧
動畫中佩奇下雨天踩泥坑這個現象。應該在孩子看到小豬踩泥坑這個片段的時候,我們
可以趁機加以引導,讓孩子認識到踩泥坑是小豬的缺點,咱不學它的缺點。相信孩子聽
了之後,應該不會再去刻意學動畫裡面的缺點。
我們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無論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還是在孩子看動畫片的過
程中,都應該讓孩子懂得去鑑別好壞,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我覺得一味地呼籲停播
這部動畫片,或者停播那部電視劇,我覺得都是一種因噎廢食的行為吧
回覆列表
前幾年,有家長說《喜洋洋和灰太郎》的內容對孩子不好,後來有說《熊出沒》不適合孩子,現在又有人稱《小豬佩琪》教壞孩子,問題是家長還能找出更好的動畫片嗎,如果真的有,孩子們會喜歡看嗎?其實,每部影片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電視上播放的動畫片主要內容是對孩子們有益的。
好奇和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多少孩子是在看動畫片過程中受到認知的啟蒙,從語言、行為和思想性格上都受到了影響,這是個接受教育的過程,家長不可缺席,要幫助孩子去粗取精,去劣存優。
有個朋友說起他30多歲的兒子,現在一所高校任教,小時候在家最愛看連續劇《西遊記》,經常模仿孫悟空的樣子,有一天,孩子對人爸爸說:“我餓了,快給你孫爺爺拿飯來。”朋友聽後先是覺得好笑,接下來瞪大了眼睛,把兒子訓斥了一頓。孩子從那以後明白了電視的內容不能隨意模仿。同樣,看《小豬佩琪》也是這個道理,家長最好能陪伴孩子一起看,告訴他們哪些地方應該學,哪些不要學。不要簡單地抱怨影片教壞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