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冰焰火芯

    1.歷史上最早的“爸爸去哪兒”——大禹治水

    禹的父親鯀用9年的時間治理水患,最後以失敗告終。禹總結父親的經驗教訓,採取了疏通的辦法,讓洪水順著河流奔向大海。禹出門治水時,他的妻子已經懷孕。在治水的過程中,他多次路過家門口,卻一次也沒有進去。

    他第一次路過家門時,妻子正在生孩子,孩子嘹亮的哭聲傳到禹的耳朵裡雨,他很想進去看望一下妻子和孩子,可是為了儘快解決水患,他狠狠心沒有進去。

    他第二次經過自己家門口時,看見兒子依偎在母親的懷裡,禹向妻子和兒子揮了揮手,頭也不回地又去治理洪水了。

    他第三次經過自己家門口的時候,兒子已經10歲了,禹在門口摸了摸兒子的頭,和藹的說:孩子等我把洪水全都治理好,所有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咱們一家人再團聚。又帶著隊伍離開了。

    這就是歷史上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治水的故事。通過這樣的小故事,孩子們記住了故事情節,了解了歷史,對歷史產生了興趣。

    2.一鼓作氣勢如虎——曹劌論戰

    公元前684年,魯莊公和齊桓公準備打仗。有個叫曹劌的庶民,請求隨同魯莊公一同去戰場。曾經打敗魯國的齊軍,根本沒有把魯軍放在眼裡。

    見到魯軍擺好陣型,便擊鼓挑戰。曹劌告訴魯莊公,命令軍士們不准擂鼓,不准吶喊,不准進攻。此時齊兵再次擊鼓,吶喊聲震天動地。曹劌讓魯軍不要迎戰,繼續等。

    當齊軍第三次擊鼓時,將士們的喊殺聲和前兩次相比已經弱很多。于是曹劌請魯莊公擂鼓迎戰,經過齊軍前兩次挑釁魯國的士兵,早就按捺不住了,他們精神抖擻,聽到鼓聲立馬衝向前去,戰場上廝殺聲沖天而起,只是原本信心滿滿的齊軍戰鬥力好像被消耗盡了,他們漸漸不敵魯軍,被打了個落花流水,狼狽奔逃。

    雙方交戰是靠戰鼓振作士氣,第一次擊鼓士氣正盛,第二次擊鼓士氣就衰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已經消耗完了,齊軍擊鼓三次,魯軍這個成語的來歷。氣喪失,魯軍士氣旺盛,所以能夠取得勝利,這便是一鼓作氣的來歷。

    通過這個故事,孩子們知道了一鼓作氣這個成語的來歷,同時了解了曹劌論戰,初中課本中在學習這一課的時候。孩子們學起來會更有興趣,更容易記住。

    3.有能力就要展示自己——毛遂自薦

    公元前259年,秦國出兵進攻趙國都城邯鄲,如果邯鄲被攻破,趙國也就危在旦夕了。于是平原君準備親自去一趟楚國,請楚王出兵救援。平原君想要挑選20名有勇有謀的門客隨行,沒想到符合要求的只有19人。

    平原君很是失望,養了3000多門客,現在竟然找不到20個能幫助他的人。此時一個排在末尾的人站了出來:“大人就讓我來湊個數吧,我叫毛遂,來您這裡已經三年了”。

    平原君認為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錐子,就算放在布袋裡也能立刻戳穿,露出自己的錐尖,可是毛遂來這裡已經三年了,平原君卻根本不認識他,說明毛髓的才能不夠。

    毛遂說,大人以前您沒有聽說過我,那是因為我今天才把自己放在布袋裡面,如果我以前就在布袋中,那麼早就露出了整個鋒芒,而不僅僅是一個錐尖了。

    就這樣平原君帶著毛遂一起去了楚國,平原君與楚王談了一上午,楚王也沒有答應出兵救援。毛遂帶劍來到楚王面前說:“我們來跟您商量聯合抗秦,不僅是為了趙國,更是為了楚國,假如秦國吞併了趙國就會變得更加強大,那時候在攻打楚國楚國還能有救嗎?”楚王當即答應出兵救援趙國。

    回到趙國後,毛遂自薦也成為一個成語,意思是自告奮勇的推薦自己做一件事情。

    4.簡潔明白的管理規則——約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劉邦的軍隊已經取得多場戰爭的勝利,並且一鼓作氣攻破了咸陽。起義軍的將領們,誰先進入咸陽就可以稱王。

    劉邦在稱王之後與大家約定三件事。凡是殺人的必須償命,凡是打傷人的,按傷人輕重處理,凡是偷東西的,按偷竊東西的價值處理,除了這三條,其他的秦朝法令全部廢除。

    百姓們欣喜若狂,後來劉邦定下三條法律的故事,演化成一個成語叫做約法三章。這樣的小故事,把歷史和語文聯繫在一起,讓孩子們愛上歷史的同時學習了語文。

    5.開國功臣的結局——兔死狗烹

    劉邦稱帝後,四海生平,百姓生活欣欣向榮。 可有一件事,卻始終讓劉邦很糾結,楚王韓信功高震主,嚴重威脅到劉邦的統治。

    劉邦以巡遊為名,順路會見各個諸侯,到了楚地,韓信前來拜見。劉邦趁此機會派一名猛士拿下韓信,沒有動用一兵一卒解決了危難。

    鳥被打沒了,弓就可以收起來了。兔子死了,失去作用的狗就會被烹食,兔死狗烹,比喻將失去了利用價值的人殺掉或放棄。

    6.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思蜀

    司馬昭帶領魏軍攻打蜀國,毫無準備的劉禪,只能投降。公元263年,蜀漢正式滅亡,劉禪歸順魏國被封為安樂公。一次司馬昭設宴邀請劉禪,宴會上絲竹悅耳,劉禪十分陶醉。

    司馬昭特意為劉禪安排了一出蜀國的歌舞。蜀國的官員都放下了筷子和酒杯,不由得熱淚盈眶。劉禪卻一邊鼓掌,一邊說,跳的好,真好看。司馬昭滿意的笑了。就這樣劉禪在洛陽安度餘生,直到公元271年才去世。

    現在用樂不思蜀來比喻,在新環境中找到樂趣,不願意再回到舊環境中。

    就是這樣一個個歷史小故事,把上古時代到三國時代講的清清楚楚,讓孩子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了解了各個成語故事的來歷,增強了對歷史的興趣。

  • 2 # 海欽HaiQin

    曾經有一個叫做小明的男孩,他非常喜歡歷史。有一天,他在圖書館裡發現了一本神奇的歷史書,打開書本,他被吸引住了。

    書中講述了一個古老的城市叫做“快樂城”。這座城市的居民都非常快樂,因為他們擁有一種特殊的魔法力量。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一塊神奇的石頭獲得這種力量。這塊石頭被稱為“快樂石”。

    小明非常好奇,他決定去尋找這座城市。他穿越了時空,來到了快樂城。他看到城市裡的人們都戴著一塊閃閃發光的石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小明遇到了一個老人,他告訴小明,這座城市曾經面臨著困難和挑戰。但是,居民們通過互相幫助和分享快樂,戰勝了困難,讓城市重新煥發生機。

    小明決定學習這種快樂的力量。他參加了城市裡的快樂學校,學習如何用快樂的心態面對困難和挑戰。他學會了與人友善相處,樂於助人,分享快樂。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明成長為一位快樂的人。他回到了現實世界,將快樂的力量傳播給身邊的人。他幫助別人解決問題,鼓勵他們保持積極的心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快樂是一種強大的力量。當我們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樂觀的態度,我們就能戰勝困難,創造美好的未來。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快樂都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財富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傳承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