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一老沈一

    因為,只有在社會學、人類學建立之後,才形成“民族”的概念,於是也有了專門的民族學。

    漢族,原來被稱為“漢人”。

    其實,“漢人”之含義,與“漢族”含義,並無大的出入——“漢人”就是民族名。

    而“漢人”的稱謂,又一定是從西漢開始的。

    《史記》和《漢書》,都詳細記載了漢朝的興起。

    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10年,陳涉吳廣起事於陳蘄,號為“張楚”。

    劉邦亦起兵於沛,號曰沛公。後來,受楚義帝熊心命,與項羽分兵入關攻秦。

    劉邦先入秦都咸陽,約法三章,盡廢秦苛法。

    項羽後入關,佔據關中,自立為“西楚霸王”,轄九郡;又封劉邦為“漢王”,統領巴、蜀、漢中,都南鄭。

    這是劉邦與“漢”結緣的始因。

    之後,劉邦先定三秦,再於項羽征戰,相持五年,遂敗項羽。

    劉邦即帝位於今山東曹縣、定陶北的“氾水之陽”,國號“漢”,即為“西漢”。

    劉邦與項羽苦戰五年,史稱“楚漢相爭”——一個是“西楚霸王”,一個是“漢王”。

    劉邦獲勝,定國號為“漢”,是水到渠成之事。漢王,已經有了足夠大的影響;漢王稱帝,何可不以“漢”為號。

    從起兵開始,蕭何就是劉邦的高階謀士。他非常贊成以“漢”為國號,說:“語曰天漢,其名甚美。”

    這說的,是《詩.大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之句。“天漢”“雲漢”“銀漢”,皆指天河。

    西周,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統”。

    秦始皇滅六國,是第二次。

    無奈時間太短,十幾年後,就被劉邦“照單全收”了。

    黃仁宇先生,稱秦漢是中國的第一個“帝國時代”。

    劉邦在位十二年。其後經過“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達到西漢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極盛時期。

    至少在這個時候,域外之國,已習慣於稱“漢”和“漢人”。

    在此之前,最早,中原王國稱自己為“華”、“夏”或“華夏”,稱周邊方國或族群為“蠻”、“夷”、“戎”、“狄”。

    戰國時,秦、楚、齊、燕、韓、趙、魏等諸侯國同稱“諸夏”,稱周邊,仍為“蠻”、“夷”、“戎”、“狄”。

    秦統一後,曾被稱“秦”,可惜時間太短。

    漢代則不同。

    西漢,從公元前206-前7年;東漢,從公元25-220年。四百年“大一統”帝國,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發展的同時,民族認同和融合,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兩漢影響太大,後面不少“列國”,都自封為“漢”。

    劉備,稱是漢中山靖王之後,立國號為“漢”,史稱“季漢”或“蜀漢”,221-263年。

    西晉時,劉淵曾稱“漢”,後改“趙”,史稱“前趙”,304-329年。

    東晉時,李壽稱“成漢”,亦稱“後蜀”,311-347年。

    五代時,劉知遠稱“後漢”,947-950年。

    還是五代,劉崇稱“北漢”,951-979年。

    依然五代,劉隱稱“南漢”,917-971年。

    儘管上述各個政權存在時間都不很長,但一是進一步延續了兩漢的影響;二是進一步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與對“漢人”的認同。

    “民族”,是人類社會共同體形式之一;是在經歷了原始群、氏族、部落的碰撞融合之後,形成的更大人之“群落”。

    一般類說,“民族”,指在一定歷史階段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共同文化特點基礎上的共同心理的穩定共同體。

    “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文化” 和“共同心理”,基本上是“民族”的組成要素。

    現代意義所說的“漢族”,就是至少從一萬至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共同生活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使用漢藏語系語言,經歷了各個階段的共同經濟生活,具有共同的文化和由此長期形成的共同心理的“社會共同體”。

    儘管期間有多次朝代更迭,名稱也不同,但從漢代打下的“大一統”局面和奠定的文化基石,包括祖先崇拜,始終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同。

    “漢族”,如前所述,最早不用這個名稱。漢代以後,被稱為“漢人”。近現代,以“漢族”作為自己“族稱”了。

    “漢族”,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經過了多次民族融合,體現了偉大的包容性。

  • 2 # 島主歷史觀

    漢族之所以叫漢族,不只是源於漢朝那麼簡單,其背後隱藏的文化底蘊,才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精神核心。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那麼,漢族為什麼叫漢族?這個“漢”字緣起何處?本意是什麼?知道答案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漢”篆書書法)

    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所以我們先來說說華夏和華夏族。研究可知,這更是一個有文化底蘊的稱謂。

    “華”與“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最早的時候,“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夏”即是“華”,所以“中華”也稱“中夏”。孔子也把“夏”與“華”視為同義詞,《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夏”和“華”就是完全相同的含義,均指中原正統。

    (華夏圖騰: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太陽和月亮分別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

    大約從春秋時代開始,中中國人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古籍經典中,“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是中原地區的民族,還是邊遠地區的民族,都歸順於周武王。

    古代中原地區自稱為華夏,稱四方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其實就是在強調自己的正統地位。

    (華夏與四夷的大致示意圖)

    必須強調的是,華夏一詞,如今早已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深一層的價值在於文化積澱與文化認同。

    唐朝經學家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有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種解讀完美詮釋了華夏民族的文化核心——中國有服飾之美,故稱“華”,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

    這也是為什麼有說法認為“明亡之後無華夏”——明朝滅亡後,滿清統治者強迫中原百姓剃髮易服,從此再無服章之美,華夏,休矣。

    (漢服之美)

    再說說華夏族後來為什麼改稱為漢族。

    秦朝短命,漢朝才是中國第一個建立起民族自信的大一統王朝,享國407年,共歷29帝,一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道出了大漢王朝的霸氣與強盛。中國人以漢朝為傲,故自稱為漢人。

    與此同時,中國的主體語言叫做漢語,中國的通用文字叫漢字,中國的傳統服飾叫漢服,這一切,也都是源於對漢朝的民族認同。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最早出自西漢名將陳湯之口,見於《漢書·陳湯傳》,後來演化為“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漢族、漢語、漢字、漢服,全部緣起於漢朝,這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其中這個關鍵的“漢”字又是什麼意思呢?

    《詩經》有言:“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又道:“倬彼雲漢,昭回於天。”曹操亦有詩云:“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說文解字》明確記載,“漢”最初的本意即為天上的銀河。

    另外,“漢”在天指銀河,在地則指漢水(今漢江)。漢水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因為與銀河夏季走向一致,所以被譽為“地上的銀河”,故得漢水之名。

    (劉邦與呂后劇照)

    後來,泗水亭長劉邦發跡於漢水邊的漢中,經過三年伐秦、四年滅楚,問鼎天下,建立了全新王朝,遂定國號為“漢”,即是對發跡地的永久紀念,也表達了大漢王朝的美好祈願——希望漢朝像天上的銀河一樣,永恆不滅,燦爛輝煌,直到千秋萬代。

    綜上,漢族之所以叫漢族,緣起於對漢朝的民族認同,而“漢”的本意是銀河,寓意我們漢族就像銀河一樣,浩瀚永恆,我們漢族人就像星漢一樣,熠熠生輝。

    (本文完~)

  • 3 # 姞雪心

    民族的源頭,是地域概念

    民族本質上,是基於地域經濟、地域環境因素,形成的文化概念。

    引用一個國外流行的三重自我,來定義“人”的話。

    生物基因上的人(自我)。環境文化上的人(自我)→民族人生目標和價值實現上的人(自我)。

    民族,就是環境文化上,相近人群的集合。

    如果,各位有去了解過,最新的基因研究成果,就會知道這樣一個事實。

    人,無論外表看起來有多麼不一樣,人之所以是人,核心基因,沒有任何差別。

    (甚至可以追溯到同一個祖先)

    而人的基因和達爾文進化論中的猿猴有巨大的、根本性的差異。

    也由此,達爾文進化論已被推翻。

    人生來就是人。

    有進化,也是在人的基礎上不斷進化。

    而推動進化,導致外貌膚色不同的,是基於環境因素,所產生的微量基因突變。

    這些微量基因突變,佔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也非核心基因突變,人類的核心基因依舊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人類,至少在基因學上是完全平等。

    故而,所謂民族,可以看做是,基於地區因素產生的,人類文明中的微量基因突變。

    漢族的源頭,是華夏九州

    我們都知道,上層建築,建立在經濟基礎上。

    所以,一個地區的經濟模式,決定了文化。

    華夏文化的經濟基礎是農耕,及以農耕為依託的手工業(比如養蠶紡織,比如伐木建造房屋)。

    以現有史料來看,華夏的農業,在夏商時期,就已經開始進入精耕細作的時代。

    在這樣一系列的積累下,形成了華夏文明。

    而漢族,就是歷史時期上,對華夏文明的代稱。

    這與漢朝的大一統有關,在漢朝之前,有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分裂期。

    這些諸侯國,雖然割據一方,但經濟基礎並沒有太大變化,文字之間,彼此有差異,但還是有共同的底本。

    秦朝雖然做到了“書同文,車同軌”的大統一,但由於苛政,最終為漢所取代。

    漢朝奠定國家穩定後,開始向周邊諸國派使者,進行交通,比如張騫出使三十六國。

    自此,漢人替代華夏,稱為一個國際稱呼,所指概念其實是,指中原王朝治下所有的人。

    就好比今天,中華民族=中中國人。

    戰爭擴大,漢人被窄化為漢族

    由於漢朝佔盡天時地利,既是漢朝滅亡,漢人的稱呼依舊延續了下去,並長期指代中原王朝的統治。

    大約在兩晉南北朝時,北方民族南下入侵。開始仿照中原王朝建國。

    這些北方民族建立的國家,或多或少採用了中原王朝治理國家的手段,吸取儒家文化,漢人文化。

    這並非是儒家文化、漢人文化有什麼特別了不起。

    最重要的是,這些國家的經濟,還是以農耕為支柱,同化是必然的。

    由於戰爭從中原爭霸,擴大為古代國際戰爭。

    這時,漢人這個概念便被逐漸窄化,變成了漢族。

    到了元朝時,元朝統治者,有意無意地嘗試,改變農耕經濟模式。

    比如把耕地做牧場,比如嘗試發行紙幣。

    與經濟措施相配合的,便是所謂的四等人制

    這類以民族論等級的做法,和印度的種姓制,本質上都是把人分等級,固化階級的一種手段。

    這種逆規律的做法,很快讓元朝統治者嚐到了惡果。

    所以,民族論等級,歸根結底是封建社會中,固化階級的手段之一,而非唯一。

    如果去除這些階級固化的內容,所謂的民族政策,其實應該歸屬到地區政策。

    用來協調地區發展的不平衡。

    比如同一貧困地區,在那個地區,無論什麼民族的人,都會有困境。

    這些困境只有分特別困難的、普通困難的、不困難的,並不分民族。

    而經濟以外的上層建築,諸如文化,當然應該是隨時代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比如漢族自身,就主動淨化了許多不良封建教條。

  • 4 # 四川達州人

    中國古代沒有現代民族概念。但是我們有文化區分——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就是說,我們信奉的是文化與文明,而不是血緣——夷狄人進入中原,只要他學習與遵守中原地區的禮儀,則夷狄就是中中國人了。反之亦如是。

    到了秦朝,我們自稱秦人。到了漢朝,我們自稱漢人。唐、宋、明,亦如是。

    自此,我們才自我定義為漢族!

  • 5 # 努力奮鬥去爭取勝利

    有些文獻資料中寫到,漢(Han)即可汗,皇帝意思,比如成吉思汗等,所以可以理解為皇帝族。特別是世界很多民族都有一定的含義。

  • 6 # 靜篤不二

     漢族,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中中國人口最多、分佈最廣的民族,漢族的由來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相傳黃帝打敗炎帝后,兩個部落漸漸融合,形成了統一的華夏族部落,隨後中原地區的人便以華夏族人自稱。漢高祖劉邦在統一全國後,建立了強大的漢王朝,後來經過漢武帝的努力,漢朝的經濟文化達到了鼎盛。從此,漢朝人與各地少數民族的溝通逐漸頻繁,大量漢人到其他地區進行文化交易活動,而那些少數民族便把這些來自於漢朝的人統稱為漢人,從此,華夏族的後裔便逐漸以漢族人自稱。

  • 7 # 淙淙莽莽

    這個要從秦始皇說起,秦始皇滅六國而一統,又統一文字和度量衡,統一的封建王國開始。但秦朝壽數太短,就被漢朝取代了。秦朝滅六國、漢朝取代秦朝,是經歷了長期全國性的戰爭後實現的,人口結構發生了轉變。

    國家安定後,實施分封制 ,原先以部落族群生活為主慢慢向以家族為中心的轉變。漢朝經過幾代人修生養息之後,國家富強,開始向一切敢於試圖侵略自己的敵人開戰,把強大的匈奴打到四分五裂,部分西遁,部分歸降。一直到西域,使得絲綢之路開始暢通,中外貿易開始頻繁。喊出“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國際口號,這一口號隨著絲綢之路傳向西方,外中國人稱我們為漢人,為了區別於其他少數民族,就稱作漢族了。

    從這段歷史看來,所謂民族,最早是從群居部落而來,主要是生活習俗、語言、文字、文化認同這幾條的區別,這幾點慢慢統一了民族就融合了,漢族的強大就在於包容。

  • 8 # ma馬建周

    漢字有水有草有男丁,中間方正為漢字,漢朝集聚東方力量開拓了西部及絲路,完善了文化政治和完美人格,重道尊儒,是中國重要開拓時代,國強而不奢,如天上銀河光照四方,縱衰而餘威震懾四方,漢族源起漢朝成為後人榮耀。

  • 9 # HcMjFH

    始於劉氏,漢高族劉邦,秦亡漢興,傳四百多年,華夏民族是前稱,炎黃子孫是統稱,五十多個民族,中國人包容,大度,各民族互相尊重,各民族生活,信仰,習俗,又取之包容,大度,文化,禮儀,生活,習俗,語言,正義,這就是民族代稱,本民族獨有的語言,服裝,禮儀,這是漢族人,認知有限,勿回覆

  • 10 # 六十億分之一

    雖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開始稱自己為漢人的,但是個人感覺,自漢以後無論是小國,還是像隋唐這樣的大帝國。歷代統治者都在心裡承認自己是“漢人”,只是國家不稱之為“漢”。但是大家(包括統治者)都以自己是“漢”的後裔(不是劉姓)為榮,大家都以是“漢人”來表示自己是合法“繼承帝國”的。之所以滅了上一個帝國,是因為上一個帝國的統治者太殘暴了。他(新的帝國統治者)只是替天行道,行使自己作為“漢人”的權力,從而使“漢人”統治繼續下去,使“華夏帝國”繼續統領天下萬民!

  • 11 # 月亮心888

    一、現代民族概念及民族主義均源自西方。

    舉例來說,英格蘭民族,源於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魯撒克遜等部落征服不列顛,然後把留下不列顛的原羅馬人變成奴隸。經過漫長的黑暗時期,經過長期的基因交流與經濟與社會活動,盎格魯撒克遜部族統治地區形成英格蘭民族。就象我們春秋戰國一樣。只不過,西方沒有出現中國百春秋戰國那樣的“世界大戰爭”,所以西方各國形成了殘留部落血統的民族與民族國家,這些民族和民族國家的特點(與中國比)是,小而血緣緊密(存在部落或種群血緣)。

    二、漢民族的前身是華夏血緣部族貴族,其人口主體是作為奴隸的“黎民”和“百姓”。中國經夏商周的發展,也發展成西方羅馬之後的國家和民族形態,而且與西方一樣,各國貴族均系一個主體部落民族(中國是華夏人,西方是日耳曼人)。如果沒有春秋戰國的這場“世界大戰”,中國目前的民族構成將與西方一樣,形成所謂血緣民族和民族國家。

    夏商周奴隸制在漢民族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在於,華夏部族的先民作為奴隸主,透過基因交換和社會經濟與政治活動,將當時中國大地上的“黎民”和“百姓”從異族變成了與華夏部族相似語言和文化的民族。即奴隸接受了奴隸主的語言、文化、信仰及血統。這一過程是在各封國內部完成的。華夏貴族的相同血緣,保證了各國文化雖然有差異,但大同小異。所以,各奴隸制封建國在漢民族形成中的最大作用,是把原中國大地上的異族先民變成了華夏血統民族成員。這個過程是漫長的,痛苦的,也是漢民族形成的最偉大主要的階段。

    三、漢朝是漢民族實現統一的階段。春秋戰國經歷無數戰爭,各封國在相互戰爭與交流中,完成了經濟與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經過無數生死決戰,各封的華夏貴族士兵均大量戰死。最後,以“黎民”和“百姓”為主力軍的秦國統一天下,為漢民族最終形成創造了主要條件。唯一剩下的,是秦國的統治者仍然是貴族。漢朝建立為漢民族形成掃除了最後的唯一障礙,即將天下的所有血緣貴族徹底剷除。這樣,在漢朝,主體人口中,沒有任何一個集團是有著部落血緣的部族,大家都是“黎民”和“百姓”;那些曾經的華夏貴族們也變成了與“黎民”和“百姓”相同身份與地位的人。所以,漢民族的特點是:大家身份與他們相同,要麼是奴隸上升為平民,要麼是貴族下降為平民。漢朝在漢民族的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在於把統一的國家固定化,防止了封國的反彈,防止了貴族們的復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錄取通知書附帶的家庭條件調查表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