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渤海新人

    作為一個在國有銀行工作多年、至今仍在堅守崗位的人,說一下身邊從銀行辭職的人的目前結局。

    (一)第一種人,本身有關係、有背景、有資源,轉身投入地方銀行或股份制銀行,發財了。兩個例子。劉某,其父為副縣長,轉身MS銀行,靠拉財政存款,年工資收入不低於50萬元。呂某,本為客戶經理,有社會資源,轉身某股份制銀行,營銷了一個總投資額近8億元的專案,幫助該股份制銀行營銷貸款2億元,按照營銷貸款獎勵工資計價辦法,一次性獲得獎勵工資200萬元,相當於其在國有銀行20年的工資收入總和。

    (二)第二種人,辭職前已考上公務員。到新工作崗位後,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遠遠優越於國有銀行。這是非常成功的。但這是少數。

    (三)第三種人,有能力、無資源、無背景,頭腦發熱,意氣用事,因為職場不順,不能提拔,賭氣辭職到地方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後,遭罪了。孫某,某名校研究生學歷,辭職到HX銀行後,雖然安排了科級職務,但是營銷任務實在太重,存款、貸款、基金,由於沒有資源,完不成,天天被排程,天天挨批,無奈再次離職,目前仍在求職中,對於當初從國有銀行辭職,後悔不已。

    (四)第四種人,有能力,但自律能力差,辭職到地方銀行後,自認為擺脫了國有銀行束縛,一旦有了職務和權力,放手大膽幹,追求所謂金融創新和效率,違規決策,盲目放貸,搞冒名貸款,非法集資,到期收不回來,被追究責任,有一人甚至進了監獄。

    總結一下,在國有銀行工作,雖然有諸多不順,如工作辛苦、加班加點、圈子文化盛行等,但如果你沒有資源、沒有關係、沒有社會人脈,最主要的是如果你對辭職後的下家工作沒有十足的把握,那麼請你不要盲目辭職,不要意氣用事。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講,地方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工作環境更惡劣,唯利是圖,沒有規則,認業績不認人,沒有公平和照顧一說,沒有人情味。

  • 2 # 共城搬磚人

    我老婆以前就是銀行職員,所以我還是瞭解銀行的工作的。我老婆當時也不是四大行,只是我們當地的村鎮銀行,外面的人都感覺銀行的工資高,朝九晚五,福利待遇好。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首先銀行的工資收入倒是還行,至於朝九晚五純屬扯淡,早上要開早會,而且要接箱,基本上早上需要早早地就去上班,晚上雖說五點不辦業務,但是需要將一天的業務理一下,然後等保安公司來接箱,然後才能回家,一般一般也都比較晚,而且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大過年都放假,銀行還需要讓你上班。隔一段時間單位還要趁晚上下班了開會培訓!有時候存款業務壓力還比較大,親朋好友可能都要打電話讓他們存錢,工資收入與你拉存款的業務成正比。雖然整體來說銀行的收入和福利待遇還行。但是受不了上班早,下班晚,而且大過年的還要上班自己存款業務的壓力。我媳婦還是於2018年辭職了,離開了銀行的工作。現在經過我的介紹,進入了一家保險公司做車險續保,每天業務壓力也沒那麼大,雙休,而且節假日正常休息!早上八點半上班,下班也算比較按時,除非是碰見搞活動時下班晚點。期間也考了幾次公務員,但是最終還是沒能上岸!現在也就放棄了,安心的做自己的車險續保工作!

  • 3 # 行長吹牛吧

    我是基層銀行小行長,我見過太多同事離職了,我回憶回憶都去哪裡了

    1、創業,在我有限的閱歷中,大部分同事離職都是創業去了。大部分創業還挺成功的,當然也有失敗的。從事營銷類創業中,我覺得大部分銀行離職的人都是成功的,畢竟銀行的營銷套路對大部分行業都是降維打擊。

    2、考單位上岸去了,記得早年有說好男兒一不進銀行,二不進單位,因為公務員與銀行實在是太穩定,或是說太難升職,容易使人安於現狀無心奮鬥。所以許多人既然不想奮鬥就乾脆躺倒去做公務員,安穩到老。當然更多原因是現在銀行實在壓力大,價效比不高了,大家承受不住跑了。

    3、去了保險、證券、信託、網際網路金融等金融相關公司了,反正與銀行從業有掛鉤嘛。許多離職去了類似公司的似乎都很賺錢,最近就有一個私人銀行部的老總去了證券,據說第一個月的業績績效就能拿幾十萬,羨慕啊。

    4、進去了,就是你理解的那種身不由己的進去了或是跑路了。銀行也是高風險行業,搞得不端正,出事概率很大。

    5、在一個普通公司,過平淡的生活。許多人承受不住銀行的壓力,或是說不合適銀行,找個普通公司,平平淡淡養活自己,也挺好的。

    反正吹牛不上稅,就這樣吧

  • 4 # Bank民工

    唯見新人笑,誰憐舊人哭。

    銀行業目前就是這麼的情況,每年在不斷的招人,吸收新鮮血液,每個人都興致勃勃的加入。同時每年也大批人才流失,補充到了其他各行各業裡,帶著遺憾離開。

    已經在銀行待了七年多,見證了很多新人慢慢變成舊人,也見證了很多人的離去。一般來說,從銀行辭職的人都去了這些地方。

    1、其他銀行或者金融機構。

    別人家的單位總是感覺會更好一點,在自己單位覺得晉升無望的人,或者對工資收入不滿意的人,在其他銀行或者金融機構丟擲橄欖枝的時候,會毫不猶豫的跳槽,常見的就是同業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

    2、事業單位、公務員。

    銀行的工作和想象的差距太大,而能考進銀行的人,大部分行測也不差,因此乾的不順心的同事會選擇考公務員、事業單位,考中了就撤。

    3、人民教師。

    銀行海納百川,什麼專業的人才都會吸納。而有一些同事本來大學就是學習英語、數學、政治什麼的,在銀行呆膩了就會選擇去考老師。

    當然,還有一些同事會選擇自主創業,IT人才進軍網際網路金融等等。總之,在經歷了第一份銀行工作以後,大家都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 5 # 快樂小飛魚

    作為一個從銀行辭職的,也經歷了好多從銀行離職的同事,我就說一說銀行離職後能去那裡。

    一般從銀行離職有以下原因:

    1、工作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壓力大,工作時間長,基層員工現在整體每天工作時間都在接近10 個小時,中午基本就能吃個飯,根本沒有休息時間。加上晚上下班後還總培訓開會,長此以往確實有很多的壓力,這也導致很多應屆生入職不到半年就感覺與想象的不一樣,就決定離職了。

    2、薪資待遇問題。雖然銀行目前整體薪資較其它行業還有些優勢,但相對於有客戶資源的人或許有時候感覺付出和收入差距很大。同一個行內收入差異大,分配不公,薪資不透明等。會讓有能力的人隨時離職。

    離職以後選擇方面:

    我目前是在一家從事網路貸款機構工作,雖然工資和以前比少了點,但工作環境和壓力也小了點。

    其它同事,有去了財富或者基金機構,還有去了網際網路金融機構,也有轉行當老師,去小貸公司等與金融相關的機構。我想既然決定離開銀行這個行業,就是認真考慮過的,雖然銀行工作相對還不錯,可還是要找到那個自己喜歡又不斷努力的工作,決定了就去嘗試吧。

    銀行出來找金融相關的工作還是沒有問題的

  • 6 # 金融觀點Y

    現在一提到銀行,普遍都說壓力大,想辭職,這是一種正常現象,畢竟銀行現在壓力是真的大啊,如果說銀行的話,國有銀行壓力偏小,但待遇偏低,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壓力大,但待遇與業績掛鉤明顯。如果從崗位來講,櫃員壓力小,但是時間非常不自由,客戶經理壓力大,但是更加靈活,掙得也更多。

    我身邊同事的孩子在銀行工作的還真不少,除了一些沒有辦法正在苦苦掙扎的人外,好多人已經選擇離開,有的正在籌劃離開,當然我說的有點絕對,我身邊的一些同學還在銀行工作的好好的,我覺得跟家庭背景也有一定關係。那麼他們都去哪了?

    第一種,去了企業工作,比如我從銀行辭職後,我選擇與我的專業對口的工作,選擇了國企財務崗位,待遇和壓力都比銀行低一些。有的去了金融公司、保險公司、小貸公司或者融資租賃公司,畢竟本身就是學金融的,有銀行工作經歷,這些企業還是比較喜歡銀行人的。

    第二種,考上了老師等事業單位,現在老師崗位又成了熱門,工作時間短,壓力小,待遇還不低。不過競爭比較大,需要參加事業單位統一筆試和麵試,還是比較難進入的。

    第三種,考上了公務員。公務員一直都說是鐵飯碗,壓力小待遇高,所以好多銀行人都在考公務員,畢竟對比銀行工作壓力,公務員壓力還是很小的,但是待遇要低於銀行。

    第四種,自己去創業了。在銀行掙了不少錢,攢了一些積蓄,選擇自己想幹的一些行業,開始了自己創業之路,但是決定走這條路還是要謹慎啊,畢竟創業難,失敗的的概率比較大哦!

  • 7 # 職場參謀官

    一直以來,在銀行工作是很多年輕人所夢想的崗位。而近年來,銀行離職的人員是越來越多。即使是一些在崗的銀行員工也覺得越幹越累,想嘗試著換一份其他工作去做。導致銀行辭職的員工越來越多的原因主要有二個:

    一方面,現在的銀行上至行長,下至櫃檯職工,都有考核指標。可以説,銀行員工現在的收入與其業績掛鉤,每月的月底要考核、每個季度要考核、每年的年底還要考核,而對於完不成任務的職工,收入就會減少。這無疑給銀行員工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很多沒有背景、完不成任務的員工,只好選擇離職。

    另一方面,過去各家銀行以有多少物理網點為榮,網點越多,説明實力越強。但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迫使銀行減少網點,把95%的業務都搬到了移動網際網路APP上。而且為了節約成本開支,提高業績水平,銀行通常就開始大幅減少傳統的物理網點,並且還配備了更多的智慧化ATM機,這就導致銀行必須要裁撤大量的基層職員。

    第二,有些銀行的中層幹部被辭退後,就去房產公司,因為他們熟悉房貸方面的業務和相關法律法規,一般國內知名的房產公司,都會聘請銀行離職人員充當業務員或經理。雖然,房產公司有高額的業務提成收入,但是辛苦程度要遠比在銀行工作時要大得多。

    第三,還有一部分銀行職工去也保險公司工作,因為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而且保險業與銀行業都屬於金融行業,所以銀行職工離職後肯定會進入這個行業。只不過,對於業績好的人來説,保險公司是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但是對於多數業績普通的人來説,能在保險業混口飯吃也實不易了。

    第四,還有一些銀行高級別的工作人員在離職後,被基金公司、小貸公司、資產抵押公司給聘請過去,當高階職員了。我就認識一個姓周的銀行高管,他被某民營小貸公司聘請為高管。現在很多民企老闆不懂得經營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但要獲得小貸公司的金融牌照又相當不容易,於是就需要這些銀行離職的高管幫他打理業務。

    第五,一些銀行的理財業務員在離職之後,憑藉著自己在銀行的人脈,到理財公司去當中層幹部了,反正帶過去的都是原來的銀行客戶資源。而理財公司的老闆往往也都很重視這樣的人才。所以,銀行理財業務員大多跑到理財公司去工作了。

    2.選擇繼續讀書

    在某股份制銀行幹了三年半的桂圓,年薪10萬+,中部某大城市,每天的繁重加班跟無限期的吵架糾結最終耗幹了我所有熱情,裸辭,考上了日本某知名私立大學的修士,雖然研究生並沒有學到什麼實在的東西,現在在東京某基金研究所打工,邊掙錢邊讀書,雖然沒有了穩定的工資,但是生活比之前要快樂無數倍,重要的是看的到希望,就可以了。

    3.繼轉戰至非銀金融機構

    我在一家國有行度過了職業生涯最初的九年,從總行業務部門新人到骨幹,再到海外分行外派再回國,可以說除了沒有晉升,這條職業道路已經是讓很多基層銀行人羨慕的。

    我發自內心感謝這家銀行,它無愧於最佳僱主的稱號,戰略性投入不少、薪酬福利夠用、資源完備、管理規範、重感情;我也非常幸運一路走來遇到的領導都很有能力擔當,跟著他們我學到很多。

    說到底換工作之前應該想明白三個道理:

    二是要做好換工作之後混得更加不如意的心理預期準備,並預設如果真發生這種情況了下一步該怎麼走;

    三是換工作最大的摩擦成本來自於新的工作環境帶來的改變和挑戰,會讓你有重新學習和適應的壓力,要給自己耐心和鼓勵,也要抓住機會盡快證明自己。

    下面的幾個去向跟銀行比較接近一些,更容易找到工作。

    1、到其他銀行去

    如果你自己有能力有資源,可以到一些小銀行去從事管理工作,這個是目前很多從銀行辭職出來的重要去向之一,比如很多人在股份制銀行裡面做客戶經理,帶著一定的客戶資源到一些小銀行任職,就可以當上部門的負責人甚至副行長之類的。

    2、自己創業

    在銀行工作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資源,大家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去創業,比如我認識的好幾個人都是從銀行辭職出來之後自己創業的,大部分從事的行業都是金融服務或擔保行業。還有的人直接利用對某個行業的熟悉直接搞起了實業。

    3、到其他金融公司去

    目前社會有很多金融機構,比如P2P,小額貸款,擔保公司,網貸等等,這些公司跟銀行的工作比較匹配,所以也是很多人的工作去向之一。

    4、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

    銀行的工作很累,各種任務,各種加班讓人喘不過氣,如果你追求的是比較穩定的工作,不希望太累,只希望朝九晚五,那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前提是自己得有能耐。

  • 8 # 令箭荷花感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一下。

    家裡人就有在銀行上班的,認識的幾個朋友也有在銀行上班的。先說一下他們的情況。

    如果在管理部門,並且當上了部門的小領班,說實話日子還是過的很愜意的,但是如果處在視窗或者具體的操作部門,那幹起來真是亞歷山大。現在大家對視窗服務印象非常不好,埋怨排長隊,態度差,一片罵聲,其實只有視窗人員瞭解其中心酸。那是上面領到的安排,具體原因不知道,反正各大銀行都是那種情況,視窗崗位就設定那麼多,導致排隊的急,有火衝櫃員發。視窗人員一天的勞動量很大的,還要面對收付出現差錯的風險,家裡人原來就做過視窗服務,一天下來非常勞累。另外即使不在視窗工作,但是是做具體操作工作的,比如負責看管金庫的,勞動量也不小,看似是有雙休日,但是雙休日的下午還要定時定點去金庫,總之基層操作人員真的很累。

    然而,以上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銀行的拉存款任務,這個真是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每月都有存款任務,任務達不到就要罰款。管理人員還可以,平時清閒,接觸上層社會的機會多,認識的人多,有時間也有資源去拉存款,而基層工作人員天天在下面幹活,接觸的人也少,到哪裡月月去拉存款呢?這樣就導致了很多人幹不下去了的念頭。

    但是銀行做為現在的社會來說,也算是一個比較體面的工作了,最起碼五險一金還有各項福利保障還不錯,要想轉行,除非自己有能力,去考公務員進入事業體制,或者轉入民營銀行,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就轉到了我們地級市的一家民營銀行,大家明白的,那種銀行人浮於事的情況比較輕,並且工資要比國有銀行高的高。

    除了上面兩種情況外,感覺不到他們願意辭並且願意幹什麼樣的工作。

    幹什麼都不容易,外表光鮮的內在可能是晦澀的。三百六十行,別管什麼行業,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各有各的難處。大家有沒有同感?

    且行且珍惜吧。祝各位網友工作踏實,生活順利。

  • 9 # 娘_們_兒

    很多人都覺得銀行穩定,工資高,這都是因人而異的。沒有後臺,沒有資源的人,真的很穩定,一線櫃員做10年都沒機會上去的人比比皆是,然後各種考試,各種開會,各種保險基金理財的培訓和會議,做2休1或者做3休1,即使是做5休2,也是工作每天10小時以上的,沒有加班費,逢年過節,也是一樣!除掉七七八八的扣費,一個月拿到手有沒有3000元要加個問號。然後銀行還在不斷的招人,跟著這些10多年的老櫃員身邊的小年輕,心思都不在這個一平方米的櫃檯上,業務不精,態度冷淡,他們只想快點熬過這一年,就可以去其他部門了,而他們的師傅們,還是繼續勤勤懇懇的為大眾服務,既然知道新員工就是來打醬油的,將來說不定哪天就變成領導了,也不會怎麼凶他們,客客氣氣的。為什麼老櫃員越做越老呢?因為這麼多年,除了做做業務,其他技能真的是沒有,另外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文憑,不要說去考,去努力啊,這種話,老櫃員都有家庭有孩子,10個多小時的工作真的已經很精疲力盡了。。。

  • 10 # 樑振

    做下游行業,小貸公司,房地產,保險,證券,其它相近平臺,五花八門,各不盡然,有做得成功的,也有草草收場的,更有落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沃爾沃v90最低配和奧迪a4價格相同,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