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夏天的風

    美國使用華氏溫度,這個提法確實挺有深度的。這個問題既牽扯的歷史,也有美國文化特色的特點。

    先按照國際計量組織所規定的,計量單位標準來說。世界上用的計量單位有三種,及攝氏溫度、華氏溫度還有開式溫度。用公制的國家基本上都用攝氏溫度,英聯邦國家以及美國基本上都使用華氏溫度。開氏溫度溫度一般用來作為天文考察以及計算,還有工業生產中使用的。

    對於美國使用華氏溫度的特點,這要從美國特有的計量單位使用來說起。

    實際上美國不僅是溫度標準,使用與國際標準不相同的華氏溫度,美國其他的各種計量單位基本上也是按照自己的標準來使用的,與世界上其他大多數國家都不相同。如美國度量衡中的普式爾、加侖、盎司、英尺等等,美國是一直堅持自己的標準。

    實際上在歷史上其他國家多多少少也受到了這種影響,如武器口徑就是如此。列各國標準通用武器口徑7.62毫米,在英制單位中就是0.30英寸。美國m11911式手槍的口徑是11.43毫米,但其設計的口徑單位應該是0.45英寸,在世界各國的武器口徑標準也都是在這種基礎上一直沿用到如今。

    但是美國這種特有的計量單位往往也會給自己甚至與使用美中國產品的其他國家帶來麻煩,如美國國內的產品,與其海外分公司及出口產品,其計量單位標準就是不一樣的。這使得容易發生因為誤識別計量單位造成的麻煩,甚至嚴重後果。

    如美國的高度計量單位並不是使用公制國家的米而是英尺,三英尺與米的換算單位是三英尺約等於一米。在二戰以後,美國因為其高度發達的航空航天工業,其飛機產品推銷到了全世界。但是美國飛機上的儀表高度單位以及飛行速度單位,都是英尺與英里。這就導致了同時配備有使用公制計量單位飛機的國家,以及使用美中國產品的國家飛行員在同時使用兩種飛行器的情況下,容易發生誤判。歷史上曾經不止一次有過飛行員,因為駕駛使用英制單位的飛機,因為誤判了飛機儀表上的資料,導致空難發生。

    1983年,加拿大航空公司剛購入的一架波音767飛機,在加油時因為加油員誤判了計量單位,導致飛機沒有加滿油就滿載乘客起飛,結果是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因為油料耗盡,不得已在途中緊急迫降!幸虧飛行員處置果斷經驗豐富,飛機雖然受到了損傷,但是沒有造成嚴重的後。

    近些年來,由於包括在中國在內的非英制國家,經濟水平越來越高,這使得以美國為首的英制國家,其計量單位使用範圍受到了壓縮。估計在不久的將來,美國恐怕也會逐步放棄英制採用公制。

  • 2 # 艾伯史密斯

    目前世界上僅有五個國家和地區還在使用華氏度,美國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原因是美中國人有種根深蒂固的“優越感”,不願意接受公制單位,所以華氏度才一直延續至今;華氏度屬於英制單位,而溫度的公制單位是攝氏度,實際當中華氏度的使用並沒有攝氏度方便。

    在英制單位和公制單位的使用上,美中國人是吃過大虧的,1998年12月NASA發射了“火星氣候探測者號”,並於1999年9月進入火星軌道,其實前面一切都很順利,可就在不久後探測器的一次變軌中突然失聯了;調查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原因是火星氣候探測者號上的系統,使用的是英制單位“磅”,而地面人員的變軌資料使用的是公制單位“牛頓”,使得探測器進入的軌道比預設的低很多,導致探測器因為火星大氣壓而瓦解,2億美元的專案打了水漂。

    華氏度

    華氏度是德國物理學家華倫海特在1724年發明的溫標,以氯化銨和冰水混合物的混合溫度為零度,人體溫度為100度制定,單位為°F;如此制定之後,水的冰點為32°F,沸點為212°F,與攝氏度的換算關係為:

    F=C×1.8+32;

    華倫海特提出華氏溫標後,很快就被英國採納,當時的英國可號稱“日不落帝國”,全世界都有英國的殖民地,憑著英國當時的影響力,華氏溫標很快傳向全世界,部分地方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美國。

    攝氏度

    攝氏溫標的發明要比華氏溫標晚幾年,最早由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在1742年提出,經過多次改進後,攝氏溫標以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冰點為零度,沸點為100度制定,單位℃。

    攝氏溫標以常見的水為基準,實際使用更方便,被人們廣泛接受,最終攝氏溫標被納入國際單位制,成為公制單位。

    其他溫標

    除了上面兩個溫標外,還有大名鼎鼎的熱力學溫標,由大科學家開爾文於1848年創立,熱力學溫標是基於熱力學定律創立的,可以直接參與理論計算,比如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其中的溫度就必須是熱力學溫度,常用於理論計算和工程計算。

    其他的還有蘭氏溫標、列氏溫標等等,很多已經廢棄不用,華氏溫標之所以還保留至今,主要還是因為美中國人還在使用,就連推廣華氏溫標的英中國人,都已經不再使用華氏溫標了。

    美中國人和公制單位

    美國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只有五分之一的美中國人接受公制單位,剩餘絕大部分美中國人反對使用公制單位;早在1975年,美國時任總統福特就簽署了《公制轉換法案》,該法案屬於推薦性質,不具備強制性,由於遭到大量民眾的反對,這個方案最終沒有推廣下來。

    在2016年,羅得島州前州長林肯·查菲再次提出廢棄美國計量單位,引入公制單位,當時還引發一陣熱議,最終也沒有措施實行下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美中國人有著強烈的優越主義,不願意接受公制單位,認為數百年來使用的英制單位就是最好的,這種不願意接受新事物,保留舊傳統的思想的情況,在很多國家和民族都存在。

    如果你的工作經常接觸到美國公司生產的產品,尤其是機械製造方面的產品,你會發現他們的產品很多零件都使用英制單位,體積使用加侖,長度使用英寸,螺絲扳手套筒是幾分之幾,國內的維修人員攜帶工具就要考慮英制一套,公制一套,非常不方便,甚至還有一些特殊尺寸的螺絲,你在五金店都買不到,因為我以前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 3 # HuiNanHistory

    事實上,現在全世界除了美國以外,幾乎沒有幾個國家還在堅持華氏溫標了,基本上都在使用攝氏溫度。

    所謂的華氏溫標(Fahrenheit)是德國科學家Daniel Fahrenheit創造的,所以也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了。

    1724年,Fahrenheit加入到英國皇家學會。這種溫標自然會在18世紀時,隨著英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世界各地。

    因此,也就傳播到了美國。美國早期的所有溫度計量,都在用這個單位,美中國人已經習慣於此。

    美中國人已經習慣了華氏度,沒辦法強行改過來。美國國會在1975年通過了一項法案,即“公制轉換法案”(Metric Conversion Act)。在這個法案,要求美國的各行各業主動轉換使用公制,但法案本身是沒有強制性的,允許國民自願使用他們習慣的東西。

    就這樣,由於不是強制性的法案,所以從華氏度轉換成攝氏度的提議,在美國民間觸了雷。

  • 4 # wechik

    因為國力強,所以傲慢,覺得別的國家應該跟隨他們,地球應該繞著它們轉唄,像速度用邁,重量用磅,距離用碼,尺碼用英寸,液體用加侖

  • 5 # 海中巖haha

    簡單的說就是習慣成自然,美國採用華氏年數比較多了,成了習慣,不想改。單位制這東西沒有什麼好不好,重要的是習慣,只要用慣了就能好。不僅是溫度,美國單位多數採用英制,有些英制單位英國都不用了美國還在用也不改。因為美國已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了,全世界出口到美中國產品都必須產用美國的單位,否則不能出口,而美國基本不出口什麼東西,自己習慣就行了。美國已經習慣於全世界都順著了。同時因為美國掌握著許多先進技術,也就掌握了標準,全世界都必須習慣採用美國單位標準。比如自行車的26英寸輪徑,換算成公制就是一個很奇怪的數。炮槍的口徑都是很奇怪數字用英制表示就很正常了。照片是5英寸的,用公制就是12.7釐米,不好寫也不好念。沖洗膠捲的溫度用攝氏來表示是37.8度,原來覺得柯達的發明人腦子有病搞這麼個數,可學了華氏就明白了,這是華氏100度,是非常準確的整數。全世界使用攝氏溫度的國家在沖洗照片時設計控溫都很麻煩,但用華氏的國家就非常準確省事。只要美國還能領先科技,能控制標準,他們的英制單位就能成為標準單位,美國的華氏對美中國人是非常方便的,除非美國落後了,採用別國的標準,否則肯定不想改。

  • 6 # 句理

      

    美國使用的華氏溫標是由德國科學家丹尼爾·加布裡埃爾·華倫海特於1724年設計的,1742年,一位名叫安德斯·攝爾修斯的瑞典天文學家提出了另一種基於水的冰點和沸點的溫標——攝氏溫標,這也是當今世界包括中國在內大多數國家或地區使用的溫標。

      

    華氏溫標

    華氏溫度的持續存在是美中國人令人困惑的點之一,類似於美中國人堅持用soccer這個詞來描述地球上其他人口中的football。那麼,為什麼美國使用不同的溫度標準,為什麼不轉換成與世界其他地區一直的攝氏溫標?似乎沒有一個合乎邏輯的答案。

    華氏度是由同名的德國科學家丹尼爾·加布裡埃爾·華倫海特創造的,他在17世紀早期第一個設計出精確且一致的玻璃水銀溫度計,這樣他的任何兩個溫度計都可以在給定的時間記錄給定地方的相同溫度讀數。亨利·卡靈頓·波頓在他的《溫度計的演變,1592-1743》一書中寫道:“華倫海特在玻璃加工方面的高超技藝使他能夠實現自己的設計。”

      

    攝氏溫標

    華氏溫標的發明傳到了大英帝國的官員耳中,他們決定採用華氏溫度作為他們的標準溫標,後來,華氏溫標隨著英中國人的入侵被帶到了美洲大陸,沿用至今。

      

      

  • 7 # 2丫看世界

    美國是聯邦體制,三權分立。這樣的體制平時看起來沒什麼毛病,一旦遇到很糾結的事情,立馬成漿糊。不變是最好的結局。

  • 8 # 餘他說

    攝氏度是公制單位,華氏度是英制單位。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部分國家都用公制,美國是僅有的三個使用英制的國家之一,就連英國都選擇與國際接軌,放棄了英制單位。

    秦始皇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統一度量衡,這樣各地才方便往來貿易。統一用公制單位在當今世界的作用也是如此,為什麼工業和科技那麼強大的美國還用英制呢?

    美國是從英國獨立出來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沿襲了英國的英制,比如華氏度。看美國的行政地圖都知道,美國各洲劃分的邊界線基本都是橫平豎直,靠人為劃分。美國的土地劃分系統是根據英制劃分的,劃分的基本單位是鎮,每個鎮6平方英里,鎮又分成36個區,每個區1平方英里。所以儘管17世紀初當時的總統傑斐遜就嘗試過建議一套全新的公制單位,在國會還是無法透過,畢竟成本太大了。

  • 9 # 黑仔399

    科技的發展與進步為全世界人所共享是建立國際標準的初衷之一,跟不上時代節奏就要落後。連英國也放棄了英制去適應公制,美華人的決策層墨守陳規積重難返,只能等極端落後了爆發危機了才能徹底改觀。

  • 10 # 令狐令狐令狐

    因為沒人管,政府能力太弱,無法強行規定改變度量衡的單位。改變的話會造成很多的經濟損失,政府不願意承擔這種損失。

  • 11 # 雪郎1968

    說白了,還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利益,等有一天美帝變成二流三流的國家,它的單位制就得轉換,因為不轉換的話,對他們自己最不利。

    因此,強大是他們固守落後的單位制的一個根本原因。

  • 12 # 德才兼備芒果39

    美國一百多年前,就立法要採用公制單位。單企業卻不願意做。要改單位制,需要成本。你聯邦政府只動嘴皮不掏腰包,讓企業承擔費用?門都沒有!資本主義自由經濟,不是說說的,大部分企業不配合,最後改單位制的事情只能不了了之了。

  • 13 # Sunny的予禕

    原因很簡單,要改變美華人一些習慣,政府說了不算,需要一系列繁雜的法律手續,還得老百姓大多數同意,勞命傷財,所以能不改變的,美華人絕對不去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歌會讓你想起一些難忘的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