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縹緲峰下一粒沙

    恭親王奕訢,是晚清時期極為重要的政治人物,甚至影響了歷史的程序。但是,他雖然曾經手握重權,其經歷細究下來卻悲催得不能再悲催。為啥這麼說呢?得從他的皇子時代說起。

    對清朝有所瞭解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雍正帝有鑑於“九龍奪嫡”的慘烈狀況,為了避免子孫後代再次出現兄弟相爭的局面,定下了祕密立儲制。

    也就是說,不到最後一刻,誰都無法確定自己是勝者,每位皇子無論嫡庶都有被選中的可能。

    雍正帝的曾孫道光帝,立儲時就採用了這種方式。道光帝有過9個兒子,但他極為厭惡皇長子,皇次子、皇三子早亡,皇五子不得他的歡心,被過繼給惇親王,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年紀幼小,道光帝可選的就兩個人,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

    何況他還有兩個大的缺陷,一是小時候得過天花,臉上留下麻子;二是墜馬傷股,沒有徹底治療好,行動不便。

    既然如此,為什麼最後勝出的是奕詝而不是奕訢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奕詝,即後來的咸豐,準確的把握住了道光帝的心思。相比才能,道光帝更為看中的是仁孝,咸豐拼命表現這一點,終於把父皇的心從六弟奕訢那裡拉了回來。

    於公,道光帝應該選擇文才武功俱上佳的繼任者,於私,道光帝喜歡的是有孝心的兒子。有的皇帝或許能壓住私心,做出對王朝最為有利的選擇,但很顯然,道光帝不是這種人,他是個糊塗蟲。

    然而面對天下至尊的誘惑,咸豐可沒想過兄弟情,處心積慮地與奕訢相爭。這個過程中他的團隊很給力,老師、幕僚等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咸豐的老師杜受田認為,他的智識才具都“萬不敵”奕訢,不能以條陳時政和騎馬習武取勝,應該以仁孝之心取悅於道光帝。咸豐依言而行,動不動就展示自己的仁孝,令道光帝龍心大悅。

    奕訢的團隊卻錯估了道光帝的心理,只將道光當成一位君主而沒有當成一位父親,讓奕訢一個勁地表現聰明才智、務實之能。他表現得越好,道光越覺得他心中只有皇權沒有父子之情,對他的感觀越來越差。

    道光估計也覺得虧待了奕訢,遺詔封他為“恭親王”,但對於莫名其妙錯失皇位的奕訢來說,區區親王爵可安慰不了他。可再怎麼氣憤,也只能接受結果。

    咸豐自知才能不如他,一直對他十分防備,還曾以他辦理皇太后葬禮時禮儀疏忽為由,罷免他一切職務,令其回上書房讀書。之後也沒重用,只給一些不高不低的差事。

    後來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帶著慈安、慈禧等后妃及親信逃往承德避暑山莊,強命奕訢與英法合談,收拾殘局,這實際上就是留下一個頂缸的。但奕訢也通過這件事,贏得了西方對他的好感,撈到了一定的政治資本。

    慈安、慈禧都不答應,心一橫,聯合奕訢鬧了一出政變,幹掉顧命大臣,兩宮垂簾聽政,奕訢則被授予議政王,總攬清朝內政外交,成為真正的執政者。他支援洋務運動,勵精圖治,為延續滿清的滅亡盡了最大的努力。

    那麼,奕訢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呢?不太好,消沉度日,鬱鬱而終。

    慈禧對奕訢始終懷有警惕,需要奕訢的時候,就扶持他走上權勢的巔峰,忌憚他的時候,就給他坐冷板凳。

    說到底,清朝如同一艘正在沉沒的鉅艦,奕訢縱有千般能力,也無法挽救。

  • 2 # 聊坐南書房

    很多人喜歡拿奕訢和咸豐皇帝相比,認為如果當初道光皇帝選擇奕訢繼位,那麼清政府的結局可能會有所不同,普遍認為奕訢的能力要強過咸豐。這是通過他推動洋務運動,參與對清政府的各類改革來說的。但我不認為奕訢繼位會比咸豐強,清政府之所以日漸衰敗,是早已種下的因果,不是哪一個人能夠改變的,如果真讓奕訢繼位,他也會變的,說不定他的表現還不如咸豐呢!

    我們看,晚年的奕訢在經歷幾次挫折後,立即變得異常頹廢,意志消沉。再看到同治時期,奕訢在外交上,竟然一改其早年的強硬,採取妥協的策略,這說明他的思想和主張都是在變化的。至於為什麼奕訢先是叱吒風雲,到後來的銷聲匿跡,這主要是與奕訢在政壇上遭遇多次打擊有關。

    但是兄弟倆好歸好,生於皇家就要面臨儲位之爭,奕訢和奕詝也同樣不能迴避這個問題。雖然奕訢在文武、時政上都強過哥哥奕詝,但奕詝卻佔有嫡子的身份,在加上有其師傅杜受田的正確指導,最終,奕詝成功的被道光選擇為繼承人,得以繼位為帝,即咸豐帝。而奕訢也被其父道光封為親王,以示彌補,這種一匣兩諭的情況,在整個清朝也只有這一次。

    兩兄弟之間發生矛盾是在咸豐五年(1855年),奕訢的母親孝靜皇貴太妃身患重病,將不久於人世。原本,孝靜皇貴太妃以為憑自己對咸豐多年的撫育之恩,咸豐繼位後為了報答她,一定會尊自己為皇太后的,可是令她萬分失望的是,咸豐只是尊其為皇貴太妃。在孝靜皇貴太妃臨終前,一直為這個心願沒有實現而不甘。有一天,咸豐去探望皇貴太妃,遇到了剛從裡邊出來的奕訢,便問病勢如何,奕訢邊哭邊說,看樣子是等有了封號,才會嚥氣。

    咸豐聽了奕訢的話也很尷尬,就“哦‘哦’”了兩聲,而奕訢則認為,咸豐同意為其母上封號了。已經貴為皇貴太妃,再上封號,當然就只能是“皇太后”了。因為奕訢當時是軍機大臣,在朝中屬“首揆”。回到軍機處的奕訢,馬上傳旨為皇貴太妃準備尊封的禮節。等全部準備好了,咸豐皇帝才知道,大為惱怒,但木已成舟,咸豐也不好公開反對,落個不孝的罵名,就下旨尊養母孝靜皇貴太妃為“康慈皇太后”

    在康慈皇太后去世僅十一天,咸豐就以奕訢“辦理皇太后喪儀疏略”為由,責令奕訢退出軍機處,回上書房讀書。這是奕訢第一次遭遇政治危機。

    奕訢的得意與失意

    奕訢因為母親的封號問題與咸豐鬧翻,一直被排斥在權力中心外。直到咸豐七年(1857年)五月,奕訢才被咸豐補授為鑲紅旗蒙古都統,命其管理鑲紅旗新舊營房事務。到咸豐九年(1859年)四月,奕訢被補授為內大臣。十二月,又被補授為管宴大臣。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皇帝逃往承德,在這關鍵的時候,咸豐又想起了自己的兄弟,奕訢臨危受命,擔任了議和大臣。也正是在這期間,奕訢顯露出其出眾的才幹,在他的議和下,挽救了瀕於倒臺的大清。

    在咸豐病死於熱河後,年僅六歲的同治皇帝登基,但朝中大權被控制在八位顧命大臣手中,特別是肅順。最終慈安、慈禧兩宮皇太后在奕訢的協助下成功發動了“辛酉政變”。奕訢因為有功被授予議政王,在軍機處擔任領班大臣,重回權力的巔峰。

    有得意就有失意。同治四年(1865年),奕訢被人彈劾攬權納賄,徇私驕盈。慈禧太后命人查辦,不久就以其目無君上,免去了奕訢的議政王和其他一切職務。最後在朝中大臣的求情下,慈禧太后才允許他在內廷行走,並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但還是免去了他的議政王職務。這是他在同治時期遭遇的第一次挫折。

    在遭遇幾次政治挫折後,到光緒時期,奕訢已經沒有早年的銳氣,再加上支援他的慈安太后去世,奕訢在朝中已經是非常孤立了,因為慈禧太后貪權,在這多年的磨鍊下,已經有了豐富的政治經驗,對奕訢當權已經極為排斥了。雖然,奕訢仍為軍機大臣,但真正的掌權者已經是慈禧太后了。光緒十年(1884年)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藉口奕訢“委靡因循”,免去了他的一切職務。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奕訢因病去世,終年六十七歲。光緒皇帝為他輟朝五日、持服十五日,賜諡號“忠”,也算肯定了奕訢對大清的忠心。

    奕訢是晚清政府中一位不可多得的能臣,他在早期頗有一番作為,在對外交往上也曾有過強硬的態度,在懦弱無能的晚清政府中特別的顯眼。比如,奕訢多次上書咸豐皇帝,主張與洋人談判不要一味示弱,英法聯軍如敢登岸,應令“兵勇合擊 ”,重申以戰迫洋人與我議和。這在那個一味投降的時代,的確是振奮人心的。

  • 3 # 呆萌小索隆

    對清朝歷史感興趣的人都可能瞭解,在清末皇室中,恭親王奕欣的學識和才幹是首屈一指的。他經歷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個朝代,而每次的風雲變幻,他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歷史漩渦的焦點人物,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在皇族中的崇高地位和他那遮不住才華。

    愛新覺羅·1833年出生,是末期的政治家,的主要領導人,更是清朝12家之一,作為的第六個兒子,相比自己的兄弟皇帝,奕訢的能力可以說甩咸豐十條街,然而道光皇帝讓咸豐繼位也一直被後人詬病。

    恭親王·奕訢的一生可以說是三起三落,公元1853年,恭親王·奕訢擔任,鴉片戰爭之後又開始擔任欽差大臣,1861年咸豐皇帝去世,恭親王·奕訢與、發動,之後被授予議政王。

    一起落

    奕訢的第一個起點就是自己的才能受到了父皇道光皇帝的賞識,成了立儲候選人,可以說當時奕訢上位的概率還是挺大的;然而卻因為道光皇帝駕崩,遺詔被修改,自己的皇位被同父異母的哥哥咸豐拿下。

    二起落

    但是奕訢在鴉片戰爭中被授命全權欽差大臣,用自己的才能和外中國人打交道,尤其是英法日俄等國,不過終究是清朝的實力不行,最終簽訂了《北京條約》,看起來是不怎麼樣,但是奕訢在當時的清廷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自己的勢力也相當大。然而咸豐去世之後,他下令八個以肅順為主的輔政大臣死死的壓制奕訢。

    三起落

    奕訢聯合慈禧發動政變,奪得大權,之後開始搞洋務運動,這段時間應該是奕訢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候;,失敗,洋務運動失敗,慈禧下令革除他的頭銜,又跌落人生低谷。

    公元1898年,奕訢一病不起,於四月初十病逝,享年66歲。

    而恭親王奕訢的墓地是在昌平崔村的麻峪,這是他自己親自選好的地址,現如今很多人都稱這裡是“六爺墳地”,恭親王的墓地規格也不小,根據記載,有碑亭、享殿,還有三丈高的大理石牌坊,四柱三間,很是壯觀。

    然而這樣的墓肯定是會遭到盜掘的,民國軍閥混戰,恭親王奕訢的墓地幾次三番被盜,導致破舊不堪,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修建十三陵水庫需要石材,所以乾脆就地取材,將恭親王奕訢的墓地石材都被搬運。現如今恭親王奕訢的墓地還殘存,據說之前也有想遷移,但是4輛大吊車都沒有吊起來,所以乾脆就沒有管。

  • 4 # 香姐逛歷史

    愛新覺羅·奕訢1833年出生,是清朝末期的政治家,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更是清朝12家鐵帽子王之一,作為道光皇帝的第六個兒子,相比自己的兄弟咸豐皇帝,奕訢的能力可以說甩咸豐十條街,然而道光皇帝讓咸豐繼位也一直被後人詬病。

    奕訢作為咸豐的弟弟,道光皇帝的兒子,差點登基的人,在中國近代史上也算的上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從小和咸豐皇帝感情很好,幾乎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但是在繼承皇位的問題上,卻與咸豐有了嫌隙,可能是因為覺得奕訢比自己出色吧,所以咸豐在繼承皇位之後,對他處處打壓,終於在咸豐皇帝去世之後,因為顧命八大臣對於權力的把控太大,慈禧為了讓自己的權力盡快落入自己的手中,暗中派太監安德海進京聯絡奕訢,趁悼念王兄之名,慈禧慈安兩宮太后,發動了辛酉政變,奪取了權力,而他也被封為議政王。

    當時他也是想做出一番政績,要解救清王朝於水火之中的,所以他積極支援洋務運動,為了讓清朝變得更強大,只能夠不斷的去尋求新的發展,而他也非常支援曾國藩等人的洋務運動,並且還非常支援辦軍事工業和民辦工業。為了促進近代教育的發展,他還特意去請求兩宮的太后重用曾國藩,盡力與西方列強周旋,贏得了同治中興。

    但是面對慈禧這個一心想要牢牢把權力把握在自己手中的人,他想要幹出一番業績來也是無可奈何的,在慈安去世之後,慈禧開始獨攬大權,開始找茬,趁機將奕訢的職務罷免,從此退出政壇,甚至還不如咸豐在世的時候,自此他的人生進入了低谷。甚至是代表了他政治生涯的結束。

    甲午戰爭後,也就是意味著洋務運動的結束,可能慈禧太后發現了奕訢還是有用處的,所以她又想要重新任用他,但是這個時候的奕訢已經是垂垂老矣,甚至可以說之自顧不暇了哪還有什麼功夫來管這個大爛攤子。

    恭親王奕訢生逢晚清動亂時局。此時的大清國猶如漂泊在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孤舟,面對驚濤駭浪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整個大清朝亦處在一片內憂外患之中;整個國家看上去已是一幅夕陽晚照的殘景。他曾被道光帝有意立儲,未成,道光帝遺照封為“恭親王”,咸豐三年到咸豐五年,奕訢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受命作為全權欽差大臣,負責與英國、法國和沙俄進行談判,並鑑定《北京條約》,咸豐十一年,咸豐帝駕崩,奕訢與兩宮皇太后聯合,發動辛酒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頭銜。

    1884年也就是甲申年,慈禧在沒有預兆的情況下,突然罷黜以恭王為首的所有軍機大臣,改用禮親王世鐸為領班、醇親王為掌樞的軍機班底,把大權全部收歸自己。這樣,慈禧就完成了對朝政的徹底控制。而有能力有資質的恭王,則被排除在權力中心以外了。

  • 5 # 百里赤雲

    在靜貴妃的照拂下,兩人如親兄弟一般,而且年齡相仿。

    奕訢從小受到極為嚴格而又特殊的封建教育,他天資聰穎,頗有才氣,主要功課為滿蒙漢三種語言文字,百家經典、詩文、武功騎射。

    道光帝立儲時,曾在奕訢和奕詝之間猶豫不決,奕詝的老師(杜受田)深知論文采武略遠遠不如奕訢,對奕詝面授機宜,以孝心取悅於道光帝。

    道光帝病逝前,將奕訢和奕詝叫到榻前,對兩人進行考驗,奕訢對道光帝的問題解答的非常有見解,而奕詝則是一言不答,在病榻前那傢伙哭的簡直是撕心裂肺、歇斯底里啊。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帝下定決心由四皇子奕詝繼位,而奕訢奉道光帝遺詔,迎娶熱河都統桂良之女為嫡福晉,這隻能視為對奕訢的補償。

    因為這只是桂良側房所生的庶女之一,並非桂良愛女。

    奕訢的文采武略均在奕詝之上,道光帝也很鍾愛這個兒子,按清朝傳統,皇位傳給諸皇子中才德兼優者,而奕訢的機會很大能獲得皇位。

    但就算是文采武略兼優,也敵不過奕詝的嚎啕大哭,這輸的也太憋屈了。

    奕詝得位,奕訢自然不服氣,因此,兄弟倆猜疑不和,心存芥蒂,只是礙於君臣之禮,雙方感情日益疏遠。

    咸豐年前期奕訢混的還是很好的,1852年,咸豐帝授奕訢為善射大臣後,官階一路飆升,青雲直上。

    (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帝逃往承德,奕訢臨危受命,擔任議和大臣,分別與英、法使簽訂《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挽救了清王朝的命運。

    奕訢通過議和撈到了政治的資本,在議和的期間他籠絡了不少人才,形成了一個新的政治集團。

    (1861年)咸豐帝在熱河病死,其兒子載。淳繼位,改年號為“祺祥”,幼主沖齡,咸豐帝遺詔令載垣、端華、肅順等8人為贊囊政務王大臣,顧命輔政,而把奕訢摒棄於顧命大臣的行列之外,這更加深了他們之間的矛盾。

    之後,奕訢協助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被授予議政王,在軍機處擔任領班大臣,又兼宗人府宗令和總管內務府大臣,從而控制皇族事物和宮廷事務大權,他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的職務,主管王朝外交事務,自此總攬清朝內政外交,權勢赫赫。

    由於當時奕訢權力受限,不能滿足列強的要求,列強對他也開始不滿。

    慈禧太后利用了奕訢,也給予了奕訢巨大的權力,但隨著他地位升高和名聲鶴起,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於是慈禧太后利用一切機會對他進行打擊。

    (1865年)蔡壽祺彈劾奕訢,說他攬權納賄,徇私嬌盈,慈禧太后下令查辦,他還和慈禧頂槓,就以目無君上,免去議政王和其他一切職務。

    朝中大臣為他求情,慈禧太后才允許他在內廷行走,但他的權力已被削去大半。

    慈安太后逝世後,奕訢更為孤立,反覆的浮沉磨平了他往日的稜角,銳氣大減,遇到大事也不提出對應的策略,中法戰爭中,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對於是打、還是不打,拿不定主意,軍隊節節敗退。

    這時候慈禧跳出來了,以此為藉口將他的一切職務免除,讓他退休回家,奕訢集團全班人馬都被逐出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物衙門。

    直到甲午戰爭慘敗後,慈禧才想起奕訢的才能,讓他回來當總理衙門大臣,並總理海軍,會辦軍務,內廷行走,但此時的奕訢已六十多歲,又老又病,就算有心也無力了,沒幾年就死了。

    奕訢對於外交還是有一套的,只不過政治這一塊玩不轉,也是他的個人脾氣所然。

    從興辦洋務運動可以看得出,他是一個非常有現代眼光的人,但對於一個政客來說還是欠佳,說白了就是不懂拍馬屁,自己脾氣又臭。

  • 6 # 機哥聊野史

    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最後一個就是大清朝,歷史走到大清應該結束帝制,開始走向共和民族。很多講究宿命的人可能就會說是氣數已盡,這裡面有一個現象出現了,就意味著他完蛋了,不肯能延續了。大清王朝最後的三個皇帝,同治光緒宣統都沒有孩子,這隻有大清出現了這個現象,宿命論這麼分析也有道理了。大清到咸豐的時候,奕訢就是咸豐的最小的弟弟,是道光最小的兒子,也是最後一個死的皇子了。

    奕訢的一輩子和慈禧的關係是分不開的,當年的老電影《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都精彩的描寫了他和慈禧之間的關係。張鐵林那時候的表演還很青澀,和梁家輝相比還差了不少。奕訢外號鬼子六,他本來很可能當皇帝,當年咸豐的能力並不出眾,他們都想方設法在道光皇帝面前表現自己。清朝皇帝有個習慣,總喜歡打獵,皇帝打獵都帶著皇子,奕訢收穫很大,他武功也高。道光比較高興,這時候咸豐反其道行之,看到很多兄弟都一個個滿載而歸,就問他,你為什麼不打啊。咸豐表現出愛民如子的態度了。連野獸都可憐。這以後肯定是個好皇帝啊。道光對他的印象就好了很多。另外在道光快嚥氣的時候,他叫這倆他看得重的孩子來到病床前問他們治國平天下怎麼做,奕訢說在那高談闊論大肆講演把自己一肚子文韜武略都說了出來。咸豐這時候聽他老師的和道光說孩兒我現在心亂如麻,父皇身體這樣,孩兒實在是想不出什麼來。道光於是拍板決定傳位咸豐。

    咸豐即位之後也確實是碌碌無為,貪戀美色,身子骨越來越不好,英年早逝了。他臨死之前怕奕訢篡位,就安排了八個顧命大臣,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杜受田之子)、焦佑瀛輔佐幼主,這時候野心極大的慈禧太后走上了政治舞臺,這時候留在京城的就是奕訢,他手上還有權利,慈禧打法安德海用苦肉計聯絡到了奕訢,兩人密謀,成功的發動了辛酉政變,顧命八大臣敗了之後。奕訢已經是議政王了,風光一時,皇族的事物他都管,總理衙門的首席大臣,真正的黨政軍的大權都落入他的手裡。

    可惜慈安太后的好景不長,1881年4月8日,死了。奕訢的好盟友沒了。稀裡糊塗的就死了。奕訢的大靠山沒了。慈禧掌握了後宮,他也不敢出來怕慈禧收拾他,後來認熊了。

    有個事很經典,1884年中法戰爭,慈禧太后問滿朝文武,我們是戰是和,這時候奕訢不吱聲,沒想到問所有人問不出來,問奕訢,奕訢一下子就跪下了。說老佛爺明年就是您50歲大壽,臣整研究弄銀子給您辦大壽呢,慈禧這一聽你說什麼呢?我也沒問你這事啊,我是問你和法中國人的事,奕訢就在那一直說辦大壽的事。這也是奕訢在那發不滿。慈禧一怒之下罷免奕訢的所有官職,就留個親王的頭銜。後來奕訢最後鬱郁不得志死到了自己家裡。

    恭親王奕訢是成也慈禧,敗也慈禧。大清最後的一個皇子奕訢的死去,在宿命論上來看大清的氣數已盡,象徵著大清最終走向了窮途末路。

  • 7 # 歷史公元

    和碩恭親王奕訢,可以說是晚晴時期的一股清流,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比什麼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強得多。但是時運不濟,這個有機會改變清朝命運的“親王”,在道光、咸豐還有慈禧手上,三起三落,最終鬱鬱而終。

    第一起、咸豐三年(1853年)奕訢奉旨在軍機處行走,打破了清代皇子不得干預政務的祖制

    道光帝病逝,咸豐登基後,為了拉攏奕訢,又是封官許願,又是賜予宅院,奕訢可以說走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巔峰。只可惜好景不長。

    第一落、咸豐五年(1855年)奕訢奉旨罷免一切職務,回上書房讀書,仍令內廷行走,管理中正殿等處事務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奕訢的生母孝靜成皇后(咸豐的養母)病重,奕訢請求咸豐帝晉封為皇太后,咸豐帝含糊著勉強答應了,奕訢立即傳旨冊封,導致咸豐帝不滿。在康慈太后安葬後的第二天,奕訢就被罷免一切職務。

    第二起、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帝逃往承德,奕訢臨危受命,擔任議和大臣

    奕訢擔任議和大臣期間,分別與英使、法使簽訂《中英北京條約》與《中法北京條約》,籠絡重臣,但也促使總理衙門設立,成為專門的外事機構,使清代的外交產生重大突破。衙門還領導了後來的洋務運動。

    第二落、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帝在熱河病死,遺詔令8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顧命輔政,把奕訢摒棄於顧命大臣的行列之外

    按親疏遠近關係,應該是奕訢排在第一位,但康慈太后死後,兄弟兩人矛盾越來越深,咸豐帝餘憾未釋,為了保護同治,故意壓制奕訢,這也加深了奕訢與載垣、肅順等人的矛盾。

    第三起、咸豐十一年(1861年),奕訢協助慈禧太后政變,被授予議政王,在軍機處擔任領班大臣

    恭親王奕訢全面控制了中樞機關,又身兼宗人府宗令和總管內務府大臣,從而控制皇族事務和宮廷事務大權。他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的職務主管王朝外交事務,自此總攬清朝內政外交,權勢赫赫。

    在這期間,為了求強求富,增強鎮壓太平天國和抵禦外侮的能力,奕訢支援洋務運動,與列強極力維持和局,借師助剿,終於鎮壓了太平天國,贏得了同治中興,奕訢獲得“賢王”美稱。

    第三落、同治四年(1865年),慈禧太后命令查辦奕訢,以其目無君上,免去議政王和其他一切職務。

    奕訢作為晚清重臣,主張支援開辦了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工業創始和中國教育的進步作出了貢獻,建議並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正式外交機關,使清朝外交開始步入正軌並開啟新局面。但是因為慈禧太后的不安和打擊,後期他在統治集團內部浮浮沉沉,意志消沉,再也沒有建樹。

  • 8 # 給小米奇講歷史故事

    憾失大位

    奕訢生於道光十二年(1833年),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個皇子,天資聰穎,頗有才氣,無論是文韜武略,奕訢都遠遠在皇四子奕詝之上。與其他朝代不一樣,清朝奉行“立賢不立嫡”的原則,道光帝立儲時,一直在四子奕詝和六子奕訢之間猶豫不定。但奕詝的老師杜受田另闢路徑,教授奕詝以仁孝之心取悅於道光帝。道光帝臨終前,又一次將眾皇子叫來,最後考察以立皇儲。是時,諸皇子對道光的垂詢對答如流,奕詝卻只是跪在地上抽泣流淚,道:“兒臣日夜對上蒼祈禱,惟願皇阿瑪早日康復,此乃國家萬民之幸,兒臣之幸也。”最終以親情堅定了道光帝傳位於奕詝決心。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帝病逝,遺命奕詝即位。

    兄友弟恭

    奕詝即位後為咸豐帝,尊遺詔封奕訢為恭親王,“恭”即暗示“兄友弟恭”的古訓。咸豐帝將原乾隆朝重臣和珅的府邸賜給奕訢,即至今還儲存完好的北京著名旅遊景點恭王府。奕訢先後奉旨擔任宗人府宗令,閱兵大臣等。咸豐三年,恭親王奕訢奉旨在軍機處行走,成為清朝第一個進入軍機處的親王。後來因恭親王生母、咸豐帝養母孝靜成皇后死後封號一事,恭親王奕訢與咸豐帝的關係轉冷。咸豐帝在政治上疏遠恭親王奕訢,重用肅順等人,奕訢雖貴為親王,但卻沒有什麼實權,處處受到肅順等人的排擠。直至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帝出走熱河承德,恭親王臨危受命,被咸豐帝任命為留守北京與英法議和的全權大臣。恭親王頂住種種壓力,揹負一世罵名,分別與英、法簽下不平等的《中英北京條約》與《中法北京條約》,挽救了清朝滅亡危機。

    親王議政

    咸豐十一年(1861年),縱情聲色的咸豐帝病死在承德避暑山莊,6歲的兒子載淳即位,為同治皇帝。載淳繼位後,尊先帝皇后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徽號慈安,尊自己的生母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咸豐帝臨終前遺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額駙景壽,原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年幼的載淳,而將自己的弟弟恭親王直接踢出了權力中樞。慈禧太后不甘大權旁落,不滿肅順等人的跋扈專擅,為爭奪最高統治權,與恭親王聯手,發動“辛酉政變”,誅殺肅順等,篡奪了清朝統治大權。東、西二太后垂簾聽政,加封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大臣,軍機大臣領班。

    大起大落

    奕訢受封議政王,總攬清朝內政外交,對外與列強極力維持和局,對內大力支援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興辦洋務運動,並借師助剿,終於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運動,開啟了同治中興,奕訢獲得“賢王”美稱,直達人生權力頂峰。但奕訢與慈禧的政治蜜月期沒有持續多久,同治四年(1865年),奕訢被免去議政王職務;同治八年(1869年),奕訢支援山東巡撫丁寶楨殺掉驕橫跋扈的、慈禧的親信太監安德海 ,為慈禧所記恨;同治十三年(1874年)奕訢勸諫同治帝不要修治圓明園,同治帝大怒,斥奕訢:“此位讓爾,何如?”發硃諭革其親王世襲罔替,降為郡王,後在兩宮太后干預下,才賞還親王世襲罔替。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隨著東宮太后慈安去世,奕訢更為孤立;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藉口奕訢“委靡因循”,免去他的一切職務,奕訢被踢出權力中樞;沉寂十年後,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才重新起用奕訢為總理衙門大臣,並總理海軍,會辦軍務,內廷行走,但反覆的浮沉已將奕訢的稜角慢慢磨平,銳氣不再,復出後毫無作為。

    最後結局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恭親王奕訢病逝,諡號“恭忠親王”,配享太廟。有清一代 ,配享太廟的親王、郡王有14人,奕訢是最後一個。因為能力太強,奕訢一直被上位者所忌,但一生並未顯露出篡位野心,始終忠於風雨飄零的大清王朝,奕訢最後得到的諡號“忠”,也代表了慈禧最後對這位小叔子的認可吧。

  • 9 # 是阿維啊

    在他主政中樞之初,不少人都對他抱以厚望,不過奕訢已經看透了慈禧太后的把戲,明白慈禧想大權獨攬的私心。於是在其主政中樞的時候,變得虛與委蛇,愈發保守,朝野大失所望。戊戌變法發生後,奕訢更是徹底的“後派”,和光緒帝徹底對立。

  • 10 # 一傾風月半盞流年

    他的一生因處處受到排擠,未能大展拳腳實現自己的理想,到了晚年更是被打壓的早已沒有了銳意進取之心,只能隨波逐流。1898年終因病逝世,結束了這宦海浮沉悲催的一生,終年66歲。

  • 11 # 讀史得間

    1898年5月29日,恭親王奕訢去世。其畢生事業付之流水。原本有機會做皇帝的他,被慈禧玩弄於鼓掌之間。當他死亡之際,回首自己的一生,一定心有不甘,“猛拍闌干思往事,一場春夢不分明”,這句他寫的詩,寫照了他的一生際遇。

    他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人稱“鬼子六”。在清末有“賢王”之稱,不但極具才幹,而且思想明敏,勤於國事。但卻從未逃脫慈禧的手掌心。他在辛酉政變中被慈禧利用,1884年又被慈禧從軍機處逐黜,從此居家賦閒達10年之久。其一生榮辱浮沉,皆操之於慈禧之手,不亦悲乎!

    在他死後不久,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定國是詔》,拉開百日維新大幕;9月21日,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於瀛臺。他死後14年,即1912年,清帝頒佈遜位詔書,清朝亡了。

    下面,我談談恭親王奕訢的最後的結局,以及他在晚清政壇上的簡史等等。

    (恭親王奕訢)

    1.大清風雨飄搖中,恭親王奕訢迎來最後時刻

    先來看看奕訢去世前的“歷史現場”,瞧瞧那時發生了什麼。

    奕訢與1898年去世,去世前三年即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條約簽訂之後,朝野上下充斥著變法維新的聲音。

    甲午戰敗,也同樣給奕訢很大刺激。戰後,他主張修築鐵路,他認為即使借外債,也要奮力築路,他堅信鐵路實為“自強之要圖”。為了統籌修南北鐵路,奕訢奏請設立了鐵路總公司,併到處籌措資金,“以彰國家維持鐵路公司之盛意。”此外,他還主張設立工廠、興辦學堂、講求商務等,但是這些方面的改革都沒有超出洋務運動的範圍,這說明,大清進入1890年代之後,奕訢的思想還停留在1870到1880年代。

    此時的奕訢反對政治制度的變革,他由洋務運動的倡導者變成了戊戌維新時期的反對者,極力阻撓變法事業的進行。試舉一例,1895年夏,翁同龢首次會見了康有為,康有為建議先改革科舉制度,在光緒帝同意後,草擬了新政詔旨。為了減少推行的阻力,翁同龢想請奕訢出面發起,被奕訢拒絕。

    1898年之後,奕訢因病在家休息,已經無法阻止變法。在他彌留之際,對著前來探視的慈禧和光緒地說:

    聞有廣東舉人主張變法,當慎重,不可輕任小人也。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即將去世之際,他在慈禧和光緒面前明確了自己反對維新變法的態度。他還說翁同龢在甲午戰爭中主戰是重大錯誤,“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錯者。”

    奕訢在去世前後,一方面不許光緒帝違背祖制,反對變法。另一方面,作為道光帝之子、咸豐帝之弟,奕訢又極力維護光緒帝的帝位,反對慈禧的廢立陰謀。按照梁啟超的說法,戊戌政變前,慈禧就有廢黜光緒之意,但遭遇一片反對之聲,“恭親王亦力爭廢立,西后頗憚之,其謀遂止。”慈禧的廢立陰謀受到奕訢的堅決反對而無奈作罷。

    1898年5月29日,奕訢在府中病逝。當天,光緒帝還曾到恭王府探視,回朝後,當剛毅把奕訢薨逝的訊息奏報給光緒帝時,光緒帝大哭,在場的翁同龢等人也不覺失聲大哭。

    奕訢的飾終之典搞得極為隆重。治喪期間,朝廷輟朝五日,光緒素服十五日,派總管內務府大臣啟秀料理喪事。慈禧和光緒還到恭王府奕訢靈前賜奠,特賜諡號為“忠”,所以奕訢又被稱為恭忠親王。配享太廟,予祀賢良祠,四時祭祀等等。其孫子溥偉承襲親王之位。

    (圖;恭王府)

    慈禧還在懿旨中,大大褒獎了奕訢:

    三十餘年,恪恭奉職,殫竭忠忱,其間養疾家居,旋復起膺樞要,朝夕從事,力任其難……

    只是,奕訢和慈禧的關係真的這麼好嗎?並不是!接下來,我談一談奕訢的政治生涯,以及他與慈禧的複雜關係。

    2.奕訢在晚清政壇簡史

    當我回顧奕訢在晚清政壇簡史上,發現他的政治生命完全操控在慈禧手裡。精明強幹的他一度帶著鐐銬跳舞,在有限的空間內閃轉騰挪,“同光中興”少不了他的汗水。1884年,清廷發動甲申易樞,奕訢被迫離開政壇達10年之久,一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中才得以重新出山。

    ①辛酉政變中堅定站在慈禧一邊,從1861年到1884年,奕訢為軍機領袖,清朝呈現“同光中興”局面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城,咸豐皇帝逃亡熱河,此時奕訢奉命留在北京與聯軍交涉。奕訢重壓之下無懼色,與入侵的英法聯軍交涉,忍辱負重,艱辛備嘗;1861年8月,咸豐皇帝在熱河去世,此時慈禧慈安和朝中重臣都在熱河。一片混亂之中,又是奕訢在北京從容排程曾國藩、左宗棠、李續宜等去對付太平天國,與“長毛”周旋。

    (圖: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燬。)

    在慈禧與咸豐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的鬥爭中,奕訢堅定地站在慈禧和慈安一邊,在“辛酉政變”剷除肅順、載垣、端華等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一事上,立下汗馬功勞,親手將慈禧和慈安送上垂簾聽政的席位。

    當時慈安柔懦,不大過問政事;慈禧手無兵權,又有什麼能力從8個顧命大臣中奪權呢?靠的就是奕訢的全力協助。恭親王奕訢嶄露頭角,成為左右時局的關鍵人物,正是靠此起家。

    政變成功之後,奕訢被授為“議政王”,食親王俸祿,其長女封固倫公主。恭親王想的是假垂簾之名,自己操實權,但他碰上了慈禧。於是1865年,慈禧以妄自尊大、目無君上、諸多挾制、暗使離間的罪名,革去恭親王一切差使,不準干預公事。革去奕訢差使,就是向奕訢明白表明,他的政治生命完全掌握在慈禧手裡。在達到警示目的後,慈禧覆命奕訢重值軍機處,重任總理衙門大臣,但是“議政王”的頭銜卻被永久拿掉了。

    從1861年到1884年,這一時期內,奕訢為軍機領袖,與軍機大臣文祥及後進軍機處的沈桂芬等人同心輔政,使政局一新,清朝呈現出“同光中興”的局面。

    簡要說說在這一時間段內奕訢的作為。

    在用人行政方面,重要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官員,並最大限度上對他們進行放權。在同治一朝,太平天國、捻軍、回民起義等均被鎮壓,清朝出現中興之象。《清史稿》對他的評價是:“綢繆宮府,定亂綏疆,罷不生懟,用不辭勞,有純臣之度。”這一評價並沒有溢美之詞,大體準確,在這一時間段內,奕訢展現的是盡瘁國事的賢王形象。

    ②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奕訢被逐出軍機處,軍機處全班人馬都被更換,10年時間,奕訢退居王府不問世事

    早在1880年,慈禧的太監違禁攜帶物品出宮,與護軍發生廝打,慈禧覺得沒面子,一定要嚴懲這個護軍,與奕訢發生激烈衝突。據金梁《清宮外傳》記載:

    太后曰:汝事事坑我,汝為誰耶?

    王曰:臣是宣宗第六子。

    太后曰:我革了你!

    王曰:革了臣的王爵,革不了臣的皇子。

    太后無以應。

    這說明二人嫌隙已經很深了。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慈禧與奕訢之間失去了緩衝,二人關係愈加糟糕,奕訢處境更加艱難。1884年4月8日,慈禧以“邊防不靖,疆臣因循,國用空虛,海防粉飾,不可以對祖宗”為理由,向軍機處發難,隨即將包括奕訢在內的全體軍機大臣革職,代之以禮親王世鐸及醇親王的親信工部侍郎孫毓汶等。

    慈禧與奕訢明爭暗鬥、貌合神離達20年之久。從此,恭親王奕訢被開去一切差使,家居養疾,這一養就是10年。

    甲申易樞,奕訢等被罷,使得朝局更加糜爛。徐梧生《白醉楝話》中寫道:

    光緒甲申三月,恭王屏出軍機,而以貪庸之禮王繼之,朝局日非,遂如江河之日下矣。……禮王即領樞府,仰承意旨,以海軍經費充頤和園工程。外人知我無備也,越十年,遂有東藩之役。識者以為,甲午之外侮,先肇於甲申之內訌。

    甲申政變之後,軍機大臣全部老老實實聽命於慈禧,慈禧當然可以為所欲為,可以挪用海軍經費修頤和園,其對於軍事和政治上帶來了惡劣影響。時人就認為,如果恭親王不被罷免,則可能後面就不會發生甲午戰爭。《凌霄一士隨筆》更縱論奕訢被罷後的連鎖反應:

    自恭王去,風氣日壞,朝政益不可問。由是而有甲午朝局之變,由甲午而有戊戌朝局之變,由戊戌而有庚子拳變,由庚子而有辛亥革命之變,因果相乘,昭然明白。

    簡單梳理一下,甲午戰爭之後,清廷慘敗,光緒才開始進行百日維新,慈禧發動戊戌政變,變法失敗,光緒被囚於瀛臺,慈禧還想著廢黜光緒,扶溥儁上位,她的這一想法因為列強幹涉而未能實現,因此心恨洋人,欲藉助義和團的力量驅逐外國勢力,不料召來八國聯軍入京,辛丑條約簽訂後,置中國於萬劫不復境地,隨後有辛亥革命之發生。

    閒居之後的奕訢寄情於吟詩作句之中,他有一首《殘秋》,系集唐人詩句而成:

    又是秋殘也,涼風落木初。齋心曾養鶴,放性或觀魚。閒坐饒詩境,閉門成隱居。超然無俗事,身外滿床書。

    1886年,他還寫了下面這首詩:

    只將荼蕣代雲觥,竹塢無塵水檻清。金紫滿身皆外物,文章千古亦虛名。因違淑景開佳宴,自趁新年賀太平。猛拍闌杆思往事,一場春夢不分明。

    在這些詩句中,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官場失意而寄情山水和詩句之人。他長日無聊,回憶往事,恍如隔世。

    ③1894年甲午戰爭中清廷敗象已現之際,慈禧不得不起用已經賦閒十年的恭親王奕訢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翁同龢、李鴻藻等人一方面主張懲辦李鴻章,另一方面主張起用已閒居10年的恭親王奕訢,於是,在清流派的合力推薦之下,1894年9月29日,慈禧召見奕訢,“著在內廷行走”,隨即下詔:派奕訢管總理衙門和海軍衙門,並會同辦理軍務。

    在家整整賦閒十年的奕訢,由於常年心緒不佳,已經疾病纏身。他出山之後,再也沒有了敢言任事的作風,再也不敢觸怒慈禧,態度變得模稜圓滑,讓清流派大失所望。

    12月8日,任命奕訢為軍機大臣。奕訢此前所擔任的各項主要職務,至此基本上得到了恢復。他於1898年去世,四年時間,基本都是追隨慈禧太后,雖然身居高位,但存在感已經不強了。

    3.很長的餘論:如果道光帝立奕訢為太子,那麼大清可能是另外一副局面

    晚清近五十年的中國歷史,始終在慈禧的操控之下。如果當初奕訢即位,則就不會有後面的慈禧當政。說來說去,還得怨道光沒有選好繼承人。

    道光帝是資質平常之人,他辦事認真,講求實際,但不具想象力,缺乏創造力。他有9個兒子,最喜歡的是四子奕詝(後來的咸豐皇帝)和六子奕訢。奕詝和奕訢年少時情同手足,親密無間。兩兄弟中,奕訢天分很高,極其聰明,頗得道光帝喜歡。清朝自雍正開始,採取的是秘密建儲的做法,皇帝在位時,將寫好的“立皇某子為太子”的親筆硃諭密封於匣內後,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之後,皇帝臨死前,由朝廷眾位大臣當著老皇帝的面開啟匣子。據筆記野史記載,道光帝曾想立奕訢為太子。

    先來看李嶽瑞在《春冰室野乘》中的記載:

    宣廟(即道光帝)晚年最鍾愛恭親王,欲以大業付之,金合緘名時,幾書恭王名者數矣。以文宗(奕詝)賢且居長,故逡巡未決。

    徐珂《清碑類鈔》也有類似的記載:

    恭王為宣宗第六子,天資潁異,宣宗極鍾愛之,恩寵為皇子冠,幾奪嫡者數。……宣宗倦勤時,以恭王奕訢為成皇后所寵,嘗預書其名,置殿閣內。

    這兩條記載的意思很明確,即道光皇帝曾數次想立奕訢為太子,也曾經將寫好的“立皇六子為太子”的親筆硃諭,放置於宮殿之內。

    為何最後還是選擇了四子奕詝呢?我認為是性格相近的原因。

    皇四子奕詝顯得持重沉穩,雖才氣稍遜,卻給人以忠厚仁德、謙恭溫良之感;;皇六子奕訢才氣不凡,聰慧過人,鋒芒外露,看起來調皮搗蛋。

    道光皇帝是守成之君,秉性保守,在他眼裡,四子與他是同一類人。因此,在立儲問題上,他更傾向於守成之君。這使得奕詝最後勝出。

    於是,1846年8月7日,道光帝下了最後的決心,主筆寫下了立儲御書。這份御書現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右起第一行寫道:

    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

    右起第二行寫道:

    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

    至此,皇位繼承人選塵埃落定。咸豐帝1851年即位,1861年因耽於酒色去世,年僅31歲,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即位,時年6歲,慈禧太后開始登上歷史舞臺。1875年,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去世,沒有留下子嗣;年僅4歲的光緒即位,1908年年僅38歲的光緒去世,沒有留下子嗣;然後年僅3歲的溥儀即位,一直到去世也沒有一兒半女……從1861年辛酉政變開始,到1908年去世,慈禧實際上統治大清帝國47年。

    咸豐皇帝奕詝死於1861年,而他的弟弟奕訢一直活到1898年,若當初道光立奕訢為帝,就不會有後來的同治、光緒和宣統。當然也不會有後來的慈禧太后,大清帝國完全可能是另外一副局面。

    命運無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還能靠得住的盟友,現在擺的上臺面的還有哪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