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生若淺
-
2 # 又見小李vlog
嘉慶二十五年夏,嘉慶在熱河突發疾病去世。 因為他的倉促死亡,嘉慶沒有時間安排他的葬禮。 然而,自雍正開始建立祕密儲存制度以來,繼承人的名字通常早就寫在祕密的繼承聖旨中,並放在光明正大的牌匾後面。所以只要我們找到傳位的密令,看看密令的名字,我們就會知道誰被第一位皇帝任命來繼承偉大的王位。 然而,奇怪的是,傳遞到黑板後面的祕密聖旨不見了。 起初,這沒什麼。畢竟,有兩個祕密的繼承法令。一個放在棋盤上方的一塊牌匾後面,另一個放在皇帝隨身攜帶的金盒子裡。 然而,嘉慶的宦官們一遍又一遍地檢查,卻找不到另一個祕密聖旨。
(嘉慶劇照) 在這種情況下,宮廷大臣們可以匆匆忙忙,我該怎麼辦? 在這個緊要關頭,孝順賢明的牛皇后陸左出來說話了。她命令皇帝的長子韓寧繼承他的王位。 然而,她的投降讓人們更加困惑。為什麼它更令人困惑? 因為韓寧不是孝順賢明的皇后所生,而是最初孝順賢明的嘉慶皇后所生。綿開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和綿新皇帝的第四個兒子,由蕭皇后和芮皇后所生。 孝順和智慧女王不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讓別人的兒子當皇帝。這不完全是一個問題。更令人費解的是,嘉慶在世時,他最喜歡的兒子是綿新,皇帝的第四個兒子,蕭太后和芮成鋼的兒子,嘉慶想建立的繼承人是綿新。 嘉慶想讓蕭太后和芮成鋼的兒子繼承王位。她為什麼宣佈別人的兒子為繼承人? 綿新是嘉慶登基後的第一位王子,綿新的誕生重新整理了10年無生育記錄的後宮。此外,他是孝順智慧皇后的後代,所以嘉慶第一次同意向朝臣們表示祝賀。 綿新從小就表現出智慧和理解的天賦。嘉慶還發現,雖然他很年輕,但他在幾個王子中練習過,並有成為皇帝的勇氣。因此,嘉慶越來越重視他。當他14歲的時候,他被命名為瑞士王子。 你知道,他的哥哥米安凱比他大十多歲,但是他沒有收到任何包裹。正是在他被封為瑞士王子的時候,嘉慶給了綿開林頓王子的頭銜。 畢竟,米安辛太年輕,沒有立功服役。我們只能得出結論,他在嘉慶心中的地位極其寶貴。
嘉慶在甘龍去世後的第四年才建立了這個保護區。因為孩子不多,只有18歲以上的寧敏和4歲的綿開,才是嘉慶能夠寫在聖旨上的候選人。 韓寧是甘龍最喜歡的孫子。當他10歲的時候,他和甘龍一起打獵。由於抓到了一隻鹿,他還得到一件黃色夾克作為獎勵。 甘龍登基後,甘龍親自主持了贊寧的婚禮。在贊寧結婚後,甘龍破例讓他不必離開皇宮生活。 所有這些跡象使朝臣相信贊寧是甘龍指定的儲君。 所以嘉慶接管政府後,他在密令中寫下了寧敏的名字,並把它放在鄭達光明的棋盤後面。 然而,沒有比較,也沒有傷害。綿新14歲時,嘉慶越來越覺得寧敏“不像國王”。此外,他的長相微不足道,才華平平。相比之下,嘉慶對綿新更感興趣,所以他有了改變楚軍的想法 因此,嘉慶收回了鄭達光明牌匾背後的祕密聖旨。 然而,嘉慶沒有想到他會突然生病而死,所以他沒有時間在上面寫他的新名字。這也是大臣們環顧四周卻找不到祕密聖旨的原因。 蕭太后和芮當然知道嘉慶改選楚軍的事。那麼,她為什麼不遵從嘉慶的意願,立綿新為王呢?
這不得不說是孝順和智慧女王的無私。 蕭淑瑞皇后死後,蕭何皇后和芮皇后被授予皇妃的頭銜,並擔任皇后。與此同時,嘉慶還把失去母親的韓寧交給她撫養。 雖然韓寧只比蕭何芮皇后小6歲,但蕭何芮皇后對待他就好像他是自己的一樣,並且很好地照顧他。因此,贊寧對她和她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嘉慶死後,蕭太后和芮成鋼認為,雖然米欣深受嘉慶的喜愛,但她只有15歲,在處理法庭事務方面還很不成熟。 雖然韓寧平庸,但他畢竟是甘龍和嘉慶的王子。再加上他年紀大了,所謂“國有長國王,國家的福氣”。因此,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讓寧敏做國王要比讓李綿新做國王好。 此外,孝順而睿智的皇后也擔心讓綿新成為國王,朝臣會認為她被自私所包裹,必然會拒絕服從。那麼綿新繼位後,將無法說服公眾,更不用說受到所有大臣的愛戴。
基於所有這些考慮,蕭太后和芮成鋼立即頒佈法令,命令寧敏繼承王位。 孝順和智慧女王的公平無私,不僅讓朝臣們欽佩不已,韓寧繼位後,還把她當成母親,對她孝順。 據《清實高》記載,道光二十九年,蕭皇后和芮不舒服。聽到這些後,寧敏一天去看幾次病。結果,蕭太后和芮成鋼的病情兩天後惡化,寧敏在病床前的服務更加不合時宜。 孝慧皇后去世後,儘管身體虛弱,贊寧“悲痛欲絕,給出了無數的解釋”,並堅持在葬禮上“睡在地上”。清朝皇室的葬禮原本充滿禮儀,難以抑制韓寧的悲痛。他也是一個老人,有許多疾病。他無法忍受這樣來回奔波的折磨。因此,蕭何芮皇后死後,韓寧僅一個多月就去世了。
-
3 # 四川達州人
當然不是所謂大公無私。
滿清蠻夷,歷來仰慕中原文化,也一直在學習並試圖將自己妝扮為儒家文化的繼承者。
中原文化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禮制啊。
所以,入關之後的滿清統治者始終想靠近與拉攏儒家士大夫。什麼最有效?
當然是遵守嫡長繼承製了。
從順治,到康熙,到雍正乾隆,都期望繼承人是嫡長子。然而順治沒嫡子,雍正沒嫡子,康熙唯一嫡子胤礽實在扶持不起來。乾隆二子和十二子都是嫡,結果死得太早。
道光:
好不容易嘉慶有嫡長子道光,所以乾隆嘉慶與滿朝文武百官都對道光充滿期望。事實上,雖然雍正搞什麼祕密建儲,但道光是嘉慶繼承人這事從來不是祕密。
嘉慶:
所以,嘉慶死後傳位詔書沒找到,嘉慶的繼皇后鈕鈷祿氏根本不敢玩花樣,以懿旨讓道光先繼承皇位並非所謂賢,而是不得不賢。因為她兩個兒子無論地位,功勞,影響,權力,都遠遜色於兩代皇帝認可的道光。
-
4 # 重慶李凌雲
是的,這個問題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嘉慶皇帝剛登上皇位時,皇后是孝淑睿皇后。後來的道光皇帝,就是孝淑睿皇后所生。道光皇帝十六歲時,孝淑睿皇后因病死亡,那時候,連嘉慶自己也是在太上皇乾隆皇帝的指輝下當皇帝,自己還做不了主,也還年輕,所以立太子一事尚早,根本還就還沒有考慮這件事。
孝淑睿皇后死亡三個月後,由太上皇乾隆宣詔:由原來的側室福晉鈕祜祿氏升為正氏福晉,兩年後晉封為皇后,可兩年後正值乾隆皇帝駕崩。又守孝三年,即嘉慶6年,也就是公元1801年,鈕祜祿氏被正式冊立為皇后,號孝和睿皇后。
說到孝和睿皇后,就得仔細介紹一下她了,因為,正是孝和睿皇后在嘉慶帝突然駕崩後,沒有立自己的親生兒子為帝!而是選擇了前皇后孝淑睿皇后的二兒子上位當皇帝。(大兒子出生不久就死了)。而孝和睿皇后自己有兩個親生兒子的,都很聰明,並且聽她的話。
這在歷史封建王朝中,算得上是大公無私的壯舉了,就是當時的太上皇乾隆皇帝那一代,為了爭奪皇位,兄弟自相殘殺也是極其慘烈的。而到了孝和睿皇后這裡,卻選擇了前皇后孝淑睿皇后之子即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嘉慶皇帝突然駕崩,由誰繼承皇位,己是太皇后的孝和睿皇后有著絕對的決定權,在封建社會,更加顯得她難能可貴的品質。事實上大臣們也都認為她會讓自己的兒子上位,結果卻大出意外,但也是朝臣們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對她更加尊敬。而孝和睿皇后的地位也是更高,歷史上也對她稱讚有加。
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其父是禮部尚書。在孝淑睿皇后在位期間,就因為為人正直端莊,沒和任何一個妃嬪吵過架,拌過嘴,深得太上皇乾隆皇帝的喜歡,嘉慶帝也對她滿意有加,從而在眾多妃嬪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除正福晉孝淑睿皇后之外,後宮第二人,即側室福晉。
受到她的影響,她的親生兒女們也和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們關係很好,其中和後來當上皇帝的道光帝關係猶為親密。這當然是有故事發生的,後面會詳細說明。
孝淑睿皇后病故後,乾隆皇帝和嘉慶皇帝商量,由當時的側室福晉鈕祜祿氏晉升為正室福晉,嘉慶皇帝也欣然接受。由此可見:孝和睿皇后的人品極好,這也為後來選上不是自已親生兒子的道光皇帝上位打下了基礎。
嘉慶帝在乾隆皇帝駕崩後,才掌握了權利,真正自己作主了,但他掌權時,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在鬧工業革命,而嘉慶皇帝繼續執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不和其他國家互通貿易,重抓農業,而壓制著商業。
大家可以想想:其他國家全部聯合起來交流經驗,互通有無,互換科學成果。而清朝皇帝此時卻是:(閉關鎖國)!歷史的車輪在此停止不前!延誤了中國近200年向前發展的最佳時機,這個才是清末遭受外國列強瓜分中國財富和領土,使中國遠落後於西方列強的最重要原因,好在從民國開始,中中國人開始甦醒,後來,新中國成立,現在也發展飛速,讓其他列強再也不敢隨意欺負了!
這是題外話,忍不住發洩幾句,不是中中國人好欺負,而是受到清朝皇帝“閉關鎖國”壓制商貿的錯誤影響,是中國那時候貧窮落後的原因。也與本文話題:為什麼孝和睿皇后會選擇道光為帝有點關係的。
由於嘉慶皇帝的錯誤決定,加上他在位期間也無太大作為,只是在當初操了貪官和珅的家而有點錢免強維持。國力衰弱,清朝開始衰敗,各地陸續出現民間造反組織,其中最大的起義組織是白蓮教,他們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專門和清朝官府作對。
雖然被嘉慶皇帝派兵打敗,但餘黨還是流落各地,其中京城裡就有很多,有幾個白蓮教教徏,為了復明“大業”,自願淨身混進了嘉慶帝的皇宮,當起了太監。
由於道光皇帝的生母病故的早,那時的道光帝才十六歲,而孝和睿皇后又為人正直,善良端莊,所以對當時喪母的道光帝視同己出,教育自己的親生兒女要尊重長兄。
在道光帝32歲那年,嘉慶皇帝帶著眾多將士前往承德,也帶著自己的兒女們,皇宮裡只留下大量女眷。道光那時還不是太子,因為嘉慶帝自己還年輕,還沒考慮立太子之事,道光帝當時名永琰,他也跟著去了,但又提前自己返回了京城皇宮。
此時混進皇宮的白蓮教徏知道皇宮空虛,通知潛伏在京城的部分餘黨約五六十人偷襲皇宮,因為有內應開門,白蓮教幾十名教徏很快衝近內皇宮外面,裡面全是女眷,孝和睿皇后也在此列,被嚇得六神無主,而其他妃嬪宮女更是嚇得大哭。都認為此命不保了。由於內皇宮大門牢固,白蓮教眾打不開,便用幾人翻牆,準備進去由裡面開啟大門。
而此時,提前回來京城的永琰趕到了,掏出短火槍,對著剛爬上牆頭的白蓮教徏一槍,把他打下了牆頭,再續裝火藥鐵彈時,由於害怕手抖,鐵彈灑落在地上,孝和睿皇后強作鎮定,撿起鐵彈遞給他繼續填裝,而永琰見此也鎮定了一些,因為,他此時是這裡唯一的男子漢啊。那麼多女眷在此時用求助的眼神望著他,還有孝和睿皇后為他打氣。
這時正好一個白蓮教頭目又爬上牆頭,填裝好彈藥的永琰反而向前幾步,擋在了孝和睿皇后身前,對著白蓮教頭目一槍把他打下了牆頭,其餘白蓮教眾一時也下敢再翻牆了,猶豫間,官兵隊伍趕到了,包圍了餘下的白蓮教眾,並全部殺滅。
經過這件事,孝和睿皇后和永琰的感情直接昇華!達到了不是親生卻勝過親生母子的感情!這樣的母子情,在嘉慶帝突然駕崩而又沒立遺詔的情況下,孝和睿皇后選擇立他上位,也就不奇怪了。何況,根據歷來不成文的規矩,永琰即道光帝,也是當時的大皇子,是首選的考慮,而他又立過功,救過後宮大多數人,朝臣們也樂意看到由他繼位皇帝。
以上種種原因,基礎是孝和睿皇后的正直,善良,端莊,會教育自已的兒子團結,條件是嘉慶帝突然駕崩(根據記載分析,死於雷擊,這裡不作詳細舉證),而道光帝和孝和睿皇后“母子”感情好,又共過患難,救過她的命,本身又是大皇子(比他大的很早就病故了)。我覺得:孝和睿皇后選擇道光帝繼位,是符合當時的邏輯條件的,是必然的結果。
後記:孝和睿皇后老後,臥病在床,道光帝幾乎每天請安,親自服侍湯藥,孝和睿皇后於74歲病終,直到現在,人們對她的評價沒有貶義方面的,都是稱讚她。
孝和睿皇后,不愧“睿”字。
-
5 # 碼農新世界
嘉慶第二任老婆為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孝和睿皇后有兩個兒子分別是皇三子叫綿愷與皇四子綿忻。
道光名叫旻寧,其母親為嘉慶第一任老婆(孝淑皇后),是嘉慶的嫡長子。
道光年少時被乾隆皇帝看好,深的乾隆喜歡,想培養成嘉慶之後新一代皇帝。乾隆在晚年親自於宮內操辦道光於原配孝穆成皇后的婚禮,並賜皇孫夫婦婚後仍居宮內,此乃清朝皇帝對皇孫特例之舉,為清朝最隆重的由太上皇、皇帝全部參與的皇孫婚禮,也是乾隆暗示道光為皇太孫之舉,嘉慶生前也為道光培植勢力,大力封賞。
在加上當時的清朝處於內憂外患時期,需要一個沉穩的人繼承,而且孝和睿皇后沒有野心,就順利成章成為清朝第一個嫡長子登基的皇帝。
-
6 # 洞悉觀史
嘉慶皇帝過世之時,傳位詔書卻不翼而飛。根據清朝的立儲制度來看,皇帝通常都會提前寫下繼位詔書,以防止自己出現意外以後,能儘快有新皇帝穩定天下。而且,皇帝通常會準備兩封遺詔,一封放於牌匾之後,一封則放在自己的金匣子裡。結果嘉慶死的太過於倉促,沒有當著諸位大臣的面宣佈新皇帝,那麼最後就只能將他的密詔拿出來,宣讀新皇帝。可是不曾想,兩個地方都翻遍了,一封遺詔都沒有找到。那麼此時應該由誰來繼承皇位呢?迷茫下,孝和睿皇后站了出來,表示皇長子旻寧是新皇帝。
旻寧是皇長子也是嫡長子,但他卻不是孝和睿皇后的親兒子,而是先皇后的親兒子。這位皇后所生的兒子是皇三子和皇四子。其中皇四子綿忻最得嘉慶皇帝的喜愛。這麼些年裡,嘉慶對他的偏愛,大家都看在眼中,大臣們都認為,這位皇四子很有可能是儲君。在大家都懷有這樣的念頭下,孝和睿皇后如果宣佈讓綿忻來當皇帝,大臣們估計也不會反對。但為什麼她不這樣做呢?
一、為天下考慮。嘉慶過世之時,綿忻也才只有15歲,年紀並不大,經歷的事情不多,還比較單純。若真的讓他繼承了皇位,他是玩不過朝廷裡的老狐狸。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大權有可能就旁落他人之手,為了愛新覺羅家的天下考慮,選擇皇長子來繼承皇位最為合適。
二、待旻寧如同親兒子。孝和睿皇后是一位重情重義的人,他見旻寧從小失去母親,因此對他也是多加關心,兩人雖只相差了6歲,但關係甚好,如親生母子一般。讓旻寧繼承皇位,她既會覺得放心,對得起天下人,對得起大清江山。同時又會覺得安心,因為這個兒子跟她關係好,繼承皇位之後,也會好好孝敬她。
三、為了服眾。她知道四兒子得先帝的寵愛,即使宣佈由他做皇位,買官們也不會說什麼。但是,她身為老四的親生母親,一旦將這個決定宣之於口,百官們最初可能不會說什麼,但到了後期,或許就會以此作為藉口攻擊他們母子。說他母子兩人不公,皇位來得不正。那麼到時就有可能引發朝廷動亂,江山不穩的情況。
綜上幾點原因,咱們就能看出這位皇后真的是足智多謀的女人,想的夠遠,考慮的夠長久。
-
7 # 一米八2022
1820年的夏天,嘉慶到避暑山莊遊玩,由於天氣太熱,嘉慶因為突發疾病去世了。訊息傳到北京,鈕鈷祿氏趕快到乾隆清宮裡尋找傳位詔書,在雍正時期開始,就定下了規矩,皇帝在選好儲君之後,會把詔書放在“正大光明”匾後邊。除了在匾後邊放一份,還會放在隨身攜帶的金盒中一份,這樣考慮十分周全了,兩份對的起來,才能確定皇位繼承人。
但是皇后兩個地方都找了,就是沒有找到,難道嘉慶皇帝沒有設立詔書嗎,這不可能呀!在古代,有句古話叫做“國不可一日無君”,當務之急是要選一位皇帝出來,本以為皇后會在自己的兩個兒子中選擇一個,但令大家驚訝地是皇后選了並非自己親生的皇子旻寧繼承皇帝之位,就是後來的道光皇帝。
因此許多人不理解的是,她為什麼不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呢?
其實,根據當時的情況,這是她最好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乾隆執政時期,旻寧就是乾隆選定的接班人,在乾隆晚年,他親自給自己的孫子旻寧操辦婚禮,還讓他們在宮內居住,這在清朝歷史上是沒有的,也是乾隆想讓旻寧將來接嘉慶班的訊號。
其次是因為旻寧是皇后的長子,屬於嫡長子,按照皇族宗法,旻寧是最有資格繼承皇帝的人。
她是第二任皇后,當時兩個兒子出生時候她還是妃子,所以屬於庶出,而且他們一個愛好收集古書,一個愛好收集皮黃,根本沒有君臨天下的氣質。
如果她是出於自己的私心,讓自己的一個兒子繼位,是不會得到朝廷大臣支援的,萬一嘉慶的密詔找到了,是立旻寧繼位,那麼鈕鈷祿氏的下場可想而知!
果然,跟著嘉慶去避暑山莊的太監找到了這個金盒,裡邊確實是立旻寧為太子。所以,鈕鈷祿氏當時的舉動堪稱是最明智之舉,而她也受到了道光帝旻寧的敬服,被尊為皇太后。
-
8 # 歷史課課代表
嘉慶皇帝的兩位皇后:
嘉慶皇帝一生先後有過兩位皇后,一位是結髮妻子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一位是繼後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喜塔臘氏在乾隆三十九年是由乾隆皇帝指婚給還是皇子的顒琰為嫡福晉,乾隆五十四年,顒琰獲封嘉親王,喜塔臘氏因此成為嘉親王福晉,乾隆六十年,嘉親王即位,喜塔臘氏成為皇后,然而在立為皇后之後的第二年,喜塔臘氏便病逝了。實際上其在皇后之位只坐了一年多,喜塔臘氏死後被諡為孝淑皇后。孝淑皇后一生為嘉慶皇帝生下了兩女一子,這唯一的一個兒子就是後來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為皇帝的道光皇帝。
嘉慶皇帝到底屬意誰:嘉慶二十五年,61歲的嘉慶皇帝突然毫無徵兆的死在了熱河避暑山莊 行宮之內,嘉慶皇帝死後,皇次子旻寧即位,實為道光皇帝,雖然道光皇帝的即位在當時有著多種說法,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道光皇帝是嘉慶皇帝生前屬意的繼承人,實際上如果向前追溯,不僅是嘉慶皇帝中意道光帝,就連道光皇帝的祖父乾隆皇帝晚年,對於這個嫡長孫也是非常重視,旻寧十歲時便跟隨祖父乾隆皇帝打獵,曾因獵獲一直野鹿而使乾隆皇帝大喜,甚至還上次了皇孫意見黃馬褂和花翎。
深明大義的孝和皇太后:雖然道光皇帝的即位並無懸念,但是在嘉慶皇帝駕崩後的時候仍然出現了一個插曲,而最終事情的圓滿結局、道光皇帝的順利即位,都得益於一個女人,他就是嘉慶皇帝的繼後、道光皇帝的嫡母孝和睿皇后。事情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嘉慶皇帝屬於突然駕崩,所以慌亂的人們在嘉慶皇帝駕崩之後未能即使找到嘉慶皇帝隨身攜帶的裝有傳位遺詔的鐍匣,找不到傳位遺詔就意味著道光皇帝無法合法繼位。正當人們一籌莫展時,嘉慶皇帝的遺孀孝和睿皇后當眾宣佈皇次子旻寧為皇太極,並且強調這是高宗(乾隆)和大行皇帝(嘉慶)生前就已經明確了的事情。正是因為有了嫡母的擁立,才使得道光皇帝得以順利即位,也使其即位擁有了合法性。更難能可貴的是孝和太后在宣佈這一決定時實際上她自己是有著兩個親兒子的,孝和太后本有機會擁立自己的兒子做皇帝,卻最終摒棄了私心,顧全了大局,將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到道光皇帝擁立為皇帝,這也使得其在之後的人生中被受到了道光皇帝的無微不至的孝順和禮遇。
那麼孝和太后為何不讓自己的兒子做皇帝而是擁立別人的兒子做皇帝呢?實際上這是孝和太后對當時的形勢做出了正確的判斷的結果,當時雖然沒有找到嘉慶皇帝的傳位詔書,但是不代表嘉慶皇帝沒有留下傳位詔書,而一旦找到了這封詔書,上面所選定的繼承人則一定是旻寧而不是自己的兩個兒子中的一個,如果那樣的話,自己和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將至於萬劫不復之中,相反如果孝和太后擁立旻寧為帝,既可以體現自己的高風亮節,也能讓被擁立的道光皇帝對自己感激不盡。
-
9 # 歷史應該有趣
1820年,嘉慶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離奇死亡,當時皇子旻寧也就是後來的道光皇帝和一干大臣都陪同左右,由於密詔藏於幹清官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而皇帝隨身所帶的金盒中沒有找到繼承人的密詔。
所以後來我們看這段歷史的時候都認為皇后有機會動手腳而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因為這時候皇后正在紫禁城,有很多的可操作空間。
但是為什麼孝和睿皇后沒有這樣做呢?
一、孝和睿皇后沒有強大的外戚做外援,
孝和睿皇后其父為恭阿拉,為禮部尚書,三等承恩公。
根據《嘯亭雜錄》記載
勤愨公,諱恭阿拉,鈕鈷祿氏,巨集毅公七世孫也。家素貧乏,其父(即恭保,一作公保)任中翰久,罷歸,饔飧不給,公嘗負販於外,以佣錢養親。後累遷至驍騎參領,仍賃汪時齋總憲屋以居。時齋喜其直愨,時周助焉。以恭慈皇太后父封承恩侯,任大宗伯十餘年。公出自困厄,悉里巷情,處事和平謙沖,雖居戚畹,無驕抗習態。每歲必宴集故交,歡飲竟日,曰:“奚可以富貴故失友道也。”性善飲,與劉長沙相國較量,日傾廿餘甕,人以為奇。嘗拾匿名文書,即命僕焚燬,曰:“吾聊以此報上澤也。”二、道光深受乾隆和嘉慶皇帝的喜愛。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八月,十歲的旻寧跟隨祖父乾隆皇帝打獵獲鹿,乾隆帝大喜,賜黃馬褂、花翎
乾隆帝在晚年親自於宮內操辦道光與原配孝穆成皇后的婚禮,並賜皇孫夫婦婚後仍居宮內,此乃清朝皇帝對皇孫特例之舉,是清朝最隆重的由太上皇、皇帝全部參與的皇孫婚禮,也是高宗暗示宣宗為皇太孫之舉,仁宗生前也為宣宗培植勢力,大力封賞。
嘉慶皇帝當政時,也刻意讓道光參與政務的處理機會,培養他處理政事的能力。
這樣看來,道光在乾隆和嘉慶時期受寵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道光在參與政務的時候也籠絡了一批人。
三、道光的個人能力突出
四、如果競爭失敗後的考慮使孝和睿皇后不敢輕舉妄動
自古以來,封建社會的皇位競爭都很激烈,如果失敗的結局都很悲慘。孝和睿皇后深知權力的殘酷,沒有足夠的把握,不敢堵上身家性命。
回覆列表
嘉慶帝先後有過兩位皇后,一位是他的原配——喜塔臘氏,即孝淑睿皇后,另一位是繼後鈕祜祿氏,即孝和睿皇后。在嘉慶帝駕崩後,繼承皇位的是次子旻寧,即道光帝。
然而,當時嘉慶帝的皇后為孝和睿皇后,旻寧不是她的親生子,可她卻仍然宣佈由旻寧即位,這是為什麼呢?
嘉慶帝的第一任皇后喜塔臘氏,在嘉慶帝親政之前,便已薨逝,而次子旻寧便是喜塔臘氏所生,即便喜塔臘氏早薨,旻寧亦仍是嘉慶帝的嫡子。
喜塔臘氏薨逝後,時為貴妃的鈕祜祿氏主持後宮大局,兩年後正式詔立為皇后。鈕祜祿氏是手握皇三子綿愷、皇四子綿忻,尤其是皇四子綿忻,是鈕祜祿氏成為皇后之後所生,名副其實的嫡子。
嘉慶帝駕崩時,其實是沒有找到當年祕密立儲的詔書,可是孝和睿皇后當機立斷,宣佈了旻寧為繼承人,並沒有藉由這個漏洞,讓自己的親子繼承,主要出於以下幾個考慮:
1、旻寧自喜塔臘氏薨逝後,一直養在鈕祜祿氏身邊,與養母及兩個弟弟感情還算不錯;
2、雖然自雍正之後都採取了祕密立儲,但嫡長子繼承製的影響仍在繼續,在找不到祕密立儲詔書時,採用嫡長子繼承,是比較穩妥的方式;
3、旻寧是乾隆帝、嘉慶帝心儀的繼承人,對他的培養和看重,是十分明顯的,並且在嘉慶八年時,旻寧曾有過救駕之功;
4、鈕祜祿氏心中有比較大的格局。旻寧與她關係親厚,且名份上後宮僅有她一位皇太后,與她而言,誰即位差別都不大,不存在兩宮太后的爭奪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