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堯居zr

    在歷史上的清王朝統治的200多年,近300年的時間裡,在這個朝代的十幾位皇帝當中,雍正皇帝。是當之無愧的緋聞中的王中之王。

    這篇文章只回答雍正皇帝繼位的疑點,主題就是康熙皇帝當時在暢春園駕崩時,隆科多宣佈的遺詔繼承人到底是不是皇四子“胤禛”?為什麼他的兄弟們都是因為不服而遭殃?

    關於雍正皇帝的這些疑點,有很多種解讀,有的歷史資料說是雍正皇帝的改革和推行新政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還有的說是類似的,還有的說是貪戀美色,甚至服用丹藥,更為誇張的是,杜撰出一個呂四娘為報家仇而殺了雍正皇帝。

    但是今天我們談的不是這些。我們談的是雍正是否是篡奪皇位?他在康熙皇帝駕崩的當晚,都做了哪些鮮為人知的精心佈置?

    當然;如果要想把這件事情說透,那肯定需要很多文字資料,因為在這次雍正奪取皇位的行動中,作為皇四子的他,已經在很早以前就完成了佈局,只不過是他在等康熙皇帝在暢春園限價這一天,雍正才會按照他的既定方針,奪取皇位。

    近幾年來對清代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們似乎對飽受詬病的雍正皇帝轉變了印象,感覺這個皇位奪與不奪都應該是雍正皇帝坐上這個位置,因為朋友們一直以為在雍正皇帝執政的日子裡,對他的情與政務和大膽的推行新政,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可是歷史就是歷史,我們應該還原歷史的真相。本人通過觀看電視劇《雍正王朝》以後對雍正皇帝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所以就下了一番功夫,查遍了很多的清史資料,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結論。

    《世宗實錄》和《華東錄》都有詳細記載,然後本人又根據這些結論作出瞭如下的諸多分析,深入到這些資料當中以後才看出當時的皇四子胤禛為奪取這個皇位,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在這次奪取皇位的行動當中,不但精彩,而且還驚心動魄。

    官書最標準的解釋應該是《世宗實錄》,這裡面記錄了康熙皇帝61年11月13日的整個情形如下:

    一,醜刻,聖祖皇帝康熙病疾大漸,派遣官員急招雍親王胤禛於齋所,且令速至。隨即又召誠親王胤祉及皇十三子胤祥,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宣諭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著繼朕登基,既皇帝位。”

    二,上聞(雍親王胤禛)馳至,趨進寢宮,聖祖告以病勢日臻之故。是日,上(雍親王胤禛)問安,計覲見五次。

    三,戌刻,聖祖賓天,上(雍親王胤禛)哀慟號呼,擗踴不已,尚書隆科多進曰:“大行皇帝,深惟大計,付授鴻基,宜先定大事,方可辦理一切喪儀。”上(雍親王胤禛)慟哭仆地,好久,乃起。

    所謂《世宗實錄》就是記錄雍正皇帝登基以來的一切行動,這些記錄必定要經過稽核,所以仍然不能讓後人信服。

    在這裡還要強調一下:十三阿哥胤祥此刻一定沒有封號,如果他這時有封號的話就不會直呼十三阿哥胤祥了!而且還有一點值得商榷;那就是這位十三阿哥胤祥此刻應該在高牆之內,根本不會在暢春園,喪儀這部《世宗實錄》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至於這位皇四子的雍親王胤禛既然以奉召來到長春園探望病重的康熙皇帝,而且還五次,此刻的康熙皇帝心中已經有了預設的繼承人,如果是他,為何康熙帝此刻不對他做出詳細的交代?

    還有一點值得詳細分析;既然隆科多知道皇位繼承人是皇四子雍親王胤禛,他為何不早些向他透露?在康熙帝駕崩以後,隆科多才宣讀的繼位遺詔,難免其他人對這份遺詔的真偽產生疑問。

    後來雍正帝的《大義覺迷錄》又有記載;在隆科多宣讀完康熙皇帝的遺詔以後,急速回到了內城的皇宮內外,隆科多此刻從暢春園回到內城幹什麼?一定是安排九門兵馬對紫禁城來一次大戒嚴,以免八爺黨等人發生動亂。

    《大義覺迷錄》中還有一條記載值得深思;在隆科多返回內城的九門以內時,他碰到了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胤禮,當胤禮聽說她的父皇康熙帝把皇位傳給他的四哥雍親王胤禛時,馬上顯得驚慌失措,後來遭到了雍正皇帝的申斥,他驚慌失措又是為什麼呢?

    又有野史記載推理說;十七阿哥胤禮聽說把皇位傳給了他自己的四哥感到很吃驚,因為多數人都在判斷和傳說這個皇位的繼承人是十四阿哥胤禎的,怎麼突然間就落到了他四哥的頭上?

    還有人說他知道自己的四哥號稱為冷麵王,而且康熙的評語是喜怒無常,皇位傳給他太出乎意外,他可能料到只怕今後兄弟們沒好日子過了。

    通過皇十七阿哥胤禮的表現我們對雍正皇帝的地位合法性大打折扣,從這裡我們分析到,在他的印象當中,這個皇位的繼承人似乎不應該是他四哥的。

    我們反觀到了雍正五年,給隆科多治罪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罪名:

    聖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並未在皇上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乃詭稱伊身帶匕首,以防不測。欺罔罪一。狂言枉奏,九門提督之權甚大,一呼可聚兩萬兵,欺罔罪二。當時太平盛世,臣民戴德,守分安居,隆科多作有刺客狀,故將壇廟桌下搜查,欺罔罪三。

    這怎麼到了雍正五年又說聖祖仁皇帝駕崩之時,隆科多未在御榻前呢?康熙帝在暢春園駕崩之時,到底這裡面有多少謎團需要我們來破解?

    《永憲錄》有這樣的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冬十一月壬午朔”指甲午為十一月十三日,記“戌刻上崩於暢春園(園)”下注:

    上晏駕後,內侍仍扶御鑾入大內。相傳隆科多先保護皇四子雍親王回朝哭迓,身守闕下,諸王非傳旨不得進。次日至庚子,京城九門皆未啟。

    已末午刻,傳大行皇帝遺詔......命領侍衛內大臣總理鑾儀衙事,嗣三等功馬爾賽,提督九門巡捕三營統領,兼領理藩院尚書隆科多,武英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馬齊輔政。

    從以上所引的記事看,我們從中找出了三個祕密;

    第一,自已末京城的九門一直未曾開啟,這說明內外的交通相對是隔絕的。從這份資料中的表達,我們感覺到這份資料異常珍貴,但這其中的奧妙很難判斷。

    第二,“身守闕下,諸王沒有傳令不得進。”此以前條文之實在,我們可相信這是真事。

    第三,馬爾賽協助輔佐朝政,只見於此,王氏《東華錄》只是這樣記錄,“命貝勒胤祀,十三阿哥胤祥,大學是馬奇,尚書隆科多總理事務。”第三這個“已末”就是聖祖仁皇帝賓天的第二日,第1條的記事為:“遣領侍衛內大臣公馬爾賽告祭奉先殿。”

    上面這三條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根據此做進一步的研判:當聖祖仁皇帝駕崩後,隆科多口傳末命,就是說融合多隻是口頭傳達皇四子雍親王胤禛繼位,並沒有拿出康熙皇帝的遺詔。

    既然是在倉促之間,隆科多口頭宣讀了康熙帝的遺詔,而皇四子,雍親王胤禛隨即繼位,以當今皇帝自居,而此時的眾位皇子們正在錯愕之餘,可就在他們錯愕之餘的檔口,皇四子,雍親王胤禛已經用他的雷霆手段控制了整個的下列情況及局面。

    一,皇帝的玉璽肯定是掌握在上書房大臣張廷玉或者馬奇他們二人的手裡,因為掌握皇帝一,在他們的許可權指責之內。

    二,整個暢春園皇宮的皇帝御用侍衛此刻由馬爾賽掌管。我們瞭解到,清代初期的鑾儀衛的編制與明朝的錦衣衛幾乎完全相同。

    三,這一條最重要,因為雍親王胤禛已經在此刻控制了大行皇帝的遺體。京城宮中大內的嬪妃們你已經被九門提督隆科多控制,這其中包括整個的警衛部隊。

    以上這些條件成熟以後,皇帝位置的權利就已經十拿九穩地掌握在雍親王胤禛的手裡,最重要的是整個京城已經趨於穩定。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隆科多是首先進入京城內城的,他在進入京城的內城同時控制並佔領了整個京城,這時候的馬爾賽,以及張廷玉,馬齊等以領侍衛內大臣的身份護送大行皇帝回宮。

    想想看。這時候的雍親王胤禛已經變成了名正言順的雍正皇帝,所有他的反對派已經束手無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織田信長不死,日本歷史會被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