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油燈照明時,所用的是動物油脂和植物油。
動物油脂:最開始的時候,油都是從動物脂肪中提取。狩獵時代人們就發現在加熱肉食的時候,會有液體從中滲出,這大概就是先民對油脂最原始的認識。有文字記載以來,油最開始叫“脂”或“膏”。按《釋名》曰:“戴角曰脂,無角曰膏”。就是說從有角的動物中提取出來的叫脂,從沒有角的動物中提取出來的叫膏。我們現在把凝固的叫脂,融化的油,“膏脂”一詞已經基本不用了,但現在我們還有一個常用的成語還保留著這兩個字:民脂民膏。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陵地宮)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植物油: 植物油料作物在中國具有很長的種植歷史,品種也很豐富。比如大豆,古代叫做菽,春秋時期已被列為五穀之一,但那個時候的這些作物主要是作為糧食蔬菜作物,真正用來做榨油原料的,大概在漢朝才出現。最開始用來榨油的原料也不是大豆,而是芝麻。植物油也用作燈油。
古代用油燈照明時,所用的是動物油脂和植物油。
動物油脂:最開始的時候,油都是從動物脂肪中提取。狩獵時代人們就發現在加熱肉食的時候,會有液體從中滲出,這大概就是先民對油脂最原始的認識。有文字記載以來,油最開始叫“脂”或“膏”。按《釋名》曰:“戴角曰脂,無角曰膏”。就是說從有角的動物中提取出來的叫脂,從沒有角的動物中提取出來的叫膏。我們現在把凝固的叫脂,融化的油,“膏脂”一詞已經基本不用了,但現在我們還有一個常用的成語還保留著這兩個字:民脂民膏。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陵地宮)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植物油: 植物油料作物在中國具有很長的種植歷史,品種也很豐富。比如大豆,古代叫做菽,春秋時期已被列為五穀之一,但那個時候的這些作物主要是作為糧食蔬菜作物,真正用來做榨油原料的,大概在漢朝才出現。最開始用來榨油的原料也不是大豆,而是芝麻。植物油也用作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