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d1010lb

    不正常,如果沒有那麼多的督察、檢查、巡查,工作都幹得井井有條了,那才是工作真正做到家了,否則,一切都又變成形式主義了。

  • 2 # 那就做豬

    督促檢查常態化很正常,但是檢查不要只看臺賬,紙板之類的,搞形式主義。還有如果發現問題,不要一味追責,應該看看為什麼出問題?到底有什麼難處?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政策不一定是符合當地實際的,要聽取基層的意見和建議,敢於把基層的呼聲正確的傳達到更高一級,不要一味只知道壓下。

  • 3 # 藝軍11

    我認為基層工作督察檢查常態化正常。近幾年,上級對基層督察檢查的頻率越來越高,諸如脫貧攻堅、鐵腕治霾、秸稈禁燒、平安建設、掃黑除惡等等工作,檢查分月、季、半年、年終等,檢查方式有看臺賬、報表、印證資料走訪到戶、到單位等...

    我認為,這種督察檢查只重過程,不重結果,往往基層疲於應付,基層幹部節假日加班常態化,身心疲憊。好的是,中央高層及時發現了這一問題,提出基層減負,確定2019年為基層減負年。堅決遏制“四風”蔓延,特別是督察檢查中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力戒多頭檢查、重複檢查,過度留痕現象,讓基層有更多的時間謀發展,同時完善督察檢查過濫問責機制和基層幹部關懷機制。

    基層督察檢查常態化,也應制度化,讓督察檢查有章可循,基層不再累,利於國計民生。

  • 4 # Mr少陽

    督察可以,常態化就會讓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甚至搞形式化,表面化,根本工作都是靠基層來完成,一週來幾批檢查督導組是很平常的事情,來了就要陪同,要談話,要整改,要措施,要效果,但是給沒給基層工作的時間呢?基層工作任務重,待遇低,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平時加班,週末加班,都是家常便飯,事業編人員經常下鄉需要開自己車,油錢都報不了,這些問題真的是上層領導考慮的太少,太少!

  • 5 # 微笑237904758

    檢查沒錯,重複檢查,就是機構配置出毛病了。我們這一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總共十樣,區裡官員來了一波又一波,影響很不好。放在以前,那是一個辦事員都能辦妥的事。

  • 6 # Kyle0221

    正不正常還不是領導想不想去,想去就正常,跟督察沒關係。提前通知的督察有用嗎?走過場的玩意不就是看領導開不開心咯

  • 7 # 喜建國

    我認為”基層工作督促檢查常態化”很正常。但督促檢查的方式方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避免形式主義,走馬觀花式的”狐假虎威”現象。特別是一些故弄玄虛,提前準備,打招呼,迎賓館,翻看錶冊,制度上牆,規劃圖紙,口號昇天,高檔小車,點頭哈腰等等不切實際的頻繁”督促檢查”。因為這樣的形式主義檢查,不但對基層工作沒有任何效益,而且給基層工作的人員,教會了怎麼樣去弄虛作假,如何去人浮於事,甚至於勾心鬥角,兩面三刀,詭計多端。真正幹工作的人委屈求全,投機取巧的人政績突出。所以,基層幹部或者是基層組織機構的督促檢查,要適可而止,對症治療,靈活多樣,深入人心,點面結合,躬身踐行。戒掉”兩個極端”,一是頻繁檢查,二是放任自流。

  • 8 # 阿窗vlog

    我認為“基層工作督促檢查常態化”不正常。

    為什麼說不正常呢。因為筆者相信還是好職工佔大多數。

    筆者就拿自己來舉個鮮活的例子:筆者就是一名基層工作者,每天的工作任務安排得很滿,而且時不時還會有領導臨時安排其他的任務,所以,筆者不用督促檢查,也會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的,因為如果完不成應該完成的工作量,那會越積攢越多,會形成非常大的壓力,導致喪失工作動力,喪失工作激情,每天都在忙於應付,導致心情不好,還會影響家庭和諧。所以,倒逼著筆者要依計劃行事,完成應該完成的工作量,筆者非常自覺的做好自己的事。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基層工作者濫竽充數、得過且過。所以,這種基層工作督促檢查,不用常態化,應該是一種預警機制,對於經常不按計劃完成工作量的基層工作者,給予必要的督促檢查,以示警醒。對於在工作上積極認真、兢兢業業的基層工作者來說,這種工作就是一種資源浪費,倒不如給那些好職工多些鼓勵或獎勵,還更實際些,更有效些。獎勵好職工還能形成正能量,帶動被動工作的職工積極起來。

  • 9 # 常豔麗原創

    不正常。太擾亂工作。不是說不可以督促檢查,督促檢查常態化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擾亂基層工作常態化了。因為好多的督促檢查就是看資料。他們看資料的導向是造成基層整資料的根源。基層幹部一天就是弄了那些紙紙片片了。本來基層的那些幹部都是年輕有為的幹部,不讓他們幹些實事,淨讓他們弄那些沒用的資料,那怎麼能行呢?尤其好多督促檢查的人員不懂業務,瞎督促瞎檢查,越督促檢查越亂套。這檢查說一套,那督促說一套,弄得基層人員什麼也別幹了,就迎接督促檢查,就這麼改了那麼改。也不知道到底誰說的對。千萬不敢成為常態化。否則,形式主義越嚴重了。還嫌形式主義搞得少嗎?督促檢查是必要的,但太過頻繁的督促檢查不僅不能推動工作,反而嚴重影響工作,適得其反。另一方面是嚴重挫傷基層人員的幹事創業激情。都被這些沒完沒了的形式主義的督促檢查給害苦了。弄得人身心疲憊,毫無意義。關鍵是太過頻繁的督促檢查嚴重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好多的基層工作人員還想著下去好好幹點實事哩,結果被這數不勝數的督促檢查弄得脫不開身,一拔一拔地沒完了,一天就是迎督促迎檢了,哪有時間幹實事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幹了這頭,幹不了那頭。一方面幹部累,一方面督促檢查對群眾增加收入有實效嗎?群眾的收入要在幹實事上下功夫哩。那些督促檢查的人,哪個會幫助幹實事?都是走馬觀花,瞎指揮的。千萬不敢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才行哩。

  • 10 # 蔡泰州

    “基層督促檢查常態化”易產生上、下級形式主義氾濫,因此基層督促檢查必要,但要有針對性的精準高效督促檢查,務必去掉“常態化”!

  • 11 # 愛運動生活吧

    督促檢查的目的就是把基層工作做到實處,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最重要的是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和政治修養,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的去工作,為群眾服務。如果基層工作僅僅用於上面的檢查,容易把工作形式化和表面化。應該加強群眾的監督作業,政務公開公示,Sunny化工程,督查應該不定期、突襲或暗訪群眾的方式,而不是檢查基層公職人員的工作,這樣效果也許更好些。

  • 12 # 福星高照豬八戒832

    正常的。我們黨的路線是走群眾路線,一切工作的中心也在群眾身上。所有工作的效率,政策的適應性,都體現在基層工作上。都說老百姓是社會最底層的,也就是建築物的地基。如果基層老百姓沒過好日子,那就說明基層工作沒做好,亦或是政策走偏了,或者是基層工作者沒幹對,沒幹好。久而久之,地基不穩固了,上層建築也就站不穩了。最後倒塌。必須做到在一定的時間裡一直常態化,畢竟積垢不是一兩年積存的,沒有好的辦法,那就只有長時間的摩,擦來剷除積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申論的綜合分析應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