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駟馬山東邊聖泉巖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並傳授鄉民,鄉民稱茶為聖樹。元豐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請來普足大師祈雨果驗,鄉親留普足大師於清水巖,他建寺修路恩澤於鄉民。他聽說聖茶的藥效,不遠百里到聖泉巖向鄉民請教種茶和做茶,並移栽聖樹。
一天,普足大師(清水祖師)沐浴更衣梵香後前往聖樹準備採茶,發現有美麗的鳳凰正品茗紅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稱小黃鹿)來吃茶葉,他眼見此情景,非常感
鐵觀音茶名字的來歷
王士讓告假回鄉訪親會友,在南巖山麓發現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讓奉召赴京師拜謁禮部侍郎方苞,攜茶相贈。方苞品後,自感為茶中珍品,遂轉獻乾隆,乾隆召見王士讓詢茶來處,王細說茶之來源,乾隆細觀茶葉形似觀音臉重如鐵,便賜名為“鐵觀音”。
鐵觀音成品依發酵程度和制作工藝,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等三大類型。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駟馬山東邊聖泉巖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並傳授鄉民,鄉民稱茶為聖樹。元豐六年(1083年),安溪大旱,請來普足大師祈雨果驗,鄉親留普足大師於清水巖,他建寺修路恩澤於鄉民。他聽說聖茶的藥效,不遠百里到聖泉巖向鄉民請教種茶和做茶,並移栽聖樹。
一天,普足大師(清水祖師)沐浴更衣梵香後前往聖樹準備採茶,發現有美麗的鳳凰正品茗紅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稱小黃鹿)來吃茶葉,他眼見此情景,非常感
鐵觀音茶名字的來歷
王士讓告假回鄉訪親會友,在南巖山麓發現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讓奉召赴京師拜謁禮部侍郎方苞,攜茶相贈。方苞品後,自感為茶中珍品,遂轉獻乾隆,乾隆召見王士讓詢茶來處,王細說茶之來源,乾隆細觀茶葉形似觀音臉重如鐵,便賜名為“鐵觀音”。
鐵觀音成品依發酵程度和制作工藝,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等三大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