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往來社

    怛羅斯之戰,是8世紀世界東方兩大強國——大唐與阿拉伯帝國之間唯一的直接正面碰撞。怛羅斯的位置在今天吉爾吉斯斯坦與哈薩克的邊境,接近哈薩克的塔拉茲(曾稱江布林城)附近地區。

    怛羅斯之戰發生於唐天寶十年(751年),正是大唐帝國的巔峰極盛時刻。此時,唐安西、北庭都護府不僅控制了幾乎整個新疆,更將整個中亞都拉入帝國的羈縻之中。怛羅斯之戰就在唐帝國繼續擴張VS新興阿拉伯帝國東進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

    天寶九年(750年)臘月,唐安西大都護高仙芝以“無番臣禮”為藉口,向剛和唐朝締結和約沒多久的石國發動進攻。石國請求投降,高仙芝先接受投降,又違背承諾,武力開進石國都城,將一干貴戚全部俘虜。

    隨後高仙芝幹了一件噁心的事:殺降、洗劫和屠城。這三件事不僅令大唐在西域諸國心目中形象盡毀。隨後僥倖逃脫的石國皇子,找到了西邊的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請求協助復仇。

    對於阿拔斯王朝而言,這是一個東進的極好理由和藉口。於是趁機組織了20餘萬的軍隊準備遠征唐朝。高仙芝得到訊息後,先發制人,751年4月率軍從安西出發,深入阿拉伯境內,當年7月到達怛羅斯地區,與阿拉伯軍前鋒4萬人相遇,阿拉伯軍後面還有10萬援軍。而高仙芝率領的3萬大唐聯軍,唐軍只有2萬,另有1萬是西域當地的拔汗那國和葛邏祿族的軍隊。

    雖然唐軍強弓硬弩,馬步兵混合軍隊作戰力強,但是客境作戰,又敵眾我寡,雙方均傷亡慘重。更糟糕的是,戰鬥進行到第五天傍晚,葛邏祿族僱傭兵突然叛變,從背後包抄唐軍的步兵,切斷了唐軍騎兵與步兵的聯絡,阿拉伯軍趁機進攻,唐軍大敗。高仙芝只得收攏殘兵東遁,2萬唐軍精銳只剩下幾千人。

    怛羅斯之戰以唐軍慘敗而告終。但對阿拉伯人而言,西域也是當時他們所能到達的東方極限,因此所以他們放棄東進,轉而鞏固他們在西域西部的勢力範圍。

    這時,大唐也已經到了由盛轉衰的歷史轉折點。4年後,安史之亂就爆發了。隨即,高仙芝連同駐紮西域的15萬精銳唐軍奉命撤回國內參加平叛戰爭,唐軍事實上廢棄了安西都護府,放棄了對西域的經營。高仙芝不久也被指作戰不力而處死。

  • 2 # 夢嘗君

    大唐軍隊英勇作戰,阿拉伯帝國取得慘勝,再無力東進。阿拉伯帝國帝國雖然取得了“怛羅斯之戰”的勝利,但是在此次戰役中,被大唐王朝所展現的戰鬥力所震撼,打消繼續向東擴張的步伐。“怛羅斯之戰”後,由於大量的唐朝工匠被被阿拉伯帝國所俘,他們對阿拉伯帝國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大唐王朝大量先進的生產生活技術湧入阿拉伯帝國,促進了阿拉伯帝國的繁榮與發展。就“怛羅斯之戰”而言,對唐王朝並未達到傷筋動骨的程度,只是中國的文化並未輻射到中亞地區,但是唐王朝隨後爆發的安史之亂和蕃鎮割據,使得大唐王朝再也無力經營西域地區。

  • 3 # 鍾二

    阿拉伯帝國

    人員方面

    裝備方面

    大唐王朝

    人員方面

    裝備方面

    此戰唐軍損失兵力一萬多人,而阿拉伯損失超過三萬,由此可以看出唐軍的戰鬥力是有多可怕,數學好的小夥伴可以算一下這是幾比幾啊?正如我開頭說的唐軍雖敗猶榮正是如此。

  • 4 # 大漢戰風

    這麼說吧之前早就和阿拉伯打過知道對方底細了!碾壓對方!結果﹉~*✘輸了,高仙芝打算綁架整個大唐為他入侵阿拉伯世界做後盾,自己準備成就偉業,結果大唐內亂了!!也就扯淡了!!或者另一個說法,李隆基打算入侵阿拉伯世界,結果安祿山不給力扯後腿,高仙芝白浪費表情了!對當時大唐來說一場戰鬥的勝敗根本不叫事兒!!但這次失敗的結尾是大唐正好內亂,成就了大唐勢力退出了中亞,搞得這次戰鬥挺有名氣的,對比之前的戰鬥也就是一次大的衝突!就好像一個小人物碰上了一次大事件,結果出名了!本身小人物就是小人物,有人故意擴大化,沒辦法!

  • 5 # 青言論史

    天寶九載臘月,安西大都護高仙芝以“無番臣禮”為藉口,向剛和唐朝締結和約沒多久的石國發動進攻。弱小的石國根本不是唐朝的對手,很快都城陷落,一干貴戚全部成了俘虜。

    按理說要收服一個國家,幹到這個地步也就適可而止了。但隨後高仙芝幹了幾件令唐人瞠目結舌、石中國人肝膽欲裂的事情:殺降、洗劫和屠城。這三件事不僅令唐朝在西域各國心目中的形象一掃而空,還激起了石國流亡朝廷的激烈抵抗,更為西方的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給了染指中亞的機會。

    很快,逃往大食的石國王子就聯合中亞諸國及大食援軍共計不下十萬人,準備攻擊唐朝的大食軍隊(中亞諸國的軍隊戰鬥力基本不夠看,主力仍為大食人)的先頭部隊先於唐軍搶佔了怛羅斯城,因此當高仙芝的部隊開到怛羅斯時,城頭已經插上了黑衣大食的旗幟。

    高仙芝隨即下令對怛羅斯發動猛攻。但是由於怛羅斯城防堅固,再加上從西方源源不斷的援兵抵達,導致一連五天唐軍都無法拿下這座城市。而第六天,大食軍集結完畢,旋即和唐軍在城郊展開決戰。這場歐亞大陸兩大最強帝國的碰撞就此開始。

    戰鬥一開始,人數上處於劣勢的唐軍並沒落下風,反倒是憑藉其精良的裝備和戰術體系壓制住了大食軍隊。然而就在大食軍疲態盡顯、似乎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唐軍自己的陣腳卻亂了,因為葛邏祿部落的近兩萬人反水了。

    原來大食人料定自己不一定是唐軍的對手,便採取了分而劃之的策略,與唐軍的胡兵早早地作了接觸,並予以其豐厚的賄賂,要其在戰鬥中反水。這些胡人拿人錢財與人消災,自然就在戰事膠著的時候給了高仙芝背後狠狠一刀。

    佔唐軍三分之一的葛邏祿人一反水,仗就沒得打了。唐軍一潰千里,根本無法重新構築起作戰陣型。大食軍隊趁機與葛邏祿人聯手對唐軍展開絞殺,打得唐軍四散奔離,高仙芝等主將連親兵都顧不上撒了歡的跑才逃出生天。多虧段秀實一路收攏部隊,才帶回數千殘兵撤回安西。這一場驚天動地的怛羅斯之戰,就以唐軍慘敗落下帷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場仗雖然唐軍敗得很慘,但是大食同樣是慘勝。怛羅斯一戰後,大食人也就到此為止,並沒有再東進對安西四鎮形成騷擾(儘管安西四鎮的漢軍主力基本已經損失殆盡)。

    從結果來看,這一仗對唐朝方面也沒多少損失。很快從關內開來的部隊就讓安西的兵員重新恢復;而僅僅兩年後,高仙芝的老部下封常清就一舉蕩平大勃律國,把唐帝國的邊境線推到了最西邊。甚至在兩唐書的高仙芝傳裡,有關怛羅斯之戰都只是簡單帶過。那麼為什麼怛羅斯之戰如此之重要,乃至無論中國還是世界史學界都在反覆研究呢?

    因為從軍事角度來說,這是唐軍第一次在中亞吃了敗仗,唐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告破。從政治層面來看,西域的人心逐漸向大食傾斜,終於使這裡成為了一個徹底伊斯蘭化的地域。最重要的是從科技方面來看,唐朝俘虜為阿拉伯人帶去了造紙術,這對東西方的文明交流所產生的影響之巨大,是不言自明的。

    至於唐朝方面,應當反省的是,過分信賴胡人將領及軍隊是否真的對國家有裨益?如果說葛邏祿人的臨陣倒戈及高麗人高仙芝的言而無信,還不足以讓唐朝統治者反省的話,那麼四年以後的安史之亂,就將徹底讓唐人意識到,對胡人無限制的信任對他們到底有沒有好處。

  • 6 # 寧波傑士紅幫洋服

    輸了啊!傾大唐之力僅能供給3萬大軍出戰西域,而由於天朝上國的優越感和政策,大唐從西域地方汲取的財富卻並不太多,無法供給大量軍隊和長期征戰!

    而大食人因為地理原因更加適應大軍團騎兵的戰鬥方式,並且生活習慣也使得補給更加便利!

    雖然最終的戰鬥結果大唐說不上戰敗,但是隨著後期大唐內部的動盪,使得大唐無法再繼續支援西域的戰事,最終造成西域戰事徹底失敗!雖然滯留於此的唐軍依然善戰勇敢,但唐軍的戰術使得其對補給及其依賴,最終不得不坐困愁城!

    雖然在野史中,直到宋朝時候依然有記載在西域中有號稱大唐西域都護府的大軍後裔依舊在堅持守住某個小城,但最終不得不慢慢消散在歷史的塵埃之中!這個野史中的傳聞雖然無法確認真偽,但藏在字裡行間的忠烈之氣卻直衝霄漢,我漢民族在歷史長河中每次艱難開拓都是先輩用血火換來,一段小小的野史,其背後卻不知隱藏著多少大唐安西都護府軍的血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歐洲日本還有美洲寧願讓美國割韭菜也力挺美國,美國可從來不會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