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侃砍

    比如同樣大小的國土面積,德國絕大部分都是地勢平坦的平原,土地質量高,交通網路完善發達,大城市與中小城市,還有城市與鄉村的聯絡便捷緊密,全國各地,城鄉之間的發展比較均衡,居民生活在鄉下和中小城市的生活品質甚至比生活在大城市更高,因此德中國人沒有很強烈的動力紛紛往少數幾座大城市,特大城市裡跑,導致形成人口眾多,高度擁擠的超級大都市。

    2018年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7.4人,德國絕大多數城市面積都不大,規劃科學緊湊,絕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數量眾多的小城鎮裡,生活在鄉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非常少,因此在德國的鄉村地區給人的感覺是環境優美,十分寧靜,很難看到什麼人。而與德國國土面積相當的中國廣東和貴州兩省,大部分為山地,不適合城市發展和人口分散居住,絕大部分人口聚集在佔比很小的平原和丘陵地區,比如珠江三角洲周邊5.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聚集著8000萬人口,幾乎與德國總人口相當,因此這一區域給人的感覺是城市規模巨大,城市與城市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完成融成一片,人口十分的密集。

    德國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發達國家,面積不如烏克蘭,法國,西班牙,瑞典,挪威這些歐洲國家大,人口卻是歐盟國家中最多的國家。德國的十大城市分別是:

    1、 柏林:德國首都,政治,經濟中心,人口約350萬。

    2、 漢堡:德國最大的海港,最大外貿中心,德國第二大金融中心,德國北部的經濟和文化大都市,人口約181萬。

    3、 慕尼黑:德國面積最大的州巴伐利亞州的首府,巴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巴州最大城市,人口約150萬。

    4、 科隆:萊茵河畔著名重工業城市,人口約100萬。

    5、 法蘭克福:歐洲重要的工商業,金融和交通中心,人口約70萬。

    6、 斯圖加特:德國第六大城市,人口約61萬。

    7、 杜塞爾多夫: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首府,人口59萬。

    8、 多特蒙德:是德國西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簡稱北威州))的重要經濟貿易中心,位於魯爾區東部。人口約57.9萬。

    9、 埃森:北威州重要的工業城市,人口約57.1萬。

    10、 不來梅:不來梅州州府,人口約52萬。不來梅州是德國面積最小的州,由不來梅市和哈芬市組成,面積408平方公里,人口約66.4萬。

    德國以上十大城市在國內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由於德國的德甲足球聯賽水平很高,在國內擁有龐大的德甲球迷,慕尼黑,斯圖加特,杜塞爾多夫,科隆,不來梅,柏林這些城市都擁有以城市名命名的德甲球隊。因此,德國的這些城市人口雖然不多,但是經濟發達,科技發達,文化體育事業也很發達,在國際上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中中國人口超過千萬已有15座,主城區人口達到或超過百萬的城市有89座。中國現在城鎮化率越來越高,而且生活在城市的人口絕大部分是生活在大中城市,廣大小城市的人口加速向特大城市流動,因此給中國人的感覺就是中國的特大城市交通十分擁堵,人口十分擁擠,走到哪兒都是人滿為患的感覺。

    造成德中國人口分佈比較均衡的主要原因是:

    1、德國獨特的歷史。德國在歷史上長期分裂,直到19世紀下半葉才實現統一,在此之前存在數百個獨立的邦國,歷史條件不允許德國集中資源發展首都和少數幾座大城市。

    2、德國1990年再次實現統一後實行聯邦制。德國每個州都有很獨立的經濟與文化自主權,使得資源不會過分集中到首都少數幾座大城市,從而讓地方的發展比較均衡。

    3、地理原因。整個德國除了靠近阿爾卑斯山脈的小部分地區為山地,國土的大部分地帶均為平原地貌,客觀上有利於均衡發展。

    4、產業結構。德國的支柱產業是工業,而工業不像金融和時尚產業那樣需要高度集中,而可以在地理上分散式發展。例如,奧迪、大眾等享譽世界的汽車公司,就在一個很小的城鎮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優先發展超級大城市的城市發展模式有優勢也存在很多弊端,帶來諸多大城市病,德國化整為零的城市發展模式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 2 # 劉權林

    大家可以看一下組成德國的各個地方,他們原先都是有自己的國王、大公等等,所以這些地區的首府都是經濟中心,因此這些地區在組成德國後,德國就有了很多經濟中心。所以德國的中小城市特別多,人口廣泛分佈在領土的不同地區,而不是像倫敦、巴黎一樣,集中了國家的大量人口。

  • 3 # 知味小鋪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明白一個概念就好了:人口密度。就是單位面積里居住人口的數量。德中國人多,是個事實,但是,德國沒有超大型城市,甚至沒有大型城市,作為老牌的發達國家,德國的發展很平均,每個地區的生活要素都很接近,人們沒有必要集中到一個地方生活,因此當人口散落到各個地方的時候,人口密度看起來就沒有大城市那麼多。其實,這也是我們國家所追求的,目前咱們國家發展不均衡,東西部,南北方差距很大,導致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使得大城市難堪重負,而偏遠地區又缺乏發展的動力,因此協調發展,均衡佈局才日益緊迫,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可能實現的條件之一。

  • 4 # 神往桃源

    德國是發達的工業國,大凡先進的工業國,如果有適宜的耕地,也會形成現代化農業。農業越現代化,就越不需要密集的勞動力,而是機械化和自動化。因此儘管德國也有廣闊的農田,但從事農業的人卻不多(不需要很多)。這樣,城市以外的地方,村莊既少又小,顯得十分空曠了。實際上,大量的人口都集中到城市中去了。

  • 5 # 陽明雁

    最近幾年去過德國。

    德國5萬到10萬的中小城鎮非常多,很多工廠也位於這樣的城市。像西門子,大眾的總部都不是位於大城市。原因嘛,一是這些中小城市本身配套就健全,大部分人不用遠行。二是德國高速不限速,不收費,司機素質好車速快。完全可以住在一個城市,上班去另一個城市。這一點在中國完全不可能,油費沒什麼,但一路上的過路費會讓你懷疑買車子幹嘛?

  • 6 # 劉郎前渡

    德國地也不廣,人也不稀,人口分佈的很均勻。德國北部是平原,中部多丘陵,南部是山地,都很適宜居住。和西歐諸國相比,城市化較高,人口流動較少,居民的規劃很合理。

  • 7 # 使用者一葉方舟之阿倫特

    過去15年,德國的入口緩慢增長,如果去掉移民人口,德中國人口的數量其實是下降的,移民人口的來源主要是來自東歐和南歐,雖然德國不是移民國家,但每年外中國人移民的數量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主要是由於德國經濟處於長期健康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所產生的需求,但這部分人口絕大多數生活在大城市,小的市鎮和鄉村的人口數量是停滯或減少的,另外德國近20年來二次城市化的趨勢非常明顯,就是人們從鄉村和小城市往大城市遷移,主要是大城市的生活品質,文化教育以及充裕的就業機會所產生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到大城市尋找發展機會,大公司的發展也在向大城市集中,因為有很好的人力資源條件支撐其發展,這些城市主要是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主要是慕尼黑,柏林,漢堡,杜塞爾多夫,斯圖加特,法蘭克福,萊比錫,德累斯頓,紐倫堡,科隆等十幾個城市,這就導致了農村和小城鎮人口下降,但農村人口的下降帶來了農業的轉型升級,大量的農學專業的人才到農村從事現代農場,主要是全生態鏈的有機農產品的生產,附加值非常高,因為近20年德國對有機食品的需求量增長迅速,目前已經接近40%,價格是普通農產品的2至4倍,農業人口的收入高於城市人口,但從事農業需要准入,所以農學專業是僅次於醫學的熱門專業,所以德國目前的二次城市化是各種資源合理配置的結果。

  • 8 # 優己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反過來看!德中國人往往只有一個家,一套房子!這說明了什麼呢?那就是大部分德中國人是在原籍生活,他們的城市交通發達,可以輕易到達每個角落,他們沒必要外出務工,所以人口分部很均衡。不會出現城市聚流鄉村放空的現象。我們曾在德國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在德國,除了不宜居的高山峰頂,德國就沒一寸多餘的土地沒有住人!他們有效的把人流分散開來!既然不存在鄉村閒置浪費那也就不存在城市人口聚流的現象。

  • 9 # 國外見聞錄

    按照德國官方2016年的統計資料,德國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人口約8267萬,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

    如果在中國找一個省份比較,按照面積德國跟中國的雲南省(39.4萬平方公里,4770萬人)差不多,按照人口德國跟中國的四川省(48.6萬平方公里,8263萬人)或廣東省(18萬平方公里,10999萬人)差不多。

    按照人口密度排名依次是:廣東省(612.08)、德國(236.9)、四川(170.00)、雲南(121.08),以上資料單位為:人/平方公里。

    原因在於:德國平原多且沒有大城市!

    平原廣闊,人口分散

    在中國,沿著黑河-騰衝線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人口分佈的差異。人口大量集中在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以及東南沿海區域。也就是說,在大部分中中國人生活的區域,人口密度都非常大。

    由於德國擁有大量的平原,所以人口分佈較為均勻,是導致地廣人稀現象出現的一個原因。

    小城市發達,化整為零

    按照德國“大城市”標準,全國超過100萬人口的大城市一共有4個,分別是:

    柏林:347萬慕尼黑:270萬漢堡:175萬科隆:100萬

    注:以上均為2015年資料

    由於缺少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使得人們感受不到大量人口聚集所帶來的壓迫感,也容易產生地廣人稀的錯覺。

  • 10 # 房住不炒

    因為平原面積大,河南還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呢,還不是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糧食產區,而貴州省呢,地無三尺平,人都是擠在比較小的一個地方,廣東的多數都是在珠三角和沿海地帶,北部山區就比較少

  • 11 # Q仔看世界

    德國在歐盟國家中的人口是最多的,達到8229萬人,位居歐洲第二,僅次於俄羅斯1.44億人,在歐盟成員國位居第一。其實德國的人口密度達到平方公里達到230人,這可以排在歐洲國家人均密度的中上水平的。所以說德國不算是一個人廣人稀的國家。那為什麼會讓人覺得有這種錯覺呢?

    第一,德國沒有大城市,一般只有中小城市,人口比較分散,造成給人一種地廣人稀的感覺。德國城市也比較分散,分散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我們來看看德中國人口最多的所謂“大城市”人口數量:柏林市有340人口,漢堡有180萬人口,慕尼黑市有135萬人口,科隆市有102萬人口,這可是德國最大的四座城市,1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只有4個,這城市人口在中國來說只相當於四線城市水平。

    德中國人口並不少,那麼人口都去哪裡了?

    事實是,他們生活在各種中小城市裡德國的城市主要沿幾大河流及其支流分佈:萊茵河(科隆、杜塞爾多夫、法蘭克福),易北河(柏林、漢堡),多瑙河(斯圖加特、慕尼黑)

    而且這三條河流各自有各自的輻射區域,基本把德國的領土覆蓋完。依靠三條河流,各自造就了較大的城市。東有柏林,北有漢堡,西有科隆,南有慕尼黑。沒有出現哪個方位一家獨大的情況。

    不像中國,人口過於集中在大城市中,看起來非常擁擠的感覺。

    第二,德國企業大部分都很分散,很多優質企業都分佈在德國的一些小市鎮當中,這也減少了大城市中大型辦公的需求。你很難想象很多世界500強的企業都在選擇德國的小城市辦公的。德國的大企業如下:

    第一,大眾 ,世界500強第7位,營業收入2600.284億美元,位於下薩克森州,人口只有12.25萬。

    第三,拜耳 ,世界500強第193位,營業收入519.331億美元,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靠近科隆,人口16.3萬。

    第四,阿迪達斯,世界500強第480位,營業收入246.691億美元,位於是德國巴伐利亞州埃朗根-赫希施塔特縣的一個鎮,人口2.293萬。

    一般大型公司的所在地會給當地城市帶來大量的人口的,在中國深圳富士康這個特大企業就擁有35萬員工。德國企業過度分散在不同的小城市中,也是德國造成地廣人稀的感覺。

    德國的經濟高度發達,正因為如此,國家的福利方面也是非常好的。但這樣一個幸福度相對應該高出很多地區的國家,生育率卻一直呈下降狀態,且全民生育願望都普遍不高,在歐洲眾國家當中,那是穩居中下水平的。

    綜述,德國雖然在歐盟國家的人口位居第一,但是由於人們過度不集中,人口出現負增長,所以會感覺地廣人稀的感覺。其實德國這種人口比例的分佈是比較合理,過度擁擠的人口集中在一個地方,會給人一種很壓抑的感覺。

  • 12 # 沉140769451

    因為人口大量的小城鎮化。城鎮化使絕大多數的德中國人居住在城市中,節約了大量農村的土地,農村人少地多,所以看不到多少人。小城鎮化,使大多數德中國人口分散居住在眾多的小城鎮裡,而不是過多集中在大城市裡,所以絕大多數的德國城市內的人口也不是很多。德國的國土面積只相當於中國一個面積、人口大省,卻擁有一百多座城市,這是中國任何省所沒有的。德國除首都柏林外,也有屈指可數的三座城市相當於中國三、四線城市的人口水平,絕大多數城市只能與中國的縣級市去比,甚至比中國的縣城人口還要少。所以,在它的絕大多數城市裡,也看不見很多人,小城市裡的住房、交通壓力也不大,佔用的土地也隨之減少,人們利用各城市間便利、快捷的交通網路,可以實現工作、生活不在同一座城市,也大大緩解了城市道路的擁堵問題。

    中國的城市就是過分追求大,人口高度集中,既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又佔用了大量土地,為了滿足龐大人口的需要,不得不建設更多小城市不需要或需要極少的設施。大城市造成了更多的就業、交通壓力,抬高了物價;面對戰爭和自然災害,人口多又難以疏散,可能會造成更加重大的損失;同樣對於新冠病毒這樣的傳染病也是如此,大城市防控壓力巨大,病毒更容易大範圍的傳播擴散,造成更大的人員、經濟損失,試想如果這次新冠封的不是武漢,而是上海,對中國經濟將造成多大的打擊呢?!中國現在還在讓大城市長大長高,這是在給自己挖坑,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城市大、好看,是以巨大浪費為前提的,它比糧食浪費還要巨大的多。

  • 13 # 超然物外C

    簡單回答這個問題,主要就這麼兩點點:1.德國城鎮化程度高,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城鎮,所以郊區人口稀少,感覺地廣人稀;2.雖然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城鎮,但是德國城鎮人口分佈比較平衡,鮮有大城市,中小城鎮很多,所以即使到了德國的城市,也不會覺得人口特別擁擠。

  • 14 # 河南最強科技君

    因為歐洲大部分地區如挪威、瑞典、芬蘭等地因為位於北極圈附近,不適合人類居住,因此拉低了歐洲人口密度。而德國經濟發達、氣候溫和,目前德中國人口中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具有移民背景,未來 20 年,該比例將會超過 30%,甚至是 40%,2018年的人口總數達到8,30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德國面積居歐盟第四,人口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31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主要是德意志人,有少數丹麥人和索布族人。

  • 15 # 千佛山車神

    首先本文先宣告一點,衡量一個國家的人口多少不能拿中國做標準,咱們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國,除了印度以外,任何國家的人口規模都遠遠不能和我們相提並論,如果執意拿中國做對照,幾乎全世界都是人口小國。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人口超過5000萬就可以算是人口大國了,而截止到2019年,德國總人口約有8200萬人,這個人口規模在全世界範圍內絕對是排得上號的。

    目前德中國人口數字排名第十七位,在歐洲排第二(僅次於俄羅斯)。所以如果按照人口規模來看,說德國“人稀”是不恰當的,德中國人口已經不少了。

    做個直觀的對比,大家都常常嘲諷霓虹國為小日本,但日本面積有37.7萬平方公里,比德國還大了2萬平方公里。

    事實上德國僅僅比越南或馬來西亞稍大一點,的確不是一個面積大國,相比一下德中國人口,用“地廣人稀”來衡量是絕對不合適。

    再給大家做個對比,德國的緯度和中國的黑龍江省差不多,這兩個地方可以比較一下。

    德國面積35.7萬平方公里,人口8200萬

    黑龍江省面積47.3萬平方公里,人口3750萬。

    可以看出,德國的面積要比黑龍江少了約12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多了4450萬,人口密度遠遠超過黑龍江。

    對此可能有人會說德國境內的平原佔比較高,實際人口密度並不大。但對於這種觀點,我可以負責任的表示這是完全錯誤的。

    德國境內平原佔比約為40%,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區,而德國南部主要是山地。相比之下黑龍江省的平原面積一點都不小於德國,其鬆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都是大平原,黑龍江也因此成為中國的產糧大省。

    事實上很多人總是高估了國內的人口密度,中國雖然是一個人口大國,但並非所有地區的人口密度都很高,只有在華北、華東、華南的部分地區是人口高密度地區,其他地區的人口密度並不誇張。

    再舉個例子,四川是中國的人口大省,一向被認為是地狹人稠,但四川人口只有8370萬,與德國幾乎相當,而四川面積有48.6萬平方公里,比德國大了13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遠小於德國。

    即便四川境內有大量山區和高原,但較為平坦的四川盆地面積也有26萬平方公里,適居土地也很多。

    至於山東、河南、江蘇這些省份,這些省份的人口確實很多,山東、河南都超過了一個億,江蘇也超過8000萬,並且面積都不大,山東、河南是十五六萬平方公里,江蘇是10萬平方公里。

    但是這三個省的地形都很好,平原佔比極大,尤其是江蘇,幾乎都是平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擁擠。

    事實上只有浙江、福建、貴州這幾個多山的省份比較擁擠,其他的省份都還可以。

    總的來說我們國家的人口密度並不算很恐怖,就算是東部地區人口密集,但東部也集中了大量的平原,環境要比日韓等國強太多。

  • 16 # Mer86

    從統計資料來看,排除掉面積不足一萬平方公里的微型小國(比如新加坡),以及榜單上的非主權國家(比如臺灣省),德國的人口密度在全世界排第19名。

    面積,它才35.7萬平方公里。比雲南略小。

    “地廣”,貌似談不上。

    人均密度,每平方公里228人。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多。

    “人稀”,貌似也談不上。

    反正,至少從直觀資料層面來看,德國屬於人口較稠密的國家。

    跟“地廣人稀”了,扯不上關係。

    真正地廣人稀的國家,還得是俄羅斯、澳洲、加拿大這種。

    不過從資料上顯示看。德國相比於中國,它的經濟發展很均衡。

    全國沒有幾個大城市。

    柏林——366萬

    漢堡——184萬

    慕尼黑——148萬

    科隆——108萬

    50~100萬區間的,也只有十個。

    但小城市非常多。

    20~50萬區間,有26個。

    10~20萬區間,有41個。

    5~10萬區間,有110個。

    如果這些城市人口資料是準確的話,那德國確實能給我們中中國人一種地廣人稀的印象。

    圖|德國第三大城市慕尼黑

    因為我們國家的人口密度雖然遠低於德國。

    但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均衡,經濟發達的地方承擔了很多功能。

    比如北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北方的經濟中心,同時還是全國教育文化中心。

    這樣的資源集中化,很容易導致超級大城市的產生。以及農村的空心化。

    在農村,你看不到什麼人。而在超級大城市裡面。哪哪都是人。

    坐地鐵,擠。

    出去玩,還是人擠人。

    總之,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每天不是在人堆裡,就是在去往人堆的路人。

    即便你不是待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就只是在你們的省會生活,也能有這種感覺。

    因為全省的資源集中了,全省的人,自然就無意識的會向省會流動。

    不管你是去打工的、看病的、讀書的,還是單純只是路過的。

    反正,你繞不開你們的省會就對了。

    而相比之下,德國的城市發展,就明顯不會有我們國內的這種情況。

    圖|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

    德國沒有超級大城市,資源不集中,這導致的結果,顯然就是它的城鄉差距小,各個城市都有都有自己完整的市政系統,基礎設施以及豐富的文體資源。

    你在小城市就能看病、購物、工作。不用辦什麼事,都非得要往大城市跑。

    人口被相對的分散開了,這樣一來,德國在我們的印象裡,自然也就“人稀”了。

    其實,在我們國內經濟比較弱的地區,基本也看不到人擠人,擠死人的現象。

    就拿廣東省來說。

    珠三角,人多地狹,單位人口密度幾乎都在一千人以上。排除邊緣地區,珠三角核心區的實際單位人口密度都在兩千人以上。

    這個數字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90倍。

    這樣一來,珠三角地區給人留下的印象自然就是人擠人,哪都是人,哪都是車的印象。

    然而,只要坐車或開車驅馳,出珠三角,到粵西、粵東、粵北。

    尤其是粵北的韶關、清遠、河源等市,給人的印象完全不同。

  • 17 # Harry_20150219

    中國宜居面積500萬平方公里,

    德國宜居面積35萬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中國一半面積宜居,德國接近100%宜居,德中國人口密度相當於中國江蘇省只有兩千多萬人口。

    從氣候、地形、經濟發展程度來看,德國所在的歐洲是比較宜居的地方,吸引了亞非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目前,包括德國在內的整個歐洲低生育很低,勞動力嚴重不足,來自非洲中東的外來人口越來越多。

  • 18 # 山中路旁

    西歐國家能往殖民地移民,德國移出去比較少,所以國內留得多,中國要有大規模的殖民地,現在人口密度也會下降不少。

  • 19 # 崛起的小白兔

    為什麼德中國人口數量居歐盟之冠,卻依然看起來地廣人稀?

    德國城鎮一體化了,所有的城市都差不多,資源也差不多。

    所以不會有很多人擠著去大城市搶資源。人口分佈比較均勻。

    德國的人口密度是233人每平方公里,世界第16。歐洲真正稱得上地廣人稀的是北歐國家。芬蘭是15人每平方公里,挪威14,瑞典20。

    德中國人口密度是這些國家的10倍。與之相對的,中國是141,世界第81。單看資料,比起德國的話中國才是真正的地廣人稀。

    要是拿德國和中國對比的話,即使中國除去並不宜居的西藏,總體來說德國的人口密度依舊要比中國高。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其實很容易理解。

    交通方便,鐵路系統超級發達,而且家家有小車,工作在附近,大學也分佈在很多中等城市,所以就成這樣了。

    德國的城市規劃雖說堪稱典範,但是依舊還有很多問題。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東西德差距了。

    兩德統一後,雖說德國政府對東德做了相當大的投入,但是東德相對來說經濟發展依舊滯後,同時工作機會較少,很多地方的失業率非常高。

    而且德國近年來也出現了向大城市集中的趨勢,各大金融中心法蘭克福,慕尼黑等地的房價也有了很大的漲幅。

    這樣的集中化非常容易造成超級大城市的產生。一樣的超級大城市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發展相對較慢的農村會出現空心化。超級大城市裡麵人擠人,偏遠農村裡面就只剩下老年人了。

    二線城市現在也有這個趨勢,所以還是要發展中小城市。

    這些條件滿足了北上廣自然不會有那麼多人,生活條件也好了,春運,上學,醫療各方面都會改善了。

  • 20 # 獨上

    德國法律規定,不許用30天的帶薪年假換錢,必須按時間休完,不能加班,不能兼職,不能少休假......

    到了德國才發現,他們好像和錢有仇......

    到了德國才發現,他們每天閒得發慌,還覺得自己工作壓力大,不願意工作......

    到了德國才發現,他們更願意往北歐跑,覺得哪裡的工資更高,休息時間更多......

    到了德國才發現,單身會被國家歧視,要比成家的交更多稅......

    曾經我在德國生活工作了一年,這一年時間,錢沒有掙到多少,頭髮卻掉了不少,每天生活輕輕鬆鬆,只不過找工作面試的過程十分困難,德國的面試過程說是過五關、斬六將也不為過。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德國地廣人稀的原因,以及我在德國的見聞!

    德國看起來地廣人稀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德華人口不多,國家不大。

    第二點:德國的資源分配比較均勻,各地人均收入差距不大,用不著扎堆城市。

    第三點:德華人是一群懂生活且高效率的人。

    德國的基本情況

    1、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2012年GDP高達4.22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5.0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37555人民幣。

    2、德國的國土面積357582平方公里,人口約8293萬,由16個聯邦州組成,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接近零增長,甚至負增長。

    3、德國的高階製造業和汽車業非常發達,是歐盟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歐洲國家經濟總量排名第一。

    為什麼德華人口數量居歐盟之冠,卻依然看起來地廣人稀?是因為德國沒有超級大城市,人口分佈均勻

    德華人口最多的城市就是首都柏林,只有350萬人口,這在歐洲人眼中,絕對是人數較多的城市,和咱們國內的人口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在歐盟這些國家中,8293萬人口絕對是人口大國,法國才6750萬人,義大利才5910萬人,其他歐盟小國家有的才幾百萬人。

    而中國就不一樣了,廣東的面積差不多是德國的一半,有179725平方公里,卻有1.27億人,福建的面積差不多是德國的三分之一,有124000平方公里,人口僅僅是德國的一半,有4187萬人,如此看來,德國最大的城市人口才有350萬人,絕對算不得多,這純粹是地廣人稀啊。

    有100萬城市人口的科隆,是德國的第四大城市,這在我們大陸只是一個小縣城的人口。

    8300萬的德華人到底跑哪去了?

    這些人均勻地分佈在小城市和鄉鎮,每個鄉鎮都有完整的生態系統,良好的基礎設施,生活配套設施應有盡有,德國的高速公路發達,基本上遍佈每個角落,加上有短途火車,讓鄉鎮和城市的交通變得非常方便。

    大多數的德華人都住在各個鄉鎮裡,正是人口分佈得非常均勻,所以德國給人一種地廣人稀的感覺。

    在德國生活之後,你會發現這裡的人口並不多,沒有高樓大廈,到處都是森林和綠地,流水和山坡,地廣人稀。

    德華人是如何享受生活的,具體是以下方面

    1、德國有一個專有名詞burnout,中文叫職業倦怠,具體表現是一上班就噁心,一見同事就焦慮,一般上醫院治療後,醫生會開6個星期的假,藥房就是遠離工作,徹底放鬆,在德國因為職業倦怠而病休的有特別多。

    2、在德國缺少的是技術性人才,比如IT行業的人才,只能從國外引進,由於德國是高度發達國家,當地人選擇的都是輕鬆、簡單的工作,在學校學習的專業也大多是輕鬆型別的。

    3、在德國8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一般公司3點多人就走完了,星期五下午辦公室內基本上沒人,每週工作不能超過35h,一般公司的上班時間可以自己隨意定,只要上夠時間就行了,如果今天上班10h,明天你上個6h,把多上班的時間補回來,用於你休息,這些是完全沒問題的。

    4、德國勞動法規定每週最多上班48h,標準工作時間是40h,一週最多隻能加8h的班,德國法律規定 ,如果員工的身體健康因為超時工作受到損害,或者企業重複違法,那麼老闆會被處以最高一年有期徒刑。

    5、德國法律規定,商場、超市、商店週末和節假日都禁止營業,大街上空空蕩蕩的完全沒有啥人。

    6、德華人還認為自己的很辛苦,他們大多跑到北歐去上班,認為北歐那邊的人的工作輕鬆,休息時間長,工資更高。

    7、德華人週末和下班時間完全屬於自己,不接聽任何關於工作方面的訊息,一般用來陪伴家人,週末和家人、朋友去度個假,去海邊吹吹海風、玩玩水,吃吃燒烤,陪伴孩子、老婆。

    8、在德國每年有30天帶薪年假,不論是德華人還是在德國工作的外華人,是服務員還是教師,所有人都享受這30天的帶薪年假。

    9、都說德華人嚴謹,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德國法律規定,每個月每週不能超過48h,超過這個時間,勞動局的人會找你談話,並且你平時去做兼職,收入不能超過450歐元,工作收入加兼職收入,工資越高,你交的稅越高,所以這些法律規定,讓德華人捲不起來。

    德華人能享受到哪些福利呢?

    看病住院免費。

    從小學到大學不收取任何費用,而且每個孩子還可以領取200歐元的津貼,約合人民幣1300元,孩子越多,領取到的國家津貼越多。最多可以領取25歲。

    德國工作幾十年,退休後一個月拿到的退休金還不到1000歐元,平均退休金在1500歐元左右,許多的德國老年人在生病住院後,一般都是需要賣掉房子,付治療費用。

    多數老年人不去養老院,選擇居家養老,這樣一來,比較便宜,只有生病身體不能動,需要人伺候的情況下,才會住進養老院找護工。

    如果老年之後,你的生活得不到基本的保障,那可以申請各種保障,一個月差不多有900歐元左右。

    德國的全職工作平均月薪在4000歐元左右,稅後1500--2000歐元,普通人的收入差不多一個月就這麼多錢,稅後收入低於1500歐元的屬於低收入,2500--3500歐元屬於中高層收入。

    高技術公司的精英、各種學霸、做生意的這一塊收入特別高,可以說收入無上限。

    德國地形分為三大區域

    北部為波德平原,地勢低平,氣候溫涼,光、熱條件較差,主要以乳畜業、種植業為主。

    中部為中德山地,南部為巴伐利亞高原。

    德國在歐洲聯盟中處於主導地位

    歐盟一共有27個國家,是歐洲多國共同建立的政治、經濟聯盟,總部設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德語是歐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德國在歐盟處於主導地位。

    許多國家都使用歐元作為流通貨幣,歐洲聯盟是歐洲地區規模較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的國際組織。

    寫在最後

    以上便是德國的真實情況,總得來說,德國是一個福利高,收入低的國家,在德國生活的幸福感會很高,人人都在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雪”節氣,你的家鄉會有什麼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