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展小玖
-
2 # 江北陸遜
說明努爾哈赤皇太極們聰明啊,而且這兩人的團隊中,應該是有高人的,因為如此絕妙之策的出臺,絕對是神來之筆,非庸人可為之。
努爾哈赤七大恨反明之時,並沒有入主中原一統天下之心。但隨著其統一女真諸部,而明又陷入內亂,民變四起,如此混亂的局面之下,作為一代梟雄,立國之主,豈能不動心思?
但要想入主中原,就必須解決兩個問題:
一、女真人口不足,入主中原就如滄海之一粟,如此絕無可能。
二、入主中原,如何解決後顧之憂?
滿蒙聯姻這個政策的提出,不管是努爾哈赤的權宜之計還是有高人指點,都是一招絕妙好棋。
這個政策是很有針對性的,更重要的是,它充分汲取了華夏曆史的教訓。出臺此政策的人,應該是諳熟華夏曆史的。
華夏是兩大族群爭奪資源和主導權的歷史。中原的農耕民族和漠北華北的遊牧漁獵民族兩者,反覆爭奪,而又不斷融合。農耕民族有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榮耀,漠北遊牧之民也有“躍馬吳山第一峰”的華彩。但我曾經在檢視歷史中發現一個小小的祕密,那就是漠北遊牧民族,東北漁獵民族雖經常並稱,都為夷狄、胡人,但事實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入主中原的胡人、夷狄,遠古的商周不論,事實上,不管是五胡亂華的鮮卑慕容氏、北魏的拓跋鮮卑,還是後來的遼金,其實都是出自白山黑水的東北漁獵民族;而儘管草原遊牧部族強豪層出不窮,匈奴、柔然、突厥等等,先後威脅中原,但真正能夠入主中原的漠北之民,卻只有蒙古一族。這其中的原因何在,我至今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答案。
但這些入主中原的夷狄之民,最終卻都被草原新崛起的強酋部落抄了後路,不得不漢化,而且整個民族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比如北魏入主中原,孝文帝大力推進漢化,其中原因又豈是一個傾慕向化所能解釋的?拓跋氏入主中原以後,既要爭霸中原,又要兼顧草原治理,兩者不可得兼,在這種搖擺之中,原有的草原地盤被新崛起的柔然佔據,退往草原已不可能,這個時候再保持草原森林的治理體系、生活習慣已沒有必要。也就是說,後路斷了,只有前行。如此,孝文帝才下定決心,遷都洛陽,改易漢姓、漢服,試圖穩定在中原的統治。
也就是說,拓跋氏的漢化,是時勢使然,不得不為爾。
但拓跋氏的漢化,雖然導致其丟掉了北魏的江山,但後世的隋唐,都有很濃厚的鮮卑色彩,隋唐皇室都脫胎於鮮卑的關隴貴族集團,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李淵母親獨孤皇后,李淵老婆竇皇后,李世民老婆長孫皇后,都是鮮卑人。
這裡要提一下,李淵的竇皇后的竇性,並不是漢文帝的竇皇后的竇姓,其原是鮮卑姓氏紇豆陵的漢化姓氏,是實實在在的鮮卑貴族後代。
鮮卑還好,至少深刻影響了隋唐的歷史程序。而後來的遼金則不僅沒有一統中原,也沒有能夠影響後世,反而分別被抄了老家,分別被後崛起的金和蒙古斷了後路,魂斷中原,就此湮沒。
這些歷史,努爾哈赤、皇太極身邊的范文程等人當然是諳熟於心的。早期與蒙古東部諸部落聯盟,只是權宜之計,但如果想要入主中原,滿蒙聯姻就必須提到極高的高度來進行,簡而言之,作為國策。
滿蒙聯姻,一則解決了女真人數不足,入主中原人口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維持漠北的影響力,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則能保證女真入主中院以後,不致重蹈鮮卑、遼金的覆轍。
滿蒙聯姻已經具備足夠的人口,入主中原已經不存在人口不足的問題;而且滿清通過全盤接受漢家的統治結構,全盤接受華夏文化,維護儒家禮制,與漢族士大夫合作,又解除了漢家的牴觸心理。也就是,既融合又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可以說,清找到了一種完美的統治形式。這一切,就是數千年華夏帝王文化的精髓和血腥所凝結成的。如果沒有西方泊來文化的侵入,則清在中國曆代王朝中,將是一個最完美的存在。
-
3 # 寧死不979
這是因為慈禧太后說過寧予外人,勿與家奴。
更是因為,滿人入主中原,把中中國人分為三六九等,漢人,是最低等的人。
漢蒙,大概是地理相鄰,人種相近,習性相仿。所以相對於漢族,比較親近。
要恨,還是恨歐美強盜吧,1840年以後,在中國搜刮得一乾二淨;還是恨日本吧,多次犯我中華,雖近未誅。
現在,蒙滿基本上都融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相互之間的恩愛情仇已經不必要糾纏。玲瓏望秋玥,不知心恨誰了。倒是歐洲國家,恨的咬牙切齒的黃禍,這個黑鍋交給蒙古去背把。反正他們把成吉思汗,奉為上帝。
-
4 # 金運23
我認為首先是為了保持滿洲八旗的善戰性和獨立性,因為漢文化太強大了,聯姻就會被完全漢化;其次是為了北方和西部的安寧,因為蒙古具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不安定蒙古就無法統治中原;從文化角度看,滿洲與蒙古更接近,且在關外時就有聯姻的歷史和協同作戰的經歷。
-
5 # 愛之育之
滿蒙都是草原民族
血統一致
與漢族有區別
若滿漢聯姻
數百萬滿人融入億萬漢人中
滿族很快被同化
沒過幾代
就找不到滿族人
故,清時滿漢極少聯姻
#凌遠長著#
-
6 # 何理叄
這個問題主要還是民族生存狀態和特性決定。漢人主要是生活在關內和壩下,是農耕民族,社會狀態早已是定居群居,生活在村鄉城鎮。而滿蒙諸民族生活在高原草原,遊牧散居,社會形態仍為部落制,聯姻主要是為了取得部落聯盟,此為一。第二,政治上需要。北元和蒙古部落是明朝的敵對勢力,滿洲需要拉攏蒙古對抗明朝。第三,軍事上需要。蒙古佔據漠南漠北,對明朝北界是巨大的軍事壓力,加之滿人佔據的關外,對明可以形成軍事包圍。第四,同屬阿爾泰語系的草原民族,在族源、文化、宗教、生活習慣等方面相近相通,選擇聯姻很自然。第五,為滿洲的制定的進取中原的目標服務。通過聯姻,控制蒙古,將蒙古部落納入八旗制度,為滿清的戰略服務。
-
7 # 湘西超風行者
歷史原因:民族關係上清朝繼承了元朝的民族方針,在元朝統治期間的滿蒙這兩個民族關係較好
主觀原因:滿蒙都是遊牧民族,互相之間的民族認同感較強
客觀原因:漢族的人數較多,其文明程度較高,容易造成對統治者地位的影響
-
8 # 教育財經之家
根本不用扯到康熙媽那麼遠,努爾哈赤的第一任大妃就是佟佳氏!第一個投降清朝的降將叫做李永芳,努爾哈赤把孫女嫁給了這個人。不通婚從何說起?造謠真的就這麼容易嗎?
-
9 # 愛無止境不忘初心
可達到滿漢相互牽制不構聯,權力配製傾斜滿蒙,因人少為惡有限,拿掉漢權貴的決斷權就讓少數人滿蒙牽制絕大多數的漢權貴,漢人權貴不能為大惡。我想清朝這樣的安排也是漢族知識文子的意思吧,文化的傳承和民族的繁衍是根本,清朝亡後,中國人振作,而今再復興,時間之短,不是清朝鞏固根本的功勞嗎。朝代的興衰是天道,清亡後,滿人不是融入到中華民族中去了嗎。
-
10 # 商君佐之
女真與滿族不是一個民族!它們原本的文字就不同!女真起於白山黑水,而滿人起於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女真被蒙古人屠滅,剩餘者隱姓埋名,融於漢族。
其實在西伯利亞高原,原本就有無數個部落,匈奴,突厥,蒙古,滿族都是其中的一個部落,那個強大,其他部落就依附,或者投降強大的部落。強大者一旦失勢,其他民族就會豎起自己的旗子而獨立。
滿人不與漢人通婚主要是為了不被漢人同化,而蒙古人與它們血緣比較近,文化積澱比較淺,不怕被蒙古人同化!
另一方面,滿人也認為儒教不是好東西,它們雖然用儒教統治中國人,但內心並不認同儒教,還想保留原始野蠻的特點,所以不想與漢人通婚,實際上通過滿蒙通婚,建立了滿蒙聯盟共同統治國家。對漢人最是提防!
回覆列表
知道印度麼?滿人想弄一個東亞印度出來,可惜不知道種姓制度!諷刺的是,正是滿人的統治將中華帶進了深淵,最後跪在了白人腳下!所以孫中山才會提出驅韃奴,恢復中華!
這裡提兩點供諸位參考,其一,洋務運動是漢族精英想搞,滿洲貴族反對,最後失敗,被同時工業化的日本碾壓。第二,滿清一直防備漢人,比如包圍英軍的三元里起義軍,就是被滿清解除了武裝,一個滿清軍官還屠殺了當時的漢人。所以,滿族的胸懷,根本裝不下天下,愧對中華,甚至要為亞洲人淪為人類食物鏈最底層負責!
人類經歷了三次工業化,第一次的時候,英中國人連槍炮都端到了乾隆眼前,結果這位“偉大的”皇帝稱之為奇技淫巧!
第二次是1860,當時的日本和中國同時工業化,李鴻章,曾國藩和張之洞等大佬,就算能力逆天,也扛不住抽鴉片的八旗貴族施壓呀!最後甲午戰爭一戰而跪,成為了東亞病夫和“支那”。我是泣血讀的這段歷史!
再往後,中中國人成了人類食物鏈最底層,北美,歐洲比我們好。南美南亞比我們好,只有非洲不相上下。
男的成為“豬仔”,世界上最好的中國女人,我都不忍描述!
滿人,誤盡天下!越南和北韓,中華文化的養子跟著倒黴,當北韓大臣跪在紫禁城求救,當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的時候,中華的瑰麗只剩下笑話。
諸位,請讀一讀歷史,即使到了現在,海外華人還是以留辮子為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想漢人始終學不會這句話,現在那些光棍已經開始娶黑人白人了,也許五黑亂華也不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