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
2 # 學點法律不吃虧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活了80多歲,當了60多年的皇帝,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是歷史上壽命和實際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要搞清楚乾隆為何取消士紳當差,就不得不從他的父親雍正皇帝說起。我們常說的康乾盛世,其實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皇帝,那就是雍正皇帝,如果沒有雍正在位十三年的推行新政、勵精圖治,康乾盛世是否出現將大打問號。
雍正在位期間,為改變國庫空虛,吏治腐敗等問題大力推行新政,其中最主要的幾項新政是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和士紳一體當差。新政成效明顯,但也遇到了巨大阻力。特別是士紳一體當差,對社會精英士紳集團的利益衝擊較大,引起了士紳集團的普遍不滿和反對。在封建社會,士紳集團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是比較大的,史筆如鐵、人言可畏,這也是為什麼雍正會有許多諸如繼位不正、殘忍暴戾的謠傳。
乾隆皇帝遠比他老爹幸運,雍正繼位之初,從康熙那裡繼承的其實是一個虛晃的盛世,國庫空虛、吏治腐敗、內憂外患。而乾隆接過來的是一個政局穩定、國庫充盈、政治清明的大好局面。
乾隆皇帝是個聰明人,開疆拓土他不及康熙,變革圖新他不如雍正,如果想鞏固政權,坐穩皇位,留名史冊,只能收拾人心,展示自己仁慈寬厚的良好形象。不管士紳當差這個新政如何,他被廣大士紳集團反對,缺乏支持者就必定會被乾隆取消。取消這一項政策,就收買了廣大士紳和讀書人的支援,乾隆何樂而不為呢。
-
3 # 走向成熟的憤青
士紳當差全稱‘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按照‘地丁一合’的制度,處於優免範圍的士紳卻佔據大量土地,導致朝廷稅收大幅度降低,因此乾隆皇帝吸取前訓,取消了士紳當差
-
4 # 滬江百花盛開
權利和義務是相對等的,沒有隻有權利而沒有義務的東西。如果有的話遲早會被這種東西毀掉全部,所以中國不斷迴圈就這道理。
-
5 # 精彩分享你我他
仔細想想羊毛出在羊身上,採取了新政,地主肯定給農民加租,給了旗人地還是租給漢人種,根本問題沒有解決,無非是壓榨了更多的民脂民膏,怨聲載道是必然的。
-
6 # 孔山之叟
清朝的衰落正是從乾隆開始埋下的隱患,把他老子雍正改革舊政弊端的勢頭終止,並重走老路,加速兩極分化以至於民怨沸騰發展到後來,八國聯軍進攻北京,老百姓支助洋人。滿清後世的動亂不堪的局面,根在乾隆。
-
7 # 初酒
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最大的功績就是推行新政,充盈了國庫,力挽狂瀾挽救了清王朝,但是也因為新政,雍正揹負了兩百多年的罵名,康熙末年吏治腐敗,康熙盛世之下已經是千瘡百孔,此時任何一棵稻草都可以壓死這頭駱駝,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康熙盛世的美夢中的時候,胤禛看到了大清王朝真正的危機,也正是因此康熙才選擇雍正為繼承人,雍正即位之後立刻著手改革,推行新政,從政治經濟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富國強兵,比如政治上設立密摺制度、設立軍機處,經濟上推行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等,這些新政讓大清王朝的國力蒸蒸日上,但是也得罪了一大批士紳。
-
8 # 望天犼2王大齊
乾隆的時代正是西方世界資本成氣候的時代!日本明治維新能跟上這一世界潮流而中國的專制王朝卻拼命維護簡單商品市場經濟!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不過是在價值利益的分配上做些平衡做些文章!但在由簡單商品經濟進入到資本市場經濟的生產關係上市場經濟制度上卻絲毫不改!乾隆是小開明而有大毛病!
-
9 # 深圳時尚
好簡單的問題,純粹為了鞏固政權,雍正朝打壓士紳,推出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是為了增強國力,增加賦稅,到了乾隆朝由於國力恢復,國庫充盈,他又好學不學,學他爺爺搞仁治,但是學又學的不像似是而非,所以廢除了士紳當差,所以我說大清不是亡於晚清而是亡於乾隆。
-
10 # 安平144796971
乾隆逐漸取消雍正的“士紳一體當差”,是為了保全“讀書人”的體面,爭取“讀書人”對政權的支援。當然,乾隆此舉,鑄成大錯,因為雖取得了“讀書人”的支援,但加重了“小民”的負擔,也就是失去大多數人的支援。厚士紳,以後朝政逐步走向腐敗。乾隆的目光,和雍正差得遠。
任何時候,“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有責的應該不是“匹夫”,而是統治階級。
回覆列表
雍正皇帝坐上皇位後,實行了三項新政,第一個政策是攤丁入畝,攤丁入畝是將人丁稅固定,而且將人丁稅攤到田地的賦稅之中,不再額外徵收人丁稅,這項政策的實施減輕了當時沒有地和地少的百姓們的壓力,有效的緩和了社會矛盾,同時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第二個政策是火耗歸公,當時各地的官員在徵收錢糧時,會以銀兩的損耗為由,多徵收一些錢糧,因為不在應該上交的數額之中,當時各地的官員便任意的加,以一兩為最低徵收標準,上不封頂,這些多出來的錢糧就都被當時各地的官員中飽私囊了,如果最初中飽私囊的時候,當時各地官員的行為還是較為低調的話,到後來已經逐漸變得高調,已經成為了當時官場上公開的行為了。
在雍正皇帝執政期間,下令實行火耗歸公,各省根據自身的情況,銀兩損耗費用的徵收標準加一錢左右,各地收上來的費用由朝廷統一調撥,朝廷將徵收上來的損耗銀兩的費用,分為三份,一部分用於給官員的養廉銀,另外一部分用於彌補地方,另一部分,交由各地方公用,這樣做的好處的是,在增加了財政收入的同時,有助於減少貪汙腐敗之風。
第三個政策是官紳納糧,這個政策也叫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在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政策沒出臺之前,當時的官紳有著不必當差和免稅的特權,在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政出臺之後,官紳們不僅要當差還有交稅,這項政策出臺後,官紳們因為觸及他們利益的問題,對朝廷十分不滿,這項政策在實施時,受到了很多的阻礙,使得最後沒有在全國進行大面積的實施。
在乾隆皇帝繼位後,為了緩解從父親雍正皇帝一朝積累下的社會矛盾,採取了寬仁的政策,並大膽的糾正和放棄了父親雍正皇帝所推行的一些弊政,乾隆皇帝對於父親雍正皇帝所推行的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政策,進行了相應的糾正,而在對於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上,乾隆皇帝選擇了放棄。
乾隆皇帝之所以取消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主要原因之一,還是為了要籠絡人心,父親雍正皇帝執行的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雖然對於朝廷是有利的,但是卻因此得罪了很多的官員和讀書人們,乾隆皇帝剛一繼位,需要這些人的支援,要想得到這些人的支援,是需要給這些人一些利益的,這個利益就是取消取消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因此處於這種環境之下的乾隆皇帝,最終選擇取消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
除此之外還有第二個原因,這個原因就是因為後來的國庫充盈,雍正皇帝之所以在當初坐上皇位之後,實行三項新政加上其他的改革,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國庫的收入,使得當時的朝廷擺脫錢財較為緊缺的局面,而到了乾隆皇帝執政時期就變得不一樣了,因為父親雍正皇帝的積累的,加上乾隆皇帝一系列政策的改革和實施,使得後來國庫充盈,社會局面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當時的清朝迎來了最為鼎盛的時期,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種政策,自然是不需要了,加上這種政策再次的實施,會將之前好不容易緩和下來的社會矛盾,重新引起,這樣的局面,乾隆皇帝自然也不會想看到,因此乾隆皇帝才會選擇取消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