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鄭傳鑑老師,“傳"字輩崑曲藝人、有名的崑劇藝術家、崑曲名家、崑曲名宿、越劇史上第一位‘技術指導’、崑曲老生、崑劇大家、有“崑曲麒麟童"之譽、“越劇奶師"。

    鄭傳鑑1910年出生在蘇州,在加入崑劇傳習所之前,他曾經學過評彈、評話,打下了說表、演唱的基礎,還能識工尺譜,彈琵琶,進入傳習所之後,他被歸入老生行當,隨吳義生學藝,成年後的鄭傳鑑不僅在崑劇舞臺享有讚譽,被稱為“崑曲麒麟童",後來還因故與越劇結緣,成為中國戲劇界的第一位“技導”。

    鄭傳鑑老師是偏老生,倪傳鉞老師是外,他們當時學的時候分得比較清楚,但是不是說我學了外以後,我老生戲不學了,他們當時就是一個老生,吳義生老師,他老師教的時候,外的戲也教,老生的戲也教,包括副末的他戲也教,當時傳字輩老師學戲的時候,老師比較少嘛,比較少,他們一個老師就各種家門的戲他都要教。崑曲末行分為三個家門老生、老外與副末,在主教末行的吳義生的桌臺上較出色的學員有施傳鎮、倪傳鉞,鄭傳鑑、包傳鐸、汪傳鈐等人,其中,施傳鎮、鄭傳鑑、江傳鈐主工老生,倪傳鉞主工老外,包傳鐸工老生併兼工副末,在傳字輩早期的組班演出中,施傳鎮是老生的挑樑者,他是蘇州著名昆旦施桂林之子,自幼受家庭薰陶,還曾經得到全福班名老生沈錫卿的指教,並因此而藝業大進,有“崑曲餘叔巖”的美稱。老外要講究比較沉穩的,老生比較剛烈的,比較硬朗一點的,瀟灑一點的,所以這種還是根據人物,關鍵還是根據人物。傳字輩裡有個老生好得很,施傳鎮,早年亡故,後來一條擔子都壓在鄭傳鑑肩膀上,倪傳鉞那時候一直在重慶。1931年,傳字輩藝人自組“仙霓社"昆班,鄭傳鑑與倪傳鉞共同主持社務,鄭傳鑑主管服裝和對外聯絡業務,1936年夏天,施傳鎮隨班在杭嘉湖水路碼頭演出後返回蘇州,不幸因傷寒症而英年早逝,轉過年來,倪傳鉞也因仙霓社生計艱難而決定離班轉業,這時,上海平聲曲社向鄭傳鑑發來邀請,高薪聘請他擔任曲師,鄭傳鑑考慮再三,最後他說,“師兄弟們需要我,我就不走,有飯吃飯,有粥吃粥"。

    仙霓社時代到了日偽時代,傳字輩藝人四散分逃為了養家餬口,不得已而為之,出賣藝術,那麼是他們的發展創作階段,所以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鄭傳鑑先生用他的身段教會了多少個越劇名家。1937年,受“八一三"淞滬抗戰的影響,仙霓社衣箱被毀,演出也被迫中止,第二年,不少師兄弟們相聚籌劃租借行頭重整旗鼓,經過鄭傳鑑的多方奔走聯絡,終於與上海東方第一書場簽訂合同,在評彈表演間隙演出“中場",這期間,袁雪芬、馬樟花、傅全香等越劇藝人也常來觀摩仙霓社的演出,袁雪芬認為“越劇表演藝術要提高,就有必要向崑劇學習”,她向朱傳茗學習了《思凡》、《販馬記》等劇的片斷,後來還邀請鄭傳鑑到雪聲越劇團擔任劇務部成員。鄭老師應該是一個為人豁達,胸襟寬廣,十門角色皆精的人,小生旦角花臉小丑都會,鄭老師為人也特別好,慷慨、仗義,後來晚年生活就是比較普通退休人的生活了,在四五十年代、四十年代的時候,他搞越劇的時候賺了不少線,當時有很多的崑腔的老藝人或者是搭不上班的師兄弟沒吃沒喝了,就到他家住些日子白吃白喝,他還給找工作。你比如說有些地方請他教戲就是幫他忙,請他教戲,總歸要有的地方好點管他飯管他吃,有的人家不管他吃,給錢,鄭傳鑑教金睿華他也是這樣子,他到票房裡來,票房裡出錢給他,就這樣子,所以像趙傳珺那樣不自愛,弄到這個下場,當然這是個別,1940年,鄭傳鑑曾出任上海戲劇學校崑劇教師,為京劇“正”字輩學生授藝,關正明、顧正秋、張正芳、王正屏、孫正陽、黃正勤等都得到他的悉心指導,此後,鄭傳鑑的藝術鑽研主要集中在越劇方面,他吸收和借鑑崑劇藝術,對越劇的身段動作、舞臺表演以及其他方面進行充實,經過他指導的越劇劇目,表現力與藝術魅力都大大增強,一時間,鄭傳鑑成為越劇界炙手可熱的技導,大小越劇團紛紛邀請他前去排戲指導。

    還有鄭傳鑑老師他是通過各種各樣方式來真正對於崑曲的一種理解和知識,講幾件事,他曾經帶金睿華他到戲曲學校去看他們排戲,那時候戲曲學校在馬當路,他也在戲曲學校教戲,那時候他正好在教張正芳跟沈正豔一起教《學堂》,給他們排戲,排戲時候要帶他去看,他們怎麼排的,怎麼走的,怎麼唱的,還有一次金睿華他記得印象很深,得益非淺那次。有些傳字輩,當時沒有,都散了,仙霓社什麼全散了,散了以後自個謀職業,越劇啊影視啊等等各方面當個技導、技術指導,所以袁雪芬說,崑曲是越劇的奶孃嘛,鄭傳鑑在裡頭起一個主導的作用,就給他們排戲什麼,用崑曲的傳統的技法、崑曲的手段等等,給他們排新戲,使這個劇種發達起來,創業、發達,後來不少的傳字輩也都參與了這活動。

    “技導"是“技術指導”的簡稱,在中國戲劇領域,這一稱謂首先始自鄭傳鑑,隨著他在越劇界不斷增長的聲譽,其他一些地方戲曲、曲藝團體也開始邀請他擔任技導,滬劇《神火》、《顧鼎臣》、《孟麗君》、《寶蓮燈》,錫劇的《梁祝》、《唐伯虎點秋香》、《杜鵑山》,甬劇的《半把剪刀》,蘇劇的《西廂記》、《賣油郎和花魁女》,評彈書戲《珍珠塔》、《野豬林》以及電影《紅樓夢》、《尤三姐》等,都凝結了鄭傳鑑的智慧與心血。

    鄭傳鑑老師是他們戲曲界,特別越劇界裡面是所謂是第一技導啊,技導這個名稱就是從鄭傳鑑老師那開始,因為他設計得好,《梁祝》的一些,顧兆琳聽他自己說過,《梁祝》的一些蝴蝶舞,身上蝴蝶的翅膀什麼,都是鄭傳鑑老師他自己想出來的。因為袁雪芬他們的紹興戲能唱到這樣,靠這個技導,靠鄭傳鑑給他們排出來的,所以她(袁雪芬)提出來,華東戲曲的組織邀請傳字輩老師教戲,堅持崑曲這東西不能丟掉,後來華東地區辦了個(崑曲演員)學習班。1949年11月,鄭傳鑑與一些師兄弟在上海同孚大戲院進行了為期一月的公演,他的拿手劇目《搜山打車》、《寄子》、《彈詞》、《小逼》、《牧羊》、《望鄉》等又一次重現舞臺,1951年4月,蘇州舉辦“崑劇觀摩演出”,鄭傳鑑主演《四聲猿.罵曹》獲得好評,1954年10月,他在“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演出《連環記.小宴》中的王允而榮獲獎狀,就在這次演出前夕,鄭傳鑑已經應邀擔任華東戲曲研究院崑曲演員訓練班教師,他的藝術重心逐漸迴歸崑曲。

    鄭傳鑑老師他是因為他要經常去到各個劇團做些技導,所以他這個舞臺排程他特別注意,他這個舞臺排程的話靈感他來自生活,他有一次告訴顧兆琳他說,兆琳,我今天在淮海路上面,櫥窗裡面我看到他們放的那個隊形啊,我就有啟發了,他那時候正好在排他們崑曲的“堆花”,因為崑曲的“堆花”有多種“堆花”,有一種“堆花"是十二花神十二月,他是代表那個,但是那時候他們女同學個個都非常漂亮,要排一個就是,由大花神帶的那種舞蹈,鄭老師他就想了許許多多招,其中的有些畫面有些隊形,他就從櫥窗裡面得到的靈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榛子有什麼營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