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轉運9摟錢箱子

    歲時曆法,由二至冬至、夏至。發展成二十四個節氣,這個過程約兩千年左右,多少代反覆揣摩和探求才制定出“四時八節”。為了調理更復雜的農耕需要,為了有更主動的生存空間,直到春秋戰國末期、二十四個節氣オ制定形成,時序越分越細。

    歲取星行一次,年取禾更一熟,時有春、夏、秋、冬四序,而每序各分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五日一候,三候氣,六氣一時,四時一歲,故一歲得二十四氣、七十ニ候。《呂氏春秋》的記載傳承了從夏朝以來的上古先民的經驗和成果,就這樣世世代代地傳承至今。

    有部時書,被後人認為是中國最早的歷法經典一一《夏小正》。《夏小正》是《大戴禮記》的一部分,全文共四百六十三字,按十二個月的順序,記載了每個月的星象、氣候、草木蟲鳥的變化,以及人們應該從事的農事活動。

    它是第一部專門描述物候與歲時關係的歷書可謂有根有據,有條不紊。《夏小正》最特殊的一點,也正是夏朝曆法最大的成就,在於選擇陰曆一月為一年之始,以順農耕的生長收藏。

    到殷商時是以十二月為一年之始,周朝則以冬至日所在的月為一年之始,秦始皇時更改以十月為一年之始,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歷,才恢復以正月立春為年之始。這些奇怪的篡改都與以農立國的民生相違,漢武帝改回依“夏正建寅”後,沿用至今。

    夏朝離我們已有數千年之遙,已經有了這樣博識的歷法與天文知識,的確令後人欽敬。因此,今天我們仍稱陰曆為“夏曆”,也自稱為華夏之邦。

    天干“甲、乙、丙、丁、成、己、庚、辛、王壬、癸”傳含黃帝命大撓氏所創,殷商的君主全以天干名,像“太甲”、“武丁”、“盤庚”、“帝辛(紂)”等。地支“子、醜、寅、、辰、已、午、未、申、西、皮、安基本上與天干一樣,最早都是表示了萬物由出生起經歷成長、繁茂、成熟、衰竭、滅亡到胚胎新萌芽的狀況。而後才發展應用到與方位及陰陽五行的關係。

    “歲中置閏”,可能也始自段商。段商的農業已相當發達,對觀象授時的要求就更為精密,原始曆法中最大的問題就在以月的盈缺來計“月”,一年雖有計十二個月,加起來只有三百五十四到三百五十五天。然而寒吸天候“年”的迴圈,卻是按太陽黃道變化而來兩者年相差一十餘日。

    為了配合農事,符合年歲迴圈,古人很早就知道每隔二到三年,必須加一個月來調整,即《堯典》中所謂“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殷以前,閏月都設在最後一個月之後,稱十三個月,當然無法充分反應出節氣的變化。

    周朝時,數學已十分發達,已有現代幾何、代數、開平方、立方等的精密算術。春秋時代曆法的一大成的就,就是四分曆的創立,算出一個迴歸年的長度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ー日,因餘數為四分之而被稱為“四分曆”。這與現代天文學精算出地球公轉一週所需時間,只相差了十一分鐘左右。當時並沒有地球繞日的知識,而是由太陽位置在此年冬至點,到次一冬至點之間所需的時間測出。

    迴歸年的長度測出,解決了困擾已久的關於置閏月的問題。人們計算出大致十九個迴歸年正合陰曆二百三十五個月,而制定了十九年內加置七個閏月的方法。至於那每年十一分鐘的誤差,當時尚無法察覺。冬至點每年也會移動沿黃道西退而造成的歲差,也直到晉時才被個叫虞喜的天文學家發現,此時一切可謂十分圓滿,人們由於積累了足夠的經驗總算可以掙脫觀象授時,能以科學規律主動地編算曆法。春秋時期開始,人們正一步步向這個理想邁進。

    春秋時代開始用地支編月,冬至是一個迴歸年之首,冬至所在的月份就是子月,順次而下一直到亥月。不過此時尚未用干支來紀年,於支紀年是東漢才出現的。

    春秋時期,春夏秋冬四時之首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日,每時各有孟、仲、季三月。此時四時八節已明朗。

    戰國時期魏中國人石申編制了一張星表,包括二十八星宿反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執行的關係,是世界上第一張星圖。戰國時期群雄分裂割據,為求時間的統一,以木星為歲星。木星每走一星次、就是一年。

    戰國時期最偉大的突破,是初創了二十四個節氣,這是中國傳統曆法最重要的部分。由最遠古的“二至、二分”到春秋時新設的“四立”,仍無法充分說季候的變化細節。戰中國人的說法為:“十五日為一節,以生十四時之變。”完整地列出ニ十四個節氣的名稱及次序。

    ニ十四節氣的名稱已全擺脫了觀星的經驗。大多名稱均以天候寒吸及不穀相關的雨量多寡、霜露情形,以不誤農事為主要目的,是標準的農業社會的歷法,故最早稱之為“農曆”。

    自夏商時期的二分二至(冬至夏至),到殷商時期的年“歲中置閏”,到春秋時期的四時八節,再到戰國時期24節氣,充分顯示了氣候之間的細節,自此中國曆法的發展已經到了頂峰。

  • 2 # 小重山人

    農曆二十四節氣的歷史很久了,春秋戰國時候可能就有了。這是農業生產的需要。

    萬物生長靠太陽,而中國傳統的農曆卻是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而制定的。比方說每到十五十六月亮會特別圓到了初一,月亮就完全看不見了。所以按照農曆的日期工作是完全不靠譜的。這個時候24節氣就產生了,它與地球繞太陽公轉有關。農民的工作都是和節氣相關,常說某個節氣前幾天或後幾天,該做什麼工作了。最典型的像西湖龍井茶葉的採摘,分明前雨前之類。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4節氣其實和陽曆日期有很強的對應關係。像夏至都是陽曆的6月21或22,冬至是12月21或22。其他節氣也差不多,每年的陽曆日期相差一兩天。

    為什麼農曆會有閏月呢?因為農曆按照月亮繞地球公轉制定日期。月亮繞地公轉週期是29.5天,農曆有的月份是29天,有的月份是30天,這樣才能吻合起來。而這樣12個月就遠不到365天了。為了調和這個矛盾,就加入了閏月。

    中國農曆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改進。現在所使用的農曆是明末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和中國科學家徐光啟共同制定的。

  • 3 # 周鷹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誰發明的?閏年又是誰研究出來的?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誰發明的?二十四節氣出現在春秋時期,形成完整於秦漢時期,完整出現二十四節氣記載是在淮南王劉安組織修撰的《淮南子》中。而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最終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將其正式訂於曆法。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規律,古代的人們依此來進行農事活動。所以二十四節氣並不是某個人發明的,而是中國古代先民的集體智慧。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專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閏年又是誰研究出來的?祖沖之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他一生鑽研自然科學,他吸取了趙厞的先進理論,加上他自己的觀察,認為十九年七閏的閏數過多,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而趙厞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閏的閏數卻又嫌稍稀,也不十分精密。因此,他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內一百四十四閏的新閏法,這個閏法在當時算是最精密的了。除了改革閏法以外,還破天荒第一次應用了歲差,再就是能夠求出曆法中通常稱為“交點月”的日數。

    他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成功製成了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大明曆》。這即是他科學研究的天才結晶,也是他在天文曆法上最卓越的貢獻。

  • 4 # 老莊起名取名易名

    二十四節氣並不是某個人發明的,這應該說是中國古代先民的集體智慧。

    中國古代的歷法一直用的是陰曆,主要是根據知月相的變化來安排的。但這種曆法對於農業的指導是不利的(陽曆對於農事指導比較有利),因為農事、物候主要是根據太陽在地球上直射的位置來決定的,因此就需要利用另外的方法來指導農業生產,這就是24節氣出現的重要原因。

    立春:春季開始。雨水:降雨開始。驚蟄:驚醒冬蟄。春分:晝夜平分。清明:天晴草茂。穀雨:雨潤百穀。立道夏:夏季開始。小滿:麥類飽滿。芒種:麥類成熟。夏至:熱夏來臨。小暑:炎夏開始。大暑:全年最熱。立秋:秋內季開始。處暑:炎夏結束。白露:天氣轉涼。秋分:晝夜平分。寒露:將要結冰。霜降:開始有霜。立冬:冬季開始。小雪:開始下雪。大雪容:雪量增多。冬至:寒冬來臨。小寒:開始寒冷。大寒:全年最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出了這片區域其指導意義就不如在其起源地大了。

    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的矛盾,我們的祖先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找出了“ 閏月 ”的辦法,保證農曆年的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到九月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為冬季,也同時保證了農曆歲首在冬末春初(以上均指農曆季節)。 史料相關記載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孔傳:“一歲有餘十二日,未盈三歲足得一月,則置閏焉。” 《左傳·文公六年》:“閏月不告朔,非禮也。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不告閏朔,棄時政也,何以為民?” 緣故 閏月是每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陰陽曆以朔望月的長度(29.5306日)為一個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同迴歸年(365.2422日)相差約10日21時,故順置閏,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二個月,十九年閏七個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叫“閏某月”,如剛剛過去的2009年農曆閏月為己丑年閏五月(2009年6月23日——2009年7月21日)、即將來臨的農曆閏月為2012年的壬辰年閏四月(2012年5月21日——2012年6月19日)等。 農曆為什麼會有 閏月 ?農曆置閏月是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的矛盾! 迴歸年與農曆年有什麼矛盾呢?先記住:迴歸年的總長度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長度為29.5306日。 十二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12=354.3672日,比迴歸年少10.88天(即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農曆年某年春節為大雪紛飛的冬天,第二年的春節就會在季節上提前11天,第16個農曆年就會出現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13=383.8978日,比迴歸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規定製定曆法,就會出現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的怪現象。這就是矛盾。 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我們的祖先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找出了“ 閏月 ”的辦法,保證農曆年的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到九月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為冬季,也同時保證了農曆歲首在冬末春初(以上均指農曆季節)。 閏月置閏法 農曆年中月以朔望月長度29.5306日為基礎,所以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為保證每月的頭一天(初一)必須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過嚴格的觀測和計算來確定。因此,農曆中連續兩個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還出現過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連續四個月是大月的罕見特例。 那麼多長時間加一個閏月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求出迴歸年日數與朔望月的日數的最小公倍數:我們希望m個迴歸年的天數與n個朔望月的天數相等,也就是應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這個等式中我們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們的比例: 這個比例的近似值分別為: 3/37、5/62、8/99、11/136、14/173、19/235、27/334、...... 在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迴歸年的數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數目。例如第六個分數式19/235=19/(19×12+7)表示19個迴歸年中必須加7個閏月。 19個迴歸年中加7個閏月的結果比較: 19個迴歸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個朔望月有29.5306天,235個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個迴歸年中加7個閏月後,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時9分多,這已經是夠精確的了。 所以,農曆就採用了19年加7個閏月的辦法,即“十九年七閏法”,把迴歸年與農曆年很好地協調起來,使農曆的元旦(春節)總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個朔望月稱之為“閏周”。 農曆置閏的方法可以使農曆年的平均長度接近迴歸年,而農曆中的月又有鮮明的月相特徵,保持了公曆和陰曆兩全其美的特點。 現在置閏的方法是兩個冬至之間,如僅有12個月則不置閏,若有13個月即置閏。置閏的月從“冬至”開始,當出現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月就是閏月,其名稱是在前個月的前面加一個“閏”字。 農曆閏哪個月?決定於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 中國農曆將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 農曆以月亮為週期(陰曆),十二個月曆總共約有354天;再配合年曆(陽曆),年曆則是根據地球公轉所形成的四季變化而得的週期所編制。而月曆較年曆短,兩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個閏月來填補誤差。而決定那一個月做閏月,則依24節氣而定,農曆月份通常包含一個節氣和一箇中氣,如驚蟄/春分等等,若某農曆月份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曆法便會把該月作為上個月的閏月。以2006年為例,農曆七月之後正好有一個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置閏七月來調整誤差。 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曆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 一般每過兩年多就有一個沒有中氣的月,這正好和需要加閏月的年頭相符。所以農曆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 例如2001年5月21日,農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後,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而當中這一個月(2001年5月23日——2001年6月20日)沒有中氣,就定為閏月。因為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

  • 5 # 山河先生看手相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不是單單一個人的發明創造,是長時間人們總結歸納出來的東西。

    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

    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閏年這個說法具體出處為宋代! 宋·蘇軾 《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知居四詠·退圃》:“園中草木道春無數,只有黃楊厄閏年。” 宋·陸游 《蝸舍》詩:“麥因多雨損,蠶遇閏年遲。版”清·俞樾 《茶香室叢鈔·茨菰應閏月》:“茨菰一根,環十權二子,閏年十三子。”

  • 6 # 半個南山人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根據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制定出來的。後來,為了便於記憶,又編成了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在商朝,是中國曆法的獨創,它是由古代勞動人民集體創造的。但也有傳說是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的顓頊所發明。

    什麼叫閏年?

    我們是不是發現,二月份的天數不像其他月份那麼固定,每四年就會有有一個29日,古人就把二月裡多出一天的年份就叫閏年。

    農曆閨年也稱閏月。也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步完善起來的。

    現在中國現行陽曆是根據地球自轉而定的歷法。在使用過程中,古人發現迴歸年的總長度比12個月朔望月構成的陰曆年多了將近11天,每個月平均多了天。這樣經過若干年後,農曆與陰曆所載就會出現“冬夏錯位”的現象。

    為了使陽曆與陰曆不產生分歧,古人最後採用了“十九年七閏”的方法,才使農曆的歲首保持在春初,四季就與陽曆基本吻合了。

    秦代以前,古人習慣地將閏月加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之後,稱十三月。到了漢代,又將閏月放在了九月後面,這樣雖然得出的陰曆與陽曆所指相差不多,但卻始終沒有固定的加法。

  • 7 # 紳士加油站xg

    “二十四節氣”是顓頊發明的。

    閏年出自宋·蘇軾 《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 退圃》:“園中草木春無數,只有黃楊厄閏年。”

    科學解釋:地球繞太陽執行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歸年(tropical year)。公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迴歸年短約0.2422 日,每四年累積約一天,把這一天加於2月末(即2月29日),使當年時間長度變為366日(1-12月分別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這一年就為閏年。

  • 8 # 山寨農夫2020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也是很好的問題。

    您的問題實際上是兩個,節氣和閏年。

    先說第一個,“農曆二十四節氣是誰發明的”。這裡指出您的兩個錯誤:一是農曆的提法有誤,中國曆法分為陽曆和陰曆,而且是陰陽合曆,農曆不是標準提法。一般來說,農曆就是陰曆,是初一十五,是以月球為視角,反映的是陰晴圓缺;陽曆是以太陽為視角,二十四節氣不是農曆而是陽曆。

    二十四節氣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個迴歸年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的二十四個結點日,它是陽曆,不是陰曆。相傳是黃帝發現的(不是發明),其實更早。

    閆年還是陽曆。一個太陽迴歸年是365.25日,四個太陽迴歸年就多出一個整日,閆年是366日,四年一閆。

    閆年同樣不是發明,只是發現,也是黃帝以前的事了,至少是五千年以前。

  • 9 # 環境科學

    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通過這種形式保護祖先遺留下來的文明,需要我們用心靈觸碰和感受美好。剛發了篇二十四節氣的文章,可以來我主頁看一下,謝謝

  • 10 # 江南文聞

    二十四節氣不是某個人的發明,它是中國勞動人民歷史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應該說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通過人們不斷的改進與完善,於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太初曆》並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曆法。

    同樣的道理,閏年也不是某個人的發明,它是為了彌補因人為曆法規定造成的年度天數與地球實際公轉週期的時間差而設立的。補上時間差的年份為閏年。

    二十四節氣和閏年都是中國古代曆法的一部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農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戰役是統軍大將戰死了,而戰鬥卻大獲全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