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那麼多人怎麼指揮?還有宣誓的時候皇帝或則重臣過來宣誓他說話那麼多人全部都能聽到嗎?

19
回覆列表
  • 1 # 王玉東20

    兩種情況,一種是確實有幾十萬人的,另外一種是誇大其詞嚇唬對手的。

    首先說作為古代體量最大的單一文明,中華文明在和平時期長期人口處在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這就給兵員提供了基礎。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中原王朝的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都不會出動太多兵力,原因是後勤太困難了。比不了中原分裂期的諸侯爭霸,有時候幾乎全民皆兵。史記秦趙長平之戰,坑殺的趙軍就幾十萬,導致一個國家幾乎沒有壯年男丁,這種殘忍是令人難於想象的。

    跟歐洲不同,中原地區分裂時期往往單一國家也遠大於歐洲城邦,這就使得兵源保障比歐洲要給力得多,也是古代國內戰爭看著比國外大一個量級的主要原因。

    至於說誇大其詞,這個三國就不少,赤壁曹操寶寶號稱統軍八十萬,實際上加一起二十來萬,而孫劉聯軍四五萬人。

    古代因為資訊傳遞問題,因此部隊大了反而不利於指揮,有人計算過古代一支獨立作戰部隊,四五萬人戰鬥力最好,更多反而不一定有用。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都是三五萬人幹掉號稱百萬,實際上十幾二十萬人的軍隊的例子。

  • 2 # 安漢縣嘉陵江撿石人

    肯定是假的。古代生產力有限,路況差,運輸能力弱,通訊不發達。集結10萬人以上的軍隊都是很少見的情況,往往都關係到國運,甚至可能是滅國之戰。集結軍隊,準備戰爭物資,往往都需要數年。比如三國時,魏國曹爽討伐蜀國,動用了10萬軍隊。結果對面臨的情況準備不充分,在行軍的山谷中嚴重缺水,負責運輸的民夫竟然因此死亡過半。在山谷中行軍艱難,還沒真正開始打仗就挫了銳氣。聽到蜀國大將軍王平前來阻擊,就自己趕緊後撤逃竄了,物資和人員都損失嚴重。帶來的結果就是曹氏被司馬氏取代。李唐王朝和竇建德的虎牢關之戰,竇建德有10萬軍隊,李世民這邊連5萬人都不到。李唐王朝勝出,然後唐朝正式建立。所以說在古代,有一方能夠動用到10萬人以上的軍隊,那肯定都是歷史上比較重要的戰役,絕對不可能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在歷史上確實也有經常出現幾十萬人的武裝集團的事情。這種情況都是出現一個朝代的末期。比如漢末、隋末、唐末、北宋末年,黃巾軍、各個地方的義軍這一類的組織。動輒幾十萬人,說是武裝集團,本質其實是流民組織,其中大半都是老弱婦孺。 真正有戰鬥力的人可能還不足1/10。遇到數量上少得多的正規軍,往往也都是一觸即潰。從未聽說過他們在歷史上真正打贏過什麼重要的戰役。比如隋朝末年盧明月的集團有20萬人,張須陀的軍隊不過兩萬左右,結果盧明月被張須陀消滅。又比如明朝末年左良玉的集團,說是有80萬人。打起仗來,恐怕真正有戰鬥力的連5萬人都沒有,就沒聽說他打過勝仗。所以說這些武裝集團,是不能夠把他們稱為軍隊的。

    真正幾十萬人的軍隊確實也有,肯定不常見。比如土木堡之變明朝軍隊據說有50萬。如此多的人,其實是分散在幾十裡,甚至更大的範圍內,指揮上肯定是靠軍官逐層控制。比較近的距離可以用旗號、金、鼓指揮。遠距離要靠信使、通訊兵這類的。幾萬人站在一起聽皇帝訓話,還是有可能的,要靠太監用大喇叭傳話,就這樣恐怕也很難讓所有人聽到。幾十萬人站在一起聽皇帝訓話,就不要想啦!

  • 3 # 墨染畫81054630

    都是誇大其詞,以聲勢嚇唬對方,比如曹操赤壁之戰號稱八十三萬水軍,當時整個曹操佔據的地方人口才幾百萬,連年戰火人口嚴重下降,怎麼可能有那麼多兵員,最多也就二十多萬兵員,都是鼓吹聲勢,想以聲勢嚇退對方。古代雖然中中國人口眾多,但是是冷兵器時代,把駐守地方的兵力一分散,參與直接對抗打仗的兵力我估計最多也就二三十萬,其餘的小仗,我估計也就五六萬人。

  • 4 # 咚咚咚擦擦擦

    古代打仗極限就是二十萬人,窮兵黷武出兵三十萬以上就得亡國!一個士兵至少需要三個人的後勤,騎兵則至少五個以上。算三個後勤吧,出征一次近百萬人,沒有公路,沒有貨車,糧食全靠肩扛背挑,還沒到目的地就吃了大半。十二丁一伍。這就影響了一千多萬人的生產。如果打贏了能搶點糧草還好,打不贏搞不好就亡國

  • 5 # 無悔32159887

    在古代,能大規模維持正規作戰軍隊的只有清朝,常備正規作戰軍60萬。加上民團等超過100萬。如果算上後勤,屯墾之類的那就多了去了。畢竟人口基數在那放著,供養個200萬軍隊不成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中國產時代來了,你還在買進口車撐面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