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閒將西話

    說起三國裡的糊塗蟲,往往想到的就是“樂不思蜀”的劉禪。那是不假,劉禪確實糊塗的“扶不起來”。

    何以見得?鄧艾兵臨城下,劉禪有成都的固若金湯,有姜維的鐵騎雄兵,竟輕易地舉起白旗,還那麼誠懇,連棺材都帶上了。

    有如此江山而降於人,豈非“糊塗蟲”?不過,投降後的劉禪“食邑萬戶,子孫封侯”,比起其父販履織蓆,劉禪倒也是難得糊塗!

    那麼,三國裡,誰才是真正的糊塗蟲呢?且聽下文分解。

    袁術以讖語“代漢者當塗高”,認為自己的名字“術”個表字“公路”契合“塗”,憑藉著一塊破石頭“傳國玉璽”,一頭扎進了皇帝夢。

    想那已擁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操,仍未將漢獻帝取而代之。而袁術兵不過數萬,地不過一隅,在壽春自導自演了稱帝醜劇。

    此舉導致了他成為眾矢之的,曹操、呂布、劉備等合力攻打。袁術從來就沒打過勝仗,四處流竄,如喪家之犬。

    袁術糊塗地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稱帝,終為一場黃粱,徒增笑料。至此,袁術還糊塗的嘆息,“袁術至於此乎”。

    據說這個諸葛恪是個神童,流淌著諸葛家族的聰明基因,以“之驢”之慧,博得大帝孫權的哂然一笑。

    “南魯黨爭”中,站到魯王那邊的兒子諸葛綽跟他過不去。魯王倒臺後,諸葛恪竟然殺死諸葛綽向孫權邀寵。

    諸葛恪真夠糊塗的,通過犧牲兒子來換取政治資本,終以託孤大臣的身份執掌朝綱,取得了絕對權力。

    但是,在出兵合肥之戰中,將士疫病大半,諸葛恪糊塗地認為這是在裝病,城池久攻不下,諸葛恪剛愎自用,罷黜名將朱異的兵權。

    有意思的是,城牆已破,諸葛恪糊塗透頂,聽信張特的詐降,暫緩進攻。不料張特迅速修好缺口再戰,諸葛恪前功盡棄,最終兵敗。

    功不高而震主,北伐失利歸來的諸葛恪還換掉了少主孫亮的所有護衛,最後稀裡糊塗地血濺“鴻門宴”,並被夷滅三族。

    曹操說劉璋是“守戶之犬”,那是一點也不假。劉璋就是糊塗的要命,天下人都知道劉備是梟雄,只有劉璋把他當自家哥們。

    迎接劉備入蜀,黃權認為,劉備非久居人下之輩,到了益州會反咬一口,劉璋不聽。王累倒懸城門死諫,劉璋也毫無理睬。

    反正,劉備成了他的救世主。因此劉備入蜀大戰,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從長江逆流攻取巴蜀,還不是利用了劉璋的糊塗?

    一旦與劉備兵戎相見,成都城精兵上萬,軍糧充沛,大部分人都甘願赴死,但是劉璋卻糊塗地以為生靈塗炭,舉手投降。

    “糊塗蟲”劉璋自掘墳墓,把爺倆經營了二十七年的有“天子之氣”的益州拱手相讓,最終和“劉禪”一樣做了安樂公。

    高平陵之變,曹魏宗親的最後一根接力棒,終於黯然退出歷史舞臺,這都歸功於託孤大臣曹爽的太糊塗。

    對太祖曹操的司馬懿狼顧之論,曹爽忘的一乾二淨。禁衛軍換帥自己的親弟弟,司馬師、司馬昭還掌控洛陽武庫。

    拜謁高平陵,曹爽糊塗地不聽桓範的警告,君臣外出,精兵外洩,全無一點防範,讓七十高齡的司馬懿率幾百家丁端了老窩。

    也罷,皇權在握,武力充備,倘若振臂一呼,三軍也會站在他這一邊,但是,曹爽糊塗的很,他沒有膽量,也沒有魄力。

    死到臨頭了,曹爽還司馬懿赦免,做他的田家翁,被七哄八騙,可愛地交出了皇帝,交出了帥印。

    一場宮廷鬧劇就這樣被曹爽稀裡糊塗地導演成了魏政大權交接,為晉代魏奠定了基礎。最後曹爽落得滿門抄斬,夷其三族的可悲下場。

    難怪桓範嘆曰,曹子丹這樣有才能,卻生下了你們這群豬狗如牛的兄弟!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滅族了!

    總結一下:劉禪糊塗地扶不起來,袁術糊塗地做皇帝,諸葛恪糊塗地殺子,劉璋糊塗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曹爽糊塗地敵友不分,三國裡英雄輩出,倒也狗熊一大堆。

  • 2 # 陽光山上

    論名聲最大的糊塗蟲非劉禪莫屬。看糊塗蟲的級別,就要從糊塗言行以及其所造成的後果嚴重程度來分析。

    知子莫若父

    白帝城託孤時,劉備彌留之際執諸葛亮之手泣曰:“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可能有各種腹黑的解釋,籠絡之言,誅心之語等等,但是大家忽略了一點,就是假若劉禪是聰慧無比的天縱英才,劉備此言就會是明指諸葛亮有不臣之心啦,肯定是阿斗確實智商不線上的主,知子莫若父,呵呵,劉備知人之能可是享譽三國首屈一指啊,看看對馬謖的精確判斷,諸葛亮應該是心服口服吧。劉備此言,最大可能是最終作為一個老父親確人自己兒子是爛泥扶不上牆的糊塗蟲時,悲哀絕望而無奈的絕望之語。“扶不起來的阿斗”這句俗語應該由此而來,定調了劉禪“糊塗蟲”的基調,差點皇位不保

    白帝城託孤

    崇信宦官黃皓

    在姜維北伐節節勝利,並困住魏軍大將鄧艾(就是此人之後孤軍深入,千里奇襲覆滅的的西蜀),阿斗聽信黃皓讒言:“姜維屢戰無功,可命閻宇代之。”一日三道詔,催促姜維班師回漢中,之後姜維聽取卻正之言,效仿諸葛武侯屯田沓中避禍。這件糊塗事或許直接導致君臣離心,西蜀滅亡。糊塗指數絕對滿級,直接自毀長城。

    劉禪

    向孤軍鄧艾投降

    當鄧艾孤軍深入,人困馬乏,破綿竹,攻打成都之時,姜維數十萬大軍仍扼守劍閣,對抗鍾會。劉禪兒子劉諶請求背城一戰,南中監軍霍弋也請求帶兵前來守衛成都,劉禪不許,最終 向鄧艾軍投降。這糊塗蟲無能指數估計都要爆表了吧,關門打狗都不會啊,直接送了國家

    納降

    樂不思蜀

    此件樂,不思蜀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或許有人以為這是劉禪裝糊塗以自保的巔峰之作,但是結合此君過往表現,或為真情流露之餘的即興之作吧。此糊塗蟲之表現足可以傳世不朽啊。

    總結:劉禪是三國演義中糊塗蟲的代表人物,也堪稱上下五千年來糊塗界的領軍人物,正式躋身大宗師級別,祝賀祝賀,恭喜恭喜!

  • 3 # 半山紅

    何進本來是屠夫出身,因為妹妹入宮做了皇后,才做了大將軍。恰逢十常侍為禍,何進想要除掉,無奈受到了妹妹何太后的阻攔,於是聽從了袁紹的建議,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結果拒狼迎虎,招來了西涼董卓進京,禍亂宮闈,不但何進自己被殺,連皇帝都讓人給費了。

    其實說起來,皇宮裡面宦官為禍的事情,歷朝歷代都有。大太監看似飛揚跋扈,氣焰囂張,但是從根上說,也不過是皇家的一介家奴,其權利的根源來自於皇家的寵幸。一旦失去了皇家的撐腰,其權勢自然慢慢就消減了。

    明朝的大太監魏忠賢號稱九千九百歲,權勢滔天,天啟皇帝去世之後,還是得巴結新皇帝崇禎,最後崇禎幾乎不費什麼功夫就把魏忠賢勢力給打掉了。

    要除掉十常侍只需要說服何太后和皇帝,派幾個人就能搞定的事,最後卻搞成了天下大亂,這還不是糊塗透頂?

  • 4 # 使用者白剛

    糊塗蟲很多。許攸、楊修看起來很聰明,其實聰明反被聰明誤。你們跟曹操耍心眼,曹操是那麼好糊弄的嗎?你們不知道曹操疑心重嗎?結果,丟了性命。蔣幹盜書,想看在和周瑜同鄉的份上謀取情報。周瑜何等聰明,騙你沒商量。曹爽糊塗蟲,無法猜透司馬懿心思,以為司馬懿不會害自己,主動交出兵權,也交出了性命。馬謖糊塗蟲,叫你守街亭,不用腦子想想周圍的地勢在哪裡更好守護?還不聽王平建議,固執己見。害得蜀軍大敗,諸葛亮自貶官三級,揮淚斬馬謖。

  • 5 # 產季青說歷史

    三國演義中,曹爽是一個糊塗蟲。皇帝曹芳就在自己身邊,大將軍帥印在自己手上,調動天下兵馬鎮壓司馬懿反叛誰敢不從,調動糧草的大司農桓範又從洛陽逃了出來,剿滅司馬懿易如反掌。在司馬懿的哄騙.恐嚇下,競然嚇破了膽,交出大將軍印主動投降,不但沒過上富家翁的生話,全族幾百口人被司馬懿所殺。可見曹爽是多麼糊塗,稱第一糊塗蟲也不為過。

  • 6 # 寒江三也

    三國之間的關係唯有聯合抗曹,可東吳不乘機伐魏,卻偷襲荊州,還把關羽殺了。人傑地靈,才子三千的江南人腦袋都注水了嗎?從此奠定了北魏大業成功的基石。

  • 7 # 攀登的岩羊

    當然是馬超,明知道父兄都在曹操手裡,還起事反曹,造成父兄被殺,留下不孝罵名,沒有頭腦,又被離間,劍傷韓遂,投靠劉備,又盛氣凌人,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對劉備也不尊重,引得關張不滿,對他起了殺心。雖被劉備勸住,但也引起劉備反感,不被重用。

  • 8 # 夏雨風

    三國演義,蔣幹盜書,最為滑稽。明知道周瑜精明,怎能輕易毛遂自薦,拍胸膊要搞定周瑜,給果稀裡糊塗搞到了假情報,害得曹操也不分皁白殺了水軍都督,替周瑜消除了水上勁敵。最大的糊塗蟲還數三姓家奴呂布,先是為了赤兔馬就殺了義父丁原,復為了一個貂蟬殺了義父董卓,為了活命求劉備丶曹操開恩。堂堂三國第一號大將,竟不念恩義,自折頭號聲名。貪生怕死,更毀了英雄氣節。虛有頭號盛名,枉為天下一哥,被人指著脊粱骨恥笑。

  • 9 # 王中王組合

    三國演義中,可被稱作糊塗蟲的人確實不少,我認為最大的糊塗蟲是曹操!為什麼說曹操是最大的糊塗蟲呢?從四件事情上可以說明,這四件事情都發生在赤壁之戰的時候。

    一、蔣幹盜書

    赤壁大戰前夕,曹操親率百萬大軍,駐紮在長江北岸,意欲橫渡長江掃平東吳。東吳水軍都督周瑜也帶兵與曹軍隔江對峙,雙方劍拔弩張,大戰在即,一觸即發。

    曹操手下的謀士蔣幹,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讀書,便向曹操毛遂自薦,要過江到東吳去作說客,勸降周瑜。周瑜設下計策,使蔣幹盜得曹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的假冒降書。蔣幹獻書於曹操,令斬了蔡瑁、張允。

    其實,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間計。因曹軍中只有蔡、張二將精通水戰,便設下此計,想借曹操之手殺掉這兩個人。曹操果真上了當,斬了蔡瑁、張允。等到眾人將蔡瑁、張允的頭送上時,曹操才省悟過來,但已經晚了。結果,赤壁一戰,曹操水軍一敗塗地。此為曹操糊塗之一。

    二、龐統獻連環計

    曹操又派蔣幹來東吳探聽訊息,周瑜與龐統將計就計,讓蔣幹向曹操引薦了龐統。龐統以曹操水軍多為北方人,不習水戰、多生疾病為由,建議船隻首尾用鐵索相連,使船的穩度增大。曹操不諳水戰,被龐統所騙,採納了龐統的建議,並把這些船稱為“連環戰船”。

    結果,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東南風助長火勢,那真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沒多久,曹操的艦隊就全軍覆沒了。此為曹操糊塗之二。

    三、草船借箭

    赤壁大戰時,孫權、劉備聯手抵擋曹操。周瑜很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負責趕造十萬支箭,哪知諸葛亮只要三天,還願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甘受處罰。

    到第三天,諸葛亮和魯肅率領20只船,乘著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的時候,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於曹軍寨前。然後,諸葛亮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曹操以為對方來進攻,又因霧大怕中埋伏,就從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點般的箭紛紛射在草靶子上。就這樣,諸葛亮輕輕鬆鬆就獲得了總數遠遠超過十萬支的箭。此為曹操糊塗之三。

    四、黃蓋詐降計

    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帶領載滿了易燃物的船隊,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最終孫劉聯盟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但是,令人費解的是:曹操作為一位深通軍事謀略的統帥,又是生性多疑的人,為什麼就相信了黃蓋投降這件事?何況是像黃蓋這樣的三朝元老。此為曹操糊塗之四。

    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雖然精通兵法,但生性多疑。在一場戰爭中(赤壁之戰),犯了許多錯誤,導致了戰爭的最終失敗。因此我說曹操是最糊塗的人。

  • 10 # 鄺生24

    《三國演義》有這麼一個故亊,赤壁大戰,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利用關羽義氣,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還要殺關羽。劉備還封相封軍師抗曹,又還稱得諸葛亮尤魚得水。學生不知是得水還是得油鍋,本人給弄糊塗了,劉備算不算糊塗?二,劉備臨終對諸葛亮說,如果你認為我兒子不行你就做皇帝吧。又對劉禪兄弟說今後要將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然後又對老婆們說以後要._••丨•_,。我也糊塗了,寫不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石都有哪些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