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數點9464

    “公知”這個詞被用壞了,被利益集團綁架的知識分子,嚴格意義上已經不能算“共同利益的知識分子”,幾乎一旦視為“公知”,等於是叫普通公民恨的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的一群人,在這個意義上,魯迅絕不是,魯迅也不為任何人代言,只為自己認為的社會公義發聲。由於不講違心的話,而魯迅不得不採用較隱晦的語言或反語來表達,這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而非怯懦。膽小的人不敢講話,而智慧勇敢的人善於言辭,這是不同的。魯迅的言辭不是巧言,而是拙言,這就是魯迅的話並不順耳,綿裡藏針。這也是被魯迅誤解頗多的原因。

    魯迅的性格是什麼,魯迅是士(如同孔子),魯迅是典型江南士大夫。

    先說魯迅為士。士重義,有氣節。魯迅的思想是自身發展的,先生想做個醫生(明哲保身的好人),受到日俄戰爭的圖片開始從文(魯迅有傳統儒學基礎古文、古詩、繪畫、書法都通)喚醒中國人,魯迅是暗殺團的成員,考慮到母親要贍養,最後退出了。

    推翻清朝後回到國內,在老鄉蔡元培的推薦下,在教育部做個科員,做教育部公務員一作就是十多年,直到因為北師大學潮和教育總長鬧上法庭,官司贏了,工作沒了。

    魯迅拒絕思想壓迫,除非他自己做出妥協。所以魯迅不愧為士。

    再論,魯迅是典型的江南士大夫(像顧炎武),以天下為己任,特立獨行,愛好高雅,尊賢敬士,熱愛家鄉。

    魯迅在北京期間去的最多的就是北京琉璃廠,大量購買清代典籍。每到年末會列出所購書籍清單,其中多吳越書籍。剛到教育部定有紹興的報紙。和家鄉經常通訊,朋友親故,訊息不斷。其中就有範愛農,範愛農死後,同鄉聚會紀念,魯迅寫下“我愛範夫子,風流天下聞”以紀念。魯迅實際是愛母親、兄弟、朋友、樂交往、愛家鄉傳統,國學修養豐厚的江南士大夫。

    這些是魯迅的本色,都知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主張白話文,可是在袁大總統的那些年,他任然是國民政府孔子春秋兩祭的公務員。魯迅開始購買唯物主義的書是差不多二五年後的事,魯迅與左翼文學關係親密,也私下接見陳賡(那可是紅軍被列為禁忌的時候),這些說明魯迅是有骨氣不是為利益所改變,除非他覺得那符合自己的觀點。

    傳統印象,魯迅刻薄,可實際魯迅的內心極其溫暖,這也是蕭紅這些文藝青年集聚在他周圍的原因。

    魯迅死後治喪委員會有蔡元培等中外文化名人,也有宋慶齡這樣W的政治領袖。廣大市民知識分子共同自發哀悼,百年來怕是沒有。

    即使撇開意識形態和政治,魯迅都無愧於現代中國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君子,好人。

    拿魯迅比“公知”是大不敬,汙衊貶低魯迅文學價值的,有誰有魯迅的才華、勇氣、正義?

    麻雀怎比蒼鷹,蚯蚓怎比巨龍,魯迅不可汙也?

  • 2 # 溫柔第一劍

    魯迅是深刻的思想家,他的文筆足夠他的思想滲透進愛思考的讀者 心中,這主要體現在他的十六本雜文集中。

    魯迅是第一流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在小說史上甚至是藝術史上永遠有一席之地,並不因後來小說的發展而黯然失色;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給人溫馨給人思考留下餘地;他的《野草》,足可列入第一流的文學經典著作。

    魯迅是學者,學術承載了他的思想,雖然間接,卻在拱成他的思想殿堂中不可或缺。

    魯迅對現實看得深透,因而立身處世不同凡響。有人敬佩,有人仇視。

    魯迅最大特點是獨立的思想自由的思考,他可能偏向某個黨派卻不會參加。凡是妨礙他寫作的組織都是他警惕的。他可以暫時進入某個 協會,但總感到個人思想受限。

    魯迅,是飽含思想而又激情內蘊(有時禁不住外溢,如與顧頡剛梁實秋等人的論戰)的文學性思想家;又是思想含蘊在文學中的思想家。他是將文學與思想處理得最好的大家。

    魯迅是活生生的人。他有時激憤,說出“不讀中國書”這樣的話;有時也罵人,如“紅鼻”,因為顧頡剛傳播他學術造假的謠言。

    魯迅是國家社會個人的醫生,意在他們的健康,可是至今還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把我血薦軒轅”,還是認為他是負能量。嗚呼!

  • 3 # 逸詁易齋

    魯迅具有強烈的批判意識,應該是經典的知識分子。因為批判的鋒芒犀利,與很多文人學者有言論上的交鋒,以至有“一個也不能寬恕"的話語流傳開來。那麼,魯迅所批判的是哪些型別的人呢?

    1丶不同文學團體之藝術觀點相異者。這一型別的如創造社的郭沫若丶成仿吾丶李初梨丶馮乃超皆是。

    2丶同一文學團體內之藝術觀點相左者。這一型別的如"左聯"的周揚丶田漢、馮雪峰、徐懋庸丶胡風等。

    3、政治見解不同者。如曾為同一陣的大學者胡適丶錢玄同丶顧頡剛林語堂丶陳原等。

    4丶政府官僚之反動者。主要指北洋政府教育總長章士釗。

    5丶文藝論戰的反對派。這一型別的學者,魯迅冠以"第三種人",即梁實秋丶胡秋原丶胡山源等人。

    6丶後起文學青年。這一型別是提倡翻譯明朝小品文、主張消閒文學的施蟄存丶劉大傑。

    7丶有錢辦書店者。這一類別的有邵洵美。邵洵美娶了一個富家千金,辦了一個真善美書店,也出刊了一個雜誌。魯迅在雜文中曾挖苦過邵洵美。

    這七大類別恐不全,可以續添,所批判的學者文人也僅僅只是例舉,遺漏當不少。請續補。

  • 4 # 生命之源0663

    文化博弈就是從魯迅先生時代開始的,經歷了一百多年至今仍在繼續。就是因為新的思想,先進的事物從西方帶入,所以開展了新文化運動,從而引發了五四青年愛國運動,開啟了反封建,反獨裁,反貪汙,反特權的運動。魯迅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代表,看到了幾千中華文明存在問題和社會不良現象,敢於挑戰,用於吶喊。而一些保守人物非常不適應,所以反對魯迅的人也大有人在。

    當時新思想的傳輸,在中國造就了一大批大師級人物。中中國人非常聰明,個人能力特別突出,只要營造好的環境和平臺,一定能人才輩出,諾貝爾獎不是問題。

    希望魯迅精神永存,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對社會不良現象要敢於指責,不要報喜不報憂,對於個人錯誤,不需要指責,要多鼓勵。現在缺乏魯迅精神。

  • 5 # 淵宗衝贏

    對於魯迅,要先懂他,再說喜不喜歡。絕大多數人,包括一部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學本科生,真的讀不懂他的作品,所以就躲著魯迅的作品。讀到研究生階段,如果是現代文學專業的話,魯迅是繞不過去的高山。即便不專門研究魯迅及其作品,也要認真面對魯迅及其作品。讀懂了魯迅,才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現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現代文學專業以外的其他人讀不懂魯迅作品,不奇怪。

  • 6 # 蛋爺14

    討厭公知和討厭魯迅是兩回事。很多人並不討厭魯迅,這種強行自比魯迅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公知都是政治傳銷者,魯迅是嗎?公知希洋人一個鼻孔出氣為榮,君不見美日大使上任最先接見的就是公知,在武漢人被病毒和海外輿論夾攻最黑暗的時候在德國發行:武漢起源中國應對有罪西方輿論你們說得對的日記,魯迅會幹嗎?

    沒什麼人討厭魯迅,但討厭公知的大有人在。公知是沒底線的,所謂的道德價值良知都是雙標的,都是攝取政治能量的工具。魯迅會嗎?

  • 7 # 真牛46

    討厭魯迅的人基本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被中國幾千年獨裁專制思想嚴重薰陶出的“大人”。另一種是被奴化教育製造成出來的奴性十足的小人。

  • 8 # 丹桂飄香讀書薈

    討厭魯迅的一般都是一下幾類人:

    第一,對孔孟儒家思想推崇之至的人,他們這些人一般認為傳統的都是好的,對古人,聖人不允許有半點質疑。

    第二,當今既得利益者。因為魯迅先生在作品中對類似他們的人物如丁舉人,趙老太爺等進行過無情的的抨擊,所以他們害怕魯迅先生。

    第三,一些吃瓜看客,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人云亦云。當別人說魯迅先生不適合當今社會時,他們也會跟著起鬨。

  • 9 # 龍行天下走虎步

    討厭魯迅的都是當政派,魯迅的思想是把雙刃劍,在野的時候需要魯迅思想作為武器反抗統治。一旦由在野轉為執政時,魯迅思想就是危險事務,需要彈壓。

    這就是魯迅為什麼由神壇滾下去的原因

  • 10 # 武陵耕夫

    在魯迅的《阿Q正傳》中,“假洋鬼子”這個形象讓人厭惡,可見魯迅並不崇洋媚外。“假洋鬼子”應該是最早的中國“公知”的文學形象。

  • 11 # a老L

    提這問題是很不嚴謹的!魯迅是怎樣的人,偉大領袖毛主席早就對魯迅作了評價。毛主席說:魯迅是中國“文化新軍的偉大的英勇的旗手”。

    在記念魯迅八十壽辰,毛主席寫二首七律,思念魯迅。(我曾寫個一篇偉人的記念短文,刊登在報刋上)用“博大膽識鐵石堅,刀光劍影任翔旋”來形容魯迅對敵人不畏犧牲的鬥爭精神。(1931年2月7日國民黨反動派在上海龍華殺害左聯作家柔石等五人。魯迅寫下了“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抗議反動當局的殘暴行為)。

    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不是什麼“公知”,今天有一此被魯迅稱為“斷了脊樑骨的”崇洋媚外的文人,用對魯迅的攻擊,達到抹黑,誣衊,否定毛澤東思想和毛主席。這是蚍蜉憾大樹,這陰謀永遠不會得逞的!人民對毛主席的懷念和熱愛,對魯迅先生的尊重將永遠傳承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美伊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是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