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造飯處

    慈禧,閉關鎖國?這從何說起呢?

    首先,閉關鎖國跟這事兒肯定跟慈禧沒多大關係,那是朱元璋他老人家乾的事情,他的要求就一點,老百姓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其他地方哪都不能去,原來海邊出海做生意的,片板不能下海,跟其他國家的生意,改成朝貢體系的勘合貿易,後來的倭寇之患也跟閉關鎖國有很大關係。

    到清朝了,一個臺灣鄭氏就搞得清朝兩代皇帝頭大,而鄭家就是明末的大海盜和海上貿易集團,清代皇帝又喜歡總結前明的失敗教訓,比如鄭和下西洋,耗費國庫無數,那還搞什麼出海呢?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錯過了大航海時代。

    再說慈禧,受太多的影視劇影響,把慈禧描繪成了一個窮奢極欲,置國家民族於不顧的蠻橫老太太,真實的慈禧太后應該是什麼樣的?歷史書上的慈禧是窮奢極欲,置國家於不顧的老太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但真實的又是什麼樣的?至少政治上應該是很有手腕的,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榮祿,袁世凱,哪個不是響噹噹的人物,如果慈禧一無是處,這些人會聽她的?跟光緒皇帝不對付,可光緒皇帝是她一手帶大的,完全按照聖賢明君來培養,光緒親政以後,她真的是在頤和園養老,偶爾問問政事,但基本不干預,只不過光緒皇帝把兩件事辦砸了,甲午跟戊戌,光緒皇帝為年輕付出了代價。甲午要說是慈禧挪用軍費修頤和園導致北洋海軍覆沒,那就太不負責任了,北洋海軍要沒慈禧的支援,都沒有機會建立,說慈禧扼殺了戊戌變法,可看看變法內容,能容忍100天已經是好脾氣了,而且廢除科舉的還是慈禧太后。硬要說慈禧辦砸的事,最大的應該屬庚子國變,把清政府真的打殘了,但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推動中國現代化程序的洋務運動,同光中興,還捎帶打贏了中法戰爭,庚子之後推動憲政改革,國家改革的,竟然還是這個老女人。庚子國變後坐的火車回北京,慈禧的整個生活就更洋派了,跟各國駐北京公使夫人們經常開個Party,來個下午茶什麼的,什麼郵電系統,現代警察制度,女校等等,都離不開慈禧的支援。

    換句話說,清末幾乎所有的現代化程序都跟慈禧有關係。當然,從傳統的農耕社會向現代化轉變,慢慢來走走看的思想一直都有,慈禧也不例外,她作為當時中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也想發展,想維護統治,更想富強成為一代盛世,但天朝上國的思想幾千年了,甚至當時整個中國的老百姓都基本沒有現代國家概念,中國的歷史太長了,地域太大了,也就導致了在歷史全球化的程序中的侷限性。

    慈禧會後悔的事情肯定不少,但最後悔的估計就是對十一國宣戰導致了庚子國變,因為這件事是直接把中國近代化的脊樑給打斷了,後來的北洋政府辦不好,庚子賠款一直是壓在民國政府頭上的巨大包袱,沒有強大的中央財政,能維持住就不錯了。

  • 2 # 小龍兒說生活

    如果慈禧太后活到現在,她會不會為當初的閉關鎖國感到後悔?

    這是一個假設的命題,個人覺得慈禧太后也不存在所謂的後悔不後悔一說吧,畢竟下令閉關鎖國的不是她,而是早在明朝就已經逐步開始了。

    閉關鎖國

    所謂的閉關鎖國是開始於元末明初時期洪武年間,那個時候日本浪人經常騷擾中國沿海,位了防止沿海反叛勢力私通倭寇,明朝頒佈了禁海令,閉關鎖國最開始時的樣子,便是這樣的。

    事實上,閉關鎖國從明朝到清朝乾隆年間不斷經歷了閉關和開關的過程。但不管怎麼說,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閉關鎖國政策便逐漸破產了。而到了慈禧太后那時候,那就更不用說了,整個國家基本上都是開放的,只能說是太“開放”了,畢竟洋人隨便進入當時的中國都沒事,還談什麼閉關鎖國?

    慈禧太后是否願意做出改變

    個人認為,慈禧太后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是願意嘗試做一些改變的。也正因如此,在她手下會有同治中興,洋務運動,百日維新,義和團之類的事情。

    注意,我這裡說的是有條件的做出改變。那麼,所謂的有條件是什麼條件呢?就是維持她的地位不變並且能給她帶來好處,那麼她就願意嘗試做一些改變。但如果不能給她好處,或者改變會帶來她利益和地位的受損,那她就沒辦法接受。

    所以,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慈禧太后想要做出變化,但是她想要做的變化卻是建立在能給她帶來好處的基礎上,能再她建立的遊戲規則的基礎上所做的變化。

    如今的社會已經遠遠不是慈禧太后時代的樣子了,社會運轉的規則也都完全不是按照她那時候的樣子來了。所以,如果慈禧太后活到了現在,她是後悔當初的不變還是慨嘆她如今已經沒了昔日的雄風,真的不好說。

  • 3 # 雲愛衣衫花想容

    說到閉關鎖國,好像在是以我為中心的乾隆盛世時開始的,有興趣可以去查查。

    只記得面對外異侵略時是慈禧力排眾議,親下懿旨:大清國正式與八國聯軍宣戰,雖然最後輸掉了戰爭被迫割地賠款,但此等維護大清國的膽魄應值得尊敬。再看看底下的大臣們,先是煽動利用義和團來抗擊八國聯軍,戰敗了又與侵略者一同來鎮壓義和團,此時外逃回來的慈禧已不問正事,這也是慈禧的錯?

    歷史不應該只記載對時事有利的就去有選擇的忽略其真實;最可笑的是唐朝貞觀之治後被史學家廣為宣傳的盛世,其國民生產總值還不如被他推翻的隋末三分之一,同樣的康乾盛世中間夾著的雍正朝,把接手康熙年幾百萬兩國庫存銀,用13年充盈到幾千萬兩供乾隆霍霍;而雍正帝因鐵腕管理和推行攤丁入畝、仕紳一體納糧新政及處置奪嫡遺留的問題而廣受抨擊。

    沒有誰比慈禧更愛大清國,更沒有誰能超過她想大清國好,因為大清國是她自己個的家。其他臣子只能算是家奴罷了,包括李鴻章。

    並不是想要為她歌功頌德,她有腐朽的一面,追求奢華、養尊處優;她也想低調(伴個觀音什麼的吃齋禮佛),可實力不允許呀。清廷的規矩是她祖宗定下來的,皇上都得遵守,偏持了大臣們都不答應。

    歸其所納,還是因為她是個女人,自古以來的男權世界,總是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事都願意貼在女人身上,什麼陳圓圓、妲己、楊貴妃、貂蟬,是那麼回事嗎?

    以上算是歪理邪說吧,全當一樂。

  • 4 # 老來紅47

    北韓應當是現時閉關鎖國的國家吧!除了大國找藉口常常欺辱頭疼。人家過的很幸福。南韓開放,除轉機因食品盡你吃算優點。其它無幸福可言。開放的國家百姓基本活在驚恐裡。

  • 5 # 病夫老彭

    慈禧太后沒有閉關鎖國,一直是主張對外開放的,不過有兩個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大清國的統治不變。第二:堅持老祖宗的法理不變。在此基礎上,堅持對外開放,搞活經濟,同時出現了晚清“同治中興”的可喜局面,遠東第一水師可是俺們北洋水師,甲午海戰初始,日本是並沒有把握絕對取勝的,後來解密日本檔案,人家還有一旦戰敗,如何撤出戰場,哪裡修養的備戰方案。

    太后生不逢時,後被北洋毀,國民政府又diss北洋,歷史如此。

    太后就是一封建老太太,喜歡子孫多讀書,好面子,吃飯鋪張,主要在外國公使面前顯擺。

    至於修圓明園,現在多史料記載,也不是太后主張。

    太后難啊!

  • 6 # AeolCat

    這個提問實在是太無知了。

    閉關鎖國起源於明朝,明朝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古典時代的清朝有過短暫的閉關狀態,但大部分時間處於一口或者多口通商的狀態。慈禧走上政治舞臺已經是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了,古典中國社會的近代化早已開啟,海關稅收已經在慈禧當政期間逐漸成為了清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之一。另外,閉關鎖國也不是造成中國近代磨難的主要或者唯一根源。

    提主應該多學習些基本的、基礎的歷史常識,再看看由淺入深的看一些近代的學術著作。否則只會提出更多不著邊際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的男人,沒錢沒顏,卻是“婦女之友”,他們有何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