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大家討論

    水罐子病是有色葡萄

    常見的一種生理病害,多發生於轉色初期,也叫轉色病,是有色品種避免不了的常見病害。

    發病原因是負載過大,施肥不合理。多發於久旱逢大雨,肥力下沉,枝條營養供應不良。

    合理負載,科學施肥,加強田間管理是唯一有效方法。

  • 2 # 一起葡萄

    葡萄水罐子病有兩種表現形式:

    無論哪種情況,水罐子病的主要原因都一樣,那就是細胞數量不夠。如果Sunny普照溫差足夠,葉片可以把根系吸收的營養物質都轉化成有機營養,每一個細胞都需要超負荷工作,把有機營養轉化成脂類和糖類儲存起來,細胞很累。

    隨著營養物質越來越多,疲憊不堪的果粒細胞已經無法全部轉化這些營養物質,所以這些水分和營養物質會在細胞間儲存甚至頂破細胞,這就造成果粒內部水泡。

    當遇到陰天或者水分急劇變化,根系持續吸收營養,但葉片卻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這時不可避免的有部分水分和未加工的養分來到果粒上,撐破果粒引起裂果就是這樣的過程

    搞清楚這些後我們就知道水罐子病的主要原因是細胞總量不夠,增加細胞總量就可以很好地預防水罐子病。

    細胞的分裂從坐住果就開始,這時足量的營養供應和足量的營養轉化可以為細胞分裂提供保障,所以及時足量的追肥和留足葉面積是基礎,我們一般在謝花後及時衝施鉀鈣多強化營養供應,同時膨果要保證8--10片巴掌大的葉片來轉化營養。

    上面的是主要方面,還需要注意三點重要的因素:

    1.地溫,地溫會影響到吸收量,所以我們要提升地溫。

    2.儲存,花前培育強壯的枝條和肥厚的葉片,特別是果穗周圍的枝條和葉片。

    3.消耗,謝花後馬上控梢,強摘心避免新梢無畏的消耗。

  • 3 # 奮鬥的螞蟻1

    水罐子病是葡萄常見的病害之一,也稱轉色病,尤其在玫瑰香、紅地球等品種上尤為嚴重。

      ◎病症:水罐子病主要表現在葡萄果粒上,一般在果粒著色以後才表現症狀。發病後有色品種明顯著色不正常,色澤淡,而白色品種表現為果粒呈水泡狀,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肉變軟,果肉與果皮極易分離,果實成為一包酸水,用手輕捏,水滴成串溢位,故有水罐子之稱。發病後果柄與果粒處容易產生離層,極易脫落。病因主要是營養不足和生理失調。

      ◎發病規律:主要發生在葡萄成熟期多雨的季節,一般在樹勢弱、負載量過多、用肥不足和有效葉面積小時容易發生,地下水位高或成熟期遇雨,尤其是高溫後遇雨,田間溼度大時,此病尤為嚴重。

      ◎防治措施:加強土肥水的管理,增加有機肥和根外噴施磷、鉀肥的施用,適時適量施用氮肥,保持土壤疏鬆;控制負載量,合理確定單株結果實量,增加葉果比;保護主梢葉片,主梢葉片是果實所需養分的主要來源,尤其是留二次果的情況下,二次果常與一次果爭奪養分,由於養分不足常常導致水罐子病發生。因此,果農在發病植株上,要控制二次果,主梢多留葉片。

    水罐子病常發生於穗尖或副穗的果粒上,每個果穗的病果數由數粒至數十粒不等,嚴重時全樹果穗都可發生,一般在果粒著色後表現症狀。

    紅色品種表現著色不正常,果色暗淡、無光澤,被果農稱為“屁紅”;綠色與黃色品種表現水漬狀。

    受害果實含糖量低,酸度高,含水量多,肉質鬆軟失去彈性,皮肉極易分離,果肉變成一包酸水,用手輕捏有水滴溢位。

    病害辨識

    葡萄水罐子病易與白腐病混淆,其一,發病時期比較接近,白腐病在轉色期,水罐子病在轉色至成熟期;其二,果粒發病後期症狀相似,呈“水罐子”

    葡萄白腐病

    水罐子病與白腐病的田間識別

    ● 水罐子病果梗不發病;而白腐果粒有病時,果梗一定會發病。

    ● 水罐子病果粒不容易脫落;白腐病果粒很容易脫落。

    ● 白腐病具有傳染性;水罐子病沒有傳染性。

    發病規律

    水罐子病是由營養不足引起樹體生理機能障礙的生理性病害。誘發此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結果過多,摘心過重,有效葉面積小,葉果比值低,果實處於營養匱乏狀態。

    ②肥水管理水平低,缺肥少水,導致樹勢衰弱。

    ④地勢低窪,土壤黏重,果園內溼度大,透氣性差,根系衰弱,吸收能力差。

    ⑤夜間溫度高,特別是連續高溫後遇大雨最易誘發此病。

    ⑥轉色期生長調節劑使用不當(主要是過早),導致葉片衰老過快,葡萄完全轉色需要的養分不足。

    預防方法

    加強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環境

    施肥上要以有機肥為主,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以增強樹勢,改善土壤環境,提高樹體抗性。

    轉色肥可採取複合肥與衝施肥交替使用,具體方法是:轉色初期衝施一次磷鉀源庫或其他高磷高鉀水溶肥;間隔7~10天,下一次高鉀型複合肥;半個月後再衝施一次磷鉀源庫,來保證後期營養供給與肥效最大化。

    轉色開始後注意勤施高鉀葉面肥,可葉面噴施磷鉀源庫800倍液增進果實著色和提高含糖量,促進光合作用,提高植株抗逆力。

    要加強果園土壤的深翻熟化,及時中耕除草,合理灌水,保持土壤見幹見溼,創造疏鬆、透氣、肥沃的土壤條件,使根系分佈深、樹勢強。果實接近成熟期要停止追施氮肥和灌水,低窪多雨地區注意排水。

    合理負載,增大葉果比

    嚴格疏穗,一般1個果枝留1穗果,儘量少留二次果。控制果實負載量,早熟品種3000斤,中熟品種4000斤,晚熟品種不超過5000斤。

    合理進行修剪,處理好主副梢之間的關係。適當多留主梢葉片,來製造更多的養分。如巨峰系保持葉片數15~20片 ,紅提25~40片 ,克瑞森20~25片 ,紅寶石20~25片等。

    應對措施

    若葡萄水罐子病已經發生,可採取以下應對措施:

    ①對於已經有發軟現象的果立即剪掉,對於單串較大的,出現軟果現象,及時降低產量,對於一枝條兩串的,已經有發軟現象,減去一串。

    ②嚴格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促進儘快上色成熟,只要第一剪刀開剪,其他的會加速上色,大大降低水罐子病的發生。

    ④對於發病過重的,除以上幾點外,應迅速降低產量,儘量保住其他果。

  • 4 # 新農鳴

    葡萄“水罐子”病是果農朋友在葡萄種植過程中常遇到的生理性病害之一。引起“水罐子”病的原因有很多,如水肥管理不合理、遭遇天氣高溫多雨等,都會導致葡萄“水罐子”病的發生。藉著題主的問題,我來說說葡萄“水罐子”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葡萄“水罐子”病的發病症狀

    “水罐子”病常發生於葡萄成熟期穗尖或者副穗的果實上,發病較輕的時候,根據發病輕重的不同,表現也有差異,發病較輕的患病果實只有幾粒;但當發病較重時,整個果穗都可能發病。紅色品種表現出著色不正常、果實暗淡沒有光澤、果農朋友戲稱為“屁紅”;綠色和黃色的品種的果實表現出水漬狀。在受害部位果實的含糖量較低、酸度高、含水量較多,果實的肉質鬆軟沒有彈性,果皮和果肉極易分離,果肉變成一包水,用手捏的時候有液體汁液流出。在果梗上常常伴有圓形或者橢圓形的褐色斑點。發病後,果實容易脫落。葡萄得了“水罐子”病後,就失去了經濟價值。

    二、引起葡萄“水罐子”病的原因是什麼?

    葡萄“水罐子”病發病的根本原因是由於營養不良而導致葡萄樹體生理機能障礙的生理性病害。從種植經驗來看,引起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留果太多

    在結果期沒有進行恰當的疏果,造成樹體結果太多,果實的營養生長和樹體的生殖生長競爭養分,果實處於養分供給不完全的時候就會誘發該病。

    2、肥水管理不當

    水肥不足:在葡萄生長髮育的過程中,由於缺肥少水,導致樹勢衰弱;

    氮肥過量:當施肥不合理的時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量太大,而磷、鉀肥特別是鉀肥不足,打破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樹體營養生長過剩,新梢萌發太多,引起養分競爭。

    3、栽培不合理

    葡萄栽培園地勢低窪,土壤黏重,再加上種植密度過大時,果園內容易發生溼度過大,透氣性差等情況,不利於葡萄的正常生長髮育,也會引起“水罐子”病。

    4、溫溼度調控不合理

    根據種植經驗,如果夜間溫度過高,在遭遇連續的高溫和陰雨天氣後,“水罐子”的發病最為常見。

    總之,“水罐子”病在樹勢弱、負載量過多、肥料不足和有效葉面積少時,該病害容易發生。

    三、葡萄“水罐子”病的防治措施

    1、合理的水肥管理

    水罐子病的主要發病原因是養分匱乏引起的,因此在施肥上要注重全面施肥,尤其是有機肥的使用,受產量和經濟效益等因素的驅使,都特別重視化肥的使用,往往忽視了能極大提高葡萄品質的有機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

    因此,在施肥上,要以有機肥為主,增施磷、鉀肥和中微量元素肥,要適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另外要合理運用磷酸二氫鉀的好處,在開花前、果實生長期、採摘後這三個階段噴施磷酸二氫鉀,對於樹勢的增強、提高抗逆性都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土壤水分的管理,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見幹見溼,合理澆水,從而保持土壤疏鬆、透氣、肥沃,有利於根系生長和樹體健壯生長。作為鮮食葡萄,在果實膨大期,對肥水需求是最大時期,要施足追肥和澆足水,讓果粒儘可能膨大。

    2、對樹體進行合理修剪

    在對主梢摘心的時候,要儘量多留一些葉片,並適當增加副梢葉片的保留,這樣都能夠增大葉果比例,保證果穗在生長的時候,有充足的光合作用產物供給。

    3、合理疏果是關鍵

    要嚴格疏穗,控制樹體的負載量。在疏果時,一般一個果枝保留1穗果,儘量不要留2穗果,這樣可以減輕葡萄植株的負載量,增大葉果比例,改善養分的供給。

    4、重視果實成熟期的管理

    重視果實成熟期的管理,在接近採收的時候要停止追施氮肥和澆水;如遇多雨天氣,還要注意果園的排水管理工作。

    總之,對於葡萄“水罐子”病的防治,水肥管理是防治的根本所在,再加上科學合理的田間管理,當葡萄紮根深,樹勢生長健壯,“水罐子”病發生的機率自然就大大的降低了。

  • 5 # 三農堂廣訊

    是什麼原因導致葡萄出現水罐子病呢?

    1,土壤的問題,在前期種植葡萄的時候,由於土壤裡土質不好,種植葡萄的土壤土壤屬於沙性土壤,或者是黏性較高的土壤,選擇的土壤處於低窪地,通風性較差,保水能力差,土壤不肥沃,缺少有機質,這些都是造成葡萄發生病害的主要原因。

    4,在果實接近成熟的時候,一定要徹底開啟行間的距離和果樹行間的通風道,應減少果樹的營養消耗,發現有發生病害的果實,一定要及時的摘除,避免消耗養分,平時果樹在澆水的時候,一定要小水澆灌,土壤見幹見溼就行,在果實近成熟期的時候,一樣不要施肥和澆水。保持土壤的通氣性,園區出現積水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園區的溼度,及時的排水,避免出現澇害。

  • 6 # 瓶子話鄉村

    "水罐子“病又稱水紅粒,轉色病,是葡萄果實中比較常見的病變。

    產生水罐子病的主要原因

    1.田間溫度過高,溼度過大,養分流失轉化快,此種情況多發生在葡萄果實成熟期遇大雨,此時的地下水位高導致田間溼度過大。

    2.對肥水的管理不恰當,大多時候都是肥多水少,此時葡萄樹的長勢差

    3.葡萄樹種植地地勢低窪,造成排水不暢,從而導致土壤的黏性過重,土地透氣性差,進而導致葡萄樹缺氧。

    4.病蟲害侵染嚴重,通常情況下,一個果園中的部分葡萄樹被感染了,進而會引發整個果園被感染,因為水罐子病傳染性強。

    5.遇大雨時,夜間溫度過高,此種情況多發生於炎熱的夏季。炎熱的夏季,大雨並不能降低種植地溫度,相反的會造成土壤溫度升高,主要原因是透氣性差,溫度無法散發。

    6.施肥比例失調,葡萄樹的種植多以氮肥為主,但仍需配合鉀肥和磷肥進行施用,鉀肥施用不足容易導致葡萄樹營養過剩,從而導致樹體營養過旺,進而萌發新的樹梢爭奪養分。

    7.葉片結果過多,導致葉子和果實的比例變小,從而導致果實處於營養匱乏狀態。

    對於水罐子病的防治

    1.對於葡萄樹的施肥進行合理的比例搭配,不能只傾向於施用某一種肥料,平時間多以有機肥為主,同時增加氮肥,再配合磷,鉀等微量元素施用。

    2.對於大雨後的種植地土壤進行及時排水,以保證土壤透氣性。

    3.對於發生水罐子病的果稍要及時進行減除,處理方式是火燒或者掩埋。

    4.對於結果多的樹梢,多留葉片,增加葉果比,從而保證果實的養分供給。

    5.對結果後的主樹梢進行適當修剪,同時保留副樹梢的葉子,以保證葉果比,從而保證生長期果實養分充足。

    以上是對葡萄發生水罐子病的原因和如何防治的解答,望對樓主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真的是私有制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