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孃家人心疼自家女兒,帶了一堆女兒最愛吃的各種東西。回到婆家屁股還沒坐穩,婆婆就說要帶一些給她女兒。前提是完全沒問一聲就開始要自作主張了,這樣的操作對嗎?

21
回覆列表
  • 1 # 醋罈子聊生活

    婆婆未徵得兒媳同意,就自作主張要把兒媳從孃家帶回來的東西分一些給自己的女兒,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遇到懂事的兒媳可能會順水推舟,讓她隨便拿;遇到不懂事的兒媳婦很可能會起爭執,當場發飆也未可知。我猜想這位婆婆平日裡應該習慣了這種做派,擅作主張,自私,自以為是,沒有一點長輩的風範。

    老人家做的不對,做兒媳的可以委婉指出,沒有必要發飆。畢竟一家人過日子,和為貴。不是嗎?

    其一、東西是兒媳孃家人特意為她準備的,她擁有絕對的支配權,你憑啥隨便拿?

    可能在婆婆的意識裡,拿回家的東西理所當然的歸這個家所有,那她自然擁有隨意支配的權利。但,這邏輯對嗎?如果東西比較多,且親家母每次都有多準備一些,那拿一部分倒也無可厚非,但至少也要知會兒媳婦一聲,這是最起碼的尊重。誰說長輩在晚輩面前就可以肆無忌憚?誰說長輩就可以端架子,想咋樣就咋樣?有這樣想法的人,婆媳關係處的好才怪了。

    其二、如果你覺得兒媳婦帶回來的東西好,那你也可以去準備一些送給你自己的女兒啊,為什麼非要拿親家母給她女兒的東西,來借花獻佛,送給自己的女兒呢?

    自己親手做的/準備的不是更對女兒的口味嗎?意義也大不一樣。如果你自己不會做,完全可以虛心討教,一方面可以誇獎親家母手巧,拉近兩家人的距離,另一方面自己在請教中也學到了手藝,也不至於讓兒媳心裡難堪,何樂而不為呢?

    其三、“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這句話不但對旁人適用,對一家人也是如此。可能在很多人意識裡,都是一家人了,不必客氣,可以不拘細節。但人與人是有差別的,每個人的認知都不盡相同。你認為對的,很自然的事情,在他人看來,未必對,未必正常。哪怕是一家人,該有的距離和尺度還是要有,否則,很多細節日積月累,很可能會讓彼此之間產生嫌隙,導致矛盾的發生。

    綜上,我認為婆婆此舉不妥,我給出上中下三策供參考:

    下策:知會兒媳,徵得同意後再拿。

    中策:當兒媳婦分發完後再自行支配。

    上策:虛心討教,誇獎親家母手巧,無形中拉近兩家人的距離,自己在請教中也學到了手藝,也不至於讓兒媳難堪。

    友友們,你們覺得呢?

  • 2 # 路痴臉盲綜合症

    直接懟回去,孃家帶來的東西幹嘛讓她來支配,不是不願意分出去,而是主動分和婆婆讓分完全是兩個概念,會影響妯娌姑嫂的關係。

    我和小姑子先後懷孕,我家寶寶比小姑子寶寶大兩個半月,寶寶的衣服小了婆婆經常說拿給你妹妹,尤其是我在給寶寶整理衣服和婆婆閒聊的時候,不是不給,就是這種被安排的感覺不舒服,小姑子婆婆有毛病不能照顧月子,就在大哥院子裡坐月子(大哥一家不在家住),這樣我們還能幫襯著點,我也是有什麼東西都會分成兩份送過去,給她閨女買衣服,買頭飾,有什麼東西只要她需要我有,就會送過去,她也給我家寶寶買衣服,有什麼事我們也是相互幫助,所以我們之間關係還是很不錯的,關係好歸好,但是還是不願意聽婆婆把我的東西分給小姑子怎麼怎麼樣,不舒服,就跟我有多麼不願意似的。

    寶寶出生前我媽給寶寶買了很多嬰兒用品,老公讓我給小姑子一點(我是遠嫁,對媽媽買給我的東西有一種不一樣的感情,好像可以感受到媽媽滿滿的愛),老公不是婆婆,直接懟回去,如果需要我可以給小姑子買,甚至可以買更好的,但是我媽給我的東西一件都不許動,從此以後再也不說給小姑子什麼東西了

  • 3 # 人間值的

    我認為沒必要計較那麼多,吃的東西少吃一些多吃一些都是一樣的,其實好吃的東西大家一起分享才好吃,每次我孃家爸爸媽媽帶東西總會多帶一些,提醒我給哥哥家分一些,所以我每次帶回家後主動給婆婆說,分一些給哥哥他們,因為我主動說了,婆婆也不會不好意思,這樣老公也有面子,婆婆對我也心存感激,人心都是肉長的,婆婆有好吃的、好用的,也會考慮到爸爸媽媽和弟弟,我回去的時候提醒我帶,我忙時,她會喊老公送過去給爸爸媽媽。而爸爸媽媽每次打電話第一句必定是娃爺爺奶奶最近怎麼樣?而我每次去孃家回來,婆婆總會第一時間問爸爸媽媽怎麼樣?這主要還是在我們小輩身上,我每次給爸爸媽媽買東西,也會給公公婆婆買一份,有時甚至給公公婆婆買的比爸爸媽媽多,而老公也一樣,我和老公對待老人的態度上,也會考慮對方的處鏡,我們這樣對待老人會不會令對方為難。正因為這樣我和公公婆婆相處五年了,一直相安無事,而老公和爸爸媽媽弟弟也一直相處和諧,對我也還可以,其實都是相互的,我理解老公,老公也理解我,爸爸、媽媽和公公、婆婆兩親家你知我的辛苦,我懂你的不易,相互理解,相互關心,所以一直以來我的家庭還算和睦。

  • 4 # 穀子的生活隨筆

    媳婦回孃家帶回來的東西,婆婆完全沒有問一聲,自作主張,就拿一些帶給自家女兒,這樣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但是我認為是不應該當場發飆的,完全可以好好交流,直接告訴婆婆,那是我孃家給我的,你要送人,需要和我說一聲,這沒有什麼,很多矛盾都是交流溝通不到位造成的。

  • 5 # 好朋友心想事成589

    如果是我,我拿回來的東西如果本來就要分給婆婆一點或婆婆在拿之前跟我說了的話即便是我不是太情願我也不會說什麼也不會發飆的,如果沒有要分給婆婆一點的意願或拿的時候沒有經過我的同意的話我肯定會發飆的。

  • 6 # 內蒙民族

    這個事兒吧,你以後從孃家往你婆家帶就要少帶了,剛和你婆家肯定不如你孃家過的好,她的女兒家更不如你家過的好,不要在乎這些事

  • 7 # 一婁陽光

    你好:來談談我做婆婆的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看了好幾個媳婦的觀點回答。

    題主所說孃家帶回來的東西,你婆婆沒問你情況下,拿給你小姑子,做為婆婆我,我也有個女兒,但平時媳婦孃家帶回來東西,如果素菜一類東西,帶來很多,剛碰到女兒回家,讓她帶點回去,這樣應該不要經過問媳婦,媳婦也不為這樣不通情達理,一般我媳婦帶來的東西,都不去動這東西,媳婦說了我才會去放這些東西,也不是說,當媳婦外人,也許媳婦這東西要送人什麼,應該相互尊重,這樣婆媳關係才能夠融洽。

    但對你婆婆已經送了,你也不必當場發飆,影響你們婆媳關係,家人和睦很重要,等你婆婆倆人一起心情好,聊天時間提這些事,談談你的想法,相信你婆婆以後肯定注意這些細節了。以上我的觀點,僅供參考!

  • 8 # 阿寶212117426

    我不會當場發飆,因為婆婆沒拿你當外人,這樣相處不好嗎?如果婆婆和你相處還要拿捏一下身份,你不覺得生份嗎?再說了小姑子又不是外人,是你老公的妹妹,你有啥不高興的?再說了一些吃食吃完再買唄,多大點事呀?

  • 9 # 使用者6958080458

    我不會生氣,但是我會說婆婆一句的。“拿我的東西去買好,你問過我了嗎?送給小姑子也不是不行,算你給的還是算我給的?”

  • 10 # 熊漪

    你給了你婆婆就不要操心她怎麼分配了,以前我也不理解,每次回家看爺爺奶奶買一些很貴的水果吃的都是鄉下不常見的,可是爺爺奶奶自己總是吃的很少都送給鄰居朋友吃,但後面你會發現家裡有什麼事鄰居朋友都很樂意幫忙,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爺爺奶奶高興,有吃的都一起分享,你買給婆婆或者長輩是你的心意但是她們怎麼分配怎麼使用你就不用管了,她們開心就好,再說了婆婆送給自己女兒吃說明你買的東西好她看得起。不然也不會往女兒家送啊。你應該開心才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個人蔘與打架但是隻有兩人動手其他人有法律責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