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南阿甘

    如果我是曹丕,我暫時也不會動手,為啥呢?

    我覺得主要有一下兩個原因。

    1、曹丕為了維持本身的統治。曹操220年去世,曹丕同年繼承魏王,而且同年稱帝,結束了漢朝的統治。曹丕雖然能力不弱,但是明顯比曹操差一些,維持他自己的統治是他最關心的,而豪門世家是他面對的第一個大問題。之後曹丕採用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就相當於向世家的妥協。所以夷陵之戰這個時間點曹丕應該還在穩固自己的勢力。

    2、插手夷陵之戰並不是一個好的戰略決定。經過漢中之戰過後,劉備勢力達到巔峰,而曹魏不僅實力損失,更是失去了漢中這一戰略要地。在西北地區,基本上只能依託長安進行戰略防守。而夷陵之戰的時候,劉備是留守了一直部隊防守漢中的。所以偷襲成都明顯不可取。那吳國呢?明顯也不行,首先吳國背棄蜀國,撕毀盟約。自知理虧,向曹丕稱臣,目的就是想拉攏魏國對付吳國。這時候打吳國,吳國轉頭就向蜀國投降,那麼曹丕又是面臨雙面作戰,而且更關鍵的是想越過長江直接打吳國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這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讓他們打,等他們物資和士兵都打沒了,然後再出手收拾殘局。

    最後還是想吐槽一下,如果劉禪沒有這麼快投降,說不定三國時代還能再堅持不少年頭。

  • 2 # 青青說史

    首先曹丕很識取,如果魏國介入蜀國和吳國的戰爭,那麼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倒幫吳國和蜀國冰釋前嫌,雖然這兩國在交戰,可是這兩國的智囊集團都認為這是一場錯誤的戰爭,他們清醒的認識到吳國和蜀國應該共同對付北方的魏國,而不是自相殘殺,但是因為劉備的一意孤行,兩國的高層實在沒有辦法避免,我想說的是無論是蜀國還是吳國,都在盼著魏國向吳國或者蜀國開戰,因為只有魏國捲進這場戰爭,才有可能讓劉備清醒,放棄繼續伐吳,也能勸服那些吳國和蜀國國內對對方不滿的大臣和武將,曹丕和他的一群智囊必然看透了這一點,才沒有貿然行事,事實也的確如此,劉備剛死,諸葛亮就很快派遣使者奔吳和好,孫權也是翹首以盼痛痛快快的答應與蜀國共進退。

    其次曹丕缺乏他爹高明的政治手段,雖說魏國的介入可能會讓蜀國和吳國冰釋前嫌,但是曹丕卻沒有趁機給吳國和蜀國的傷口裂痕撒鹽,反而在吳國和蜀國和好後就進犯吳國,這簡直就是推進了吳國和蜀國關係的升溫,這真是蠢式的操作!看來曹丕也的確沒有政治智慧!

    如果曹丕能繼續拉攏吳國打壓蜀國,那麼相信剛剛戰敗後的蜀國很難會恢復過來,隨著蜀國的衰落,魏國的強大,吳國肯定會在這兩國之間玩平衡,這就會給魏國滅蜀國提供機會,但是曹丕缺乏政治智慧,最終葬送了魏國早一步統一天下的時機。

  • 3 # 社會歷史觀

    公元219年,大將黃忠“定軍斬夏侯”掀起了漢中之戰的高潮,隨後劉備大軍一鼓作氣佔領漢中,上書稱王。由於當時曹操方面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對劉備深感忌憚,而孫權這邊與劉備在荊州問題始終談不攏,大有決裂之意。於是曹操便聯合孫權展開了對蜀國的報復行動。

    正面戰場,曹操大軍不斷的支援,讓關羽心力憔悴,難以抵擋;暗地裡呂蒙策反傅士仁等人,讓關羽不得不放棄荊州敗走麥城,最後被斬於馬下。

    劉備怒火中燒,想要為二弟報仇,直接遷怒於罪魁禍首東吳,徹底撕破了孫劉聯盟,也不顧魏國的虎視眈眈。

    曹操雖然有心出手相助,但無奈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最終於公元220年病逝,曹丕趁機掌控魏國大權。

    曹丕的顧慮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內政,另一個是外患。

    首先,夷陵之戰是蜀國對東吳自主發動的一場戰爭,魏國大可不必牽扯進來。由於漢中之戰劉備大軍佔領了不少的要道,魏國想要支援比較困難。

    其次,魏國的政權剛剛建立,需要長時間的鞏固:

    曹丕畢竟沒有曹操的老謀深算,也沒有足夠的馭人本領,換句話說,他根本掌控不了原先的那些老將。就算曹丕想御駕親征來證明自己,也擔心後方起亂,這在歷史上並不是沒有先例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曹丕想坐山觀虎鬥:

    在曹操掌權的時代,孫劉聯盟一直是抗擊曹魏的主要力量,讓曹操十分的忌憚。現如今孫劉聯盟的破裂更加有利於曹丕一方的發展,他何樂而不為呢?

    話說回來,如果曹丕一旦派大軍前來,他該幫助誰呢?萬一孫劉突然意識到了曹魏才是大敵,會不會再次聯起手來對付自己呢?這一切都是未知數,所以曹丕不敢冒險。

    孫權眼看指望曹丕無望,也只能硬著頭皮與劉備交戰。不想陸遜小將橫空出世,火燒連營800裡,給予劉備沉痛的一擊,挫敗了蜀軍的銳氣,獲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

    但由於孫權一方疲於戰爭,又忌憚曹魏來犯,劉備則心身疲憊,一病不起,將大權交給了諸葛亮,最後還是吳國與蜀國再次結盟,這當然是後話了。

  • 4 # 淨月暖陽

    魏國好時機?誰說的?這種推論完全不靠譜!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政治上,曹丕代漢(或者說是篡漢),政治上雖是進了一大步,可風險和不確定性在國內外都存在。外部,劉備藉機稱帝,舉承襲漢室正統之名,要討伐魏國,東吳在觀望,若魏國以軍力逼迫,孫劉很可能再次結盟,共同伐魏,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而魏國國內是否都支援魏代漢,真不好說,代漢不久,誰知民間和朝堂裡有多大的反對勢力隱藏,一但有外部有變,內亂會不會起,是曹丕要慎重再三的問題。軍事,若伐蜀,曹魏只有南下秦嶺一條路線,而這條路線不僅崎嶇難行,糧草容易難濟,而且入蜀棧道已毀,修復非一朝一夕的事,那時蜀吳戰爭程序如何尚不可知,伐蜀是最不現實的事,這也是劉備伐吳的原因,並沒有什麼後顧之憂。若伐吳,兩條路線,一是出襄樊襲荊州,這是蜀吳的戰場,魏軍一但介入,最弱的一方一定是吳之陸遜,相當與蜀前後夾擊陸遜,那是在幫誰的忙?吳可能直接放棄荊州,魏軍與蜀漢交戰,吳再坐收漁利。另一條線路,直出兩淮,這裡不僅有長江天塹,而且吳軍主力在此,並沒增兵荊州,並沒留給魏軍太多可趁之機,或攻此,陸遜也可放棄荊州,回援建業大本營,魏軍並無把握取勝。人才。隨曹操征戰的老將們正在老去,曹丕是否指揮得動他們,或者敢不敢把兵權交付於他們,曹丕不得不考量。年輕將領們還沒完全成長起來,如曹真、曹休,更不要說司馬懿。曹丕也不敢用曹彰,自己親征也不太現實,風險太大。無合適統兵將領,仗也打不了。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坐山觀虎鬥,蜀吳無論誰勝誰負,都是在消耗魏之對手,為什麼不袖手旁觀?曹丕不是昏聵的君主,再加上文臣武將眾多,能人無數,不是判斷不了形勢。現在有些網友,以為看過史書,知道答案,就開始指點江山起來,如果這樣、如果那樣起來,好象很是了不起。其實,若論才幹,與當時那群英才比,就是知道答案,能力上也差得遠,啥也不是!不過是一群當代趙括,連趙括也不如!這不是解讀歷史的正確方式,胡說八道居多,只顯自已無知與膚淺,當戒之。

  • 5 # 香茗史館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蜀漢和東吳爆發“夷陵之戰”之際,看上去的確是曹魏趁機南下的好時機。事實上,在獲悉“夷陵之戰”爆發後,侍中劉曄便曾建議曹丕趁機南下攻打建業,與蜀漢共同瓜分東吳,然而曹丕並未採納。那麼,曹丕為何不選擇動手呢?

    其次,雖然東漢末年以來,漢獻帝已經淪為傀儡,漢朝已經名存實亡,但曹操名義上畢竟還是漢朝的臣子,天下名義上畢竟還是漢朝的天下,雖然曹操也曾大肆打壓和捕殺過忠於漢室的大臣,但到曹丕稱帝之時,朝中仍然不乏忠於漢室的重臣,這些人雖然迫於壓力不得不接受現實,但心中卻難免會有怨言,曹丕對此同樣不能不予以重視。

    然而,此時的曹魏堪稱多事之秋,同樣是在曹操病逝之後,張掖郡人張進挾持太守在酒泉反叛,到了黃初二年(221年)十一月,治元多、盧水、封賞等諸胡又在河西作亂,雖然這兩次叛亂均被曹真平定,但也可見曹魏當時的局勢緊張程度。

    外部原因:調集軍隊需要時間,插手時機稍縱即逝

    大部分認為曹丕放棄攻打東吳乃是錯失良機,個人並不這麼認為,曹丕應該是對當時的形勢進行了認真考量,這才決定“坐山觀虎鬥”,坐等雙方交戰的結果。而決定當時曹魏是否出兵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而東吳方面,早在曹操時期,孫權便已經向其稱臣,曹丕稱帝之後,孫權仍然主動稱臣,在敵人進攻自己臣子之時,曹魏又如何對東吳動兵。然而,想要聯合東吳進攻蜀國同樣困難,劉備雖然發動了“夷陵之戰”,但他對於曹魏仍然高度防範,不僅漢中軍團根本沒動,就連夷陵戰場也派了黃權警惕曹魏南下,更何況聯合較強的東吳瓜分弱小的蜀漢,也根本不符合曹魏的利益。

    事實上,在曹魏短期內無法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曹丕最好的選擇就是趁機奪取荊州重要地區,從而一定程度瓦解東吳長江防線,為將來南下打下基礎。

    因此,曹丕雖未直接插手,卻也在長江中下游屯集了重兵,當“夷陵之戰”結束、劉備慘敗之後,趁著東吳主力尚未返回,且孫權再度反叛的情況下,立即兵分三路對東吳展開進攻,先後擊敗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若不是魏軍突然爆發瘟疫,恐怕東吳的長江防線已經告破。不過,此舉雖然未能給予東吳沉重打擊,卻也使得東吳不敢全力追擊戰敗的蜀漢。

  • 6 # 江湖夜雨92

    夷陵之戰,蜀吳對峙有半年,打的不可開交,的確是魏國下手的好機會。曹丕為何不動手呢?我覺得還是曹丕眼界不夠寬,能力不濟的原因。

    先看看魏國上下君臣的分析。

    侍中劉曄,是曹丕跟前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顧問,他建議道:蜀吳都是小國,應該抱團取暖,現在反而互相攻擊,是自取滅亡,應該大起三軍,和蜀一道攻打吳國,不出一個月吳國就會滅亡,蜀國就也不會長存了。

    可惜,這話魏文帝沒當回事,留下了他那句不合時宜的迂腐之言,“人家稱臣,投降了,我還要去攻打人家,不是讓天下來投靠我的人起疑心嗎?”

    說來也挺巧,幾十年前,他老子魏武帝,因這一句話而放過了劉備。而今又因“疑天下欲來者之心”,曹丕放了孫權一馬,要不然,還哪裡有什麼三國。

    原來,當劉備厲兵秣馬,大軍壓境欲為關羽報仇之時,狡猾的孫權趕緊派大臣帶上重禮,用謙卑的言辭上表稱臣。

    這時,誰都看得出,吳國根本不是真心歸服,只是虛與應付罷了,偏偏曹丕,為了滿足那點虛榮心,竟然沒有同意。

    魏主提出說,應該偷襲蜀軍的後方。大臣們應對說,蜀國路途遙遠,且山路崎嶇,我軍還未到,蜀國就已經退軍了。

    蜀吳大戰的時候,劉備也做了準備,他讓猛將魏延駐守漢中,派大將黃權率領水軍,駐紮在江北要塞,就是為了防止魏國的偷襲。而吳國大都督陸遜不敢迎敵,怕的就是這支奇兵。

    吳國當然也做了部署,讓智勇雙全的朱桓鎮守西方戰線。兵馬大元帥陸遜,率領名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統兵五萬迎戰劉備。

    此時,如果曹丕帶上將軍曹仁,曹真,司馬懿,夏侯尚,前來奪取荊州,豈不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說不定能撕開一個口子,奪取荊州。

    曹丕只是一個文人,一個容不下自己兄弟的狹隘皇帝,他眼界不寬,格局太小,能力不夠,缺乏判斷力。不能把握來之不易的機會。當蜀吳爭鬥方酣之時,他在和大臣們討論,該不該封孫權為吳王?史書記載,邊境的將士們因吳國稱臣,都放鬆了戒備,只有夏侯尚還在訓練士卒,修築堡壘,為戰鬥做準備。可笑,可嘆,可恨的是,夷陵之戰後,魏文帝見吳主不是真心歸服,開始征討吳國,然而機會已經錯過,曹仁敗於濡須,曹真,夏侯尚敗於江陵,曹丕御駕親征,遇到暴風雨,無功而返。

  • 7 # 吾不到的吾空

    曹丕是打算動手的,但是他是打算向蜀漢動手。

    當時劉備率4萬多人向秭歸進軍,孫權一面派陸遜為大都督,率5萬軍對抗蜀國軍隊。

    另一面,派史臣向魏稱臣,奏章言辭謙卑,還將於禁等人送還。

    當時魏國眾大臣都向曹丕表示祝賀,唯有劉曄勸曹丕大舉進兵,直接渡江襲擊孫權。

    劉曄向曹丕說到:陛下呀,蜀國從外部進攻,我們從內部偷襲,不出十天,吳必亡。

    曹丕想想說到:這樣可不行,男子漢大丈夫,我剛當皇帝,就有個人來向我投降,我要是拒絕了,以後誰還會向我投降。我們不如偷偷的去打蜀國吧。

    劉曄又說到:我的傻陛下呀,蜀國離我們十萬八千里,等我們趕到了,黃花菜都涼了。

    曹丕再想想,媽的,這個人怎麼這麼不識抬舉,不理他,走!!!

    這裡有個事情比較搞笑:于禁見到曹丕,痛哭流涕,曹丕拿侚林父、孟明視的事情安慰他,並安排他去祭奠曹操。但是曹丕事先派人在陵園裡畫上于禁投降的壁畫,于禁羞慚悔恨,於是自盡而亡。

  • 8 # 小鴻哥

    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七月是蜀漢跟東吳交戰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

    早在劉備伐吳之前曹丕就詢問眾臣劉備會不會伐吳。大家都說不會的,因為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也已經死了。只有劉曄講會的1劉備的策略勢必耀武揚威顯示自己力量有餘。2劉備跟關羽義為君臣,恩若父子。關羽死了不報仇說不過去。我加上兩條3荊州必須要奪回來。4魏強吳弱,能攻的只有東吳。(趙雲講要先伐魏,只要伐魏成功東吳就不成問題。跟東吳開戰不得卒解。這個我不認同難道伐魏就能卒解嗎)

    公元221六月劉備準備伐吳,七月將軍吳班、馮習率四萬人、馬兩千先頭部隊進攻秭歸。很多人以此認為劉備只有四萬人,我認為不對的。東征過程佔領後城池,原本就是劉備以前所據,所以也能擴軍。據三國志:武陵部從事樊伷誘導諸夷,圖以武陵屬劉備,外白差督督萬人往討之。(這是應該發生在劉備東征之前的)東吳準備要派萬人,可見也不在少數。三國志:權遣呂岱代騭,騭將交州義士萬人出長沙。會劉備東下,武陵蠻夷蠢動,權遂命騭上益陽。東吳則是六七萬(陸遜五萬人、步騭一萬人、諸葛瑾駐守公安、潘濬守武陵的部隊、還沒算上原來荊州降軍)公元215年東吳進攻荊州,劉備從成都率五萬到荊州支援關羽。現在伐吳只用四萬人?據《傅子》: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傅玄是魏晉人,記錄應該可信。

    不攻蜀漢原因(接受東吳投降,支援東吳攻蜀漢):

    曹丕講不如我們接受東吳降,聯合東吳伐蜀。我們進攻蜀漢後方。劉曄反對講:如果劉備知道我們伐蜀,劉備肯定會退軍回防蜀地。暫時忍怒不攻吳。何況蜀遠吳近,魏吳是很近的。(公元215年蜀漢東吳爭荊州,大戰即發。但因曹操徵漢中,雙方議和)

    我覺得魏國如果伐蜀漢的話就要從洛陽調集軍隊前往雍涼,而雍涼也根本供應不了大軍的糧草器械。成本太大了。而西線道路艱難,秦川八百里。此時蜀漢雖然戰敗。但憑藉漢中甚為天獄的地理,可以自保。公元263年魏國集結十八萬人伐蜀,兩個月就面臨斷糧了。要不是阿斗投降,勝負未可知。魏國伐吳卻根本不用擔心糧草問題。後來魏國曾多次想伐蜀,群臣都反對理由:1南鄭甚為天獄2道路艱難,糧草消耗大。

    不攻東吳的原因(不接受東吳投降和蜀漢一起攻吳)

    當時劉曄就建議:跟蜀漢一起伐吳,蜀漢攻荊州我們攻楊州。劉備肯定會非常高興的伐吳,這樣東吳很快就亡了。我們得到楊州,劉備得到荊州。東吳一亡,蜀漢也不能久存。

    曹丕不接受建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就是說東吳來稱臣投降我,我卻去打東吳。這樣以後還有誰敢(願意)稱臣投降於我?

    兩個方案曹丕都沒有選擇,我認為原因:

    坐山觀虎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當蜀漢跟東吳交戰,孫權上書稱臣。曹丕下詔讓眾臣商議:當興師與吳並取蜀不?

    王郎諫言:假使孫權親自與劉備相持,曠日持久地搏戰下去,智慧相等力量相當,戰爭不能很快結束,應當發兵來成就那形勢,然後應該選拔謹慎的將領,面對著敵人的要害,考察時機而後行動,選擇地方而後進行,一舉成功可以沒有多餘的事。現在孫權的軍隊還沒有行動,那麼助吳之軍就不能先徵。況且現在雨水正盛,不是行軍動眾之時。

    王郎的建議歸結起來1在蜀漢東吳打的難捨難分時再出手2現在蜀漢東吳還沒有打的難捨難分3現在天氣不適合大軍出征。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伐吳,八月孫權向曹魏稱臣。當月曹丕封孫權為吳王。所以這時侯蜀漢東吳並沒有打的難捨難分。

    但是曹丕一直沒有抓住機會,反而在蜀漢大敗東吳大勝之時伐東吳。這時曹丕要是伐蜀漢,東吳肯定也會趁勝攻入蜀地。

    公元222年閏六月東吳在夷陵打敗劉備。東吳將領繼續追擊劉備,八月退軍。當時東吳很多將領都建議攻入蜀地。只有陸遜等人認為不可。因為現在曹丕打著幫東吳伐蜀的名義在集結軍隊,真實目的是打東吳。

    據三志:公元222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我個人猜測曹丕集結了不少二十萬大軍。因為曹休一路二十餘軍(于禁七軍都三萬多,這裡二十餘軍不下十萬)、曹仁步騎數萬(一般講數萬,都是三萬以上)、夏侯尚率前部三萬人修浮橋。(這一路還是曹真、張郃、徐晃的部隊)

    我覺得這時蜀漢大敗東吳大勝,很多人認曹丕應該趁蜀元氣大傷伐蜀才是。但卻偏偏伐蜀,我認為原因:

    1東吳讓曹丕丟了面子: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伐吳,八月孫權向魏國上表稱臣。公元222年六月孫權打敗劉備後,對待魏國和曹丕不像之前那樣的尊敬了。據三國志:權外禮愈卑。 曹丕準備封孫子兒子孫登為官,其實就是想把孫登召到洛陽為人質。據三國志:帝欲封權子登,權以登年幼,上書辭封......魏欲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徵任子,權辭讓不受。 曹丕對孫權講:登身朝到,夕召兵還。此言之誠,有如大江 。

    2曹丕認為東吳會趁勝攻入蜀境。

    此戰東吳雖然獲勝,但損失亦不小。除了軍隊的損失,攻戰一年耗費錢糧也是巨大的。攻戰一年東吳軍隊已經疲憊不堪。公元222年八月徐盛、潘璋、宋謙等上表攻入白帝城中。孫權詢問陸遜(說明孫權也有此心),陸遜反對講:現在魏國在集結軍隊,說是幫我們一起打劉備,其實是要來打我們的。公元222年九月魏國三路伐吳。

    3蜀漢遠東吳近(這個前面講了,不再重述)

    4蜀弱吳強

    魏、東吳、蜀漢三國,雖然是三分天下,但按人口軍隊比例:4.8:2.5:1。曹魏的人口是東吳的近兩倍,蜀漢的近五倍。夷陵之戰後蜀漢元氣大傷,短取內難有作為。而東吳人口軍隊接近魏國一半。魏國一直把東吳作為主要對手,策略一直是西守東攻。現在東吳得到荊州大部分,隨時可能從荊州插入魏國心臟。所以魏國在徐、淮、荊一線至少集結十五萬人防備東吳。此時攻打東吳有三利:1交戰一年東吳將士已是疲憊之師,錢糧耗費大。雖然東吳勝了,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2魏國軍隊已經休養兩年,錢糧充足3東吳還沒有徹底消化荊州。而且此時荊州諸郡動亂。(據三國志:備(劉備)既敗績,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

  • 9 # 獨舌視界

    謝謝邀請!東吳趁關羽將荊州主力調往樊城之際,讓呂蒙率精兵襲取荊州。腹背受敵的關羽在曹魏和孫吳的聯合絞殺下,兵敗如山倒,不僅荊州丟失,連他本人也被呂蒙斬殺!得知義兄關羽被俘身亡、荊州丟失的張飛急欲為兄報仇,卻在出師前夕被部下殺害……兩位兄弟的意外身亡都或多或少的與東吳有關,因此,在成都稱帝的劉備,登基第一詔就是興兵伐吳。至此,三國時期最後一次大戰-夷陵之戰拉開了序幕!

    那麼,蜀吳交戰正酣時的曹魏集團,為何不趁機攻打其中一方呢?要知道,曹魏佔據中原和西涼,中原人多經濟發達,西涼盛產馬匹,是重要的騎兵組建條件。可以說,曹魏的實力還是遠超孫劉聯盟的。劉備舉國之兵伐吳,國內空虛,反之,孫權要抵抗劉備,也必將合肥之兵轉移到荊州,國內也必將空虛。若兩國交戰之時,曹丕趁勢攻打劉備或者孫權,無論攻打任何一方,皆有斬獲,為何曹丕會錯失良機,等劉備大敗、吳軍回援後才動手呢?筆者來分析一下:

    劉備興兵伐吳,諸葛亮、魏延、趙雲、馬超留守

    劉備起兵後,諸葛亮主政成都,一方面為劉備東征大軍供給糧草,另一方面負責拱衛京師以及經過血戰奪取的漢中。劉備伐吳雖然集結了蜀漢全部的主力,但從後來司馬懿五路伐蜀、諸葛亮奇兵退敵的情況看,蜀漢的精銳並沒有在夷陵大戰中全部喪失,相反,劉備出征後給諸葛亮、魏延、趙雲留下了相當一部分的蜀軍精銳,比如趙雲白帝城救駕時統帥的軍隊就有騎兵1萬,步軍2萬,且都是虎狼之師。因此,曹丕並沒有也不敢趁劉備伐吳就打蜀漢的注意,簡言之,有諸葛亮、趙雲等人留守,曹丕伐蜀就無功。

    孫吳主力仍舊在合肥方向,荊州主力大體未損

    吳蜀交戰後,孫權雖向劉備請和罷戰,但並未將合肥方向的主力回援荊州,而是讓攻打荊州時的吳軍就地防守,憑藉夷陵地區險要的地勢抗擊蜀軍,即使在交戰最激烈的時候,也是部分吳軍援助荊州軍,而防守曹魏的主力未動,直至夷陵大戰結束,吳蜀聯盟恢復,吳軍才將大部分主力撤回合肥方面,嚴防魏軍進犯!

    曹丕想坐收漁翁之利,一鼓作氣拿下荊襄,蕩平東吳

    我認為,曹丕沒有趁孫劉大戰時用兵,最大的動機就是想讓蜀國和吳國狗咬狗,好坐收漁翁之利。在劉備用兵之初,孫權攝於劉備軍威,已經向曹丕請降,而且曹丕已經封孫權為吳王。所以在夷陵之戰中,曹丕要是打東吳,那就等於幫了劉備的忙順便打自己的臉,要是打漢中嘛,又是幫了孫權得罪劉備,劉備此時兵鋒正盛,不好招惹。

    因此,曹丕需要觀望、觀察。此時的曹魏雖然天下三分有其二,領有青州,幽州,幷州,冀州,徐州,司隸,涼州等中原九州,帶甲精兵四十萬(也有百萬之說),但是實際上由於魏國常年面對吳國、蜀國二線戰場,同時西域和遼東公孫康還時不時找點麻煩,所以曹魏短時間內還是無法同時吃掉蜀漢,孫權兩家的。

    但是如果這兩家自己的力量消耗殆盡,這就有機會了。

    實際上夷陵之戰中劉備十萬大軍,東吳8萬大軍都不是自己的全部“家當”,蜀漢至少留守八萬兵馬在益州,孫權也有十萬大軍駐守揚州,所以曹丕在夷陵之戰進行中時選擇兩不相幫,實際上夷陵之戰劉備戰敗後,曹丕就立刻調動大軍攻打蜀漢,這也證明了曹丕不是不想動手,他只是在觀望而已。

  • 10 # 優己

    曹丕不動手是正確的!由於曹魏勢力比吳蜀兩國實力加起來還強,因此只要曹丕稍微有動靜說要動手的話那麼吳蜀兩國必然會因為忌憚曹丕而停止刀兵,那時候吳蜀兩國的實力無損,反而不能坐山觀虎鬥了。

    其次,曹丕在當時正在朝廷內部執行政治改革,撤換了大量曹軍的將領。一個是因為這些將領都是跟隨曹操的老將,曹丕使用起來不趁手,輩分在那裡擺著;一個是因為這些人年紀大了應該退養換新人了,也就是說曹丕在這個時候確實是出兵乏力,這是客觀事實,吳蜀也是恰恰在這種情況下才敢動手交兵的。

    最後,不管是劉備還是孫權對曹丕並不是毫無防備的。當時的劉備擔心曹丕出擊漢中,派魏延領兵兩萬人鎮守漢中,這漢中本身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兩萬人足夠撐好長時間了;而孫權同樣擔心曹丕來攻,派兵三萬守須臾口,派兵三萬守柴桑,反而是宜昌前線只派了五萬人防守劉備。在這種情況下,都沒有突襲的可能性了。因此,坐山觀虎鬥確實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4年出來工作的你,現在存款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