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邰木計
-
2 # 美印龍兵過師傅
水稻育苗時底土還是水分大一點好,但是床面不能有積水。水分大了溫度低,不利於出苗。
水分也不能太少,因為播種後要7-8天才能出苗,水分少了容易幹籽,出現三類苗。
在播種前一天把苗床澆透水,第二天播種時再澆一遍水然後就播種,上面在覆蓋一層薄膜保水。床面地下應有20公分左右溼土層,一般出苗就夠用了。
也有幹撒子的。用懶漢膜覆蓋,然後用微噴澆水,這樣好乾活,人省勁,效果也不錯。
澆水多少需要根據地的環境,漏水田要多澆水,窪地冷涼少澆水,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
3 # 三農禾本多
水稻育苗時,底土用泥漿還是乾土面哪種好是要看地方和育苗規模。
小規模搶早育苗冬水田區域建議使用泥漿,便於保溫,防止苗期青枯病、立枯病的發生;正常播種期兩種方式都可以,根據自家秧田面積大小來選擇。
大規模育秧中心育苗多數採用硬地硬碟培育機插秧秧苗,這種方式便於規模化操作,節省秧田,節省勞動力,後期管理集中統一、規範。隨著土地流轉比例增加,未來水稻生產趨向於輕簡化、規模化,在育秧過程對底土的選擇方向就很清晰了。
總之,底土的選擇是根據你的田地面積,安中時間來確定,總體是適合輕簡化方向才對。
-
4 # 布氣333
我是一個農民,種過水稻,,,在我們那裡,一年種兩季水稻,,,水稻育苗,都是要把田裡的泥巴弄得很爛很漿的,壘成一條一條的,高出水面的,泥漿很平整的泥漿面埂,把長出芽根的水稻種子,撒在泥面上後,用一把小竹枝做成的掃把,輕輕拍打水稻種子,把水稻種子打進泥漿裡面,,,最後,往泥漿的田埂上撒一層柴火灰或者煤火灰,一般2,3天之後,水稻種子長出的稻苗就會長出泥面,,,,一般24天左右,不到1個月,就可拔苗,移種田裡,,,,,供水充足,泥巴很爛,培育出來的稻苗,根系很發達,不但苗根長的很長,而且苗根長的很多,,,,移種田裡,長勢很好。但如果是供水不足,泥巴不爛,育出的稻苗的話,拔苗移種田裡時,在拔苗的時候,容易把稻苗的根系拔斷,造成苗根不長,不多,,,,,,
-
5 # 月季正紅
你好,在我們農村有一個老習慣,就是油菜花開了,那麼早稻也就要育秧了。過去,我們這裡的農民都習慣用泥漿田育苗,然後再移栽大田。
那時農村沒有機械化,翻耕秧田全靠老黃牛。秧田必須提前深耕,一般要翻耕二次,還要經過一耙一耖,把田泥弄成糊漿狀,沉澱一晚上,第二就可以做秧田播種穀子。撒上穀子後再用鐵鍬或者抹板將穀子糊上泥漿,這樣麻雀就很難吃到種子。不過泥漿育秧是要二次移栽的,在人工方便要比干播花時間。
可是現在農民都改變種植模式了,以往那種用泥漿播種穀子的方式已經不適合當前形勢了,大家都直播穀子多。直播水稻好在不用移栽,省了不少人工。直播水稻就是幹播,將水田翻耕整平後,直接播種在大田裡,等出苗後再滿上水,不需要再次移栽。直播不理想之處就是現在農村麻雀太多,直播穀子外露,很容易會被鳥類偷吃,造成缺苗的現象。
-
6 # 王四姐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水稻育苗,我們當地叫“育秧",問用泥漿好還是乾土面好,以前我們每年春天都要水稻育苗,但不管是育旱種或是育水秧,我們都是採用的泥漿育秧。
就是其他種子育苗也要要求泥土溼潤,何況水稻育苗,水稻育苗可以把穀子發芽撒泥漿上,也可以不發芽撒泥漿上,這兩種育苗方法都是說:水稻出芽生長育苗需要大量的水份,泥漿育苗,水肥充足,有利於谷種出苗生長。反之乾土谷種沒法發芽,上面又是薄膜覆蓋了,也沒法澆水,水稻出苗困難。所以水稻育苗採用泥漿育苗。
-
7 # 隨著春風到天涯
如果水移苗。當然泥土好。因為泥土肥而且不散苗。便於移栽。切產量高。
若是早栽田。即懶人式直栽苗。或者拋秧苗。當然施散土為好。便於拋苗和栽苗。賴人旱栽苗抗病性強。但產量低於水移苗。拋苗簡單省工省力,但田間不好管理。
-
8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所以,水稻育秧是使用泥漿育苗還是幹床育秧,需要根據您的自身條件和技術水平以及當地的主要栽培措施來選擇適宜的方式。相對來說,東北地區更適合選擇後者,一方面是培育壯秧,一方面是控制成本,還有一方面就是防治苗床青枯病和立枯病的需求。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9 # 霞霞要努力
你好!我是胖妹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水稻育苗時,底土用泥漿好還是好土面好,我回答的是:泥漿好。我在北方農村水稻一年一季,小時候經常看見媽媽育苗,育苗之所以選擇泥漿是因為離不開水分。
1.水稻在育苗之前需要百客加水侵泡,這樣發芽率高。
2.在育苗期水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將土壤溼度保持在原來的溼度就可以了
3.催芽的溫度要控制好,控制在30-32左右整個孕育過程都不開水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幫助到你。
-
10 # 梅州中蜂蜜
泥漿好,名為水稻,是離不開水的,而且要水田育比較好,省時省工,當然,早地也可以與泥漿結合育苗,但要保持一定的溼度!
回覆列表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水稻育苗時我們這裡分兩種分式:一種是大棚式,一種是地模式,現在我就給說一下兩種的區別還有哪種好。
一,我們這裡的大棚式是幾個人做一個大棚,農民們就拿到大棚裡去,用竹子編的烤盤,要漏水,不然種子不分水,容易爛種。在是竹盤不要粘上農民燒火存留下的黑揚塵,它的氣味使種子不發芽。還有喝酒的人千萬千萬不能卻棚裡看,種子發芽容易被燒壞掉。還有要記得打水,鍋子裡的水蒸氣不能溫度過高,要控制好火侯。等秧苗有個星期時。就拿到田裡一根根的排。
二,還有種是地模式,就是找一塊地,把泥土弄鬆散,弄細,把種子均勻的撒在上面,蓋上薄膜,但是我們這裡的大多數人都是去掏些河邊細沙,那樣種子發芽容易些,等撥出來時秧苗鬆散不易斷苗。但都是要控制溫度,太陽大要多注意燒秧苗。但是地模式的秧苗要比大棚的紮實,粗壯,排秧苗時分散得快。希望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