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可超

    首先,雖然大明朝已經腐朽落寞,但整個帝國的實力仍然不是當時清朝所能比擬的,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無論從經濟軍事角度看,要想征服大明比較困難。

    其次清帝國只是想讓明朝承認自己的地位和現實存在。畢竟當年也是迫於明朝的壓迫才被迫反抗的。其本身只是想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並不是要和大明死磕。

    所以在取得幾次對明朝的軍事勝利時,清朝認為是時候有資本可以談判了,讓大明承認自己的合法權益。只是當時的明朝根本不懂權衡利弊,沒有政治頭腦,完全憑感情用事,最後鬧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清軍越過山海關。等等。這完全是明朝的政治決策出現重大失誤造成的。

  • 2 # 歷史的重負

    皇太極的老爸,努爾哈赤,早就主動尋求和“崇禎”和談,甚至和當時的“袁崇煥”,雙方也有私下接觸(七分打三分談),努兄的要求其實並不高,只是要獲得類似現在的“x族自治權”,就是“鬆錦大戰”後,明朝勢力徹底退出關外,皇太極也只是要一個“獨立”,也並沒有完全吃掉和推翻大明的“計劃”,滿人崛起50年,自始至終,都沒有要想毀滅大明,而是以“抄掠”明朝的生產資料為主……事實也確實如此,明朝亡於“闖賊”……但崇禎又是一個“國家主權不能分裂”的主戰派,攘外和安內,一個都不想妥協,真不知道是“有骨氣”還是“死腦筋”……

  • 3 # 空氣世界

    這是皇太極嗎,皇太極早已在和敵人作戰時英年早逝。滿洲國清朝迫不得已弄了個演員替身冒充皇太極騙大傢伙。那個演員還中國籍不忠滿洲國清朝。滿洲國48年此演員遭多爾袞屠殺。然後才有了影片影像的歷史。鬥過來鬥過去。就是不說人種基因膠水戰的故事。明朝都以滅清朝種族了,和談無異於示弱自取滅亡。說白了就是不讓清朝存在。從清朝後期的做法來看應是全對了。拉來團隊組團滅明朝餘孽(明朝組成)一舉殺絕。建立了滿洲國大清朝。迫使明朝認了假姓謀殺者是一家到今天。其實真身假身的去吧。都可不勞精廢神計較,找到他的法體,必是一顆上好人蔘。集中起來醃了鹹菜,配上小米稀飯饅頭,朝廷開個人蔘宴,一下全補回來。仇人也有進肚了,徹底成了糞土。

  • 4 # 汗青正浩

    崇禎年間,明朝可以說是兩面受敵,內部有闖王等義軍不斷逼近,外部又與崛起中的後金(滿清)持續對抗,局勢十分不利。

    有句話叫做“攘外必先安內”,如果大明能夠暫時與後金和平相處,把全部精力用於對付內部的反叛義軍,局勢或許就有可能挽回,最少也能免於迅速覆亡。不過後金與大明真有可能和平共處嗎?

    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可以短暫維持。因為皇太極在位期間,就曾主動提出與大明議和,但是這個提議,卻被崇禎一票否決了。

    皇太極當時的議和之舉,是非常有誠意的,但凡崇禎點一點頭,就不難談出結果,甚至可能對大明極為有利。然而崇禎卻因為前不久的寧錦之戰明軍佔了優勢,覺得形勢在自己這一邊,便堅決不同意議和。當然了,崇禎否決議和,也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關於崇禎的想法以及它對大明國運的影響,不是本文的重點,這裡就不再分析。到是皇太極主動提出議和,頗值得探究一番。要知道,後金正在迅速崛起,而大明則是將傾的大廈,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究竟是抱了何種居心,才會主動提出議和的呢?

    寧錦之戰消耗極大,戰況對滿清不利

    首先,皇太極作為後金之主,他做出的所有決策,必然是優先甚至完全從後金角度來考量的。他之所以會主動提出議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寧錦之戰中,後金的軍隊接連吃敗仗,傷亡慘重,戰況對其十分不利。

    要知道,後金崛起不過幾十年,人口不過數百萬,相比之下,大明則有兩百多年的國祚,上億的人口,一旦陷入膠著狀態,形勢就會向大明一邊倒,光是靠國力,就可以把看起來強大實則弱小的後金給拖死。正因如此,為了後金國運考慮,皇太極才會主動提出議和,他並不是在幫大明爭取時間和空間,而是在為後金爭取。

    內部政治山頭林立,皇太極需要花費巨大精力去撫平

    後金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儘管皇太極子承父業,並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可是他的兄弟們,也都有相當的實力和野心,比如多爾袞。內部有山頭,互相之間有爭鬥,這一點,身為一國之主的皇太極不可能不清楚。

    然而處理這些事情,是需要花費極大精力的,這恐怕就是他主動提出議和的一個重要原因。只要能與大明暫時和平相處,他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內部紛爭上去,從而為自己兒子的繼位鋪平道路。

    主動議和,並不是示弱,而是保住已經取得的戰果

    從表面上看,主動議和的一方應該是弱勢的一方。然而實際上,以當時的局勢來看,皇太極主動議和,並非示弱,而是為了實實在在地保住後金已經取得的戰果。

    前面已經說到,寧錦之戰中,後金其實是處於失利的狀態,再這麼僵持下去,以大明數倍的國力,就極有可能把後金之前幾十年從大明那裡攫取的好處給重新奪回去。儘管事後來看,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然而皇太極無法預知未來,他只能從當時的情勢來判斷,從而得出議和對後金最為有利的結論。

    綜合以上,就可以知道皇太極主動提出議和,固然是抱有居心的,但是這些心思,都是他作為後金之主的正常想法,而不是大家想當然地以為他是在為大明爭取時間和空間。只不過,議和雖然沒成,形勢卻也沒有完全倒向大明,反倒是對後金越來越有利,這恐怕是皇太極當時提出這個想法時所沒有預見到的。

    參考資料:

    《明實錄·崇禎實錄》等

  • 5 # 曹老師xixi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自從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起兵反明到皇太極1643年去世這60年中,雖然在遼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並建立的後金/清朝政權,但想顛覆明朝,一統中國,還是不太現實的,皇太極雖然也想入主北京,但他也清楚著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能力。

    崇禎和皇太極之間曾經多次議和,但卻都因為明朝的一些原因,導致議和失敗,比如崇禎派楊嗣昌去議和,後來由於訊息走漏,崇禎礙於顏面,否定了這件事,並把楊嗣昌貶了;比如皇太極在與明朝的寧錦之戰中多次戰敗,想與明朝分廷而治,卻被當時認為形式一片大好的崇禎拒絕;明清的最後一次議和,是在李自成即將兵臨北京之時,崇禎派了陳新甲去議和,在議和幾乎完成之時,訊息被陳新甲家僕洩漏,崇禎礙於顏面,否定此事,並殺了陳新甲。

    皇太極為什麼想和明朝何談,首先是由於後金/清當時沒有實力突破山海關擊敗明朝,然後就是皇太極後期力衰,內部急需維穩。所以皇太極會想和明朝何談。

  • 6 # 秋弘思水

    皇太極在東北統領時期,大明朝還有幾個大將在山海關擋著,不是那麼容易能打進來,再加上蒙古在北邊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南下進攻,皇太極肯定也是想攻打大明朝又擔心蒙古撿便宜,所以是維持穩定,發展壯大為主。隨後大明朝內部發生的事情超乎皇太極的意料,闖王李自成打進北京,讓皇太極看到明朝內部的軍事實力再加上明朝守山海關大將反叛歸順,讓皇太極能夠沒那麼費勁進關,從而有機會一統天下。皇太極為什麼會想和明朝和談,也就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實力能夠打下明朝,想要維持穩定,繼續發展壯大。能夠一統天下有點幸運的成分在裡面。

  • 7 # 新銳歷史

    皇太極想和崇禎和談是發生在鬆錦大戰之戰後,很多人認為,這是皇太極的緩兵之計,故意麻痺大明,待時機成熟後,再大舉進犯。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因為皇太極早在鬆錦大戰之前就提出過和談,而且一直堅持了10多年。再加上當時的皇太極胃口也沒有那麼大,想一口吞下中原。

    接下來,我將從皇太極的角度分析他的真實意圖,他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居心一直要提出和談。

    一、皇太極和明朝議和的事情,發生在1642年。

    這一年,皇太極和明朝之間發生的,歷時兩年的鬆錦大戰終於結束了。鬆錦大戰之後,明朝最重要的將領祖大壽、洪承疇都相繼投降了清軍。

    明朝精心打造的九邊軍鎮的精銳力量,幾乎全部被剿滅。真正可以稱得上是軍事力量的,只有吳三桂駐紮在寧遠的三萬殘兵。

    關外的防禦城池,除了吳三桂寧遠的一座孤城外,已經全部喪失殆盡。

    二、咱們再來看看和談的內容。

    皇太極和明朝的議和條件,這個在《清太宗實錄》裡面有記載。這個議和條件,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內容:

    一是,遇到吉凶大事,雙方派使者慶弔。

    二是,明朝要每年給清國黃金萬兩、白銀百萬兩,清國則給明朝人蔘千斤、貂皮千張。

    三是,明朝要把入境的清人送回清國,清國也一樣。

    四是,雙方重新劃分國界,明朝承認清國打下的地盤為清國所有。

    從以上四個條件來看,皇太極的要求並不高,只需要明朝承認其地位並與其劃地而治。

    尤其是在明朝大將洪承疇於鬆錦之戰被俘,明軍精銳損失殆盡的情況下,明軍不僅無力招架凶悍的滿清騎兵,就連李自成、張獻忠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也難以平定。

    據載明朝末年的軍事開銷龐大,與皇太極和談能省下不少錢。崇禎帝完全可以暫時低頭,先處理好內部問題,然後養精蓄銳重新奪回領土。

    三、皇太極多次提出要與明朝和談。

    話說這個皇太極也是夠奇葩的,他是越打勝仗越要何談,這是為何呢?

    第一,勝利越多,他就越想要何談。

    一般來說,這個和談問題往往是在戰場上遭受一方提出的,但是在皇太極身上,這就反過來了。

    早在明朝天啟年間,皇太極就和明朝遼東總督袁崇煥寫了幾封信,當時他還是後金的可汗。當然,當時的和談實際上是減緩戰爭的一種策略。

    直到崇禎,袁崇煥成為督師,皇太極曾經寫信尋求和平,在信件石沉大海後,他帶領他的軍隊到了北京的城門,鬧了一個震驚天下的“己巳之變”。事件發生後被處決的袁崇煥被指控“與敵人合謀賺錢”,冤死。

    第二,皇太極“講和”的願望在“說死”袁崇煥之後變得更加熱情。

    幾年後,在大淩河戰役中,被俘的明軍將領張春寧寧願死也不投降。但是皇太極非常好客,為張春安排了一所房子:如果你不希望投降,請帶領一行人來促成我們兩家講和。

    即使在崇禎年間,皇太極把“和平”的鬧劇進行了多次,大肆殺戮和搶劫後,皇太極仍在繼續和明朝議和。

    崇禎五年,當他入侵宣大時,他私下與巡撫達成了和平協議,儘管明朝此後從未承認這一點。

    崇禎十一年前,清軍中斷南下,皇太極也多次與明朝使者舉行會談,但是儘管明朝兵部尚書楊嗣昌積極主持和平,明朝最終“不敢決定”是因為皇太極的熱情高或是其他原因也說不準。

    第三,事實上,在幾次試圖和平之後,他的條件基本保持不變,主要是“開放互相貿易的市場”和“每年明朝發一些歲賜”。

    甚至在崇禎十五年,明朝在鬆錦戰役中戰敗,硬著頭皮派出一百人的代表團到瀋陽談判。

    四、皇太極為何提出要與明朝和談?

    1、和談應該是雙贏的。

    儘管在各種電影和電視劇中,皇太極是一個旨在統一全國的人。

    然而,在明末清初的歷史上,皇太極本人說得很好:

    “高祖,努爾哈赤在開始與明朝作戰時,並沒有成為皇帝的意圖,也不想改變他的政權。至於皇太極,是誰宣佈自己為皇帝並建立了這個國家?”

    可見皇太極的胃口不大。事實上,在皇太極統治期間,他手下的那些“大臣”是明朝軍隊的反叛者,多年來一直在敦促皇太極統一全國。

    但是與“血債索賠”類似,皇太極要麼忽視了,要麼厭倦了傾聽,當場就把這群官員責罵的狗血淋頭。

    在史籍記載中,皇太極用憤怒的聲音說,“如果燕京被佔領,它的人民應該有什麼樣的安全?”

    後來,在他寫給北韓國王的信中,他也發出了一聲感慨:

    皇太極看重的不僅僅是中原的土地,也不僅僅是他習俗之外的土地,東北的土地,甚至是沙漠草原地區,這是他絕不能失去的基礎。

    他自誇道:

    “遼、金、元三位領導人交戰時,他們來到了東方的北韓、北方的黑龍江、南方的大海,不能走得更遠了。”

    能佔這幾個地盤,然後獲得明朝的認可,那就全是本事了。這樣的“知足”真的不能說皇太極追求的低,尤其是因為他當時存在的困難。

    那時,遼東地區的生產仍然嚴重落後。用皇太極大臣胡龔銘的話來說:

    “我們的國家幾乎沒有人,也沒有什麼貢品,都依靠軍隊來掠奪一些財產”。

    所以每次清軍打破海關,它都擔心在哪找錢。每當前線的清軍還在打仗時,皇太極總是命令清軍帶回掠奪品。

    總結

    綜上所述,我認為,皇太極的和談要求是正面的,積極的,真心的,為什麼呢?

    1、從上面和談的內容來看,皇太極的要求並不高,只需要明朝承認其地位並與其劃地而治。這好比一個兄弟長大了,希望老大哥能承認自己的地位,皇太極也就是想和崇禎坐在一個桌子上吃個飯而已。

    2、皇太極的講和熱情是高漲的,從最初的祖大壽到後面的袁崇煥,他都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但是我們的大明出於種種的原因,決絕了和談。

    3、和談對於雙方是是雙贏的,一方面大明可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李自成;另一方面皇太極也可以鞏固自己的勢力。

    4、最主要的原因,皇太極對於入主中原,還是有陰影的,金國的前車之鑑擺在那裡,他害怕進去容易,回來難。

    -END-

  • 8 # 凌煙閣論史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並不是一味地打打殺殺。既然雙方能開始和談,一定是具備了和談的背景。

    那雙方和談的背景是什麼?後續的影響是什麼?

    明清和談的史實

    明清和談的史實是沒有疑問的。

    在《明史·陳新甲傳》中有記載,“帝默然,尋諭新甲密圖之,而外廷不知也。已,言官謁升(大學士謝升)。升言:“上意主和,諸君幸勿多言。”言官駭愕,交章劾升,升遂斥去。帝既以和議委新甲,手詔往返者數十,皆戒以勿洩。”

    “一日,所遣職方郎馬紹愉以密語報,新甲視之置几上。其家僮誤以為塘報也,付之抄傳,於是言路譁然。”

    “已,降嚴旨,切責新甲,令自陳。新甲不引罪,反自詡其功,帝益怒。至七月,給事中馬嘉植復劾之,遂下獄。新甲從獄中上書乞宥,不許。新甲知不免,遍行金內外。......遂棄新甲於市。”

    而在《清史稿·太宗本紀》中有相應記載,崇德七年(1642年),“(三月)乙酉,阿濟格等奏明遣職方郎中馬紹愉來乞和,出明帝敕兵部尚書陳新甲書為驗。上曰:‘明之筆札多不實,且詞意誇大,非有欲和之誠。然彼真偽不可知,而和好固朕夙原。朕為百萬生靈計,若事果成,各君其國,使民安業,則兩國俱享太平之福。爾等以朕意傳示之。’”

    “五月己巳朔,濟爾哈朗等奏明遣馬紹愉來議和,遣使迓之。......壬午,明使馬紹愉等始至。”

    明清和談的背景:雙方內部均有不少問題

    明朝這邊,到崇禎年的末期,明清已經持續打了20多年的戰爭,明朝是負多勝少,丟城失地,屢戰屢敗。明清戰爭已經成了明朝的重大負擔。從努爾哈赤時代開始,1618年的撫順之戰,拉開了明清(包含後金)戰爭的序幕;第二年又爆發了薩爾滸之戰。緊接著就是開鐵之戰、廣寧之戰。明朝經過這些戰爭,幾乎喪失了整個遼東疆域。到了1640年,明清雙方又爆發了鬆錦大戰,打了兩年,明朝依然大敗,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

    恰逢此時,明朝內部又因旱災和傳染病(鼠疫)等影響,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1627年,李自成(之前是高迎祥)、張獻忠等起義軍,開始在大明境內流動作戰,基本上整個華北、西南、長江中下游全部被捲入,持續10幾年的時間。明朝內部剿匪戰爭一直也沒有停止,還因此增加了很多賦稅,這更加把老百姓推向了絕境,直接支援了農民起義軍。1641年李自成軍攻下了洛陽,河南的九位福王,曾經聚斂無度的糧食資財,立刻成了李自成的資本,李自成在河南期間,軍隊從1萬多人直接擴大到幾十萬。接著李自成大軍指向開封。

    總之,明朝此時是內外交困,這種兩線作戰的方式已經難以為繼。

    清朝這邊呢,情況稍好。

    清朝的國土急劇膨脹,滿清的貴族們忙於內部消化,同時又把大明關外的地盤幾乎全部拿下,因此,清朝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滿足了。他們雖然認為大明有問題,但那時他們還沒有想過吃掉整個大明。

    另外,在大明內部有傳染病的時候,恰逢清朝內部也爆發了傳染病。清朝爆發了天花傳染。

    清朝地處北方,之前與關內接觸少,但到了明清密切接觸時(戰爭也是一種密切接觸),天花就傳入了清朝。清朝人原來沒有得過這種病,沒有免疫力,因此清朝統治地區隨之深受其害,常出現人畜大量死於天花的情況。見於史書的滿清統治階層及其家族中,也有不少人因得天花而死的。如代善一家就有3人死於天花。天聰五年,代善第五子巴喇瑪“以痘疾卒,時年二十四”。崇德四年,代善長子鑲紅旗旗主嶽託、第六子輔國公瑪佔,均“因染痘疾,卒于軍中”。代善的外孫公爵和爾本也在這次痘疫中喪命。後來的順治帝死於天花,康熙因兒時得過天花痊癒而被選中,等等。

    崇德七年盛京就爆發了天花傳染,到了入冬時變得很嚴重。皇太極只能外出到山裡躲避天花很長時間。後來回到盛京,除了處理個別緊要事務外,一概在宮中不見人。因此《清太宗實錄》的崇德七年閏十一月中,只有3天的記錄。十二月繼續外出躲避天花26天。皇家情形尚且如此,民間的情況不知嚴重到什麼程度了。

    總之,清朝政權需要進行內部消化和融合,還沒有一口吃掉明朝的信心和能力,再加上遇到了傳染病,因此也有停戰休整的需要。

    明清和談的後續:和談不成,明朝依然兩線作戰,清朝坐收漁翁之利

    和談本來是有希望達成的,但是因為意外觸發了明朝內部的強烈反彈,導致明清和談失敗。

    馬紹愉給陳新甲的信被陳新甲的書童傳抄到塘報(抄送一定級別官員的內參)上,一下把明清議和的事情曝光了。明朝的君臣在名分大義的驅使下,都以和談為恥。因此官員們紛紛上書反對。崇禎帝更加虛榮愛面子,於是諉過於陳新甲,把陳新甲殺了完事。

    陳新甲一死,大明沒人再敢提和談的事,明清和議就這麼失去了最後的機會。大明因此不得不繼續兩線作戰,疲於奔命。

    當李自成進京崇禎帝自殺之後,清朝伺機而動,終於全有了天下。

    結語: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和談是政治需要,大明不懂得妥協

    戰爭是政治博弈的終極手段,兩個政權都要生存,只不過一攻一守。當各自都遇到內部問題時,和談就成了雙方的共識。

    從史書記錄來看,1642年和談的事情是大明主動提出的,不是皇太極發起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和與戰的主動權掌握在清朝手裡;也能看出大明當時是多麼艱難,則那麼要面子的崇禎帝怎能主動議和呢。

    明清和談如果成了,對大明更加有利。可惜,大明君臣一味剛直,不知妥協,和談事終不成,終於自受其害。

    (完)

  • 9 # 姑且說

    在與明朝的較量中,皇太極確實有過多次議和之舉。但在多次議和中,唯有袁崇煥時與皇太極的議和最具代表性,是皇太極最為積極主動的一次議和

    而皇太極之所以與明朝一次次議和,其主要原因是基於內外形勢下做的一種戰略手段。皇太極是一匹狼,他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整合內部勢力,掃清外部障礙,積攢力量後,便會伺機反撲。

    我金汗身行正道,上天眷愛,況南 、北京、濘京本非一人所居之地 , 乃女真、漢人輪流居住 之地

    皇太極登基以來,也多次表達過與明朝爭奪天下的志向。可見,入關與明朝爭奪天下,是後金一直以來的最終戰略目標。因此,我們可以判斷,所有的和談不過都是伺機反撲的手段,是為了達成一個個戰略目的。

    皇太極議和的“居心”內部不穩, “安內”

    寧遠之戰後,努爾哈赤因病去世,皇太極登基,便嚮明朝發出了議和的善意。此時是天啟六年。

    一、平息內部權力鬥爭

    皇太極雖然登基成為後金的統治者,但並沒有完全掌控後金的最高統治權。努爾哈赤去世後,後金的政治局面是八貝勒共同輔政。雖然皇太極之後在大貝勒代善的擁戴下成功登基,但貝勒輔政的局面仍未完全消除。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爾古泰仍然與皇太極並坐,一同打理朝政,其餘貝勒也存在心懷不滿的情況,導致經常發生貝勒不聽號令、擅自行動的情況發生。在內部鬥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皇太極的首要任務是打擊內部的各貝勒勢力,統一中央集權。因此,此時與明朝的戰爭對後金是極為不利的。議和便是為了穩住明朝,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時間整合內部政治力量。其後,皇太極對各貝勒或囚或廢或用,剪滅各貝勒的威脅後,便將槍口對準了大明。

    努爾哈赤後期,改變了往日滿漢一視同仁的政策,而肆意搶佔漢人土地、逼迫漢人成為奴隸,甚至是動輒大肆屠殺漢人,引起了遼東漢人的大規模反抗;同時,努爾哈赤對後金漢軍的猜疑更加嚴重,使漢軍軍心不穩,而與毛文龍的東江軍私通的情況時常發生。漢人民心、軍心極度不穩,導致皇太極必須花費大量時間來穩定內部,以便後金大軍出征時,留有一個安全的大後方。

    此外,由於明朝關寧防線的建立,後金在努爾哈赤後期與明朝的戰爭中,遭受挫折較多,使八旗軍士氣低落,再加上長期的戰爭,也使得後金人民生出了厭戰之心。因此,皇太極需要穩定女真部族的民心與士氣。

    若不講和 , 則中國人民 , 死散殆盡

    外部紛爭,皇太極“攘外”

    東南有北韓 , 北有蒙古 , 二國俱未拜佑 , 若舍此徵明 , 恐貽內顧龍

    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最重要的一個策略便是聯合蒙古、北韓對後金形成三角壓迫。而在努爾哈赤時,後金一直沒有有效的解決這個隱患。因此,皇太極要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天啟七年,皇太極發動了第一次征討北韓的戰爭。北韓作為大明屬國,多次暗中支援大明的軍事行動,是插在後金大後方的一把尖刺。戰爭的結果是北韓國王李倧被迫與後金議和,並結為兄弟之國。

    或違所言與其遠交明國,毋寧近滿洲之語,當告諸天地征伐之。

    崇禎元年,皇太極發起了遠征蒙古的戰爭,打敗一直不屈服的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被迫西遷。征討蒙古的戰爭進一步穩住了歸順後金的蒙古各部落,更去除了林丹汗對後金的威脅。

    經過對北韓、蒙古的征討,後金獲得了一個相對安穩的周邊環境,基本上打破了明朝三角壓迫的戰略。

    經濟困難,需開通貿易

    昔日無戰太平之時 , 蟒緞一匹值四、五兩 , 戰爭起後。取遼東,瀋陽 , 國內經商時 , 一蟒緞取值二百兩

    明朝與後金交戰後,便失去了與明朝進行互市,換取糧食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機會,使得後金商貿斷絕,物件攀升,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極其困難的境況中。因此,皇太極屢次求和的條件中,都包括了各種經濟條款,以期望明朝與後金開通貿易,解決後金嚴重的經濟問題,這是皇太極議和一直以來的訴求。

    臣揣皇上欲和之旨也, 不圖其封爵,也不欲修其貢賦 、議其人土 , 惟欲得沿邊之賞 , 通開 馬市,各相安無事而已

    總述

    縱觀皇太極與明朝的議和,如皇太極登基後與袁崇煥為代表的議和、崇禎十一年兵部尚書楊嗣昌與皇太極的議和、崇禎十五年兵部尚書陳新甲與皇太極的議和等,都有其藏在議和背後的真實戰略動機。而實際上,除了與袁崇煥時的議和,皇太極的確處於萬般艱難之中,議和意願比較強烈之外。其餘的議和,皇太極已無十足的議和“必要性”,其主要目的或為一直存在的經濟問題,或是一時的戰略需求。總之,皇太極議和,居心不良。

  • 10 # 行象象行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1626年-1643年在位),又譯黃臺吉、洪太主。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開國皇帝。

    擁有戰爭主動權的皇太極,卻為還何殷切與大明議和呢?

    首先,後金國內的滿漢矛盾較為激烈,皇太極需要穩定住後方。努爾哈赤在位期間,滿(女真)人對漢人血腥屠殺等殘酷高壓手段,引發了一起起漢人投毒、攔路劫殺等反抗報復事件。努爾哈赤為確保女真人的安全,甚至下令:女真人出門不得單人出行,必須10人以上結伴同行,否則要罰銀。可見,當時的滿漢矛盾之激烈。而當時遼東的漢人是女真人的數倍之眾,就使得皇太極更要急切穩定後方。

    再來看看皇太極提出的議和條件。

    第一,兩國有吉凶大事,須當互相遣使慶弔;

    第二,每歲明朝饋清國金萬兩,銀百萬兩,清國饋明人蔘千斤、貂皮千張;

    第三,清朝一方的滿洲人、蒙古人、漢人,北韓人進入明境者須捕送於清;明之叛人進入清境者亦須捕送於明;

    第四,各君其國,以寧遠雙樹鋪中間土嶺為明國界,以塔山為清國界,以連山為適中之地,進行互市貿易。

    這些條件其中第二條最苛刻,要知道宋遼議和也不過10萬兩啊!

    談判桌上能拿到的就沒有必要發動戰爭。最終明朝並沒有與皇太極議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手機和錘子手機哪個更適合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