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融見聞錄

    啊我理財的方式有點灰色。

    就是把錢放給別人做期貨,就是俗稱的期貨配資。我不貪心我放的利率比市面上都要低。年化8九個點我就知足了。不過資金使用方要打一部分的保證金到我的賬戶。確保我賬戶的安全。坦白說目前我還沒有想到比我這個更加安全和收益還高的理財產品。

    為什麼說安全,因為錢都不出我的賬戶,我只要開一個期貨賬戶然後把我的錢轉入到期貨賬戶就可以了,然後把密碼給賬戶使用人。我只要固定利息賺多少虧多少都不關我事。

    而且他的保證金要打到我的賬戶上來,比如他打了二十萬的保證金,那麼一旦他虧了十五萬的時候就給她停掉。他需要補足保證金才能夠繼續交易。這也是期貨配資包括股票配資最常規的方式。

    不過我不做股票配資,因為股票配置風險比較大,實在是不好風控。萬一他買的股票是一個大雷,像長生生物,st康得那種。連續跌停板根本看不到出頭之日。我想平倉非常的難。無法保證我的本金安全。反正100萬配資期貨,一年能夠拿到八九萬吧。也頂上一個人的全勤工資。知足了。

  • 2 # 迪愛微

    對於理財,我是屬於超級保守型的。哈哈不知道有沒人跟我一樣。

    幾個月前,99%的錢全部在支付寶裡面,餘額寶九萬多,其他的放餘利寶,不管利息降了多少,有閒錢就轉進去放著,那段時間每天有幾十元的利息,比放在銀行多一點。

    之前存過定期半年在銀行,利率也不見得高,還跑了兩次才轉成活期的。

    對於時間跨度大的理財都不想碰,喜歡每天看著前一天的利息到賬。

    最近打算買房,要準備近半年的銀行流水,工資到賬就沒急著轉了,如果有買房打算的朋友,也可以跟我一樣,固定一張工資卡,每月得放一筆錢進去生利息產生流水了。

    其他的理財方式都沒碰了,我也想問下支付寶的定期可以試試麼,收益怎麼樣,有買過的朋友可以分享下。

  • 3 # 琅琊榜首張大仙

    座標上海,目前我是靠著寫作賺點外快,主要收入來自於兩套商鋪的收租,以及股票的大頭收入。

    因為自己的家庭條件還算OK,所以沒上過班,畢業以後就在父母的公司裡打雜。後來不甘心,自己去創業,做過淘寶,做過其他亂七八糟的,現在投入了自媒體創業之中。

    而在2014年的牛市裡,我也賺到了兩套商鋪,一套在上海,一套在蘇州,目前以租養貸階段,稍有盈餘。

    那麼對於理財我是如何認為的呢?

    第一,年輕人不要存款,很傻。存款是真正的富人和老人做的事。如果你是一個窮小子,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應該趁早嘗試股票類的風險投資。

    因為越早嘗試,你的風險係數越低,虧損資金越少,但是學習到的知識和經驗會隨著歲月而累計越來越多。

    而當你知識和經驗累積到足夠多的時候,你的積蓄也會提升,到時候,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可是,如果你從40歲才開始炒股,這時候你的財富是挺多的,但是抗風險能力是不足的,所以一旦虧錢,可能會把你半輩子的積蓄給虧光,這就得不償失了。

    因此,年輕人最好的理財就是嘗試風險投資,並且要親力親為!

    巴菲特講:

    我的一生中,從未遇見一位沒虧過錢的富人! 卻遇見許多從未虧掉一毛錢的窮人。 敢投資的人才擁有成為富人的機會!不敢投資的人,雖然沒有虧過錢,但也註定不會贏。

  • 4 # 星空下的等待6

    我個人理財基本是穩健型的,股票基金定期都有買,股票買得最少,就買了三千塊,虧了一千了,中國股市有點慘…,還有就是買了一萬多的指數基金,今年也虧了一千多,大概四分之一的錢買了定期,就是支付寶上的定期理財產品,一般收益三點,其他錢基本買了支付寶上的餘利寶和微信上的理財通,這些收益比較低,一般就二點多吧,這就是我個人的財富理財分配,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理財收益!

  • 5 # 小黑看財經

    謝邀。本人目前在做的一個資產組合可以介紹給題主參考一下。

    10%,用於購買貨幣基金,這裡是用於支付日常3-6各個月的生活開支,以及用作臨時應急賬戶。

    50%,用來購買保本類的投資,比如國債、大額存單、債券等等,購買這部分保本來資產,防止投資回撤,用來平衡投資風險。

    40%,用來投資指數基金,不要太多4-5只的優秀指數基金,長期持有,年均回報收益10%問題不大。

    做好上述資產組合,年均7%-8%的投資收益問題不大,筆者目前正在使用這個資產配置方案,雖然今年股市整體表現不佳,但是從去年的收益來看,還是可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定期存款到期選擇短期理財合適還是繼續轉存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