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漫畫>

2020年上半年,日本漫畫市場規模338.81億元,電子漫畫市場規模95.57億元,PICCOMA獨佔47.8%。11月,PICCOMA網漫收入1.72億元,進入12月,18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27億元。

新冠疫情帶來的居家文化,使日本的出版行業格局有了進一步變化。

2020年上半年,日本出版行業規模同比增長2.6%,達到了502.52億元(7945億日元)。其中,電子出版物銷量同比增長28.4%,達到了111.45億元(1762億日元)抵消了紙質出版物銷量的持續下降。與此同時,電子出版物的銷售額,在出版市場的佔有率也隨之提升到了22.2%。

值得一提的是, 上半年日本漫畫市場規模達到了338.81億元,其中電子漫畫市場規模95.57億元。而PICCOMA在電子漫畫市場的份額,高達47.8%。進入2020年下半年,PICCOMA的銷售額持續上漲。比如,11月份的網漫收入約為1.72億元人民幣,進入12月後,僅前18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27億元。

上半年,日本網漫同比增長33.4%至95.57億元

2020年上半年,日本的紙質出版物銷售額同比減少2.9%,為391.07億元(6183億日元)。其中,書籍類的銷售額減少3.0%至222.45億元(3517億日元),雜誌類(包含漫畫)銷量同比減少2.9%至168.69億元(2667億日元)

紙質出版市場的縮減與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不無關係,尤其是堅持傳統漫畫創作方式的作者的影響最大。

傳統漫畫工作室的工作方式是作者和助手聚集在一間工作室裡,伏案工作。但疫情使得這些人不被允許聚集在狹小的空間裡工作,而且移動也提高了感染的風險。今年4月集英社《少年JUMP》還因某編輯疑似確診而不得不延遲發售。

隨著前輩漫畫家們的休載,較早採用數字化創作的新人漫畫家們的活躍就變得更加亮眼,趁著鉅著休載的空隙竭盡全力發揮自己的才能,讓作品有機會與更多的漫迷接觸。

齋藤隆夫在小學館的新作延遲發表,安達充的《MIX》休載直至10月12日再開。

除了在創作方面遇到困難,出版印刷同樣隨著疫情加重而停擺,嚴重耽誤了紙質漫畫雜誌、單行本的發行。

與之相反,只要接入網路,就可以不受空間限制進行創作和發行的電子出版市場上半年同比增長28.4%,達到111.51億元(1762億日元)。其中,電子漫畫同比增長了33.4%,達到了95.57億元(1511億日元);電子書同比增長15.1%,達到了12.08億元(191億日元);電子雜誌同比增長17.8%,達到3.80億元(60億日元)

而無論是紙質出版市場還是電子出版市場,漫畫部門貢獻最大的是《鬼滅之刃》。據Oricon12月最新一週的銷量排行榜來看,銷量前16的都是《鬼滅之刃》,只在第17位是由荒川弘作畫的《亞爾斯蘭戰記》第14卷,之後到23位也全是《鬼滅之刃》。其中,本週銷量第一的自然是《鬼滅之刃》第23卷,截止至目前共售出24.5萬餘冊。

電子書市場則隨著東野圭吾等人氣作者的電子書解禁,銷量也隨之增加。

除了這些一線漫畫市場以外,同人活動也受到了阻礙。全球規模最大的同人誌展會Comic Market 98原本計劃於在5月2日~5日期間舉辦,但受到疫情影響,不得不轉至線上,以Air Comic Market的名義在社交網站上舉辦。據Comic Market的相關人士透露,活動期間帶有“#Air Comic Market”標籤的話題累積達到了43萬件。

PICCOMA網漫收入18天1.27億元,漫畫作品4萬+

作為漫畫宗主國,日本漫畫市場規模以338.81億元(5.7兆韓元)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而日本的漫畫市場則以主流的漫畫雜誌如《少年JUMP》等為中心流通。之後隨著《鐵臂阿童木》等人氣漫畫改編成動畫,而實現了收益的多元化,以及降低了使用者的接觸門檻。

雖然,日本漫畫從2013年開始就進入了發展停滯期,但以2017年的資料為準,仍舊佔據了全球漫畫市場的37%的份額。但日本的出版市場仍舊無法從少子化問題、數字媒體入局的影響中擺脫出來,導致連續15年的負增長。雖然《鬼滅之刃》成為2019年的黑馬,使得漫畫雜誌的銷售額有所回暖,但銷售額仍舊比2018年減少了1%,為150.98億元(2387億日元)

就出版科學研究所的資料顯示,2019年,日本電子漫畫的銷售額為164億元(2593億日元),從而首次超過了紙質漫畫市場。而放眼整個出版業,在2018年還僅佔16.1%的電子書市場在2019年增長至19.9%,同比增長了23.9%。而其中電子漫畫就貢獻了29.5%的增長率。出版市場自2014年以來首次實現增長。

但這一數值,不少一部分是韓國漫畫貢獻而來的。

日本某電視臺在福岡的一所中學做調查時,一個有40位學生的班級裡,只有2個人在看月刊漫畫,但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韓國網漫《外貌至上主義》。

目前,LINE Manga和KakaoJapan的PICCOMA佔據了日本網漫市場70%的份額。雖然集英社、講談社、小學館等大型出版公司也在著力於佈局自己的網漫應用,但仍舊無法與這兩款來自韓國的網漫APP匹敵。甚至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即,不透過這兩個應用,很難獲得更多的曝光率。

據Tag網站的統計,截至2020年12月19日0時,PICCOMA在18天銷售額就達到了1.27億元(20.03億日元)遙遙領先於其他應用,是位列第二的LINE Manga的兩倍。

誰能想到在PICCOMA獨霸日本網漫應用之前,在2016年上架的初期,PICCOMA的蘋果商店日交易額僅為12.92元(220日元),而谷歌商店則1分收益都沒有。當時PICCOMA供應的漫畫僅為80部,而且與多家出版公司洽談都被拒絕。時至今日,PICCOMA供應的漫畫已經超過了4萬多部,佔據整個漫畫市場6%~7%的份額,在網漫市場則佔據了47.8%的份額。

PICCOMA在日本漫畫市場的比重

在此,不得不再提PICCOMA超人氣漫畫《我獨自升級》。該漫畫在日本累計銷售額達1.07億元(180億韓元),但若換算成單行本冊數僅為380萬冊。對此,PICCOMA的社長表示,相較於累積銷量突破1億冊的《鬼滅之刃》和4.2億冊的《海賊王》,仍舊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此,PICCOMA著重在YouTube等年輕人最常使用的平臺上投放廣告,以提高曝光量。

除了Kakao和NAVER以外,LEZHIN的成績也不錯,尤其是耽美漫畫和成人漫畫的單行本在日本的銷量頗高,打破了日本耽美漫畫只有日產的市場環境。

電子出版業的發力

日本是一個有著較成熟的閱讀環境和習慣的國家,大多數人從小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無論是純文學類的書籍,還是輕小說、漫畫,都有著其成熟的發展環境。這也是為何直到2019年電子出版市場才首次超越紙質出版市場的原因。但疫情的出現,使這一種逆襲加速並鞏固。

日本最大的電子書運營公司Media Do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實現了創社以來最高的銷售額。該企業2006年正式進軍電子書市場,並於2017年3月收購出版電子機構而正式成為第一大電子書運營公司。

該公司目前正與超過2200家的出版商運營150家電子書店,2019年的總銷售額達到了60.09億元(950億日元),佔據了日本整個電子書市場34%的份額。2020年第二季度,該公司電子書部分的銷售額為40.81億元(645.29億日元),佔據公司銷售總額的98%。

該公司為了擴大電子書事業,從2019年開始投入1898萬元(3億日)引進區塊鏈技術,實現了電子書的二手交易。該司的社長表示,隨著居家時間的無限延長,人們逐漸養成了居家看電子漫畫的習慣。為此,該司收購了電子漫畫應用公司Nagisa。

日本的電子漫畫市場雖然開始得較早,但許多人仍舊抱有“電子漫畫就應是免費”的想法而使得盜版漫畫猖獗,以致阻礙了電子漫畫市場的發展。但隨著2018年4月盜版漫畫網站“漫畫村”被查封,日本的電子漫畫市場當年就獲得了30%的成長,而到了2019年又同比增長了24%,達到了194.3億元(3072億日元)

此前,漫畫村自2016年開放以來,在兩年的時間裡就實現了月活9892萬的成績,足見其在電子漫畫市場的影響力。因此,隨著漫畫村被封禁,各大電子漫畫公司佈局電視廣告,在2019年下半年,Infocom的Mecha Comic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0%,另一家EbookJapan則增長了60%。

據2016年日本內容海外流通機構(CODA)的調查顯示,2014年內容出口(電影、出版物、音樂、遊戲)的收益為78.05億元(1234億日元),但因盜版受損的額度則為182.67億元(2888億日元)。到了2019年盜版製品流通總計達到了1201.75~1258.68億元(1.90~1.99兆日元),僅線上流通盜版帶來的損失就達到了210.86~272億元(3333.7~4300.3億日元)。其中電影損失97.74~160.24億元(1545.26~2533.43億日元)、出版物89.03~98.17億元(1407.66~1552.08億日元)、音樂14.95~22.72億元(236.36~359.22億日元),據悉遊戲幾乎沒有損失。

盜版帶來的損失

對此,講談社的相關人士表示,紙質出版的漫畫由於在海外的供應鏈存在著諸多不足,因此在國內出版發行的同時,盜版就會被掃描翻譯並流通在各個地方。但電子漫畫就有效地解決了該問題——在上架的同時,推出翻譯好的海外版本。

5
最新評論
  • 鎮魂街最新話:雪象的真實身份是臥底,玄馬成功拿下轉輪神珠
  • 漫畫 | 中年架構師的20小時,全靠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