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在1970年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恐怖谷理論”,指出機器人在和人類的相似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類會對機器人產生反感情緒,而越過反感的低谷,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的時候,人又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面的情緒。因此很多機器人在製造的時候,都會盡量避免太像人類而產生恐怖谷效應。
而提到虛擬角色越來越像人,就不得不提動畫中的角色,尤其是3D動畫中角色的刻畫,為什麼我們在看動畫的時候,沒有產生恐怖谷效應呢?
其實早在森政弘提出恐怖谷理論之前,弗洛伊德就曾經發表過一篇名為《恐怖谷》的論文,詳細闡述了這種心理現象產生的原因,這是一種心理學,後來才被森政弘應用到了對機器人的研究上,成為一個十分著名的理論。
現在恐怖谷理論已經不再侷限於機器人和心理學研究,而是被應用到了社會學、傳播學、數碼藝術學等多個領域,人們既要警惕恐怖谷帶來的負面影響,又要利用恐怖谷的曲線,去追求想要實現的效果。
簡言之,恐怖谷效應就是人在觀看一個逐漸變得真實的物體的時候,會從一開始的不在意,到慢慢喜歡,再到中間的反感,然後到最後的喜歡這麼一個過程。
為了證明這種理論,有科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給猴子看三種3D影象,一個是真實的猴子,一個是低模擬的猴子,還有一個是高模擬的猴子。根據猴子觀看每種影象的時間,來體現猴子對影象的厭惡程度。
研究結果發現,猴子看對高模擬的猴子影象表現出了厭惡,這表明人的恐怖谷效應是生來就有的,就像猴子一樣會做出本能的反應。
02.恐怖谷效應在動畫中的應用
2D動畫大多以略微誇張的形式來刻畫一個角色,比如超大號的眼睛,特別小的鼻子和嘴等,所以觀眾很容易辨別出來這是不存在的虛擬形象,不會覺得恐怖。
但是如果2D動畫角色出現在現實當中,則會讓人心生厭惡,比如已經很久沒有見過的蛇精臉,如果在動畫中出現,會覺得挺可愛,但是現實中出現,可能隔夜飯都要吐出來。
而說起和真人更接近的動畫角色,就不得不提3D動畫。
目前國漫中的兩個熱門3D國漫《秦時明月》和《斗羅大陸》,被認為是3D建模中非常接近真人的作品,但是這兩部作品也只是接近而已。仔細觀看就會發現,動畫中的人物和真人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走路方式,面部表情,這些依舊是有很濃郁的二次元風格,而且是在螢幕當中,所以觀眾不會有太多的不適應。
但是如果放在你眼前一個一比一的模型,你可能就會些許的不適應,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畢竟有些人連布袋戲之類的布偶形象都無法接受。
要說3D國漫中最接近真人建模的作品,其實是《凡人修仙傳》,當初這部動畫首次曝出預告片的時候,很多人就表示有些不太適應,人物過於真實,加上動畫整體色調偏暗,所以會有一種恐怖的感覺。
事實上,《凡人修仙傳》的人物模型確實根據真人建立,但是在建好之後,又做了一些調整,讓角色看起來不那麼像真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恐怖谷效應的產生。
但是動畫在人物表情細節的處理上,又十分細緻,能讓人產生某種程度上的共情,所以這部動畫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到後來的人人直呼真香,是因為很多觀眾已經越過了恐怖谷,開始對這部動畫有好感,現在《凡人修仙傳》已經成為了和《斗羅大陸》一樣的年番,大家以後有的看了。
當然也有一些作品會為了營造恐怖的感覺,而刻意使用恐怖谷效應,但是恐怖這種事在國內的動漫作品中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大家很少看到。
比如電影《孤兒》的海報,明明沒有加入太多的驚悚氛圍,但是人看到之後,就會產生不適感。其實這並不是這個角色真實的樣貌,而是用她的左半邊臉反轉之後,拼接出來的一個臉。
真正的人類是不會出現左右臉完全對稱的情況的,所以在看到這種真臉和假臉之間的人物時,會發生恐怖谷效應,感覺到不適。
03.總結
為什麼我們在看動畫的時候,沒有產生恐怖谷效應?究其原因,就是在動畫製作的時候,製作組在有意的避免產生恐怖谷效應,使得角色接近真實,但又不會太過真實。把握好這個度之後,觀眾會對動畫人物有一些親切感,而如果把握不好這個度,則會產生恐怖的感覺。
《斗羅大陸》開啟了3D國漫年番的先河,用成績證明了3D國漫的可行性,這之後各種3D國漫層出不窮,但模型都是和真人相距甚遠,觀眾接受度很高。
而同樣是年番的《凡人修仙傳》,明顯是在向著更貼近真人來製作的,或許這部作品會開啟更貼近真人國漫製作的先河,以後可能會有更多類似作品湧現。
只是恐怖谷效應卻是他們繞不過去的一個坎,掌控不好可能就會滿盤皆輸!